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海西州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
2023-12-04朱岩福
朱岩福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擘画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加快推进海西州社会治理现代化,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青海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提出的关于推进地方治理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在海西州的具体实践,也是海西州聚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奋力推进“一优两高”、稳步推进“四地”建设、继续做好“六稳六保”等工作的重要保障,其意义重大。
一、海西州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主要做法
海西州紧紧依托“平安海西”建设,坚持以“党建+N”基层社会治理为统领,依托现有资源力量,进一步创新治理理念,转变治理方式,提升治理能力,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坚持以党委领导为核心,高位推进海西州社会治理社会化水平
海西州把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精心谋划,周密部署,提高了海西州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水平。海西州委组织部建立了“现有专职+成员单位兼职”委员队伍和履职清单,定期研究商议党建工作和辖区建设重大事项,通过“契约化”共建,调动街道(社区)、驻区单位、“两新”组织多元参与社会治理;格尔木市制定下发了《格尔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为全市9 个乡镇(街道)配齐了党委政法委员;都兰县印发了《都兰县同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为8 个乡镇配备了党委政法委员;海西州公安局进一步细化了工作重点,成立了专项督察组,实行州级局领导联点工作机制,将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纳入督导检查重点范围。这些工作的精心部署为加快推进海西州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坚守法律底线,提高海西州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努力将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海西州成立了人民调解协会、诉调对接中心,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形成了以市(县)级为龙头,乡镇(街道)为骨干、单位部门为抓手、村(社区)为基础的调解组织网格。格尔木市积极发挥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组织和调解员、网格员作用,加大对医患、交通事故、安全生产监管、保险业务等民生领域矛盾纠纷调处力度,组织专门力量深入社区、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等居民集中区进行宣传,提高了群众维权意识,推动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天峻县公安局以“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为依托,立足矛盾纠纷“防范在早、化解在小”原则,组织民警深入辖区企业、牧区、社区、重点单位等,深入排查各类不稳定因素、矛盾纠纷及苗头问题,到群众家中与矛盾双方进行面对面交流,讲理说法,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权益、表达诉求、解决问题;乌兰县陶勒盖派出所依托新时代“枫桥经验”,树牢底线思维,瞄准风险隐患,全力开展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定有序。这些工作的扎实开展为加快推进海西州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三)坚持以大数据应用为抓手,提升海西州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海西州为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建立了州、县、乡(镇)、村(社区)四级管理机制。格尔木市依托“雪亮工程”搭建公共视频联网汇聚平台,实现了公安、教育、综治维稳信息中心、格尔木工业园等数据联网共享,创新构建“巡警+交警+城管”2+1+2 综合执法模式,搭建与新、藏、甘毗邻地区治安防控跨区域协作平台,织密群防群治、连防守“面”的社会治安网络;都兰县把监控资源联网并入各派出所和110 指挥平台,进行数字化地理信息标注,打破“部门壁垒”,破除“信息孤岛”瓶颈,推动现代科技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针对诺木洪地区枸杞采摘期间流动人口众多,建立诺木洪地区流动人口综合服务中心,构建“以房管人、以证管人、以网管人、以业管人、以码管人、以对接劳务经纪人”的特色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同时,积极探索都兰智治模式,打造全州首个智能化、现代化村级综治中心,在都兰县察苏镇东山根下村主干道和主路口安装视频监控,数据与“雪亮工程”实现对接,并设立中心治安防控室,组建村级治安联防队伍。这些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加快推进海西州社会治理现代化奠定了强有力科技支撑。
(四)坚持高素质专业化队伍培养,提高海西州社会治理专业化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分工越来越专业化、精细化,这要求海西州社会治理现代化走向更加专业化。海西州委组织部以村社(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不断提升海西州社会治理现代化专业化水平,建立村社(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储备库,采取跟班锻炼、党员进党校的方式对“一肩挑”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干部进行履职培训。落实社区工作者报酬动态增长机制,明确社区工作者职业津贴、规范绩效报酬和增加冬季取暖补助等有关补贴,支持社区工作者积极缴纳社会保险,深入开展担当作为好班子、好干部评选,引导党员在海西州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当先锋,协调相关部门做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推广运用和组织实施,做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有关政策协调和制度建立。这些工作的深入落实为加快推进海西州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二、制约海西州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主要因素
海西州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中,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新形势下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要求以及人民群众的新期盼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社会治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虽然呈现出较好的社会治理效果,但由于职能界定不明确带来的“一事多治理主体”现象时有发生,容易造成相互推诿扯皮情况,导致社会治理现代化效率低下。
(二)社会治理方式有待进一步加强
海西州尽管运用大数据、智能化等高科技手段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但这些手段在支撑海西州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中仍存在短板,各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水平不高,网格化服务管理水平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三)社会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部分工作人员对海西州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特点、工作重点、目标任务等理解不全面、不深刻,整体素质不高,工作方式方法单一,在落实力度上仍存在不到位情况。
三、加快推进海西州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组织领导,实现海西州社会治理工作布局现代化
1.充分发挥党委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核心领导作用。不断提高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以党建带团建,进一步织密党组织网络,把党组织服务管理延伸到社会治理现代化每项工作中,把党员、干部、各方面人才和广大人民群众等多元治理主体的力量凝聚在一起,更好发挥党委领导的协调和整合作用,消除多元治理主体间不利因素。
2.行政机关应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把为公众服务作为根本宗旨,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创新方式方法,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真正做到便民、为民、利民。
3.形成同心同向的强大合力。社会力量和广大人民群众在党委的领导下,遵章守法对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应有力量。
(二)理顺社会治理主体功能,实现海西州社会治理体制现代化
治理主体与治理机制共同构成了社会治理现代化。为此,要进一步理顺各治理主体间的功能定位,发挥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派出机构职能补充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作用。在多元主体共同治理逻辑下,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协同机制、社会治理科学决策机制、社会治理动态调控机制和社会危机协同治理机制,实现有效互动、理性沟通、协同共治,使各治理主体更好地为加快推动海西州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强化政府整体功能发挥,实现海西州社会治理理念和方式现代化
政府整体功能发挥如何,事关海西州社会治理现代化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
1.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营造一个加快推进海西州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良好氛围,积极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社会规则体系,推动形成运用法治思维谋划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理念。
2.加强政府服务能力建设。依托政府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县乡(镇)之间、县级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构建面向公众一体化在线公共服务体系。整合现有公共服务资源、打破城乡界限、健全服务机制、创新服务手段、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效能,深入推动城市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延伸,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便捷化、精准化,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坚持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畅通群众对民生事项、公共服务办理情况评议渠道。
3.健全体制机制。紧密结合“数字中国·智慧海西”建设,健全公共安全、协同配合、矛盾调处、群众参与的各项体制机制,完善各部门共享协作机制,提升运用“数据决策”分析研判预警能力。
(四)激发干事创业新动力,实现海西州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
长期以来,广大干部在加快推进海西州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中做出了很大贡献,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因此,要努力为广大干部营造一个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
1.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完善干部选拔任用配套制度,调动广大干部工作激情,尤其是对招人难、留人难的艰苦边远地区,适当降低准入门槛,按照“培养在基层、选拔重基层”的工作要求,优先考虑提拔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建立一支根植海西、情系海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2.注重基层干部人文关怀。对基层干部要畅通诉求渠道,加强交流、疏通心结、减负减压,当基层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时,组织要及时伸出援手,让基层干部真正体会到组织的温暖。同时,要逐步完善基层机关基本生活设施,关心基层干部心理和身体健康,激发基层干部队伍活力,不断增强基层干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
3.建立科学化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广大干部履行职责的监督约束和容错纠错机制,树立凭实绩用干部的良好导向,建立多角度、多渠道考察一线干部的工作实绩,坚持严管和厚爱并举,激励和约束并重,用足用好“加减乘除”法,促进广大干部更好地履职尽责,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