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中见画 画中见史

2023-12-06石磊

中华瑰宝 2023年12期
关键词:画像石

汉代画像石曾被称为﹃一部绣像的汉代史﹄,它不仅是古代石刻艺术的高水平体现,也是汉代社会历史风貌的直观展示。

在中国古代石刻中,有一种在地下墓室、地表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石刻,其依托于建筑,附丽于石面,借助雕刻的手段,呈现出气象万千的画面与气势磅礴的历史,人们称之为“画像石”。

古代画像石中尤以汉代画像石为佳,其在我国文物史、墓葬史、美术史上皆占有特殊的地位。汉代画像石,在今山东、江苏、河南、四川、山西、陕西、安徽等地有大量出土,在今河北、甘肃、湖北、浙江、云南等地也有少量发现。目前,已出土的画像石数量约上万块,其内容涵盖了汉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文史研究方面意义重大。

历史学家翦伯赞曾高度评价汉代画像石,认为其是“一部绣像的汉代史”。他在《秦汉史》序言中写道:“除实物和简牍外,汉代的石刻画像也提供了不少新的史料。汉代的石刻画像,如武氏祠、孝堂山祠、两城山及武阳石阙等石刻画像,皆传世已久……我以为除了古人的遗物以外,再也没有一种史料比绘画雕刻更能反映出历史上的社会之具体的形象。同时在中国历史上,也再没有一个时代比汉代更好在石板上刻出当时现实生活的形式和流行的故事来。”

汉代画像石首先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丧葬建筑构件,并不是纯粹地用于欣赏的艺术品,其所表现出的对生与死的思索是人类社会和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汉代画像石与汉代民间丧葬制度息息相关,其核心内容离不开古人的生死观。在此基础之上,汉代画像石还蕴含了一些世俗化的观念,本文即从这些世俗化观念对各类汉代画像石进行浅析。

神仙观

汉初,统治者以黄老之术治国,与之相对,其热衷于追求长生不老。如天子及诸侯王死后穿戴金缕玉衣,诸侯王的陵寝中绘制或雕刻众多的羽人画像。上行下效,汉代社会普遍相信存在一个神仙世界,道教由此创立。

目前出土的拥有画像石的汉代墓葬中,其画像石多半含有对仙界的描绘。对于汉代人来说,在墓葬之内以画像石的方式营造出一个神仙世界,是对至亲美好记忆的永存。画像石以人间房舍的微缩形式营造了亡者永恒的居宅,为终结的生命寻求到了充斥人间气息与仙界情调的居住环境。

汉代画像石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艺术造型要属羽人。如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宝子山崖墓的“仙人六博图”画像石,其位于石棺的左部,上绘两座仙山上的场景。左边山上有两位身形消瘦的仙人在对弈,他们头顶双耳,肩生羽翼,赤身裸体,周围有凤凰和灵芝环绕。汉末曹植所言“仙人揽六箸,对博太山隅”说的就是这一场景。右边山上有一弹琴者和一倾听者,当为俞伯牙与锺子期。《吕氏春秋》记载:“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这幅画像石,既反映了民众对长生的向往,也反映了具象化的神仙世界正成为一种民俗意象,在汉代社会广泛流传。

功名观

汉代是继秦朝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皇帝制度的确立及官僚等级观念的广泛传播是这一时期政治文化的显著特点。汉代对皇帝、诸侯王、公主及二千石高官的葬仪都有规定。《后汉书·礼仪志》记载,皇帝去世,入殓东园秘器,表里洞赤,上绘“日、月、鸟、龟、龙、虎、连璧、偃月”,牙桧梓宫。汉代的官吏墓葬多以图像和榜题突出其政治身份与仕宦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官威仪”之思想。

如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的武梁祠,艺术水平极高,历代享有盛名,早在宋代文献中就有记载。这一祠堂规模不大,为单开间悬山顶房屋式建筑,面阔2.41米,进深1.57米,高2.40米,前面敞开,不设门扉。其屋顶为两面坡,举折相对平缓,瓦垄是在石板上雕刻出来的。整间祠堂是由几块石板搭建而成,造型简单,但是板面上刻满了画像。武梁祠全祠共五石,其中三块为壁面,两块为顶石,顶石上刻有祥瑞图。三块主要石板的雕刻画面皆分为五层,共有30多个故事,140多个人物,并有200多字的隶书榜题。

又如1982年出土于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东汉永元年间西河太守杨孟元墓葬的画像石,现藏于绥德县博物馆。墓葬出土的铭文有27字,详细描述了墓主具体的官职名称—“西河太守行长史事离石守长杨君孟元舍,永元八年三月廿一日作”,体现出典型的官方身份特征。

再如位于四川省达州市渠县的沈府君阙,分左右两阙,两阙相距21.62米,右边石阙的正面上部刻有神鸟朱雀,下部刻有铭文一行“汉谒者北屯司马左都侯沈府君神道”,石阙侧面刻有青龙衔璧浮雕。左边石阙的正面上部也刻有神鸟朱雀,下部刻铭文一行“汉新丰令交趾都尉沈府君神道”。

众多画像石中涉及官吏名称的榜题皆凸显了墓主人及其家族强烈的功名意识。可见,汉代社会的等级观念、官僚意识、身份特征影响深远,已经自然渗透于画像石之中。

富贵观

汉代处于封建社会的上升期,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国家富足。《汉书·食货志》记载:“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一些官僚、贵族、商贾、地主的生活逐渐奢靡起来。他们想把这种奢华生活带到死后世界,在生前就开始为自己营建富丽堂皇的墓葬。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其墓葬的画像石中经常有出行、宴饮、田猎、拜谒、侍从、娱乐等方面的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汉代权贵富豪的奢靡观念。

如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北寨汉墓出土的“乐舞百戏图”画像石,高50厘米,宽236厘米,再现了一段场面宏大的乐舞表演。该画像石画面自左向右分为四组:第一组为杂技表演,第二组为乐队演奏,第三组为“鱼龙曼衍”之戏,第四组为戏车和马戏。百戏的表演应该是在广场之上,画面上没有建筑物,也少有观赏者。这种大场景的构图,通常还有饮宴图、拜谒图、侍从图与之搭配,以烘托墓主人生前的富贵及地位显赫。

汉代的画像石严格意义上还包括畫像砖,在现今出土的汉代画像砖上,亦有乐舞迎宾的画面记载。如出土于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的一块高39厘米、宽85厘米的空心画像砖,主题内容即为“宾乐舞图”。画面显示:客人正在来的路上,门口有侍者迎接车马与宾客,但已有人坐在楼上(或看台之上);表演者中一人为长袖善舞的女子,一人为大腹便便的男子,正在双手耍弄八个跳丸,另外三个乐人分别在吹笙、击筑、拊搏,表演的场地旁有两棵树,表明是在室外表演。宾主饮宴尽欢,一起欣赏百戏乐舞。这是一种舒适的享受,在汉代也只有中上层社会的官员和富豪才可以享受这种富贵生活。

孝道观

我国传统伦理以善事父母为“孝”,儒家提倡孝悌之说。《论语·学而》云:“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宋代大儒朱熹注解说:“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悌。”汉代统治者以孝治天下,汉代有多种“孝子传”和“孝女传”流传,介绍和宣扬孝子、孝女的事迹。在汉代画像石中,有不少刻绘孝子的画面,其中许多故事内容与历史人物直到今天依旧为大众所津津乐道。

如山东嘉祥武梁祠前石室画像中的“邢渠哺父图”即是孝子故事。晋萧广济《孝子传》记载:“邢渠失母,与父仲居。性至孝,贫无子,佣以给父。父老齿落,不能食,渠常自哺之,专专然代其喘息。仲遂康休,齿落更生,百余岁乃卒也。”“邢渠哺父图”画像石的图画并不复杂,主要刻画了邢渠跪着给父亲喂食的场景,其身后的妇女可能是邢渠的妻子。三人的动作与交互关系自然而紧凑,表现出一种亲情的温暖。

又如四川渠县石阙画像中的“董永孝亲图”。画中,董永正在田间劳动,其父手扶鸠杖,坐在一张独轮车上,独轮车位于一棵树下,树梢上挂着吃食和水壶,董永在劳动间歇来照顾父亲,父慈子孝,俨然一幅农村中的生活场景。董永孝亲的故事在汉代刘向《孝子传》和晋代干宝《搜神记》中均有记载,核心故事内容为“卖身葬父”和“织女婚配”。这在汉代画像石中表现的是典型的儿子侍候父亲的情节。根据画像石上的记载,董永为千乘人,千乘原为齐国地名,是齐景公游猎之所,西汉时置县,在今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境内。因此,董永孝亲的故事是有历史原型的。

吉祥观

汉代作为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幅员辽阔,民殷国富,农村生活也较为丰富多彩。反映汉代农家生活,且内容繁多、场面复杂的莫过于四川省成都市曾家包东汉墓出土的两块画像石,堪称汉代农业社会的风俗画,学界称之为“天府殷实图”。

“天府殷实图”画像石高198厘米,宽285厘米,主要表现的是家居和农业生产场景。画面上方,在半圆形的外廓之内画了两只羊和一株禾苗,其所体现的不是实际的养殖业和种植业,而是用“羊”指代“祥”,用“禾苗”象征“嘉禾”,寓意为“双吉祥”。这属于当时的谶纬祥瑞学说,在汉代人心中,这是一种吉祥的瑞应,而非日常套语。此画像石的右上角是一座庑殿式楼房,建有回廊,楼上有二人交谈,楼下的门半开着,一名女侍从露出半身向外观望。画像石的左上角是一座仓房,上面建有两个通气孔,一名男子手端器物,盛放的可能是食物;其对面,挺直的棕榈树下端坐着一位手持鸠仗的老者,寓意把赡养老人放在首位。画像石中的两座建筑前,除了一座吊脚楼之外,就是大片的池塘和广阔的田地,池塘中荷花朵朵,一叶小舟漂浮在水面上。田中种满了庄稼,有人在耕种,还有人在舂米。

又如四川省彭州市出土的“羊尊酒肆图”画像石,高25.3厘米,宽42.5厘米,画面表现的是一家颇具规模的酒肆,生意兴隆。画面中,店铺之外的右首摆放着一张木案,上面摆放两个羊尊和一座方形酒器,算是酒肆的招牌;酒肆的垆内有两个酒瓮,垆台上有一个温酒的器皿,方便客人即时品酒;酒肆的小二正在招待两个长袍宽袖的文士饮酒;店外有人担酒而来,还有一人推车载羊尊而去。整个画面看起来非常红火,颇具市井气息。该画像石中,用羊尊盛酒,高端大气,既展现酒肆的尊贵地位,也表明这家酒肆主要为达官显贵服务。因为在汉代人的心目中,“羊”通“祥”,寓意富贵吉祥。

画像石作为一种多元性的造型艺术,并沒有精确的分类。人们在时代条件之下,选取石头和砖头作为艺术载体,给它们注入生命,为坚硬冰冷的石或砖刻上温暖,产生情感,延续文明,创造艺术,同时也在无形之中将汉代的历史记录下来,使这些画像石成为历史学家口中的“一部绣像的汉代史”。

石磊,供职于山西省翼城县文化和旅游局。

猜你喜欢

画像石
《汉代画像石题榜隶书艺术研究》评介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师与圣:武氏祠画像石与东汉孔子形象塑造
汉代画像石里的成都生活
汉画像石的视觉化提取与信息可视化设计
沂南北寨——大型画像石汉墓
博物馆研学课程的实践研究——以“探寻汉画像石之美”为例
汉画像石墓出土仿木结构石立柱初步研究——兼谈白杨店画像石墓出土立柱位置
沂南汉画像石墓“神人手持何物”考
汉画像石中的“天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