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共早期报刊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自觉

2023-12-07

西部学刊 2023年21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建党中国式

郝 雨

(上海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上海 200444)

十九世纪中叶,西方列强以其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了我国的大门,中华民族从此陷入灾难深重、民族危亡的境地——“长夜难明赤县天”[1]。于是,无数仁人志士不甘屈辱,开始寻求强国之路,一代又一代,前赴后继:救国强国的道路在哪里?指导我们民族强盛的理论是什么?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都未能成功,其根本原因就是所选择的道路和理论方向不适合、不正确。因为在这样的历史关头,中国需要真正能够解救中国人民的理论和道路,而在西强我弱的大背景下,在世界进入工业社会和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如何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问题,才是根本问题。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中国共产党成立,才真正找到了一条光明的道路。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但不知道列宁、斯大林,也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十分明显,毛泽东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和革命本质的意义上,是从中国的无产阶级及其先进分子真正理解、掌握以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意义上,作出这一判断的。在这段论断中,毛泽东同志强调了两点,第一是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马克思主义,第二是走俄国人的路。这两点恰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所一再讲到的“四个自信”,尤其是其中的“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这样的两个自信,在当初是怎样形成以及如何传播的?从历史事实上看,自1915年开始出现的红色报刊,发挥了巨大而深远的作用,有着重要的历史影响。

一、革命报刊的创办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萌生

2021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100年前中国共产党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及其理论指引下的革命道路,在这样的革命道路起步的阶段,最重要的当然首先是坚定的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如果缺乏这样的坚定的自信,中国革命的道路——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早期阶段,就不可能坚定不移、一往无前地走下去,更不可能有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实现远大的革命理想而抛头颅、洒热血!那么,道路自信也好,理论自信也好,要在全社会和广大民众中加以广泛的宣示和传播,就必须通过报刊的舆论与宣传。正是由于当时革命报刊的思想理论建构和传播,系统形成了建党初心和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式现代化观念的萌生,已经在中共的建党初心和建党精神体系中体现出来。

为什么这么说呢?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这一重要论述抓住了问题的本源和理论的本质,是对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的科学认识,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这也就是说,中国革命事业的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当然都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构成,而这样的一些结论,“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这就从根本上认定,中国式现代化本质上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那么,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选择,当然正是从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中开始的。

1915年《青年杂志》(后更名为《新青年》)创办,虽然最早只是陈独秀一人主编,但是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主要的媒介就是《新青年》,尤其是李大钊发表的关于马克思主义文章的系统传播。后来,《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由此开启了中国共产党报刊的历史源头,《新青年》和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道路选择有着密切关联。1919年毛泽东创办《湘江评论》,周恩来主编《天津学生联合会报》等,都是中共报刊活动的重要发端。进一步加强对中国共产党报刊理论与舆论宣传的研究,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在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后的历史阶段中,对于马克思主义的选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确立,十分必要和重要。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中国共产党的报刊实践以及理论和舆论实践中有着充分的体现。中国革命道路和红色报刊,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与中国革命事业有关的报刊活动,中共报刊在革命道路的选择以及革命理论传播方面,在整个革命事业发展中,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和传播,发挥着重要作用,取得了宝贵的重要历史经验。

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创办了大量报刊,在革命斗争、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理论探讨和舆论宣传作用,对于坚定理论信念,坚持革命道路,以革命舆论团结人民、打击敌人,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巨大能量。即使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下,甚至在敌人的心脏部位,中共报刊都一直能够冲破各种艰难险阻,从来没有中断过自己的声音。详细考察这一个多世纪的中共报刊历史,实际上自始至终贯穿着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探讨、丰富和传播。源于中共早期报刊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相关认识过程,记录在一个多世纪的红色报刊文本之中。

通过研究中共早期报刊,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对于革命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传播,对于革命道路的选择和发展,红色报刊贡献巨大。中国革命的胜利,每一步都有笔杆子的作用。在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的奋斗进程中,中共报刊不断从理论上与时俱进地阐释着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指导革命道路,并一步步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革命道路,也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过程。所以,今天我们才能理直气壮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这很好地证明我们党所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我们党取得成功之路是正确的。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发展才可以更加坚定地一直走下去。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与确立

“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有一个不可忽略和极为重要的意义,那就是明确了一个长期以来一直界限模糊的概念,并从根本上对原来的那个相对模糊的“现代化”概念与“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明确区分,从而把两个不同内涵的“现代化”概念进行了严格界定。因为很长一个时期以来,国人对于整个世界意义上的“现代化”的认识和理解,细数起来实际上是伴随“西学东渐”的过程而进入我国,并逐步认识的,所以长久以来人们脑子里所理解的那个“现代化”,基本上就是“西方化”,这曾经很长时间都是在笼统的和模糊的状态认识和理解的现代化。但是,“中国式现代化”意识的萌生和成熟,正如前文所说,则是蕴含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建构以及建党精神的确立之中。当然,所谓蕴含于建党初心的“中国式现代化”理念,实际上也就是当时并未从概念和字面上对于“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明确的阐述和宣称,然而在理念内涵上的“所指”非常具体和明确的。

1918年,发表在《新青年》的《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中,李大钊积极宣传十月革命,指出这是全世界“庶民的胜利”“是世界劳工阶级的胜利”。在《随感录:真正的解放》中,他说:“真正的解放……是要靠自由的力量抗拒冲决,使他们不得不任我们自己解放自己。”[2]这就是建党初心中的“为人民谋幸福”的核心思想。毛泽东在《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中认为:“由于有联合压迫的存在,人民更加痛苦,因而起了改革、起了反抗,于是乎有民众的大联合”[3],指出民众联合的无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历史的必然。李达的文章则更明确指出:“社会革命的目的,在推倒有阶级有特权的旧社会,组织无阶级无特权的新社会”[4],明确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是为人民摆脱剥削与谋求幸福而奋斗。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建党精神逐步成熟和完善,其中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更加明确。从高度肯定和宣扬“庶民的胜利”,到鼓动“民众的大联合”,再到明确“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是为人民摆脱剥削与谋求幸福而奋斗”……这些内容既是中共建党精神的核心,当然也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追求。所以,中国式现代化完全是中国共产党从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始终如一的伟大蓝图。这样的蓝图,从实践上目标就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是为人民摆脱剥削与谋求幸福而奋斗。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实现,最重要的就在于一种具有足够深厚底蕴和基础的文化精神驱动。

一个以改天换地和创世纪为目标的伟大政党,文化根基牢固才有可能行稳致远、所向披靡,这样的底蕴和基础当然就是民族文化精神。其实,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无论是从文化层面还是革命斗争精神层面,都一直是在民族文化精神的鼓舞和激励下前行。首先,中国共产党建党前后的历史时期,正是新文化运动的高潮阶段,也是反传统文化的重要阶段。学界有人甚至认为新文化运动完全“断裂”了传统文化,其实这是严重的误解(关于这一观点,笔者将另文阐述)。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者们,从未主张更未实行与传统文化断裂。李大钊等人都有过相关论述,1917年李大钊在《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一文中写道:“余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陈独秀、毛泽东等都谈到过并不反对传统文化,甚至作为建党初心重要志向,他们在很多方面都以传统文化精神和话语表达建党初心与建党精神,如“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为了“道义”担当,所有的共产党人都不惜牺牲生命。

在抗日战争伟大革命实践中,毛泽东同志以民族文化经典“愚公移山”精神,号召全国人民“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毛泽东还在著作中大讲中国故事、中国经典,亲自以诗词创作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激发革命斗志,如“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等。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实践表明,我们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推进革命成功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内生动力。习近平指出,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可以凝聚和打造强大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这样的精神力量,是可以力挽狂澜和扭转乾坤的。因此,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百年奋斗所取得的胜利根本在于传统文化精神的驱动,而这正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真正的和深层次的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归根结底在于落到实践、付诸行动。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奋斗,有着明确的理想目标,这实际上就是中共报刊一直在阐述和追求的,只是并未从概念上加以表达。

三、红色报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百年奋斗

中国式现代化的早期实践,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二是中共报刊的媒介传播在舆论上助力。

中国共产党百年践行的建党精神,为广大人民谋幸福,为中国的更加强大谋发展,也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做出中国贡献。“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这样一个新的政治体系和概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发展中,更为深层和深厚的精神基础以及内在动力,依然是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蕴含着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密码,红色基因包含着崇高的“精神”元素,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一脉相承。习近平曾悉数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伟大精神,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从这样的精神谱系的各个环节和精神点的整体构成和链接中,可以看出每一个精神点都灌注着传统文化的精神之魂。如在抗美援朝精神中,最典型的就是长津湖之战和上甘岭之战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尤其是邱少云、杨根思等革命烈士在烈火和炮火中坚如磐石,为了确保战争的胜利,以身体对抗烈火,这样的精神力量无疑是不可估量的。至于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等,每个阶段和精神点中的内涵气质各有侧重,又相辅相成、交错融合,成为绵延不断的伟大精神谱系。

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根本原因就是在于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和实践的过程,一直贯穿着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谱系。这样的整个过程,完全记录在中共早期以及各个时期的红色报刊之中。

首先,要充分认识当年革命报刊在中国革命事业也就是“中国式现代化”奋斗进程中的巨大作用,充分认识革命和战争年代革命报刊所发挥的强大威力。朱德总司令当年曾形象地说:“一张《新华日报》顶一颗炮弹。”实际上,在新闻传播的重要作用问题上,毛泽东等领导同志以及当时的中共中央有关部门,也都有过很多很具体的文件和论述。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坚持办报,坚持办好报刊的根本指导思想。从中可以看到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革命道路的历史进程。到了今天,我们准确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百年奋斗,就是要继承中共历史上把报刊作为强大的炮弹和武器的传统,对于不利于社会健康发展,甚至是危害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负面舆论,一定要强烈反击,让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思想和主流媒体始终占领舆论主阵地。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始终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尤其是对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敢于交锋、敢于亮剑,增强政治定力。

其次,总结革命战争时期报刊理论和舆论宣传的重要经验。革命和战争年代条件艰苦、环境恶劣,但是我们党的报刊却影响很大。《湘江评论》这样的刊物第一期就发行2 000册,此后每期全部发5 000册。《晋察冀日报》被称为“八匹骡子”拉来的报社,晋察冀边区军民热爱这张报纸,在斗争最困难的时候,给了他们战胜敌人的信心和力量。到了今天,中国式现代化第二个百年奋斗开启,我们的主流媒体,应该如何应对新媒体挑战?如何更好地贴近百姓?从中共早期报刊实践中可吸取重要经验。

第三,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中国化发展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内涵。中共报刊发展完全基于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我们的中国式现代化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主流媒体像当年的中国革命报刊那样,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对于这样的历史进程,必须有更加科学和深入的研究。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是能够体现中共建党精神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根本标志。中国式现代化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它是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果,是党团结带领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新道路。

通过以上对于中共早期报刊的考察和梳理可以看到,中共建党初心是一直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也是向着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目标奋进。这些都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这在中共早期报刊中已经有充分认识和阐述。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建党中国式
中国式民主
建党百年颂
建党百年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中国式失败
邓小平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