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农村金融规模、结构、效率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2023-12-04夏洪梅邓晓霞

山西农经 2023年21期
关键词:农业贷款农村金融重庆市

□夏洪梅,邓晓霞

(重庆三峡学院,重庆 404020)

2018 年9 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把发展乡村普惠金融作为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点。同时提出在金融产品及服务上进行质的创新,有效推进“两权”抵押试点工作,亦可在支持“三农”方面借助奖励、补贴税收等金融工具。2022 年1 月,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探索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中长期信贷模式及发展农业保险和再保险。2022 年3 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做好2022 年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鼓励金融机构应做好一些基础设施的保底工作,开展各种抵押贷款业务,提升融资便利程度,提出关于金融产品、资源和服务向“三农”倾斜的惠农政策。

农村金融体系不断完善与落实,为农村金融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重点发展战略,推动着我国社会发展。文章梳理了近几年中央一号文件有关农村金融相关的要点,如表1所示,发现其着重凸显了农村金融服务“三农”以及金融改革创新模式,金融资源、抵押贷款等相关的金融政策向农村农业农民倾斜。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探索研究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能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找寻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表1 2014—2022 年农村金融相关要点

1 国内研究现状

可以通过掌握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为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提供思考路径。基于此,国内学者对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观点如下。

1.1 基于农村金融发展的研究观点

许崇正和高希武(2005)[1]使用Cbb-Douglas 生产函数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存在显著正相关。李建伟(2014)[2]从城镇化视角出发,采用VAR模型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农村金融服务远远滞后于农村经济增长,并且农村金融服务制度尤其是农村正规金融一直处在“需求追随”地位,在很长时间内阻碍农村经济增长。张爽爽(2016)[3]得出农村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很积极的。王劲屹(2018)[4]使用VEC 模型对其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发展可以显著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且国家宏观政策会限制农村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程度。

1.2 基于农村金融规模、结构、效率的研究观点

聂丽和石凯(2021)[5]从农村金融聚集程度视角进行分析,农村金融高、低集聚区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财政支农是低集聚地区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薛薇(2016)[6]从宏观及微观视角对农村金融效率进行文献梳理,得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不足、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难、农户收入增长受限均源于农村金融效率低。温红梅和朱伟真(2018)[7]将农村金融发展分为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与金融规模三个维度并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对我国三十多个省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最明显。

1.3 文献评述

经过上述梳理发现国内学者得出了趋于一致的结论:农村金融发展显著影响农村经济增长,但仍存在以下不足。一是虽然有很多学者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但其框架尚未成熟且大多都是以农村金融发展作为变量进行研究,少有把农村金融发展划分为农村金融规模、结构、效率三个维度与农村经济增长进行研究。二是现有文献大都是以全国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少有以单个地区为样本进行探讨,因此忽略了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特殊性。在相关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将农村金融发展分为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与金融规模三个维度来实证研究重庆市农村金融规模、结构、效率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探索哪个维度对重庆市农村经济增长作用效果最为明显。

2 实证研究

2.1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2.1.1 指标选取

1)李建伟采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反映农村经济增长,结合研究内容,采用重庆市农业牧渔业总产值反映重庆市农村经济的增长。

2)Goldsmith 用金融资产总量/名义GDP(金融相关率)来表示金融规模,Jestis 和Demetriades 等人基于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性,设计了贷款总额与GDP之比表示金融规模,故文章采用重庆市农业贷款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之比作为重庆市农村金融规模指标。

3)温红梅和朱伟真采用农村信用社发放存款的数额与农村贷款的比率表示农村信用社的市场份额,因此文章用农业贷款/贷款总额表示。

4)姚耀军(2004)[8]在度量金融发展效率时采用贷款总额与存款总额之比。文章是研究有多少存款被转化为农村的贷款,因此采用重庆市农业贷款与存款总额之比度量重庆市农村金融效率指标。各指标变量如表2 所示。

2.1.2 数据来源及说明

数据取自2003—2020 年《重庆统计年鉴》。因为2009 年后,统计年鉴中“农业存款”与“农业贷款”统计口径不一致以及数据缺失,文章中的农业贷款即为重庆市农林牧渔业贷款值,具体数据见表3。

2.2 实证过程与分析

实证目的:验证重庆市农村金融规模、结构、效率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具有长期均衡关系;验证其是否具有因果关系以及谁对于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实证分析借助软件Eviews 10 完成。

2.2.1 ADF 检验

如表4 所示,通过检验发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NGDP、GM、JG、XL是非平稳序列,进行一阶差分时都拒绝原假设,即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文章认为4 项指标均为一阶单整时间序列。由表5 可知,滞后阶数为二阶。

表4 检验结果

表5 滞后阶数的确定

2.2.2 协整检验

由单位根检验可知,变量为一阶单整时间序列,因此可通过Jo-hansen 检验方法判断其是否存在协整关系,结果如表6 所示。

表6 检验结果

由表7 可知变量在5%的显著水平下存在两个协整关系,表明其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表7 检验结果

2.2.3 Granger 因果检验

已经知道变量间存在两个协整关系,因此进一步验证重庆市农村金融规模、结构、效率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具体关系,结果如表7 所示。在10%显著水平下,重庆市农村金融规模与经济增长不互为原因;重庆市农村金融结构、效率与农村经济增长互为原因。

2.2.4 单位圆检验

为了检验模型的稳健性,对其进行单位元检验,如图1 所示,没有点落在单位圆外,认为滞后二期的VAR 模型较为稳定即模型合理。

图1 单位圆检验

2.2.5 脉冲响应分析

根据图2 可知,重庆市农村经济增长对农村金融规模、结构、效率响应为负,在第5 期达到最大值,金融结构、金融效率的负向反应更大。

图2 脉冲响应

由图3 可知重庆市金融规模对农村经济增长在很长时间内呈现负响应;金融结构在第1 期后很长时间对农村经济增长呈现负响应;金融效率第7 期后对农村经济增长呈现负响应。

图3 脉冲响应

3 结论及建议

3.1 结论

从Granger 因果检验结果来看,重庆市农村金融规模与农村经济增长不互为原因;重庆市农村金融结构、效率与农村经济增长互为原因。但重庆市农村金融效率相较于金融结构对于农村经济增长作用效果不显著。这一结论表明从农村金融规模入手对农村经济增长不起作用,而农村金融结构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明显,说明农村金融结构即农业贷款的份额多少对农村经济具有促进作用。对于农村金融效率来说,农村金融效率与农村经济增长互为Granger 原因,但看其P值可知重庆市现行农村金融效率存在效率不足的问题,需要从解决农村金融效率不足入手。

从脉冲响应分析结果看,农村经济增长对金融规模、进行结构和金融效率呈负向反应,且金融结构、金融效率的负向反应更大,原因在于虽然农村经济不断增长,重庆市存款不断增加,但农村金融服务不充分、“马太效应”和资源的选择性等问题,导致金融资源流向高收益地区,虽然“三农”贷款资金不断增加,但与经济的增长相差很大,对用于“三农”的金融资源需求得不到满足,金融效率不足,农业贷款份额小。金融规模对农村经济增长在很长时间内呈现负响应,因此短期内以扩大金融规模的方式提高农村经济是不可行的;金融结构在第1 期后很长时间对农村经济增长呈现负响应,因此,调整金融结构对于农村经济增长并不可行;而金融效率对农村经济增长在第7 期后对农村经济增长呈现负响应,虽然在1—6 期正向响应效果比较小,但是合理运用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3.2 建议

综合以上实证及结果分析,重庆市农村金融效率是农村金融规模、结构、效率中对农村经济增长作用效果最为显著的,农村金融效率是农村经济增长的原因且其呈现正响应,其提高更有利于促进重庆市农业经济增长。因此,在共同富裕背景下促进重庆市农村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减少农村金融发展的“量”,提高农村金融发展的“质”,即侧重于优化重庆市农村金融效率。

一是构建重庆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构建重庆市多产业融合发展是践行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方针的路径之一,其能给予农村金融效率动力,提升存款转换为农业贷款的比率即提高重庆市农村金融效率。同时,在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结合先进的生产阶数和现代化的农业管理方法弥补传统农业的不足,并从中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解决重庆市农村金融效率不足的问题,从而促进重庆市农业经济增长。二是建立有效的农村资金回流机制以及金融贷款风险补偿和税收优惠政策。信息不对称、抵押障碍的存在和农村金融成本过高一直是农村金融效率不足的壁垒,因此需要更多金融资本回流农村撬动其经济发展。所以在此基础上应由政府携手金融机构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建立有效的农村金融资本回流机制,出台有关农村金融贷款风险补偿和税收优惠政策,优化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进而提高农村金融效率,不能使农村金融资源富裕的地区更加富裕,资源匮乏的地区更加匮乏,避免农村金融“嫌贫爱富”。三是推动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化,建立信息安全共享平台。农村抵押物品少、“人情”社会的存在和高额的信贷成本也会导致农村金融效率不足,近几年中央一号文件亦有提及数字化农村金融,因此可以加大移动支付等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研发和推广,推进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化并加大网络安全的建设,建立信息安全共享平台,降低信贷成本,提高农村金融贷款效率,促进重庆市农村经济增长,促使农村金融有效服务“三农”。

猜你喜欢

农业贷款农村金融重庆市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福建省农业贷款深化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
农村金融扶贫 脱贫要“精准”
农业贷款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我国货币政策对新疆农业贷款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