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绿色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转型的实践思考

2023-12-04柏宏繁叶鸿雁

山西农经 2023年21期
关键词:县域金融机构金融

□李 丽,柏宏繁,叶鸿雁

(1.武威市金融服务中心,甘肃 武威 730000;2.中国人民银行武威市中心支行,甘肃 武威 730000)

农业是立国之本,农业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农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滋生了农业资源过度开发、农业面源污染等环境问题。绿色金融是金融赋能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有效手段,是推动地方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力,是推动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催化剂”。县域经济发展对宏观经济发展作用举足轻重,由于县域经济的地域性和相对独立性,金融支持尤为重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甘肃省以绿色金融方式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地区特色和多样性,其中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多种金融创新产品,形成了可推广的典型模式和经验,但仍面临一些问题[1]。

1 绿色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近年来,甘肃省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但作为西部地区欠发达省份,经济发展可持续性较弱和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自然资源环境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因此要创新金融绿色产品,配置完善各种农业资源,扩大绿色信贷规模,促进县域经济产业模式升级。

甘肃省县域经济目前整体产业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产业结构升级相对滞后。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导致县域资源综合利用程度较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标准低。甘肃省县域大部分农业仍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村小作坊,资源利用效率低。工业是促进绿色发展的重点领域,但甘肃省经济贡献值中第二产业发展较缓慢,第三产业中高技术含量的产业规模比重仍较低,生产附加值较低[2]。

2 甘肃省绿色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

甘肃省积极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思想和绿色发展的讲话精神,并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构建,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绿色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金融机构应充分调研县域经济发展融资主体的需求,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如表1 所示。

表1 甘肃省绿色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案例说明

3 绿色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绿色农业标准有待统一和规范

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是今后农产品生产消费的主导产品方向。目前,在农业原材料生产、农产品包装上市、农产品保鲜及运输等方面还没有建立严格的技术标准,对于绿色农产品的产销造成一些影响[3]。

3.2 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相对单一

目前的绿色金融支持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多元化、差异化需求,加之农业生产发展周期较长、风险抵御能力弱,因此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低,金融机构提供的资源有限,导致绿色产业发展相对缓慢[4]。

3.3 绿色金融支持农业发展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

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短期成本高,且存在收益见效慢、风险不确定性大等因素。目前除了兰州新区之外,其他地区还没有出台专项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贷款贴息、费用补贴、风险补偿和担保增信等配套支持措施,对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激励度不足[5]。

3.4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够系统完善

农业融资主体中相当多的农户、小型家庭农场和小微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很多农户没有信用方面可查询的信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档案没有补充完善,银行与农业融资主体之间信息存在不对称现象。金融机构对农业融资主体存在贷款风险大、长期利润低、周期长的情况,导致金融机构对于绿色农业支持力度小[6]。

3.5 缺乏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绿色金融具有学科跨度大、专业性强的特点,能够充分理解绿色金融概念、客观评价绿色产业和项目、正确评估环境风险、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专业人才普遍不足。

4 绿色金融支持县域经济转型建议

4.1 统一和规范农业主管部门绿色农业标准

建立绿色农业体系的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其目的是为金融支持农业发展提供法律依据。发展健全绿色农业标准体系,在农业生产废弃物排放、农产品质量及农业生产投入品方面形成行业标准。

4.2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

一是鼓励金融机构将绿色金融发展规划和“碳中和”列入公司发展规划中,积极传导落实绿色信贷纳入MPA 评估、绿色贷款作为信贷资产质押品优先接受等政策和工作。推动“绿色信贷+环保”“绿色信贷+交通”“绿色信贷+科技”等领域合作,拓宽绿色信贷投放行业。

二是创新绿色金融产品类别。在金融机构试点推出碳排放权抵押贷款、合同能源管理未来收益权质押贷款、排污权抵押贷款等绿色信贷业务,碳期权期货、碳远期等金融碳衍生产品,逐步完善绿色信贷产品体系。创新性地提供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包括订单、应收账款、品牌等质押信贷服务;探索搭建绿色信贷要素交易平台,有效推动环境权益及未来收益权益切实成为合格抵质押物,从而扩大银行绿色信贷规模。加大基于“碳中和”目标的绿色债券融资和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创新力度,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中长期保险资金支持。

三是利用金融科技推动供应链金融升级。加快构建“环境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强化环保部门、金融监管部门、银行信息共享,强化银行对环境项目风险识别,将绿色项目库建成政府、银行、绿色企业高效融资的对接平台。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及时获取供应链企业动态,提高融资的便利性,有效降低风险水平[7]。

4.3 优化地方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激励政策和风险分担机制

一是成立绿色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对绿色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引导资金支持并延长税收减免期限,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二是建立绿色农业风险补偿机制。建议政府集多级财政之力共同设立绿色农业担保基金或者绿色农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用于分担绿色农业贷款的风险损失。

三是实行绿色金融税费优惠政策。在所得税和增值税方面,对于开展绿色金融服务的各种金融机构给予适当的优惠减免政策[8]。

4.4 完善农村信用环境建设

一是促进部门间信息共享,完善未与银行发生信贷关系的小微企业信息。

二是推进农村诚信意识和诚信文化建设。推动农户信用档案建立与运用,如在农村实施道德银行积分制管理办法等,以便金融机构更加详细地了解其信用状况,从而规避金融机构服务绿色农业经营主体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三是借助农村“三变”改革促进农村资产资本化。加快探索对绿色农业经营主体投资周期长的果林、特色经济作物和特色饲养动物等生物资产的产权认定、登记和确权,积极探索建立对绿色农业经营主体有长远价值的生物资产抵押融资政策体系。

4.5 培养绿色金融全能型人才

金融机构应对标国际国内绿色金融标准,及早加大对农业、环保和金融等领域复合型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力度,建立专家智库,提升专业技术水平,为绿色金融业务开展、环境信息披露等提供技术和人才保障。鼓励各高校及金融培训机构开设绿色金融、碳核算相关课程,为绿色金融支持农业绿色转型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5 结束语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村经济的绿色发展转型至关重要,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关人员在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扩大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力度,优化激励政策和风险分担机制,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县域金融机构金融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P2P金融解读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