APP下载

柳宗元“民本官仆”思想的形成和实践

2023-12-07陶笛平

西部学刊 2023年21期
关键词:永州柳宗元柳州

陶笛平

(太原师范学院 历史与文博学院,晋中 030619)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其作品和思想流传千古,但他也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柳宗元怀有强烈的政治革新意愿,参与王伾、王叔文领导的革新运动,结果改革失败,造成其后半生的贬谪生活。尽管多遭磨难,无法实现自己的远大政治理想,但是柳宗元仍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施展其抱负,在柳州践行其“民本官仆”思想,造福一方,成为其后半生最重要的政治成就。目前学界对柳宗元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其文学成就、思想及参与“永贞革新”等方面,但对于他的政治思想及实践研究不多。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柳宗元的“民本官仆”思想及在柳州的政治作为,探讨他的历史贡献。

一、柳宗元“民本官仆”思想的形成

柳宗元出身名门大族,少年时代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在“永贞革新”失败之后,柳宗元被贬永州司马。在永州谪居十年,他深入民间,逐渐形成了“以民为本”和“吏为民役”的思想,这为他后来在柳州地区的作为奠定了基础。

(一)深入民间:“以民为本”思想的形成

柳宗元出身于官宦世家,柳氏家族有“世德廉孝,飏于河浒,士之称家风者归焉”[1]182的美名。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发生了“泾原兵变”,为躲避战乱,柳宗元从长安逃到父亲的任所夏口,接着又跟随父亲游宦,这样的生活经历为少年柳宗元提供了一个可以接触民间社会的机会,使他能够深切感受到民众的疾苦,从而对其后来的宦海生涯产生重大影响。

柳宗元随父亲回到长安后,“登进士第,授校书郎、蓝田尉”[2]4213,可谓仕途顺利、年轻有为。但是在其参与的“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与同辈其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2]4214。唐代官员的贬所多蛮荒之地,生活环境极为恶劣,柳宗元曾称“永州多火灾,五年之间,四为天火所迫。徙跣走出,坏墙穴牖,仅免燔灼。书籍散乱毁裂,不知所往”[1]488。可见他在永州生活颠沛流离,极为困苦。他所任的永州司马则是一个“俟罪非真吏”[1]723的闲职,但正是这个闲职给他提供了更多与底层民众接触、交流的机会与空间。

这种交流对柳宗元所产生的影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初到永州的时候,柳宗元对底层民众的了解仅仅局限于对“南楚春候旱,余寒已滋荣。土膏释原野,百蛰竟所营”[1]722这种对底层民众耕耘农田的田园生活的赞美与向往,但这只是表现出其对劳动人民亲近、平等的态度[3]。随着与底层民众接触日益频繁,他了解到百姓在赋税上“不胜官租,积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1]472,农民处于“侧耕危获苟以食兮”[1]39的恶劣环境之中,不由得发出“哀思民之增劳”[1]472的叹息。在与蒋氏农民的谈话中,柳宗元更是发出了“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1]296这样对政府征收苛政杂税的不满。

柳宗元在永州刚开始向往和赞美田园生活,但随着对当地情况的了解,他认识到了民众生活的悲惨,并最终由“蒋氏捕蛇”一事得出了造成百姓生活困苦的原因。这一时期他对民间种种现象的观感与思索自始至终都围绕着“民”而展开,是他“以民为本”思想的直观体现。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方面,柳宗元希望“以俟夫观风者得焉”[1]472,即希望朝廷能够改革这种弊政,显示出其作为贬谪闲官无法实施其政治作为,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现实。

(二)“吏为民役”:“官仆”思想的提出

正是由于柳宗元在永州见证、体悟了底层民众的艰辛,所以他基于儒家思想,表示要“以兴尧、舜、孔子之道,利安元元为务”[1]480。在官吏与百姓的关系上,柳宗元提出了自己的新思想。

在对待吏民关系问题上,柳宗元否定“天命”,重视人事,反对盲目崇拜圣人,指出“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1]44,圣人也要做到“圣人出乎天下,不夏商其心,心乎生民而已”[1]336。他认为国家的兴衰主要在于人,圣人不是神,也是普通的人,并指出“是故受命不于天于其人,休符不于祥于其仁”[1]22,这比起以前的“圣人观”是有所进步的。在处理吏民关系上,柳宗元以植树方法类比,指出为官应该“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1]306,而不是“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1]44,一切做到顺其自然。他提出为官要“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意,非经役民而已也”[1]391,认为官吏要为民而做事,而不是让民众成为自己的仆役,这在当时具有一定进步性。

由此可见,柳宗元在为官理念上形成了“吏为民役”的思想,即作为官吏,要时刻做到爱民、利民,这就打破了一直以来“民为吏役”的现实。柳宗元希望官吏能够为百姓做事,成为“官仆”,这种思想的形成与其贬谪时期的经历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也对他在柳州的政治作为产生了影响。

二、柳宗元在柳州的施政措施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因朝廷之中“执政有怜其才欲渐进之者”[4]7708,柳宗元得以回到长安。但由于唐宪宗与宰相武元衡不忘“永贞革新”,对柳宗元等人十分厌恶,所以不久他们“皆以为远州刺史,官虽进而地益远”[4]7831。柳宗元因此被贬为柳州刺史,与闲职永州司马相比,这个职务拥有一定实权,这就为其践行“民本官仆”的思想提供了机会。

(一)改变陋习:解救奴婢

柳宗元前去任职的柳州,在当时是一个经济、文化都较为落后的地区。史载“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2]4214“自毁齿以上,父兄鬻卖以觊其利。不足,则取他室,束缚钳梏之,至有须鬣者,力不胜,皆屈为僮。当道相贼杀以为俗”[1]307。可见柳州当时存在掠卖人口,破产农民因高利贷而被迫为奴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柳宗元采取“其已没者,仍出私钱以赎之,归之父母”[5]571,这样就使得奴婢变为良人,恢复了其人身自由。同时,允许“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5]571。后来“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数千人”[5]571,可见柳宗元的政策不仅缓解了柳州的奴婢问题,而且也给其他地区的奴婢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得到了上级官员的肯定和推广。

解救奴婢的政策推行使得大批奴婢成为良人,而且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柳宗元并不是急功近利搞“一刀切”,而是在奴婢与“主人”利益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从而避免激化矛盾,减少了当地的人口买卖及奴婢数量,这种措施是鉴于当时柳州地区的具体情况而施行的,表明柳宗元政治上已经理性和成熟,这也是对“以民为本”和“吏为民役”的一个成功实践。

(二)改良风俗:普及文化教育

柳州相比永州,不仅地理位置更加偏远,其风俗文化也更落后。史载柳州当地人“病且忧,则聚巫师,用鸡卜。始则杀小牲;不可,则杀中牲;又不可,则杀大牲;而又不可,则诀亲戚饬死事”[1]752,在当地人看来,人之所以会生病是神灵的旨意,随后便“不食,蔽面死”[1]752。柳宗元认为这种落后习俗会造成“户易耗,田易荒,而畜字不孳”[1]752的影响,从而造成劳动力的损失,不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的改善。

为了移风易俗,柳宗元开始在当地普及文化教育,他以儒家思想来推行教化,首先便是组织修缮孔庙。当时柳州地区的孔庙“州之庙屋坏,几毁神位”[1]78,一副破败景象。为了修复孔庙,普及教化,柳宗元“乃合初、亚、终献三官衣布,洎于赢财,取土木金石,征工僦功,完就益新”[1]61,最终孔庙焕然一新。后来的柳州“子严父诏,妇顺夫指,嫁娶葬送,各有条法;出相弟长,入相慈孝”[5]550,充分显示出教化的成效。同时柳宗元大力发展教育,吸引外地学子“不远数千里随宗元师法”[2]4214,可见柳州已经成为当地的教育中心,有着巨大的影响。

柳宗元大力推行教化的为政措施,使得柳州“民各自矜奋”[5]550,“老少相教语,莫违侯(柳宗元)令”[5]550,改良风俗和普及文化教育很有成效,也是其“以民为本”和“吏为民役”思想的贯彻和体现。

(三)治理环境:大力改善民生

柳宗元初抵柳州后,称其“炎烟六月咽口鼻,胸鸣肩举不可逃。桂州西南又千里,漓水斗石麻兰高。阴森野葛交蔽日,悬蛇结虺如蒲萄。到官数宿贼满野,缚壮杀老啼且号”[1]690。可见当时的柳州地处蛮荒,气候环境恶劣,社会治安混乱,甚至连贬谪永州十年的柳宗元都有畏惧心理。

柳宗元发现当地人饮水多是“各以罂甈负江水,莫克井饮”[1]356。当地环境则是“崖岸峻厚,旱则水益远,人陟降大艰。雨多,则涂滑而颠”[1]356,可见当地人的饮水条件十分艰苦困难。为了解决当地的“吃水难”问题,柳宗元于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三月,下令“命为井城北隍上”[1]356。新凿的井水“寒食冽而多泉,邑人以灌”[1]356,从而“其利悠久”[1]356。凿井不仅解决了当地居民的饮用水问题,又为农田提供灌溉之利,极大地改善了百姓生活条件,也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柳宗元“手种黄甘二百株”[1]708,倡导百姓植树,使得柳州地区“春来新叶遍城隅”[1]708,从而改善了生态环境。通过上述措施,柳州地区“民业有经,公无负租,流逋四归,乐生兴事;宅有新屋,步有新船,池园洁惰,猪牛鸭鸡,肥大蕃息”[1]708,百姓安居乐业,农业和副业生产得到显著发展,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民众生活水平得以提升,这均是柳宗元在柳州实行的“惠民”政策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史载“宗元在柳多惠政,及卒,百姓追慕,立祠享祀,血食至今”[6],“南人妄以柳宗元为罗池神,而愈撰碑以实之”[2]4204,甚至出现“过客李仪醉酒,慢侮堂上,得疾,扶出庙(柳侯庙)门即死”[5]551的现象。上述记载反映出柳宗元在担任柳州刺史期间,为柳州所做的贡献受到肯定,而这些政策都是他“以民为本”和“吏为民役”思想的实践成果。

三、柳宗元“民本官仆”思想及实践评析

从永州到柳州,柳宗元形成了“吏为民役”与“以民为本”的为官思想,并且最终得以在柳州践行,惠及当地千余年。但是,柳宗元“吏为民役”与“以民为本”理论的实践也存在时代的局限性。

(一)佛儒相杂:宗教影响下的“民本”实践

柳州是一个落后、偏远的地方,柳宗元不畏艰难,践行自己“吏为民役”与“以民为本”的思想,从而为柳州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柳州民众称“今天幸惠仁侯(柳宗元),若不服化,我则非人”[5]551,反映出当地民众对柳宗元的拥戴,也说明他在当地的施政措施是值得肯定的。

柳宗元修缮孔庙,树立儒学正统地位,普及文化教育,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他极为推崇佛教,试图以宗教来影响民众的思想和行为。柳宗元认为大云寺毁坏是导致柳州民众“失其所依归,复立神而杀焉”[1]465,因而认为“唯浮图事神而语大,可因而入焉,有以佐教化”[1]465,从而使人们“去鬼息杀,而务趣于仁爱。病且忧,其有告焉而之”[1]466,之后便是“人去其陋,而本于儒。孝父忠君,言及礼义”。因此,柳宗元在治理柳州过程中为了达到教化目的,将佛教作为辅助手段,这种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理政思想则带有一定的愚民倾向,与“以民为本”相悖,带有一定时代局限性。

(二)打击商贸:“吏为民役”的自我否定

柳州属岭南道,后者的治所位于今广州,唐称“广府”。由于唐代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广州对外贸易得以发展,成为当时最大的国际贸易中心之一[7]。柳宗元称当时的广州周围有“流求,诃陵,西抵大夏康居,环水而国以百数”[1]442,可见当时的广州拥有强大的贸易区位优势。广州对外贸易的兴盛带动了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为柳州商贸发展提供了较为便利的条件。

但是,柳宗元却对柳州的商业发展持否定态度,这明显与其“吏为民役”的理念相冲突。在对待商业贸易的问题上,柳宗元曾以“贾尚不可为,而又海是图。死为险魄兮,生为贪夫”[1]331来描绘当时的商业贸易,甚至认为“皿虫化为疠,夷俗多所神。衔猜每腊毒,谋富不为仁。蔬果自远至,杯酒盈肆陈。言甘中必苦,何用知其真?”[1]729,认为商业贸易为“不仁不义”,这反映出他根深蒂固的“重农抑商”思想。

柳宗元虽然反对柳州本土的商业贸易,但并不排斥外地的商人来柳州一带进行贸易。他曾以“梯航连连,旌筛悠悠,辐辏都会,皇威以流”[1]652来颂扬当时“万国来朝”的场景,在他看来这是唐朝统治者的“皇威”所致。但总体来说,柳宗元在对待柳州的商业贸易问题上态度是消极的,这与他所主张的“吏为民役”思想是相悖的。对当地商业贸易的打击压制不利于当地商业的发展,也显然不符合当地百姓的利益。从根本上说,上述思想和行为反映了柳宗元“重农抑商”的固有思维,带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四、结语

柳宗元所秉持的“民本官仆”思想形成于贬谪永州期间,在治理柳州时他将这种思想予以践行,从而促进了柳州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影响。在处理柳州奴婢买卖泛滥问题时,柳宗元既有大胆破除当地陋习的勇气与魄力,也能够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处理问题,这显示出柳宗元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但是柳宗元在主政柳州期间,推崇佛教思想,同时恪守儒家“重农抑商”的传统,影响了当地商业贸易的发展,反映出其政治思想及实践的时代局限性。

猜你喜欢

永州柳宗元柳州
柳州柳工叉车有限公司
永州滨江新城营销中心
永州至新宁高速公路即将开建总投资152亿元
江雪
柳宗元“永州八记”新考
柳州老年大学校歌
淫羊藿治好柳宗元的腿
永州植烟土壤有效钙、镁、硫分布状况与聚类分析
新闻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