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场域—惯习”视角下课程思政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

2023-12-05肖丹神慧陈文博

传媒 2023年22期
关键词:布迪厄场域价值观

文/肖丹 神慧 陈文博

自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重视各门课程的课堂教育起,“课程思政”的概念自此面世。课程思政把“立德树人”作为育人根本,而“育人”的前提是“育德”。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教育理念,课程思政将传道授业解惑和育人育才有机统一在一起,是一个开放、复杂且动态的体系。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自媒体时代已然来临。自媒体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丰富了他们的学习内容和手段。然而,自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如何运用好这把剑,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仍需要学校教育者从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课程思政在其中无疑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将从布迪厄的“场域—惯习”视角审视课程思政对自媒体时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并为提升这一引导作用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

一、布迪厄的“场域—惯习”概述

“场域—惯习”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在实践社会学中关于“场域”和“惯习”思想主张的组合。

1.“场域”与“惯习”的概述。“场域”(Field)是布迪厄受物理学中磁场论的启发提出的概念,布迪厄指出“一个场域可以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者一个构型”。社会是个有机的“大场域”,而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则是一个个附属于“大场域”的“子场域”。自媒体时代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影响是个大场域,而课程思政教育是学校思政教育的小场域,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场域”虽然是一种客观的关系系统,但在场域里活跃的个体并非被动的物质体,他们每个人都是有思想、有意识的个体,这就决定了由人参与其中的场域也并非简单的物质系统,每个场域都是有个性的“性情倾向系统”,这就是布迪厄所说的“惯习”。学校的课程思政教育的目的是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结合自媒体时代的特点和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亦即培养学生的惯习。

2.“场域—惯习”的内部关系。由布迪厄对两个概念的论述可见,“场域”与“惯习”这两者之间并非“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是由环境和个体、客体和主体共同构成的一个复杂而又相互影响的有机系统。课程思政虽然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塑造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因素却有很多。无论是从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对象,还是在教育环境方面,都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从而形成了一个各部分有着内部联系的场域。

二、自媒体的场域影响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自媒体时代已经悄然到来。我国自媒体行业在2013年后逐渐进入发展高峰期,大量用户使用并参与到自媒体之中。可以说,自媒体时代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场域背景,对学生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时也不可避免地要考虑这一时代背景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1.自媒体的特点。信息传播技术的更新造就了自媒体时代并呈现出全新的传媒特点。一是传播主体多元化。和传统媒体的绝对主导地位相比,自媒体人人皆为传播主体,由此也可为公众提供更多的信息来源,普通民众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二是信息传播具有交互性。传统媒体环境下的受众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自媒体为传播者与接受者提供了更多的互动渠道,且完成信息传播和交换速度更快,实现信息双向即时交流。三是信息庞杂,需用户辨别。自媒体时代网络容纳了海量信息,其信息传播效率与传统媒体相比拥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网络中也充斥着很多虚假信息且难以辨认。四是信息传递碎片化,追求短平快,且传播形式更加多样化。碎片化且多样化的价值观渗透无疑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塑造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自媒体在阔宽大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价值观方面的问题。

2.自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正面影响。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数不清的传媒载体和平台使得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手段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丰富,传统教育中的优势部分与自媒体充分结合起来,促进了教育方法手段的革新,使大学生对大众传播中传递的信息有较为清晰的价值判断,这也为他们做出正确的价值行为奠定了基础。自媒体使大学生拥有更开放的视野,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地球村”已经成为现实。思维活跃、与时俱进是大学生群体的一大优势,自媒体的即时互动方便了大学生随时随地与外界沟通和交流,这进一步促进了他们的开放意识。

3.自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作为双刃剑的自媒体在促进大学生成长,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消极影响。

一是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大众化和平等化是自媒体时代的鲜明特点,这一特点带来的不良影响就是自媒体的准入门槛低、普及面较广,百花齐放的同时,良莠不齐的价值观也经由自媒体源源不断地输出,自媒体用户的多元化构成导致了思想价值观的碰撞,甚至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而大学是接收新兴思想文化的前线阵营,大学生的价值观虽然渐趋形成,却仍不稳定,年轻人天生的好奇心和冲劲往往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自媒体的普及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价值观混乱的现状。

二是价值取向以自我为中心。便携手机的广泛使用加速了自媒体时代信息交互的发展。开放的时代和先进的技术使得大学生有强烈的表达欲,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突显。

三是思考问题浮于表面,难以形成深度思考。长期的碎片化阅读和大量的信息轰炸,使得人们的注意力被分散,专注思考能力难以持续提升;很多大学生遇到问题就去求助网络,而不是结合自己的认知和经历进行深入的思考。另外,自媒体提供的丰富的娱乐内容和形式也在争夺着大学生的注意力。这一切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思考能力,而这种思考分辨能力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在布迪厄的理论中,“场域”与“惯习”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彼此形塑。自媒体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有着上述影响,社会大场域与课程思政的学校教育的小场域也在彼此影响,课程思政可以从自媒体的新特点和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获得一定的启发。

三、课程思政养成大学生“惯习”的路径

不同的“场域”具有不同的“惯习”,若我们简单将某个场域中的惯习“移植”到另一个场域中去,必然会造成两者的“水土不服”,产生各种排斥反应。自媒体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和内在逻辑,如将传统课程的思政教育模式带入现代的课程教育中,也会产生明显的滞后感而影响教学效果,为此需要探索新培养路径。

1.充分挖掘不同“场域”的联动作用,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之间的协作关系。“场域”是一个关系性范畴,根据“场域”概念进行思考就是从关系的角度进行思考。社会、学校和家庭就是三个场域的联动共同作用于学生、家庭的启蒙教育和父母的行为影响会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社会和学校对后天的某些气质和品格会有作用,更重要的是成人后的自我控制倾向和从众效仿。俗话说,独木不成林,一花独放不是春,学校的引导和社会风气的正向作用力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主流因素。“家庭场域”对孩子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又是不可逆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习惯养成可以决定其一生。学校和社会是对“家庭场域”的延伸和弥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便是“场域”与“惯习”的双向作用。课程思政要求不同专业课程的老师能从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场域提炼思政内容和素材,形成一个大的思政教育场域,让大学生浸于其间,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着意于挖掘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正面影响,避免其负面影响,为学校课程思政的展开提供一个好的社会环境。

2.课程思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是一个特定场域的主客体的互动空间,个体因素的复杂性成为影响教学活动质量和成效的关键变量。原来只专注于专业技能和知识教学的专业课程在课程思政的视域下也承担起了思政使命。要进行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不仅要重视课堂内的理论教学,还要拓展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实践教学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课堂实践,在实训课或实验课上通过案例教学、实践动手等环节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团结的良好习惯。教师也可以抓住学生的良好表现或不当行为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通过课堂实践加深理解,探求新知。二是课外实践,如开展社会调查、勤工助学等方式锻炼个人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三是参与网上课堂,如在线课堂、远程学习、加入社交学习群等,完成大学生自我“惯习”的养成。当然,这个学习过程对学生的鉴别能力、分辨能力和自制力等各方面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全面提高专业课程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水平以保证教学效果。经过调查发现,当下大学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有待于整体提高。一方面,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水平。专业课教师队伍是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中坚力量。要做到“润物细无声”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将思政思想元素完美地融入专业课的教学之中,这对专业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和社会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资源和技术,让专业思政教师制作网课、做专题报告或运营公众号等方式为专业课教师补课,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教学水平。在校内也可以开展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的互助小组活动,群策群力,取长补短,使课程思政效果更显著。

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化手段更新课程思政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布迪厄认为,现代社会是高度分化、精细分工的统一整体,世界是一个共享一套文化或由一个绝对权威整合在一起的浑然一体。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小宇宙,自成逻辑,能够形成逻辑自洽,自我属实,甚至自我幻想中的逻辑必然。专业课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这种情感逻辑的基础上关注时政新闻、焦点人物和事件、最新的自媒体动态、多媒体新技术、新软件和新平台,将这些新素材和新技术融入课程思政教学中。微博、微信等自媒体能够让课堂鲜活生动,很多新技术的加入也可以让教师更有序地管理学生和教学工作,如教师可以用即时通信工具建立班级群进行课堂考勤和分组课堂讨论,可以根据上课内容关联热搜事件,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事件的看法。这些举措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自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活跃,具有创新精神,但是容易偏激和冲动。根据布迪厄的“场域—惯习”视角可以看出,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习惯总是有其“场域”根源,针对自媒体平台上的种种观点、思潮,必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以免其误入歧途。社会事件发生时课程思政及时介入,主动引导大学生理性解读,并规范学生的网络信息传播行为,不仅能够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更迅速、更便捷,还可以促进相互之间的团结协作,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自我表现和张扬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个公民必须遵循的社会规范。由自媒体大环境和活跃于其中的个人和团体构筑的积极、健康、活跃的社会大“场域”必然能够对生活于其中的大学生起到正面的教化和引导作用,从而对大学生良好“惯习”的形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这一目标的达成有赖于每个社会成员的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布迪厄场域价值观
基于“自主入园”的沉浸式场域教研
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视域下学生体育文化资本的作用及建构
布迪厄资本理论视角下我国女性运动员形象报道取向变迁及其成因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大学生安全感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布迪厄的资本理论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