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公益慈善思想的融合研究
2023-12-06王莉
王 莉
(哈尔滨商业大学 法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社会工作专业的存在关乎民生的福祉和社会的发展,牵扯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是近些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重要工作。2023年3月,中央成立社会工作部,将负责统筹信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志愿服务管理等工作。社会工作部的成立更加凸显了社会工作专业在解决社会难题,治理社区事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关键就在于要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的高质量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社会工作专业是一门十分强调实践性的专业。社会工作的教育工作者要在树立学生专业的价值理念基础上,既要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引导学生学习专业实践的技能。社会工作缘起于公益慈善事业,将公益慈善思想理念融入社会工作专业的教育中,将会加快推进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如果过于强调技术化、专业性,而忽视公益慈善的思想,便会失去它原本的存在价值及实践活动开展的方向。社会工作专业应回归到最初的公益慈善理念中来,回到社会中来,仍以鲜明的公平正义价值观为导向。公益慈善教育是一种具有高尚人道主义精神的社会行为。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公益慈善教育可以提升他们的公益慈善意识,以促进中国社会工作更加专业化的发展。
一、社会工作专业与公益慈善的历史渊源
社会工作缘起于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的颁布,对贫民施以救助。在《伊丽莎白济贫法》中,每个教区都会对本教区的鳏寡孤独及其他贫困人群进行救济,并从平民中选取几个济贫监督员确认救济的贫困人群。随后,1869年,慈善组织会社成立,友好访问制逐步完善,睦邻组织活动逐渐增多。在救济的过程中,求助者自助和自立的核心原则被确立,并逐渐形成一套系统的科学方法和技术,即专业的社会工作。1917年,里士满出版的《社会诊断》标志着社会工作真正进入专业化和职业化阶段,从此,社会工作专业也从慈善事业中剥离开来。即便社会工作成为一个职业、一门专业,但是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助人的学科,与慈善事业有着相同看问题的视角。两者都强调摆脱个人的贫困状况要发挥个人的能动性,改变品行和道德能够获得持续稳定的个人生活或家庭生活,实现助人自助。
公益慈善中的工作方法为社会工作三大方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公益慈善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应该对贫困问题进行理性分析,才能更好地协助贫民摆脱贫困。1814年,牧师查默斯委派一个教会的执事人去了解前来求助的贫民,具体要对此人的居住环境、家庭状况等信息进行实地调查,这就是最初的友善访问员,也为后来的个案工作方法奠定了基础。1866年,乔治和其他教会成员在伦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基督教青年会,为了应对涌入城市底层青年劳工行为遇到的问题,以群体共同研读(查经、演讲、课程等)和青年组织(阅览室、会所)的方式来引领青年群体的道德复振[1]。青年会的成立是小组工作方法的先声。1875年汤恩比为了更好地了解贫民生活,住进了伦敦Whitechapel地区的COS办公室附近,与贫民同吃同住,对贫民的生活进行调查,为贫民开展各种社区活动,根据贫民的各种需求提供服务,这就是社区工作的缘起。
无论从慈善思想方面,还是从实践方法上,都不难发现专业的社会工作是从公益慈善事业演变出来的一套系统的科学方法和技术。目前的社会工作秉承着利他主义价值观,自身的理论体系得以成熟,专业方法与技巧已经完善。作为提高社会福利的社会工作和公益慈善都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统一,与社会治理中的“善治”的引导相符合[2]。我国的公益慈善事业仍是多以物质援助为主要的帮扶方式,对受助个体、困境群体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关注并不十分深入,在帮扶过程中也缺乏助人的专业方法。如果将社会工作专业的方法技巧融入公益慈善事业,公益慈善事业即可提高科学救助水平,社会工作专业以公益慈善机构为载体,社会工作者的实践能力得以锻炼,最终实现资源共享,提升社会工作和公益慈善的助人效能,从而满足人们的需求[3]。
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定位
(一)实践教育的重视
实践教育是提高大学生解决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尤其是作为应用型学科的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在整个专业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高校的社会工作本科教学中,必须要有实践教学课程和环节,对实验课程和专业实习都做了相关的规定。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时间不少于800小时。社会工作专业的特色实习对老师和大学生们都提出了高要求。教师在上实验课时要结合最新的国内学者在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的实践经验,扩宽学生的视野。学生在实验课上对学习过的理论知识,进行反复思考,为下一步的实习做准备。实践教学的宗旨是在专业价值观的指导下,学生们在实践中体会理论知识和运用专业实务技术。
(二)学生能动性的发挥
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仍属于朝阳专业,社会认知度较低,专业认同感不强,加上就业后的工资待遇不高等现实问题促成了学生的第一志愿报考率和专业对口率不高。加上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育工作者更加关注传授的理论知识,却忽略了学生的思考和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社会工作专业是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的文科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包括实验课、实践课和实习课。实践教学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社会工作专业,在实践中体会社会工作专业的使命,从而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的主动性,积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三)创新人才的培养
高校转型背景下,需要对专业人才培养能力重新思考和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大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即大学生在完成理论知识、专业价值观和实务技能学习的基础上,能够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还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就是在学生完成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社会经验的积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后,与个人综合素养相融合形成了一种能力。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满足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4]。
三、公益慈善与社会工作专业教学融合的思路
(一)公益慈善与社会工作专业教学融合的具体思路
公益慈善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融合,指明了实验课教育的方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为培养高质量的社会工作创新人才奠定基础。公益慈善融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沿着“搭建、融入、增能”的思路,将社会福利和慈善理念融入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中,并增设与福利和慈善相关的课程,为学生更好地从事社会工作实务打下基础。设置社会工作相关的实验课,为学生创造社会工作的专业实习机会。搭建各种公益创投平台,其目标是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社会福利、慈善项目的创投中来,最终对实施的公益服务项目进行绩效评估。
新时代在价值观指引下,建立社会工作与其他领域的关联,扩展社会工作实践的机会。以“搭建、融入、增能”为核心理念,更新社会工作专业培养方案,将慈善思想融入培养方案中来。具体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1.构建社会福利与慈善课程,改变过去社会工作学生零碎、单一、专业性弱的实践方式;
2.引导学生以慈善相关课程为载体,通过见习实践,根据当地的社会需求开展调查,设计符合本地需求的福利慈善项目;
3.通过高校、社会机构和社区搭建公益慈善项目创投平台。聘请校内外专家包括高校、企业、政府和社会组织的专家对涉及的公益慈善项目进行评审,对评选优秀的项目进行自主推广复制;
4.实施公益慈善项目。经过评审可以资助的项目将在校内外督导的指导下实施,服务当地的对象,回应社会需求;
5.走向社会,进行社会工作专业实习。
具体实施的整个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慈善思想融入培养方案的步骤
(二)融合的创新点
1.本研究将公益慈善思想融入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中来,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公益慈善意识。
2.通过采用创办公益慈善项目创投平台的方式,鼓励学生将课堂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及公益慈善理念设计小型慈善项目,并将其优秀的项目付诸实践。
3.将公益慈善思想渗透到社会工作专业的课堂教育和实践中,评估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公益慈善意识及行为。
四、公益慈善与社会工作专业教学融合的实例
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专业价值观的形成、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学生实务技巧的掌握都需要较长的时间。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哈尔滨商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经过几年关于人才培养方案的探讨,设计出了一套提升专业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公益慈善思想与方法融入社会工作理论教育——基础
在奠定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专业认知度和兴趣感。学生通过对社会工作价值观和专业理论的学习,了解到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所在。公益慈善与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有着很高的契合度,前者是以普世道德观为核心,后者是以利他主义为核心,两者在当今社会治理中所提出的“善治”引导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统一。我们借助社会福利思想、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等课程,将公益慈善思想融入大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中,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真善美”价值观的培育,可以提升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以后实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助人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推动公益慈善走向大众生活。公益慈善思想融入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在学生认知的层面上,了解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的历史渊源,理解公益慈善思想与社会工作专业的高契合度。理论层面的学习仅仅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学习的开端,随后教师要创设理论运用的场景,帮助学生在模拟情景中体会理论知识的运用,实现理论的具象化,进一步验证和再发展理论知识。
(二)公益项目开发与管理实验课——过渡
实验室教学是为学生开展社会工作实务的前奏。社会工作专业实验课除了有个案、小组和社区三门实验课之外,还增设了公益项目开发与管理实验课,引导学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呈现在一个特定场景中。公益项目开发与管理的实验课主要是以情景空间模拟为主,通过音、视频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公益项目从确定到实施的全过程,接触到各种素材的公益项目案例。模拟情景的设置让学生们对公益项目开发与管理有更真实的认识。借助多媒体设施,让学生熟悉社会工作的服务方法、项目开发与管理的流程及各种工作技巧。公益项目开发与管理的实验课是学生以后从事社会工作实务的前提和基础,是连接社会工作理论课与社会工作实务的桥梁。实验课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控的、可重复的训练环境,学生能够在模拟情景中对理论课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反复的思考、呈现,从而为以后的实习、工作打下基础。
(三)公益项目的申请——创新
作为实践性很强的社会工作专业,无论是在校园里还是在社会上都为社会工作本科生提供了申请项目的平台,促使学生在申请项目、实施项目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思考,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起初一些学生真正申请公益项目时,第一时间感觉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将专业理论应用于项目申请书中。摆在指导教师面前的一个任务就是安抚学生的情绪。所以,在申请项目之前,首先要学习的是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接着根据不同平台提供的项目申请要求,收集相关资料,认真思考,勇于创新。例如,一个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团队,通过公益项目开发与管理课程的学习,逐渐厘清思路,完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您的“解压神器”》,在调研的基础上,为疫情防控期间的大学生提供了一套缓解情绪的方法。还有“云牵手——大、小学生在线能力建设”项目是在公益项目开发与管理课程的启发下孕育而生。
(四)公益项目开发与管理实习——应用
公益项目开发与管理的实习是哈尔滨商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公益慈善思想融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实践环节。专业实习主要是指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机构的需要确定学生的实习机构,激发学生在实践中学以致用。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通过制订实习计划、记录实习日志来完成从“学生”角色及时转换到“准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实习计划是学生在实习前要完成的内容,学生要在实习计划中制定实习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在实习过程中要完成实习日记,记录自己的实习计划完成情况及目标达成情况,以上对学生的实习要求都是为了让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在实习中结合自己所学,进行专业的思考。
五、公益慈善与社会工作专业融合的实现
早在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发展慈善事业,并将慈善事业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同时还提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立社会工作职业化制度体系[5]。从此,公益慈善与社会工作建立起了紧密地联系。公益慈善思想也重现在社会工作专业的教育中。社会工作实务中的社会福利、弱势群体的帮扶、社会救助等16个领域都与2016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中提及的慈善活动相类似。公益慈善与社会工作专业融合的实现经过了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公益慈善的思想和资源再次被引入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中来。在社会工作专业培养方案中,社会福利思想和管理学等课程作为了解公益慈善思想的先导课程,成为公益慈善思想融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开端。公益项目开发与管理课程设置的教学目标是在公益慈善思想与社会工作价值理念融合的基础上,让学生从课堂上学习公益项目的开发、公益项目的执行和管理,以及公益项目的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等内容。
第二步,走进社会工作实验室,在模拟场景中,学习公益项目的典型案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及在公益项目中所呈现出来的公益慈善思想,公益项目开发与管理的实验课通过借助多媒体及其他视频设施,系统、生动地向学生们展示了公益项目的社会价值和实施全过程,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模拟场景中,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现自己的想法。同时,也为申请公益项目和社会工作的实习打下了基础。
第三步,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积极申请公益项目。社会工作专业的学习除了要在课堂上进行专业知识体系的建构,还要适应市场化的需求,积累实践经验。国家、学校及社会机构为学生公益项目创造了条件,如前文提及的大学生创业项目,社会机构积极鼓励学生举办的公益项目创投活动,都是在鼓励学生去申请公益项目,在申请公益项目的过程中重温理论,根据机构的需求、不同群体的需要,探究公益项目的价值和创新性,争取实施公益项目。
第四步,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大四之前要完成社会调查实践、专业实习和学年实习[6-8]。社会工作的实习都是与社区及公益机构对接,实现从理论知识向实务能力的转化。社会工作专业的实习生可以根据需要利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等实务方法开展各种服务活动,在此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资源链接和整合能力、开发和实施服务项能力、记录和管理社会工作文件及档案能力。以上四个步骤见图2。
图2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公益慈善思想的融合过程
六、评估与结语
由社会工作实验课、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和公益项目的创投平台构建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体系是培养学生实务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高质量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必要途径。根据本研究的思路,对完成上述四个步骤的学生进行考查发现。
1.通过理论知识的培养,学生们对公益慈善思想有了一定的认知,经过实验课的体验,能够将抽象概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体验整合内化,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2.学生通过实践课的积极思考和在社会工作机构的专业实习,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链接资源和整合资源能力、开发和实施服务项目能力、记录和管理社会工作文件及档案能力都有所提升。
对学生社会工作实务能力提升的评估应建立一个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对学生在接收公益慈善思想之前和在学习完公益慈善思想的理论知识之后的两个时间节点进行评估,对于公益项目开发与管理的思考及在实习机构进行的学习过程都要细化成若干个量化指标进行考察,这是本研究需要延伸的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