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践行亲诚惠容理念 争做边疆对外开放新模范

2023-12-06范丽君

北方经济 2023年10期
关键词:对外开放内蒙古

范丽君

摘  要:今年是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提出10周年。10年来,中国积极践行亲诚惠容理念,全面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走出了一条睦邻友好、合作共赢的光明大道,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亮丽风景,为亚洲的稳定、繁荣、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9个边疆省区始终牢记在我国对外开放大格局中“国之大者”使命,也在争当践行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的“排头兵”和“先锋队”,为我国的边疆安全、稳定、繁荣发展贡献各自的力量。

关键词:亲诚惠容     对外开放     内蒙古

一、践行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成果丰硕

作为北疆大省区,首都“护城河”,内蒙古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殷殷嘱托,立足内蒙古在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践行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借助“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平台,深度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不断完善与俄罗斯和蒙古国的合作机制,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文交流与合作、政策沟通等方面取得可圈可点、可喜可贺的成绩。内蒙古与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联系,对外贸易得到较大发展。“内蒙古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由2015年的792.5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20年的1043.3亿元,年均增长5.7%,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2个百分点。5年间,内蒙古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累计实现4889.2亿元,比 ‘十二五时期增长26.1%;其中,出口、进口总额累计分别实现1730.8亿元和3158.4亿元,分别比“十二五”时期增长12.5%和35.0%。随着内蒙古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合作潜力不断释放,2019年创出历史新高,达1097.8亿元。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出现回落,同比下降4.9%,但仍保持在千亿规模以上。”①2023年前5个月的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757.8亿元,同比增加38.4%,口岸货运量攀升,各类对外开放平台高质量发展。②3年疫情内蒙古的二连、满洲里、甘其毛都口岸一直保持“货通客停”,保障我国对俄罗斯和蒙古国的贸易往来,“中欧班列”成为一道重要的对外运输通道和贸易“保障线”,为服务保障全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内蒙古应以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简称《意见》)为引领,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推动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提质增效,升级扩版,继续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中展现内蒙古担当与作为,争做向北开放的新模范。

二、深刻领悟亲诚惠容周边外交新理念的精髓要义

2023年10月24日,国务委员、外交部部长王毅在纪念親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10周年国际研讨会开幕式上,详细阐释了“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以“亲仁善邻、以诚相待、互惠互利、开放包容”为主的内涵外延,是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延续,在坚持“与邻为善、与邻为伴和睦邻、安邻、富邻” 基本方针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化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和利益融合,构建和平安全薪火相传、合作共赢成果普惠、开放包容理念光大、融合共生潮流浩荡的新发展格局。在我国14个接壤陆地国家中,俄罗斯和蒙古国是与我国边界线最长的国家,是我国北疆安全稳定的重要外部环境。内蒙古是与上述两个国家同时接壤的省区,处在我国向北开放的最前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保证北方边境的安宁是党中央对内蒙古的要求”。使命重大,责任重大。内蒙古在推动与俄罗斯和蒙古国在各领域合作过程中,深刻领悟党中央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的精髓要义,统筹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为指导,既要高质量融入“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方面提质增效,高质量完成当中要赋予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又要维护好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在支撑保障全国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争做边疆省区对外开放的新模范。

借助《中蒙俄经济走廊合作规划纲要》延期5年的重要时间点,高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6月视察内蒙古的讲话精神,与蒙古国,特别是毗邻地区的“生态国际合作”,将内蒙古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治理的成果经验推进到蒙古国南部地区,对接蒙古国“10亿棵树”计划和“六大复兴计划”,携手建立地方合作机制,更多惠及比邻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对蒙古国和俄罗斯比邻地区亲仁善邻工作,培育守望相助共建家园的共同体意识。

三、精准研究新形势下俄罗斯与蒙古国内政外交,寻找新机遇、新抓手、新着力点

作为与俄罗斯和蒙古国同时毗邻的省区,内蒙古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构建、高质量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加快建设以满洲里口岸为节点,内连大连港、秦皇岛港和东北地区至欧洲向北开放东通道,以二连浩特口岸为节点,以中蒙俄中线铁路为支撑,内连天津港和京津冀,外接俄蒙至欧洲的向北开放中通道……推动与蒙古国、俄罗斯在农林牧渔、能源矿产、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合作。加强与蒙古国等周边沙源国家在沙尘监测与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与生态修复等领域的技术和项目交流合作”,以及高质量完成“五大任务”,“打造成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形成联通内外、辐射周边,资源集聚集散、要素融汇融通的全域开放平台”,发展泛口岸经济等均离不开蒙古国和俄罗斯及其毗邻地区的参与。借助地缘、人文等比较优势,高度关注俄罗斯和蒙古国的发展战略是内蒙古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也是内蒙古寻找与俄蒙新合作领域,搭建新合作平台的最佳时机。

在疫情和俄乌冲突叠加影响下,俄罗斯和蒙古国都在调整各自的内政外交和对外合作发展战略。两国都已经看到,中国是其经济振兴发展的重要“助力器”。特别是俄罗斯,已经将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再次作为俄罗斯经济振兴的“动力源”。普京2023年9月在出席“东方经济论坛”发表讲话时时明确指出,“远东地区的发展是俄罗斯绝对优先事项,不是我的优先事项,甚至不是政府的优先事项,而是整个俄罗斯面向21世纪的优先事项。因为这是一个人口稀少但潜力巨大的广袤地区……我们将加强飞机制造、造船业,我们将在多个领域发展工业。”①俄罗斯海关远东局发布数据显示远东地区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呈现新的特点,“2023年1-9月,通过外贝加尔斯克口岸从中国进口新车数量增加3倍,数量达40320辆,包括自卸车、客车、装载车、拖拉机、筑路机、起重机等。”②未来,俄罗斯,特别是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基建项目,制造业领域,尤其是新能源技术领域都需要对外合作,是内蒙古参与的重要机遇之一。

此外,俄罗斯远东自然环境较好,野生药材种类较多,是我国传统医药高质量发展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内蒙古中蒙医药企业可以和俄罗斯相关企业、科研单位合作,就道地药材加工开展深度合作,建立中医药海外研制中心,构建“现代农牧业+生态环保+绿色产业”发展模式,解决我国道地药材供应链、产业链断链瓶颈问题,同时也可促进俄罗斯远东农业、畜牧业等绿色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以实际行动落实亲诚惠容周边外加理念。

受俄乌冲突影响,蒙古国通过俄罗斯与欧洲的通道和贸易往来被阻断,寻找新的贸易通道成为蒙古国政府的现实问题。通过我国的陆港通道,借港出海,走向世界,扩大对外贸易伙伴成为蒙古国政府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愿景和远景之一。目前,中蒙13个陆路口岸中的9个位于内蒙古与蒙古国的毗邻接壤地区,4个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3年8月21日,中蒙边境口岸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就30多个议题交换意见,达成42项共识,其中与内蒙古磋商议题20项,达成共识27项,可见这些口岸不仅在国家关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也反映出内蒙古在中蒙口岸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口岸建设对内蒙古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开放大通道建设,加快开放型经济,区域协作互动,打造沿边开放新高地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是践行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的重要场地。目前,中蒙最大陆路口岸二连——扎门乌德经济区建设面临蒙方生态环境恶劣而推进步履维艰的困境。中蒙应首先借助蒙古国“10亿棵树”计划,对接其“口岸复兴计划”着手口岸生态合作,构建绿色口岸、环保口岸,以及绿色边界线,为我国生态安全屏障再筑绿墙,同时也协助蒙古国实现其“双碳目标”,以实际行动惠容蒙古国边疆地区,达到亲望亲好,邻望邻好的睦邻合作目的。

四、借助地缘优势,主动对接俄蒙,构建“互嵌式”发展模式

我国周边外交的战略目标,就是全面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努力使周边同我国政治关系更加友好、经济纽带更加牢固、安全合作更加深化、人文联系更加紧密。尽管俄罗斯和蒙古国是与我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国家,但受历史观、价值观、意识形态等多种因素影响,三国始终没有走进一个共同的合作平台,彼此的好感度、互信度非常脆弱,尤其是蒙古国。在发展中蒙双边关系时,始终在“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二维空间摇摆,希望用“第三邻国”的支点平衡与中俄关系,平衡安全与发展的关系。

俄罗斯借助地大物博的天然优势,始终保持“我有能源我做主”的“独立一极”。面对美欧多轮多次加压制裁,仍然在“靠资源自救”,有一种世界离不开俄罗斯的“傲慢”。尽管俄罗斯和蒙古国在面对中国崛起的“国民心理”截然不同,但都承认中国技术、中国速度,认同中国的发展理念。这是内蒙古参与俄蒙合作的比较优势条件之一。俄罗斯副总理,远东联邦大区全权代表特鲁特涅夫在2023年“东方经济论坛”召开期间指出,远东未来需要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实现东部铁路运输网的现代化,提高港口的转运能力。谈到俄罗斯创建国际超前发展区时强调,这应该是一种新模式,最大限度地适应与俄罗斯联邦合作的国家的需求。①蒙古国“六大复兴计划”与国务院《意见》中的“大通道建设”“区域协同互动”发展规划以及内蒙古“十四五”发展规划内容高度契合。为高质量完成“五大任务”,自治区应主动对接蒙古国和俄罗斯的地区发展规划,借助《中蒙俄经济走廊中期合作纲要》延期5年时机,重新梳理其中的内容,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基础上,力争在俄罗斯和蒙古国开辟“高新技术”新领地,例如,蒙古国达尔罕市、额尔登特市都是蒙古国仅次于首都的较大城市, 其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需要资金、技术支持,内蒙古包头、鄂尔多斯、呼和浩特等城市都可以通过“友城”模式,予以新产业援助,新技术合作,实现《意见》中“推动与蒙古国、俄罗斯在农林牧渔、能源矿产、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合作。加强与蒙古国周边沙源国在沙尘源监测与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与生态修复等领域的技术和项目交流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内蒙古应主动对接国内其他省区优势技术和人才,协同走进蒙古国,为蒙古送去新型产业技术、人才,建立“互嵌式”的合作模式。

五、建立三边地方合作机制,推动合作行稳致远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是一个开放性的全球合作机制,是建立在你情我愿的基础上。正是这种开放性、包容性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吸引更多国家参与其中,成为各方逐渐认可的国际合作理念。但是,在与各国具体合作,与各种计划、倡议和战略对接中,还是需要寻找更有效的发展路径。

中蒙俄的国情文化截然不同,发展理念不通。尤其是夹在中俄之间的蒙古国,一直处于调整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平衡木”上,一直拖延不加入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和中国主导“上合组织”的理由就是担心过度“依赖”这两个国家。中蒙经济走廊建设也是在三国元首的推动下缓慢进展。截至目前,中俄、中蒙、俄蒙具有双边合作会晤机制,尚未形成推动《纲要》进程的三边合作机制,特别是总理、副总理级别的会晤机制,缺少对三国地方、部门、行业合作“精耕细作”的实际指导。例如,由于制裁,银联卡、人民币在俄罗斯使用受限,只能使用卢布购物,使用俄罗斯的结算体系。人民币如何落地俄羅斯,卢布汇率的不稳定性也是投资的风险之一,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国家层面推动,保障地方和民营企业合作进入良性循环。

六、借助人文基础优势,培养专业人才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没有高精尖的综合人才做支撑,创新合作难以行稳致远。内蒙古曾经是基里尔蒙古语、俄语的教育大省,人才储备非常多,但目前 “汉俄”“汉蒙(蒙古国使用的西里尔蒙古文)”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匮乏成为制约中蒙、中俄,乃至中蒙俄区域合作的关键性因素之一。自治区可以建立“中蒙俄经济走廊”专业人才网络平台,建立人才数据库服务体系,方便企业和其它机构寻找合适的人才,同时也可以帮助专业人士寻找合适伙伴或者发展平台。

其次,与俄罗斯和蒙古国联合开展专项人才培养计划,通过设置合作培养项目、公派、委托等方式鼓励三国学生、专业人员相互进修、留学,提升俄罗斯 和蒙古国对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对“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认知度,参与感、亲切感,让更多年轻人相互接触,相互了解,认识真实的中国、俄罗斯和蒙古国,提高认同感,深切体会我国亲诚惠容理念的精髓要义,与邻为伴和睦邻、安邻、富邻方针的持续性、稳定性,推进《纲要》和《意见》切实落地,达到与俄罗斯和蒙古国的利益融合,共同为推进走廊建设提质增速,为我国东北振兴、俄罗斯远东的繁荣发展、蒙古国的“新复兴政策”提供新的助力。

“一带一路”10年,已经从全球治理理念或国际合作倡议上升为各方逐渐认可的国际合作理念,可贺、可期、可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10月18日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所言,“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差异,开辟了各国交往的新路径,搭建起国际合作的新框架,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中蒙俄三国在合作过程中,彼此着力点不同,关注点不同。中国以经济合作为首要,俄罗斯和蒙古国以安全为首要。这种不对称发展观影响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深度发展,需要在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指导下,在保障国家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合作,实现资源、人才、技术、资金的跨国家流动,保障彼此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郭琦.外贸规模创新高 开放取得新进展[J].内蒙古统计,2021,(8).

[2]本报评论员.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N].内蒙古日报(汉),2023-10-26.

[3]本报评论员.共建“一带一路”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N].人民日报,2023-10-21.

[4]南方日报评论员.众人拾柴火焰高 互帮互助走得远[N].南方日报,2023-10-19.

[5]李晗.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指示精神[N].内蒙古日报(汉),2023-10-14.

[6]孙君宜.内蒙古矿业开发有新政[N].中国黄金报,2023-10-20.

[7]吴志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何以砥砺奋进[N].天津日报,  2019-10-0.

[8]戴永红,王俭平.生命政治学视角下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全球治理——以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为研究对象[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7).

[9]李春林.守望相助 讓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永放光彩[N].内蒙古日报(汉),2019-09-14.

[10] 张全.“一带一路”,期待新的“黄金十年”[N].解放日报,2023-10-19.

[11]周秀芳,章奎.践行新理念,内蒙古的思路很清晰[N].内蒙古日报(汉),2021-01-28.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  “一带一路”研究所)

责任编辑:康伟

猜你喜欢

对外开放内蒙古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内蒙古中小学合唱基础教育扬帆起航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美丽的内蒙古
可爱的内蒙古
爱在内蒙古
对外开放、金融发展与产能过剩化解
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西安市城区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制约因素和对策研究
对外开放对金融发展的抑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