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绘美境
2023-12-06李艿幸
李艿幸
如今再读诗词,意境是秋天的悠远南山,豁达超脱。
小时候,年幼的我接触到家里的那本《唐诗三百首》,读起来朗朗上口的韵律,便深深地印入了我的脑海。读书时,随身携带的磁带机里总有一首我听不腻的“水调歌头”。那时年少,是不知愁滋味的年纪,只是对词赋里描绘的琼楼玉宇充满了憧憬。如今,熟读了诗词的我似乎才真正体味到了诗词真正的美。
诗词的美,美于韵境。一扬一抑皆是声韵的韵调境界之美。“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稚童时,诗词是稚气的读书声,一词一调,皆是韵调;“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少女时,诗词是柔情的叹息声,一声一息,皆是韵味;“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现如今,诗词是内心的坦荡荡,一平一仄,皆是韵境。诗词的韵味境界,藏在一词一句、一停一顿的声调之间。
诗词的美,美于心境。有了那独一无二的心情,诗词也有了情绪。“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是诗词里豪迈不羁的情绪,热血沸腾,对生活充满追求和志向;“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是诗词里苦闷和失意的情绪,失落哀伤,郁郁不得;“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诗词里超然脱俗的物外之情,心境平和,坦然以对。从情绪的剧烈起伏到心境平和,从豪迈的激情到不得志而郁郁寡欢再到超然物外之情,有了作者真情实感的情绪加持,从而给诗词赋予了独一份的心境之美。
诗词的美,美于意境。意味無穷却难以言明的意境,让诗词既生于意外,又蕴于象内。“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初遇诗词,意境是红杏闹了枝头,春意盎然充满希望;“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再遇诗词,意境是春逝去时的惆怅伤感,夏日里浓密葱绿的合欢心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如今再读诗词,意境是秋天的悠远南山,豁达超脱。诗词的意境,从表象到具象,从希望到洒脱,从物化到忘我,每一份境界都让诗词充满了魅力。
纵观中国的古诗词文化,诗词的美远不止情声意境,无论它是何种境界,诗词所具有的感染力,都值得我细细品味研读。
写作 小纸条
在岁月的长河里,古诗词就像一幅历久弥新的水墨画,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一层层晕染开来。或举杯邀月,或弦音悠扬,让人沉醉其中,不可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