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工程机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建议
2023-12-07唐青青谢积鉴粟月萍肖琼妮
李 荣,唐青青,谢积鉴,粟月萍,肖琼妮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广西 南宁 530022)
0 引言
近年来,广西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了一批涉及大型工程机械智能化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的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加快了工程机械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为产业结构优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广西工程机械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达到17%,在全国工程机械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柳工轮式装载机总体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0 款非道路国四高端发动机等产品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广西美斯达成为全球移动式破碎筛分设备制造商10 强[1]。这些都展现出了广西工程机械产业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市场竞争力。对标湖南、江苏等地区,目前广西工程机械产业创新仍存在许多不足,严重制约工程机械产业高质量发展,亟待加快研究解决。
本文以创新平台建设、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专业研发人员数量、自主知识产权等对象为切入点,对标湖南、江苏等地区,对广西工程机械产业的创新发展现状和不足进行分析和评价,探讨广西工程机械产业实现创新驱动升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广西工程机械产业创新驱动升级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 广西工程机械产业的科技创新现状
1.1 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不足,难以有效引领支撑工程机械产业创新发展
创新平台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机构,是推动科技攻关的重要载体[2]。目前,湖南长沙工程机械行业拥有6 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 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 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1 家企业院士工作站;江苏徐州建成全国行业唯一的省级高端工程机械及核心零部件制造业创新中心,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高端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65 家。相比较,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广西工程机械领域创新平台仅11家,其中国家级平台4 家。
1.2 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不足,相较国内工程机械产业优势地区研发投入差距悬殊
研发经费投入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和核心,而企业是研发投入的主体。虽然近年来广西加大对工程机械领域的创新支持和资金投入,推动广西工程机械领域研发经费投入不断增加,从2018 年的5.71 亿元增长到2021 年的12.68 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从2018 年的2.18%增长到2021 年的3.22%,但依靠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能力不足,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与优势地区头部企业研发投入差距悬殊,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凸显。如2021 年,三一重工研发经费投入76.97 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7.25%;徐工机械研发经费投入44.52 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5.28%,而广西柳工在2021 年研发投入9.35亿元,仅占营业收入比重3.26%。
1.3 专业研发人员严重不足,无法有效满足工程机械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
近年来,广西工程机械领域研发人员数量有所增加,从2017 年1975 人增加到2021 年2663 人,博士研究生从2017 年的16 人上升到2021 年39 人,硕士研究生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但对比产业发展需求和区外情况,广西工程机械领域研发人员依然严重短缺。2021 年,广西柳工、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徐工机械研发人员分别为1779 人、7242 人、7231 人、2923人,占从业人员比重分别为10.39%、27.82%、30.52%、18.88%。在学历构成方面,2023 年,根据wind 数据显示,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徐工机械分别拥有65、157、17 名博士研究生,2305、4368、1750 名硕士研究生,而广西柳工硕士研究生仅872 名,博士研究生16 名。
1.4 自主知识产权不足,工程机械头部企业创新能力亟待增强
现代企业的竞争本质上是知识产权的竞争,而专利是知识产权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企业创新发明实力[3]。数据显示,广西工程机械行业期末拥有有效专利数呈大幅上升的趋势,从2017 年999 件上升到2021 年2638 件;但年度授权发明专利数量增长缓慢,从2017 年99 件增长到2021 年108件。截止2022 年底,广西柳工共拥有有效授权专利总量为1857 件(发明专利493 件),2022 年新增授权268 件(发明专利62 件)。而徐工机械、中联重科共拥有有效授权专利总量分别为8834 件(发明专利1576件)、8746 件(发明专利2966 件),2022 年新增授权分别为1453 件(发明专利401 件)、1344 件(发明专利283 件)。截止2022 年6 月底,三一重工累计申请专利14618 件,授权专利9547 件,申请及授权数居国内行业第一。
1.5 获奖数量和含金量不足,高质量标志性科研成果产出有待加强
从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广西科学技术奖和中国专利奖等获奖情况来看,广西工程机械领域高质量标志性科研成果产出不足。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自2001 年开展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评比以来,工程机械领域获奖项目405 个,广西仅获得18项,占总量的4.4%。从获奖单位来看:基本都是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从获取时间看:获奖年度不连贯,有些年度没有获奖,如2004、2010、2011、2016、2017、2019-2022 这些年份都没有获得奖项;获奖等级来看:获得的奖项基本是各类型的二、三等奖,一等奖较少,其中,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 项,技术发明奖三等奖1 项;科技进步一等奖2 项,科技进步二等奖4 项,科技进步三等奖10 项。广西科学技术奖:2017-2021 年工程机械领域共获得奖励27 项,每年获奖数量约占工业类项目10%,获奖等级为各类型的二、三等奖居多,一等奖较少。其中,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三等奖分别为9 项、2 项,科学技术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分别为2 项、5 项、9 项。从第一完成单位来看,柳工获得16 项奖励,占比最大,达到59%,高校和科研院所占比少。中国专利奖:目前已评选了23 届,广西地区累计荣获中国专利奖66 项,中国专利优秀奖55 项、中国专利金奖2 项,外观设计优秀奖9 项。工程机械领域只有5 项获奖,分别为外观设计优秀奖4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 项。
2 广西工程机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建议
近年来,广西着力贯彻实施工业强桂战略,在《广西机械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广西工程机械及内燃机产业集群及产业链发展方案》《广西机械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政策措施的指导下,在“三百二千”等科技创新工程的支持下,广西工程机械产业加强了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提升了市场开拓能力和品牌影响力,增强了整体创新能力与市场竞争力。然而,与国内外先进地区相比,目前广西工程机械产业创新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下一步如何创新驱动升级,加快广西工程机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需要补齐在研发经费投入、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制约创新驱动发展动力的短板。
2.1 加大广西工程机械产业研发经费投入
广西工程机械产业作为区域性的支柱产业,其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广西工程机械产业面临着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等问题,制约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在龙头企业中,对于研发经费的投入比例低于国内外同行业水平,导致了技术创新能力的不足和竞争力的下降。因此,加大研发经费的投入,是促进广西工程机械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广西有关部门正在积极实施科技“尖锋”专项行动,旨在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激发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和活力。以行动作为有效的抓手,通过设立科技重大专项资金,支持和引导龙头企业加大研发经费的投入比例,达到或超过国内外同行业水平。同时,通过协同国内外高校院所,开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项目,提升龙头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广西工程机械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此外,广西有关部门还应该鼓励零部件配套企业,在实施同步技术引进和同步技术改造的过程中,增加研发经费的投入比例,提高零部件配套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4]。这样可以有效地强化广西工程机械产业链的整体实力和协调性,形成一个完整、高效、优质的产业生态系统,为广西工程机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积极构建广西工程机械产业创新平台、创新联盟和行业协会
目前,广西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数量质量和科技战略布局与湖南、江苏等地区有一定差距,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不强。为了促进广西工程机械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建议加强科技、工信、发改部门的协作,构建各级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相关的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技术创新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打造工程机械产业大数据平台[5]、技术交流共享平台[6]、金融服务平台[7]等平台,畅通企业间资源信息共享,降低供应链交易成本,提高采购效率,高效配置各类优秀资源,增强供应链协同能力。充分发挥柳工、广西建工、美斯达、欧维姆等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打造工程机械技术创新联盟,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校、行业龙头企业技术合作,推动上下游企业合作成立产业创新联盟,积极追踪国内外相关产业发展态势,深入了解外省竞争对手的发展动向,并围绕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问题,开展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提升区域全产业链整体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行业内企业交流沟通,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为行业内企业提供信息、市场、技术等方面服务,制定行业自律规则,推动行业内公平竞争,有序发展。
2.3 深化广西工程机械产业人才改革、创新工程机械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广西工程机械产业研发人员数量和高层次专业研发人员与外省差距较大。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关键在人,专业研发人员严重不足制约了广西工程机械的发展。工程机械制造产业是一种典型的装备制造产业,其产业链由机型设计、关键零部件及总成制造、整机装配、产品营销、服务支持、产品再制造等环节组成[8]。工程机械产业链上不同类型企业中的工作岗位涉及研发设计类、生产制造类、管理类、营销类等多个方面。因此,对于现代工程机械产业的人才需求具有多样性和专业性的特点,主要包括研发设计类、生产制造类、管理类和营销类四类人才。为了满足工程机械产业的人才需求,需要探索工程机械领域订单式、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精准培养研发设计类、生产制造类专业人才[9]。这种培养模式可以通过企业与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所、高校短期共同培养人才的方式,实现企业人才知识结构的优化和能力水平的提升,迅速培养出适合现代工程机械产业需求的人才。另外,还需要加强与省市级人才服务机构的合作,增加海外、沿海地区人才招聘专场活动的参与度,吸引高端人才回流,进一步壮大人才队伍。
2.4 促进广西工程机械产业知识产权创造与保护
广西工程机械产业的年末有效专利数虽然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但是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专利数量基数相对较小,反映出产业的创新发明实力不足。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了提升广西工程机械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能力,笔者建议:(1)引导企业由“制造型企业”转型为“创造型企业”,建立完善的关键技术与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发展战略,从产品研发的起步阶段就开始规划专利布局,提高企业专利的整体价值[10]。这样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壁垒和市场优势,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2)培养一批具有较强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技术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同时强化龙头企业示范溢出效应,带动广西工程机械产业整体创新发展。龙头企业可以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专利结构、提升专利质量、加强专利运营等方式,提高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和技术创新水平。同时,龙头企业可以通过与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技术转让、技术培训等方式,促进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创新的共享和传播,形成产业集群效应。(3)支持龙头企业参加境外展览会、开展境外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对标国际领军企业,全力打造“柳工机械”国际知名品牌。这样可以为龙头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国际影响力、增强国际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也可以为广西工程机械产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声誉,提升广西工程机械产业在全球市场上的地位和作用。
3 结语
工程机械产业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水平的关键指标,其制造技术的发展能够充分带动国家或地区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对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制造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提出了紧迫的要求。作为制造业中的重要领域,工程机械产业必须要加快创新步伐,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工程机械产业是广西制造业中的优势支柱产业,对广西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推动作用。近年来,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广西工程机械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内其他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要积极采取加大广西工程机械产业研发经费投入,积极构建广西工程机械产业创新平台、创新联盟和行业协会,深化广西工程机械产业人才改革、创新工程机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广西工程机械产业知识产权创造与保护等措施来推动广西工程机械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