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2月行情转阳概率较大

2023-12-04尹星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3年44期
关键词:主线市值板块

尹星

11 月份过去了,记得10月末,小泛定义11 月为中小市值成长股月,已经兑现。这12 月你怎么看呢?

11 月的A 股市场确实表现非常极端,以中小市值成长股为代表的中证2000 指数月涨幅为5%,但以权重股为核心的沪深300 指数却下跌了2.14%。这直接把市场的大小市值公司风险比值拉爆,达到历史最高值。

这说明什么呢?

说明如此极端的现象随时会有修正的可能。

但我看12 月第一个交易日好像还是中小市值强一些。

修正是需要有基本面契机发生的,目前来看,12 月我们有两个重要的会议,大伙界时关注下,是不是会有超预期的刺激经济的政策出台。虽然短期还是中小市值成长股占优,但11 月最后一周开始已经有资金开始逐渐流入消费、医药、周期、基建产业链等传统行业。站在超短的角度,我还是建议大伙盯着主线打,也就是数字经济、汽车加上机器人产业链。这两条主线虽然在近四个交易日内资金流入占比有所下滑,但市场只要出现有持续性的龙头标的,90% 出自这两个板块。毕竟有想象力、有政策加持、有高景气度的主题不多。

按照你的意思,12 月还是有可能出现大小盘指数切换的现象?

完全切换不敢说,但如果政策到位,权重股指数就有希望打一个翻身仗。我看了下,沪深300 指数今年已经下跌了9% 左右,如果12 月份不涨个10%,全年就是收阴线。历史上连续三年收阴线,也只有创业板与深证成指出现过。不过真变成了三连阴,大伙也就喘口气了,明年的胜率就出来了。在我看来,这轮我们增发万亿国债加上美联储转鸽为背景的行情尚未结束,至少整个市场的短中线热度还在,到明年2 月左右都是安全的。

12 月指数整体会比11 月更平稳些,主题热点会有扩散的迹象。

这不就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可以这么理解,但这仅限于布局模式。超短我只相信信号,有信号无论是不是主线,只要性价比合适,都应该去练,只不过主线内的正常仓位,辅线的放低仓位,仅此而已。

美债见顶,带动市场回暖,效果确如萧萧分析那样,不及预期,12 月行情怎么看?

汇率回稳,外资回流,能稳定市场预期,但是市场内部的结构性矛盾还是非常突出。2019—2021 年,牛市的核心品种宁德时代、比亚迪近期的破位走势对市场负面影响不亚于茅台,这也导致了沪深300 指数再度走弱,距离前低3450 点仅一步之遥。至于拉动银行等金融板块去维护盘面,政策面依然是“托而不举”,“脊梁骨”不够硬,所以出现指数型行情概率不大。好消息是,市场总成交量正在接近6000 亿的底部量能水平,加上月线四连阴的走势,12 月行情转阳概率较大。先观察前期研判过的12 月7 日时空转折点的信号。

12 月将有多个重要经济会议。

市场目前对政策力度预期不高,比如说,对地产行业的金融支持主要是“纾困”层面上,而对地产销售端去库存“下笔”不多,这种大的政策变化要到本月的重要会议上才能明确。市场共识,地产是周期之母,地产如果形势不佳,经济周期往往较弱,市场上很多相关板块就没什么炒作机会,这也导致了市场结构性矛盾持续深化。最典型如白酒,它的产业周期与地产周期是高度重合的。“茅五泸汾古今”六家的市值就3.8 万亿,加上银行系的5 万亿市值,这两大块就占了沪深300 指数总市值38 万亿的23%,沪深A 股总市值才78 万亿,这种权重结构决定了市场指数环境回暖的困难。这也诠释了市场为什么会“抓小弃大”,北证不到六周时间就能大涨50%。市场这种“小微”风格按照A 股追涨杀跌、风格强化的特性,很可能会不断强化。

主持人:本周指数向下调整,情绪较弱,骄阳怎么看待?

技术面上一没有全面超跌;二没有全面共振。从这两个角度来说,大概率依然会维持震荡。不少各大板块的权重大蓝筹率先指数创下了新低,但MACD 未创新低,这样下周以及下个月极有可能短线止跌。不过10 月24 日以来的反弹,几乎所有个股都没有了超跌结构,这样短线的机会肯定不会有之前那么明显。更多会集中到局部板块,甚至板块的细分化,对技术面选股的要求会提高不少。

这两周你提前预判的流感概念出现了强势拉升,这算从大众消息面潜伏的经典案例了,这个板块还有持续爆发的机会?后面还有没有类似板块?

儿童流感一波就差不多了,后面再有也不好去参与,毕竟不像疫情,不会更严重,慢慢会逐渐转好,这块就是预期差的炒作。潜伏类的肯定是有的,比如我们一直说的无人驾驶,只能汽车一直是市场的主线,每周都有连板品种诞生。我们之前说过一个细分,就是车路协同,这个细分核心品种很可能走出趋势性行情。这块未来的炒作很可能会类似上半年的AI,第一波启动的更多是纯概念,盘子相对小、基本面相对差、机构相对少的品种。等市场都全面认可了,才开始炒作真正最受益的CPO服务器等。

2024 年1 月1 日开始,数据资产入表政策落地,这标志着国家把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坚定决心,但板块近期还是没有表现,怎么看待?

这快基本属于明牌了,大家都知道。表现不好的原因首先是因为市场不好,其次资金相对分散状态下,游资更愿意去选择之前未涨的底部品种,比如近期的汽车和消费,不少都是整年都没有表现的品种,突然被资金拉起狂炒。同理,本身行业预期没有问题,那么数据要素,AI 监管,网络安全,这类和数据资产密切相关的细分里面的小盘,且今年以来没有怎么炒作过的品种,不排除就是下个月资金重点关注的方向。(本文提及個股仅做分析,不做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

主线市值板块
板块无常 法有常——板块模型中的临界问题
板块拼拼乐
人物报道的多维思考、主线聚焦与故事呈现
更加突出主线 落实四个到位 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数字主线
王怀南:奔向亿级市值
A股各板块1月涨跌幅前50名
木卫二或拥有板块构造
转型4个月,市值翻了6倍
下沉和整合 辽宁医改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