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历史走到生活里

2023-12-06赵昱洁

中学生博览 2023年17期
关键词:游牧读后感书目

赵昱洁

暑假,你可亲可爱的历史老师向你发布了一项作业——请在以下推荐书目中阅读一本并撰写读后感。你看着那长长一列书单和看上去就令人昏昏欲睡的书,决定百度一篇读后感改一改。

不,这可不是暑假作业的正确打开方式,也不是历史研究类书目的正确打开方式。

历史研究类书目,不是那些我们喜欢的通史故事,也不是作家设计好的有趣情节串联,《中国通史故事》和《明朝那些事儿》好多小伙伴们和我一样早早都读过,但如果我问你们是否读过复旦大学教授姜义华所著的《何谓中国》,王明珂教授所写的《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大概都会摇头吧,甚至这樣的书名与厚度就令人望而生怯,但它们却是我们培养历史意识,提升史观分析的最好朋友。

作为一名喜欢轻松阅读的人,面对这些书目,一开始我也是害怕的。

幸好,在同学的陪伴下,在教授的鼓励下,我渐入佳境。

高一时,我加入了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系张晓虹教授组织的卓越计划,张教授给我们布置了阅读任务,并每周前往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进行读后感分享交流。

你以为这是严谨的、高大上的学术交流?不,教授与我们坐在沙发上,坐在会议桌前,坐在各种地方,每个人随心所欲地讲一段自己看到的内容,张教授再用她的知识与阅历带着我们深入理解,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也领悟了自己与历史类书籍阅读的联系。

在这里,结合老师给我们的建议,配上我们四位卓越计划组学生阅读历史类书目的“血泪教训”,我总结出了让历史走到生活里的“几步走”。

第一步:放慢走

读研究类书目不像是读小说,像我这种有网文阅读习惯的人,在一开始读历史研究类书目时简直是栽了大跟头,两个小时读完330页,你问我讲了啥,好像……

等于没看。

放慢走,是对历史长河的尊重。

一页文字不多,但内容量极大,甚至小小的一个字也有它的引用来源,“西周至春秋时的戎狄并非纯游牧人群,他们是农、牧、狩猎兼营的混合经济人群”,这短短一句话,囊括了历史节点、常见错误辨析和经济方式定义,顺着这一段历史去深究,慢慢品读每一行文字,你会有更好的理解、更好的记忆和更多的收获。

第二步:放宽走

结合网络金句“年轻人,不要把路走窄了呀”,可用于总结读历史书目,不要把书读窄了呀。

读历史,不仅仅是学历史,也不仅仅是用历史观点来解释书中的一切,如果跳出这个框架,你会发现历史和生活息息相关。

纯历史研究类书目,时至今日,我读起来依旧吃力,但如果你将熟悉的学科和历史一起跨学科探讨,那么难度就会减半。

身边好多朋友推荐我读《枪炮病菌与钢铁》,很有阅读欲望的书名,人类学、环境学以及病毒等多种元素加入历史研究之中,可以让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兴趣点的人都有收获。

我会推荐喜欢地理的人读《游牧者的抉择》,还有《蒙古帝国》,这两本书都从地理环境角度分析了游牧民族的发展、游牧者的抉择,还实地参考了现如今西藏、青海、内蒙等地区的地理环境条件。你可以在书的插页中欣赏美景,同时思考游牧民族善战、没有过于集权的社会组织、在封建社会背景下男女更为平等的原因等,都和地理环境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哦。

历史是一门回顾过去、面向未来的学科,在时光的长河里,读历史,是能够拓宽我们思考面的。我们在读历史时要放宽走,历史也教着我们放宽走。

第三步:坚定走

读这种研究类的、偏学术性的历史类书目,谁没有一两个昏昏欲睡的时刻,谁没有动过把书放下的心思呢?

但我依然清晰地记得教授和我们说的一段话:“你们之中的大部分人,甚至你们这些参与卓越计划的所有人,未来都不会做历史研究,但你们读过的历史,会成为你们解决问题时的良方,让你们站在更高的视角看世界。”

的确如此。

而读历史类书目,更需要一颗坚定的心,方能让你披荆斩棘,收获历史赠予你的这份人生瑰宝。

给自己制定一个阶段小目标,在两个月内读完这本书,一周读个五六十页,在快要睡着时不把书放置一边,耳机里放首舒缓的歌,一边用铅笔圈画,一边坚持着读下去,即使感觉枯燥,也用心去领略。

始终记得,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让历史走进生活里,三步走只是刚刚入门,我们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我希望,无论你学文还是学理,从事历史相关工作或与它毫无关系,都可以尝试阅读一两本历史类书目,跟着学者的专业视角,来重新回顾这些我们或为熟知或为陌生的历史,让古老的声音给我们当下的生活一些启示。

读完记得写读后感800字以上哦!

猜你喜欢

游牧读后感书目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春意盎然——《春》读后感
都市游牧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读后感”等十七则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西夏游牧经济的几个问题
西北游牧文化对春秋青铜带钩的影响
游牧风灵动却精致
本刊邮购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