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剧研究热点与趋势探析
——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2014—2023)
2023-12-05张晗李凌好
文/张晗 李凌好
网络剧是“以数字影像技术制作,以网络为第一传播渠道,主要为网络媒介服务,满足网络用户观看需要的新型演剧形式”。2014年,美国Netflix推出自制剧《纸牌屋》引起了全球连锁反应,国内主流流媒体平台也纷纷加大了对网络自制剧的投入。这一年各大流媒体平台推出网络剧超过百部,因此2014年可以被视为网络剧发端之年。
近年来,随着中国网络剧的高速发展,网络剧研究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笔者在知网按主题词或关键词为“网络剧”进行检索,同时将检索范围限定为学术期刊,最终检索出发表时间在2014年1月1日—2023年4月30日的1265篇文章。通过Citespace生成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关键词聚类图谱和高频关键词列表,梳理了2014—2023年的网络剧研究热点,更为清晰地呈现出目前研究较少或空白的领域,有助于研究者明确自己的研究目标和方向,同时也可以规避一些已经被研究的问题。
一、横向扫描:内容、制作、受众分析等多领域的跨越
关键词(Keyword)是一篇论文的核心概括,对论文关键词进行分析也可对该文章主题进行总结。笔者将1265篇文献数据导入Citespace,并按需设定时间划分、年度切片、网络类型、网络裁剪等条件,最终得到有关网络剧研究文献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如图1)。可以发现,目前网络剧研究领域包括了概念界定、网络文化研究、政策研究、平台研究和受众研究等多个方面,研究内容主要围绕着网络剧制作—播出—接收的整个过程进行。
图1 网络剧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
对网络剧研究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软件识别有效数据1260条,得到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如图2)。该图谱网络节点数为430,连线434条,网络密度0.0047,Modularity Q值为0.882>0.3说明聚类结构显著,Mean Silhouette值为0.9742>0.7,说明网络聚类内部同质性较高,较为令人信服。“#”聚类标签通过LLR算法对文章关键词智能计算完成,由此得出中国网络剧关键词聚类共有14类,前8类分别为:#0网络剧,#1爱奇艺,#2创新,#3影视剧,#4新媒体,#5电视剧,#6广电总局,#7微电影。
图2 网络剧研究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
笔者将聚类标签进行提炼总结后发现,中国网络剧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本体—内容研究”“产业—政策研究”“传播—受众研究”三个方面。
1.“本体—内容”研究领域。这部分文献主要以某部现象级网络剧或某类型网络剧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叙事特征,并将其与电视剧及其他演剧形式进行对比,总结网络剧在形式、题材、内容、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独特性,探讨网络剧与其他艺术形态的继承关系,以及在新媒介环境中的创新等。近两年,在各大平台推出“悬疑剧场”“恋恋剧场”等类型剧赛道后,针对剧集类型化的研究也逐渐增多。这些研究通过梳理某一类型剧的发展嬗变,探讨网络剧如何突破原有类型范式,在视听、叙事上呈现出怎样的新美学变化。通过对个案与类型剧的研究,学者们旨在探讨如何构建兼具深沉的人文色彩、优秀的艺术表达、高超的叙事模式,并符合新媒介传播规律的优秀剧目。
2.“产业—政策”研究领域。这部分文献研究出现较早,持续时间较长,聚焦于网络剧的生产、制作、播出全过程,关注流媒体平台的发展以及政策、资本注入对于网络剧发展的影响。如张智华从平台竞争、制播模式、消费主义等方面对网络剧产业进行分析,提出网络剧产业链变化与粉丝文化息息相关,粉丝文化的交互性、群体情感投射等特点,是促成网络剧衍生品发展的重要原因。崔保国、孙平分析了网络剧的市场概况、盈利模式、产业链条,认为网络剧已形成与传统电视剧不同的发展路径,随着大量资本的进入,产业活力增强,但在政策管控初期时,市场还属于疯狂扩张阶段,难免形成市场乱象。广电总局从粗放型管控转型为精细化指导之后,市场将会趋于理性,优质IP和高制作水准的网络剧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传统电视剧制作公司依旧会成为头部网络剧制作的主力,而中小网络剧企业则应创新开发多元内容,在垂直领域深耕细分市场。该类研究始终关注产业动向、行业热点,为网络剧制作方提供了重要的决策支持,帮助制作方更好地了解市场和观众需求,从而制定更具竞争力的剧集开发计划和投资策略。
3.“传播—受众”研究领域。这部分文献出现的时间较为靠后,且研究时间较短,但数量逐渐有增长趋势。研究者重点关注新技术环境下网络剧传播模式的创新,社交媒体上的营销策略、用户行为的变化。如谭苗、袁也从故事消费与内容生产创新、倍速功能与观剧模式变化、多向互动与受众关系转换等角度,梳理当下网络剧生产与传播的生态特征。杨丽雯从情感消费视角分析了当代青年情感饥渴,以市场交换行为来获得情感满足的行为特征,认为网络剧的火爆,得益于迎合了市场环境下具有“网生代”特征的年轻人对网络文学、动漫二次元等事物的情感消费需求。同时也批判了网络剧重噱头、一味迎合观众、不重视质量的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络剧需制作精良内容,培养长期观众,而不要只注重眼前利益,制作劣质产品,导致观众情感失衡。
二、纵向梳理:网络剧研究时间序列
为了更加准确地观测和总结网络剧研究的阶段进程与趋势演进,笔者通过操作Citespace绘制了网络剧研究的关键词突现图(如图3)。突现词是关键词在某时期突然增加或使用频次增长明显的关键性术语,以此可以判断某一概念或者某一热点研究在各个时间段的热点趋势变化。网络剧的内容、技术、市场规模、生产制作模式都存在着高速迭代的现象,这使得其研究热点的变化也十分明显。对突现图的关键词进行年份梳理之后,基本可以将研究热点的时序总结为三个阶段。
图3 网络剧研究关键词突现图谱
1.第一个阶段(2014—2016年):初始爆发期。这一时期,关于中国网络剧的关键词为“微电影”“自制剧”“大数据”“广电总局”“网络小说”“余罪”等。在2014年之前,网络剧往往与电视剧混为一谈,许多人将网络剧视为在网络上播出的电视剧,因此针对网络剧本体的研究十分稀少。在2014年之后,随着自制剧概念的提出,几大网络平台纷纷大力投资自制独播剧,网络剧的诸多特点开始显露,其概念也逐渐明晰,对其进行的个案研究也逐渐增多。此外,网络剧原创内容的匮乏,以及网络剧与互联网的亲缘性,让投资制作者将目光投向了“网络小说”,也由此引发了研究者对于网络小说影视改编和IP热的关注和讨论。
在此期间,广电总局对于网络剧的扶持和管理政策也在逐步完善,在2012年、2014年和2016年,广电总局下发三份专门针对网络原创节目的管理文件,对网络剧的播出、制作平台进行了规范,并且在多环节加强了对网络剧的引导和管理。这对网络剧市场规范化,提高剧作内容质量有着重大推进作用。在此期间,网络剧研究者也针对政策进行了不同研究视角的解读,并且预测了政策对市场带来的影响。另外,作为互联网娱乐产品,网络剧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大数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借助用户画像、大数据预测市场,大数据主导内容创作等研究议题也出现在这一时期。
2.第二个阶段(2017—2018年):发展探索期。虽然在这一期间发文量有所下滑,但是这是研究爆发之后的正常回落现象。这一期间,随着各大平台竞争加剧,会员付费盈利模式逐渐清晰,独特的内容成为各大视频网站争夺的焦点。于是“超级网剧”的概念诞生,网络自制剧的投资规模第一次单集超过电视剧,其付费逻辑与电视剧不同,不依靠剧集长度和单集点击率,而是依靠会员拉新和流量盈利。这也就意味着,只有打造制作精良的大剧,积累口碑破圈传播,才能够为平台带来收益。如何进行网络剧内容创新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也正因为其“流量至上”的付费逻辑,网络剧内容创作中屡屡出现“失德”“触线”乱象,审美低俗、语言暴力、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浮出水面,针对种种负面现象的对策研究也逐渐增加。
3.第三个阶段(2019年至今):多元发展期。在经历了市场短暂爆发和理性回落之后,网络剧逐渐走向了减产提质的道路。短视频的突然火爆,令各大视频网站措手不及,也给本就遭遇影视“寒冬”的网络剧市场带来了更强的冲击。到2021年,长视频用户规模的扩张几乎见顶,竞争越发激烈。这一时期的研究领域关键词为“网络视听”“古装剧”“现实题材”“叙事策略”“精品化”“叙事”“营销”“价值取向”。可以看出,在这一期间网络剧也在经历着类型多元化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让制作方愈发重视网络剧的内容质量。在这一时期,网络剧的叙事策略与价值取向,成为研究的重点。同时,在抢占注意力的时代,营销手段对于网络剧的传播效果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多学者也将研究视角打开,引入传播学、管理学、市场学等理论视角进行跨学科研究。
三、趋势展望与研究建议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剧已经成为当前影视行业的重要产业之一,以此为考察对象的研究景观也颇为壮观。笔者借助Citespace软件,直观地对研究热点话题和研究前沿轨迹进行了梳理总结。横向观之,在研究热点话题中,“本体—内容”研究占据着主流的学术传统。作为大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产品,如何打造质量过硬、具有一定艺术水准的“内容”,是网络剧研究的经典话题。纵向观之,网络剧研究逐渐呈现出“跨学科”“多元化”的趋势,不仅集中于戏剧影视学科之内,也关涉到如传播学、社会学、商学,甚至理工科等多学科知识与方法。研究者应打开研究视野,加强跨学科研究,实现学科间的协同应用,填补网络剧研究的空白。
目前,网络剧研究有如下三个领域尚属初级阶段。第一,网络剧的效果评价。效果评价是网络剧研究的重要环节,需要借助科学的方法和指标进行精确评估。因此,如何升级研究手段,建立恰当的标准、指标以及有效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机制,加强对网络剧效果的评估和研究,是研究者(特别是跨学科研究者)应当给予观照的重点。第二,网络剧的海外传播研究。近几年,网络剧已实现了“走出去”的目标,并且在东南亚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网络剧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肩负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使命。研究者也需要关注海外网络剧市场的发展动态,了解国际网络剧产业的发展趋势,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理念,对国内网络剧如何拓展海外市场提出可行性建议。第三,网络剧的新技术研究。随着科学技术与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剧与人工智能、VR/AR/XR结合,将会催生出新的艺术形式,为未来的网络剧研究提供了更大的探索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