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数字金融赋能乡村振兴实施路径研究
——以鹤山市为例

2023-12-04梁璟晖邓贺文林梓锋吴东武

山西农经 2023年21期
关键词:鹤山金融数字

□梁璟晖,邓贺文,林梓锋,吴东武

(五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江门 529020)

在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新发展阶段,我国乡村脱贫、扶贫工作已转化为防止返贫、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从常规化帮扶机制转化为建立健全更具精准性、长效性的减贫机制。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广泛应用于金融领域,数字金融应运而生,凭借技术优势更广泛、更有效地赋能乡村振兴。2021 年,农村数字普惠金融首次作为一个固定提法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就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作出重要指示,即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提出要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加快推动数字乡村标准化建设,持续开展数字乡村试点,明确要求涉农金融机构更加优惠、更大力度地支持乡村振兴,着眼解决实际问题,拓展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场景。数字普惠金融更关注传统金融服务难以触达的农村群体等长尾客户,能够通过减少农户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农户的融资成本,提升农村金融服务可获得性,满足乡村产业兴旺的金融需求,提高农民收入[1]。因此,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对助力防止返贫和推进乡村振兴至关重要。

1 文献综述

在对数字金融的研究上,学者们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鲜明的观点。

一是信息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星焱(2021)认为,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的蓬勃发展,孕育出适应时代发展的数字金融,将其应用于乡村振兴建设中,不仅能支持农村数字经济发展,还能推动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张薇等(2022)认为,数字技术深化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可推动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是数字金融助力农民增收。李涛等(2022)认为,数字金融通过克服普惠金融悖论、缓解非均衡效应和降低门槛效应缓解传统金融的市场失灵,从而实现扶贫和发展双重绩效目标。张志元等(2022)通过实证研究得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缓解家庭的贫困状况,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支持服务程度三个指标均显著降低了家庭的贫困发生率。

三是数字金融助推乡村致富。丁竹君等(2022)选取2011—2018 年我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减贫二者显著正相关,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和优化收入分配促进农村脱贫,助力乡村振兴。张金林等(2022)基于CHFS 微观调查数据构建了共同富裕指数,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有效推动共同富裕。

当前主要是从应用层面进行研究,缺乏对实施路径的研究。文章从实施路径出发,以正在大力推行农村数字金融的鹤山市为例,通过线下实地调查、收集和分析数据,研究农村数字金融具体赋能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力求在此基础上拓展农村数字金融的理论内容,为赋能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支持。

2 农村发展数字金融面临的不足与原因

2.1 基础设施不完善,互联网覆盖人群少

根据第50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可知,2022 年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较2021 年12 月提升1.2 个百分点,达58.8%。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仍然存在近1/2 的人群未被互联网覆盖,其中中老年人群是互联网普及的一道重要关口。农村地区互联网使用人群主要是年轻人,中老年人因日常生活习惯及受教育水平不高等,使用互联网较少。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网络信号差、上网成本高等问题。数字基础设施(如信号基站等)不完善是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2.2 乡村社会征信体系不完善,信息安全程度仍待提高

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的农业主体生产经营周期和生产经营特点不同,农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不同[2]。当前,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起步晚、抵押物产权不清晰且变现困难,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开展农村金融业务时为了降低成本,在农村市场金融产品、业务上保持标准一致,导致大多数农业生产者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使绝大多数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在农村业务上只有基本的存取款业务,无法使农村数字金融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应有的赋能作用。数字金融具有高度依赖数字技术的特性,近几年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导致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不完善,致使用户信息泄露、农户征信信息缺失、农村金融产品风险较大。

2.3 农村数字金融科技人才短缺

农村数字金融的创新和应用不仅需要既懂数字技术又懂金融业务的人才,也需要懂“三农”领域专业知识的农业人才[3]。目前,虽然一些金融机构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和金融科技人才储备,但受限于经济水平、工作条件、薪酬待遇等,贴近“三农”一线的区县、乡镇基层金融机构缺乏懂数字技术、懂金融业务、拥有“三农”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导致在涉及“三农”领域的金融创新产品研发、大数据建模分析、相关金融服务优化等方面仍有缺口,不能满足金融科技对乡村振兴的赋能需求。

2.4 数字金融减贫过程中产生马太效应

农村居民在手机使用方面存在明显群体差异,老年群体在信息感知、获取、利用等方面较弱,获取信息资源较快的群体可能会对弱势群体的资源产生挤占,造成乡村数字化中的“数字鸿沟”。过去的资本累积会造成不同群体的财富差异,富裕群体可以凭借数字金融进一步扩大再生产增加收益,但相对贫困者的收益甚微。如果不能克服新型金融排斥,将会进一步拉大居民收入差距,使农村数字金融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产生马太效应[4]。

总而言之,过往国内农村数字金融的发展受限于基础设施不完善、乡村社会征信体系不完善、金融科技人才短缺以及数字金融减贫过程中产生马太效应等,地区农村数字金融始终无法切实有效地赋能乡村振兴。要补足现有农村数字金融发展的短板,就需从实际发展典型中提炼出更务实有效、可赋能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文章从鹤山市推行农村数字金融的各项措施中总结提炼出农村数字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具体实施路径。

3 农村数字金融赋能鹤山市乡村振兴的具体实施路径

3.1 产业兴旺实施路径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兴旺是农村经济发展、居民解决就业与增加收入的重要基础。鹤山市农村数字金融赋能的具体实施路径如图1 所示。针对农村金融服务薄弱、居民金融获得性低等问题,鹤山市金融机构不断丰富涉农支小、普惠信贷产品,依托金融科技优势,在线上线下搭建供应链式金融服务链条,提高惠农服务水平。

图1 鹤山市农村数字金融赋能的具体实施路径

3.1.1 普惠贷

鹤山农商行充分发挥农村数字金融的数字化技术优势,根据农村企业与居民需求,推出一系列特色乡村振兴普惠贷产品,包括星星贷、村民贷、悦农小微贷、宅基贷、农户小额贷等。截至2021 年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1 216 260 万元,比年初增长164 140 万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08 530 万元,占各项贷款66.48%,比年初增加114 458 万元,增速16.49%;对小微企业贷款户数1 548 户,比年初增加204 户。普惠贷精准对接农村居民多样化的信贷需求,不仅拓宽了农村融资渠道,而且切实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促进鹤山市乡村经济产业向高质、高效方向发展。

3.1.2 线上平台

鹤山农商行以搭建线上销售平台为抓手,积极开展线上菜篮子“一村一品”网络直播带货活动,依托“一村一品”特色化产品,为受限于信息鸿沟的农户拓宽销售渠道,让农户通过线上平台进入产业链条,推动构建乡村“一村一品”产业格局,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截至2021 年,鹤山农商行开展直播活动已帮助来苏村农户销售农产品超过500 kg。

“五邑红商城”是在江门市委组织部和市农业农村局指导下,由鹤山市来苏村委会与鹤山市莱苏方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建成的公益平台。通过该平台为当地企业、农户拓宽线上销售渠道,推广乡村优质农产品、文旅产品与工业品等。同时,地方金融机构推出的“兴农e 贷”,支持多种担保方式,为不同类型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定制融资解决方案,借助“五邑红商城”的平台优势,辐射到更多企业、农户,使其获得更加普惠的金融服务。

截至2021 年,“五邑红商城”平台已上架了各驻村第一书记推荐的土特干货、新鲜果蔬、茶叶酒水以及粮油米面等多个品类的商品,共计300 多个单品,为131 个五邑农企、农户提供电商销售服务,累计销售订单7 795 笔,销售金额达33.2 万元。

3.2 治理有效实施路径

鹤山市政府积极与当地金融机构合作,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科技优势与当地政府的组织优势,以村为单位建立健全征信系统,完善现有农村居民的基础信息、信贷信息、供求信息等。充分利用数据共享,既有利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简化对农村群体信贷的审批程序,也有利于政府部门进行信息收集和乡村治理[5]。结合互联网平台的交易数据,金融机构得以完善传统风险定价模型,提高风险预测准确性,精确评估农户的资信特征与供需状况。

3.2.1 授信模型

2021 年6 月,鹤山市政府与浙江网商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该合作项目旨在通过地方政府公共数据资源潜力与网商银行互联网金融资质及大数据挖掘能力有效对接,促使政企协同建立区域专属数据库和行业特色的授信模型。通过网商银行与鹤山地方政府联手,高效利用网商银行的数字技术,为地方金融体系提供有效补充。

3.2.2 信用村建设

2021 年11 月以来,鹤山市桃源镇政府以“农村金融(普惠)户户通”为抓手,联手农商银行持续发力,充分调动政府、农村基层组织、银行机构等各方主体参与乡村治理,推动信用村建设,以政府组织优势、银行金融服务优势为基础,率先在桃源镇蟠龙村试点推广“政府积分制+银行信用村”的乡村治理新模式。在推行积分制村委的同时推行信用村建设,将农村积分评价结果引入银行授信模型,根据积分高低进行差异化授信、定制积分制专属存贷款产品。积分制是通过个人参与公益活动、好人好事等方式获得相应积分,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统计积分的管理制度。蟠龙村党组织定期公示党员、村民的积分情况,作为评选优秀共产党员、文明户、最美家庭等事项的重要依据。

积分制为乡村治理有效提供了有力抓手。自实行以来,蟠龙村党员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践行积分制管理制度。同时,积分制充分调动村民治理美丽乡村的积极性,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到乡村基层自治工作中。

3.2.3 生活富裕实施路径

让乡村居民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金融机构需要给居民及小微企业及时提供金融“活水”,构建推行数字金融的服务渠道,推进乡村数字化建设,补齐设施落后的短板。鹤山市金融机构可与互联网平台签订合作协议,依托互联网平台完整的交易数据,结合先进的数字技术更普惠地服务乡村“长尾”市场。同时,金融机构可向农村投放智能服务数字终端,完善乡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补齐乡村政务与金融服务薄弱的短板。

一是依托平台优势。2021 年9 月,浙江网商银行联合邮政储蓄银行鹤山支行开展线上“网商贷”业务。该产品依托支付宝互联网平台的引流能力、结合大数据的信用评估能力与邮政储蓄银行遍布乡镇的网点服务能力,面向具备良好线上数据信息、信用状况优质的客户提供小额经营性贷款。申请人只需线上申请贷款,通过平台审核后,即可被推送到邮政储蓄银行进行预授信,简化了银行审批程序,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居民的金融可获得性,为涉农企业、个人输送金融“活水”,提供免担保、无抵押的纯信用贷款,引导农村居民走向富裕之路。

二是人才支撑。2021 年,鹤山农商行正式开展金融村官派驻工作,率先安排优秀人员组成鹤山市首批驻村“金融村官”,为乡村振兴、建立长效的扶贫机制提供金融人才支撑。2021 年7 月,来苏村“金融村官”罗明辉通过走访了解到,当地政府指定扶贫工作坊的发记果仁加工店恰逢旺季,生意火爆,但受制于流动资金短缺,无法扩大经营规模。其随即利用针对农户和小微企业专门设计的经营性贷款产品“星星贷”,主动对接、精准投放,及时争取到20 万元授信额度,解决了该加工店的燃眉之急。

三是智能终端。2021 年12 月,鹤山市首批“粤智助”政务服务自助机在桃源镇12 个村(居)正式投入使用。截至2022 年5 月,村民已能通过自助机办理近200 项政务服务、金融服务等事项,当地政府有效打通了金融服务向乡村延伸的“最后一公里”,实现金融服务重心下沉,基层群众办理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金融服务“就近办、自助办、一次办成”。此外,农商银行充分调动扎根乡村的金融村官,积极普及使用“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

3.3 乡风文化实施路径

鹤山市金融机构派驻优秀干部到乡村担当驻村干部,为协同政府服务乡村振兴提供金融与科技支撑,为培育良好乡风文化提供人才支撑。根据乡村文化资源实际,结合新媒体宣传、情景演出、休闲旅游等开发方式,挖掘乡村文化价值的同时,给乡村居民普及金融知识,防范因乡村教育鸿沟产生金融诈骗,增强金融防范意识。鹤山农商银行联合鹤山人行、共和镇来苏村委会在鹤山市共和镇来苏村设立首个“存款保险宣传教育基地”。

一是推动金融知识下乡。通过在鹤山农商银行各营业网点及来苏村党群服务中心播放宣传视频、在鹤山农商银行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播放宣传漫画与小品、在来苏村户外设立金融知识公共宣传栏等方式,全方位形成“接地气”的存款保险知识宣传氛围。

二是结合金融下乡,激发旅游资源优势。依托来苏村“全国文明村”“广东省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等示范村特色,通过在来苏村党群服务中心建立金融读书角、在旅游民宿摆放宣传资料与播放宣传视频等方式,将金融知识宣传与乡村文化、旅游资源有机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3.4 生态宜居实施路径

鹤山市金融机构主要采取两个方面实施路径。一方面,数字普惠金融以绿色金融为抓手,推出特色金融产品,精准满足绿色技术发展与绿色企业融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数字普惠金融拓宽乡村绿色经济发展的资金供给渠道,提供更加优惠的信贷利率,加大绿色金融对绿色企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的信贷扶持力度,加快推动乡村经济绿色发展[6]。同时,严格管控对“两高一剩”企业和对环境污染严重、安全生产违法违规企业的贷款。

3.4.1 信贷扶持

鹤山农商银行将绿色信贷理念嵌入贷款利率定价测算表,新增“行业分布”指标,对于国家政策支持的绿色信贷,在最低贷款利率指导价及利率定价模板测算定价的基础上再行优惠。鹤山市某金属有限公司通过对废铝零件的回收、熔炼和加工,使废弃铝能够再生、循环再用,大大降低了直接生产铝金属的能耗、辅料消耗,节约了能源成本。2021 年1 月,鹤山农商银行运用支农再贷款为该公司提供了500 万元的资金支持,并为其实行了贷款利率优惠,贷款年利率低至5%,有效满足了绿色企业的融资需求,使绿色企业享受到更优惠的贷款利率。截至2021 年,鹤山农商银行为绿色信贷客户办理“年审”续贷业务6 笔,金额累计达4 914 万元,运用支农再贷款工具为符合条件的3 户绿色贷款企业提供了累计1 300 万元的低成本资金支持。

3.4.2 绿色金融产品

近年来,在金融监管部门引领指导下,众多江门银行围绕国家“双碳”目标与监管机构绿色信贷指引,创新金融服务与金融产品。鹤山农商银行推出了“光伏贷”等绿色信贷产品。通过为乡村用户提供购置太阳能光伏电站的个人消费性贷款,改善乡村用户的生活状况,降低企业的用电支出。光伏发电设备无污染、无噪音、无辐射,有利于营建环境友好、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推进绿色生态建设。截至2021 年7 月末,鹤山农商银行累计发放“光伏贷”5 笔、总计53 万元,解决了农民在屋顶建造光伏发电站的资金难题,为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促进鹤山新农村建设提供金融支持。

4 案例分析

鹤山市共和镇来苏村是鹤山市推行农村数字金融的杰出代表村。

4.1 鹤山农商银行积极推动信用村建设,助力来苏村产业振兴

2020 年,鹤山农商银行主动与来苏村民委员会沟通对接,达成“整村授信”的合作意向。双方签署了信用村合作协议书,共同推动来苏村的信用村建设。鹤山农商银行实地走访、收集信息,对村民的还款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估,建立信用村征信数据库,对“整村名单”进行测算,最终计算出符合条件的村民对应的预授信额度和利率。

2021 年4 月,鹤山农商银行给予来苏村授信额度达1 500 万元,各类型贷款包括农业扶贫、村屋按揭和村民消费等,合计超480 万元。2021 年4 月,来苏村预授信客户已达735 人,已发放贷款户数27 户,贷款金额合计963 万元。目前,来苏村信用村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推动了来苏村的乡村旅游、农业、制造业等产业振兴,让村民享受到了更优质、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切实感受到信用村建设带来的实惠。

4.2 金融文化下乡,形成来苏村特色乡风文化

2022 年9 月,为增强村民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普及存款保险金融知识,鹤山农商银行联合鹤山人民银行与来苏村委会在来苏村设立鹤山首个“存款保险宣传教育基地”。通过派驻专业金融人员组成基层宣传队,向村民宣传金融知识。通过在旅游民宿播放宣传视频、在优质矿泉水取水点设置存款保险宣传专栏和在党群中心设置金融阅读角及其他新媒体宣传方式,宣传存款保险知识,扩大受众人群。

将金融知识宣传与乡村文化建设、旅游资源有机融合,提升了村民对金融知识的认知,有效改善了乡村金融知识缺乏、获取金融信息能力弱的现状。结合旅游资源宣传金融知识,建立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形成了来苏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4.3 “金融村官”积极带领,为来苏村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2021 年4 月,鹤山农商银行共和科技支行行长助理罗明辉正式出任来苏村“金融村官”。在共和科技支行的正确指导下,罗明辉带领团队发扬“勤劳金融”精神,积极落实结对共建及信用村建设,以最快速度完成来苏村集体授信。罗明辉及其团队还着力于消除农村金融服务盲区,在村内积极设置“助农取款点”示范区,借助示范区大力推广村财通业务,帮助农村解决财务问题。不仅如此,上任之初的罗明辉结合来苏村发展特色制订了支持来苏村产业振兴的实施方案,即未来一年农商银行将抓住来苏村生态茶园养生基地和民宿建设两大项目,围绕特色旅游项目,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供应链金融,为农业产业上中下游提供金融支撑。

身为“金融村官”的罗明辉,通过党建共建引领,深入田间地头,支持乡村产业发展,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完善,不但为来苏村的乡村振兴指明了发展道路,而且增强了来苏村村民依托数字金融实现乡村振兴、生活富裕的信心。

5 建议

5.1 加强广大农村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覆盖率和使用深度

当地政府、相关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各方主体应加大对乡村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力度,支撑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继续发展。通信运营商应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加大对农村市场的投入力度。例如在农村地区扩建信号基站,对农户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解决农村地区的网络信号差和使用成本高的难题。当地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相关企业积极投身于农村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增派专业宣传员,给中老年人普及互联网知识,推动互联网的普及应用。

5.2 完善农村地区征信体系、相关法律制度和风险管控制度

相关地区可参考鹤山市政府的做法,积极与当地金融机构合作,以村为单位建立健全征信系统,解决农村地区征信制度不完善问题。由于数字技术存在农户信息泄露问题,相关单位应加强对数字金融的监管,切实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健全相关的法律机制和惩戒机制。针对目前农村金融产品风险较高的问题,数字金融机构应发挥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优势,实现涉农项目精准投放、全程跟踪,提高农村金融的风险管理和风险防控能力。

5.3 引导数字金融人才下乡,提高农村基层数字金融从业者的素质

2021 年4 月23 日,鹤山市“红色领航 助力乡村振兴”“金融村官”派驻启动仪式在古劳镇梁赞咏春文化广场举行,50 名鹤山农商银行骨干接过聘书,正式成为首批驻村的“金融村官”。与其他地区农村“金融村官”相比,虽然鹤山市在金融人才下乡方面存在诸多优势,但是“金融村官”的职业素质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由于数字金融在农村发展的时间较短,针对大学生的农村数字金融教育远不如传统金融,各大农村数字金融机构应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切实提高农村数字金融工作者职业素养,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合理运用奖赏制度。各大高校应积极开展农村数字金融相关课程,通过设立课程、开展讲座、组织实地见习的方式加强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为从事农村金融工作夯实专业基础。

5.4 加强对农户的金融知识宣传,提升农户的金融素质

大多数农户受教育程度不高,对金融缺乏了解,加上数字化进展速度过快,网络贷款暴雷事件频发,农户对数字金融存在抵触心理,导致数字金融在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阻力,农村金融机构往往“无人问津”。

地方政府应牵头相关金融机构、社会组织和地方高校,对农户进行宣传教育。例如在农村地区进行数字金融教育演讲,拍摄数字金融教育视频,简化数字金融APP 操作。针对农村地区金融业务的特点进行金融服务改革,将目光聚焦在贷款业务上,在理财产品上进行供给侧改革,吸引农户购买金融理财产品。

6 结束语

文章基于鹤山市近年来实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数据资料,探究了数字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具体实施路径与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农村数字金融赋能鹤山市乡村振兴主要通过依托金融科技丰富金融产品,完善授信;派驻金融人才,金融下乡以及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等路径,提高了村民金融获得性,增强了村民金融风险防范意识,给乡村营造了独特的乡风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只有贯彻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发展农村数字金融,才能让金融科技切实赋能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鹤山金融数字
守望新春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齐心协力 共谋发展
齐心协力 共谋发展
答数字
数字看G20
P2P金融解读
用“鹤山魂”点亮心中梦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