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欢离合是中秋
2023-12-06何良人儿
何良人儿
中秋节,又叫“祭月节”“拜月节”“月光诞”。从这些别称上看,月亮对于中秋而言似乎是不可或缺的意象。唐朝诗人司空图曾在名为《中秋》的诗中吟咏道:“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事实亦是如此,谈起中秋,若是不谈中秋的月亮,那么历史上关于中秋节的古诗都要少去半壁江山。古往今来,多少诗人通过描写中秋那同一轮明月,从而照见自己个人或时代的悲欢离合,抒发不同的喜怒哀乐之情。
苏轼·明月几时有
如果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那么苏轼在丙辰年的中秋节写下这首《水调歌头》时,一定是悲比欢更多一些。
在政治上,他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自请外放、独守密州;在家庭上,他与胞弟苏辙已经7年不曾见面,想念万分。在这样一个饮酒宿醉的晚上,望着那轮并不是时刻都能如中秋圆满的月亮,那一点儿不得重用的落寞终于是涌上心头,发出了“明月几时有”的感叹。
他把酒对青天发问,何尝又不是问自己?问天上的宫阙“今昔是何年”,何尝又不是如范仲淹一般“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挂心着远处的朝廷?
天上的月亮衷而不语,地上的人儿只能自问自答,说悲欢离合都是常事,就像月亮也会有阴晴圆缺。此生所求,不过是挂念的人都能健康长寿,虽隔千里万里,至少还能看同一轮月亮吧。
一年后的中秋日,苏辙在诗中回忆道,“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这么来看,他们兄弟二人的确正如苏轼诗中所写的那样“千里共婵娟”了——甚至两个人不止分享同一轮月亮,还分享了同一颗秋心。
陈宓·月下题诗不用灯
苏轼的中秋是愁苦的,而对于桐城的举子来说,中秋却是个令人激动的日子。这一点,在陈宓的《中秋桐城观举子》中可以看出。
“风前散袂能忘扇,月下题诗不用灯。”随风飘舞的衣袖可以让人忘记摇扇,在月光下题诗甚至不需要点灯——意气风发之时的少年,就是这样随性又忘我。
“万士清宵鏖棘庑,一年秋色满桐城。”万千举子在这个清凉的夜晚欢笑喧闹着,正是桐城一年秋色最浓的时候。年轻活泼的少年郎和中秋夜的盛景交相辉映,就连中秋的月色都退位让贤,成了人们的陪衬之物。
中秋夜熱闹,并非是因为桐城举子们“少年不知愁滋味”——事实上,这种热闹在中秋的诗词中随处可见。
“噀雪喷霜满碧虚,王孙公子玩相呼”(贯休《中秋十五夜月》)、“免与朋侪争翰墨,聊呼儿女具杯盘”(王炎《丙午中秋夜》),都写出了中秋温和喜人的一面。
事实上,对于大多数的中华儿女来说,中秋的月亮本身就是一个团圆的符号。每每看见八月的月亮由上弦转向圆满,出门在外的人们就要开始抢购车票,踏上回家的旅途。
同望一轮月,有人阖家团圆、欣喜若狂,有人独在异乡、有感伤怀。但是不管怎么说,那轮月亮都是公平且慷慨的,不曾因为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而偏心过任何人。正如曹松所写:“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中秋夜,记得抬起头,看一眼那轮月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