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版业高质量发展中高校出版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2023-12-05张文晋张永丽

传媒 2023年22期
关键词:业界出版业选题

文/张文晋 张永丽

进入深度媒介化时代,数字技术不断驱动传统出版业的产业变革。人才是出版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出版人才培养是支持新时期出版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健全高校出版人才培育机制、补足出版教育教学中的短板、促进出版专业实践与理论的“术道协同”对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高校出版专业教育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出版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基于此,本文聚焦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针对高校出版人才培养的现实短板,提出相应优化策略。

一、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对出版人才专业能力的新要求

2021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在《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根本保证、基本原则和保障措施。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出版业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国家政策指引,更需要业界扎实推进,具体到出版从业人员,则体现为对精通选题策划、善于把握主题、具备全方位专业素养的出版人才的迫切需求。

1.明确出版目标、创新选题策划的能力。随着我国在科技、文化、生态等领域持续取得新成就、新进展、新突破,出版的选题宽度和广度出现了历史新高,选题类型也逐渐多元化,既重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及重大节庆等传统题材,也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技文化、国家意志、当代中国现实与治国理政等各类选题。以入选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又见丝路》为例,它聚焦“一带一路”建设中沿线国家普通民众的生活变化,以小人物、暖故事凸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意义,创新敏锐的选题极大推动了跨文化的共情传播。可见,出版工作在选题策划时必须讲究目标导向,以创新思维策划出版。

2.面向国家战略需要、把握主题内核的能力。出版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做优做强主题出版”。一方面要围绕党中央工作大局,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在出版战线聚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成果,从理论专著和大众读物的双重出版进路中,积极诠释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另一方面,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时代赋予出版业的重要责任,因此出版工作也要弘扬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出版人才的学术底蕴、理论积淀和政策分析能力决定了出版物的水准,在关涉国家战略的出版工作中,深刻解读政策精神、精准把握主题内核是重中之重。这就要求出版从业者既能编发,又能熟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既能在思想上创新观点,又能在表达上深入浅出。

3.坚持正确出版导向、践行专业素养的能力。不同时期的出版背景与技术,对编辑的专业化水平要求不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出版人才的培养经历了发轫期、建制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的不同阶段,呈现出从短期向长期、临时向正式发展的特点,总体上看,“党管人才”是出版教育实践的根本遵循。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不仅推动全球数字出版领域的“云端共在”,还带来多元意识形态的常态化博弈,这也为国家共识的达成和网络秩序的重构带来新挑战。在此背景下,出版界必须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以主流价值传播引领出版业界实践。对一线出版工作者而言,无论政治站位、理论水平、选题策划的传统专业素养,还是数字营销、公共沟通、危机应对的新专业素养,均需要同步提升。

4.深耕精品出版、驾驭新技术的能力。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潜在要求是推动“供给侧改革”,即打破以往的增量游戏,利用新传播技术,创新表达方式,推出一系列有社会影响力的标杆性出版作品,打造出版物的精品库。数字出版业整体发展势头强劲,整体规模在持续增加,出版物的产品形式已不可逆地从传统纸质媒介向融媒体转变。“纸”的内容 和“电” 的形式结合得更加紧密,这对高校出版专业学生的数字技术运用、智能视觉设计,以及跨媒介叙事、跨媒介呈现、跨媒介营销的能力提出新要求。一言以蔽之,“一专多能”不再是锦上添花,而是势在必行。

二、出版业高质量发展中高校出版人才培养的现实短板

高校出版教育必须以出版业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为参照,培养能适应新出版业态、能驾驭新媒介技术、能把握新传播规律的卓越出版人才。观照当前的出版教育实践,不难发现,高校出版人才培养中存在知识结构失衡、教学理念滞后、协同育人机制欠佳等问题。

1.知识结构失衡,人才的市场竞争力不足。在出版业界,从业人员专业背景往往都很简单,过去常见的是,出版社吸纳大量毕业于历史、政治、中文等专业的学生,而非精于出版知识的专业人才。事实上,无论传统纸质出版,还是数字出版新模式,都需要从业者具备全方位、跨学科的理论素养和数据分析、逻辑推理、案例研究等方法素养。然而,高校出版人才培养多侧重版面编辑、实用技能方面的实务教学,而新闻传播学、公共关系学、大众心理学方面的基础理论教学仍处于通识课层面,出版专业学生在美学、艺术学、伦理学等哲学层面的知识储备更显相对不足。这也导致进入业界后虽能在业务上“快速上手”,却难以短期内达到出版企业要求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理论阐释力。202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公布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为培养高水平、研究型、全能型的出版人才提供了基本依据,也要求高校在进行出版人才培养时对其知识结构展开优化设置。

2.教学理念滞后,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在深度媒介化时代,传统出版业被动式、任务式的工作模式难以适应市场实际需求,出版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借力“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新趋势,向积极主动式、自我革新式的“数智化”出版方向转型。当前高校出版专业教育围绕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起来,其直接体现是2012年“数字出版”作为一个正式的专业被列入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然而,高校数字出版教育“追着热点跑”的短板也日渐凸显。就业务谈专业素养的研究理念和就个案谈总体情况的业界观察也导致高水平、研究型的出版人才培养进展缓慢。另外,出版行业的智能化转型已经成为新趋势,虽然国内许多出版机构已经着手打造智能出版产品服务,但高校出版教育对智能技术嵌入专业教学的重视程度仍很不足,能熟练进行人机协作、以AI技术强化编辑效率、以元宇宙等虚拟现实景观深化数字营销的出版专业人才仍很欠缺。

3.协同育人机制欠佳,人才实践能力有待提升。出版的本质是进行知识服务,不仅包括供应环节的知识生产,还涉及大众化的知识传播。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版业界对“创意+传播”的复合型出版人才需求旺盛。在红色出版及对外出版领域,业界对年轻、富有创意的出版人才也有较大需求。成长于新媒体环境的“Z世代”能更准确地把握网络传播特点,在打造“爆款”产品、实现出版“出圈”,以及中国出版“走出去”等方面能发挥关键作用。长期以来,尽管大多数高校都将专业实习纳入毕业评价体系,但出版专业的特殊性在于对初入行业者的综合素质要求高,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实习的周期和参与出版项目的程度都很难达到业界平均水准。究其根源,还是因为院校与行业彼此独立,高校专业教师配置上对业界导师的重视度不够,学生很难了解业界的工作规则和长期形成的“业界共识”。因而,增强校企联合,不仅是新媒体时代出版企业用人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培育复合型人才的有力实践。

三、出版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高校出版人才培养策略

出版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出版业界转型发展的核心牵引,而且为高校出版人才培养工作提供重要驱动。新时代高校培养卓越出版人才,应该从知识结构、专业课程、协同模式三方面进行系统优化。

1.知识结构“交叉化”,培养高水平、复合型出版人才。在知识结构交叉融合方面,可以对出版专业的新需求进行细分,完成对知识体系的重绘,培养高水平、复合型的出版人才。首先,课程教学方面,借助高校优势,在数据分析、内容制作、市场营销等方面实现交叉授课。其次,教材优化方面,以编辑出版学为核心,纳入管理学、传播学、广告学等多学科理论教学和课题研究,从而提升出版专业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论研究能力。最后,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方面,可把知识作为未来出版研究的通约性概念,并以此为进路观照和重构出版研究,从而打通出版史研究的历史进程、支撑出版理论知识体系的重构、探究出版应用的服务发展对策。

2.专业课程“数智化”,提升数据分析、人机协作能力。进入新媒体时代,既往的出版专业技能已不足以满足今日所需。因此,打破学科壁垒,优化课程设置,适应市场所需已成为高校出版学科建设、探索全媒体出版人才培养的重要应对措施。一方面,全面引入数字技术和智能工具。通过数字出版和智能出版的多案例研究,提升学生的选题敏感度、市场动态跟踪力和社会发展方向预判素养。积极鼓励学生跳出传统出版的固有思维和工作方式,借助大数据、智能算法技术在主题选择、取材范围、作品影响力提升等方面推陈出新。另一方面,完善师资力量。高校应根据“数智化”出版人才培养方案,吸纳来自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等领域的优秀师资,在本科阶段开展相关通识课程,在研究生培养阶段推进出版科学相关的课题孵化,以促进出版专业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知识深化与研究能力提升。

3.实务学研“同步化”,增进政府、院系、出版机构的协同育人。既往出版人才协同培养的主体大多聚焦“高校”与“行业”两方,但现实情况是,高校和行业都是相对宽泛的概念,而出版专业人才的管理、培养和实践应具体到地方政府、院系和出版机构三方。以政府为育人主体,应积极推进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对专科、本科、硕士、博士不同层次出版专业人才的统筹管理,定期开展教育教学效果调查,邀请中央级出版社及优秀地方出版社资深从业者开展专家座谈会,为学生、教师、业界提供多方交流平台。应以出版专业所在院系为育人主体,全面改革出版学科教育理念,更换陈旧教材,引进新技术新设备,为学生提供高水平实训基地,合理设置学研和实务课程配比,确保“两手抓,两手都硬”。高校应鼓励出版专业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与行业交流:一方面,支持出版专业学生参加各种行业交流活动,增强他们的交流能力和学习能力;另一方面,高校可积极开展出版人才创新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总之,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人才素质提升已成为高校出版教学发展的关键因素。作为人才培养的蓄水池,高校出版培养单位应优化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注重引导学生进行长期职业规划,积极关注行业变化,鼓励学生参加行业交流,以培养出能够满足出版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猜你喜欢

业界出版业选题
业界聚焦
业界聚焦
业界聚焦
业界聚焦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AR与VR技术在儿童出版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