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睡眠质量: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2023-12-04张琳
张琳
糖尿病患病率正在世界范围内逐年上升,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居全世界第一。2015年至2017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在全国31个省进行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1.2%,目前患病人数已超过1.4亿。
睡眠是人类的基本生理需求,良好的睡眠是我们每个人健康的基础。最近,美国心脏协会提出了生命八要素:饮食、体力活动、吸烟(尼古丁暴露)、睡目民健康、体重指数、血脂、血糖和血压,其中就包括了睡眠健康。
在快速生活节奏、高负荷工作量、不良生活方式、身体和精神心理疾病、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下,睡眠障碍者日益增多,睡眠问题正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研究显示,睡目民质量差与多种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精神性疾病等相关。近年来关于睡眠障碍与糖尿病的研究发现,睡眠结构、睡眠时间、睡眠相关疾病等均可能影响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糖尿病患者的睡眠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睡眠障碍包括睡眠时间不足(小于6小时)或睡眠时间过长(大于8小时)
患者常常因入睡困難、睡眠维持困难、早醒造成睡目民时间不足、睡眠质量下降,这些症状可能是原发性,也可能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欠佳或合并糖尿病肾病等原因,引起频繁的排尿、夜间低血糖加餐、监测血糖、糖尿病神经血管病变所致的肢体疼痛、感觉异常等,导致睡眠中断,加剧睡眠障碍。同样,睡眠时间过长也是一种睡眠障碍,过长的睡眠会引起胰岛素抵抗、血糖控制差,进一步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睡眠质量。这些患者可在专科医生帮助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检测、评估,评分在7分以上提示睡眠质量差,可采取睡眠教育、失眠认知行为疗法,必要时辅以常用的苯二氮革类药物(如阿普唑仑、艾司唑仑),或非苯二氮革类药物(如右佐匹克隆、吡唑坦等)进行药物干预。
2.睡眠障碍常伴有抑郁焦虑
失眠是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和焦虑有共同的发病机制,常常伴随发生,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2倍。引起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的常见原因主要有对高血糖、血糖不达标、胰岛素注射、低血糖和并发症的担忧甚至恐惧,使得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和管理复杂化,生活质量降低,自我护理能力降低,血糖控制不佳,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增加,甚至增加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因此,心理健康是糖尿病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尽早发现和缓解糖尿病患者的失目民和抑郁焦虑情绪,帮助患者及早摆脱不良心境、提高生活质量,有助于糖尿病的控制,降低并发症风险。怀疑有心理问题的患者可采用抑郁自测量表(SDS)、焦虑自测量表(SAS)进行自测;如果评分达到抑郁、焦虑的标准,应及时寻求专科医生帮助,进一步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等进行检测、评估。如果评分达到诊断标准,可采取心理支持、药物辅助等治疗。目前常用的新型抗焦虑抑郁药物有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以及选择性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帕罗西汀、西酞普兰等,均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3.睡眠障碍常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OSAHS近年来发病呈现上升及年轻化趋势,常与糖尿病伴随发生。患者出现间歇性缺氧和睡目民碎片化,加重睡眠障碍。其典型症状是日间嗜睡、疲劳、失眠、鼾声响亮、呼吸暂停、苏醒时喘憋感、睡眠后无法恢复活力等。通过多导睡眠监测、便携式睡眠监测设备和新型人工智能系统可以进行识别、诊断;采取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睡眠质量,有助于血糖管理。
总之,睡目民障碍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优化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治疗睡眠障碍合并的相关心理和生理疾病,对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的控制及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均会产生有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