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时代民办高校国际商务专业创新创业实践内容构建研究
2023-12-04周蕾杨莉
周蕾 杨莉
(浙江树人学院经济与民生福祉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5)
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在高等教育中进一步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022年,中央网信办等印发《2022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把“提升劳动者数字工作能力和提高数字创新创业创造能力”作为重点任务,提出“培育数字领域高水平大国工匠,培育高水平数字人才”的目标。民办高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应响应数字经济时代整个社会高质量发展对人才的诉求,结合专业的培养目标,搭建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体系。本文基于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指出当前人才供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浙江树人学院国际商务专业为例,针对存在的人才问题构建政产学研联动的三层次递进的创新实践体系,全面阐述该实践体系的内容,以期更好地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1 国际商务人才需求分析
1.1 经济发展需求
2016—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增加了4.1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14.2%,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对人才的需求数量、结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跨境电子商务规模快速增扩大,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为2.11万亿元,增长了9.8%。其中,浙江省跨境电商进出口4222.8亿元,同比增长18.7%;浙江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进出口1701.5亿元,增长57.4%,高于整体外贸增长速度44.3个百分点。浙江跨境电商产业链企业数量快速增大,2022年新增活跃网店2.8万家,全省综试区新增跨境电商企业1.3万家,企业主体规模和竞争力显著提高。2022年,浙江省电子商务行业直接解决和间接带动就业岗位412.7万个,人才需求量增大。
1.1.1.1 电商企业产业转型,人才需求结构多元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些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比如云化SaaS服务、AR/VR/XR技术提升顾客体验感、智慧物流等方面,因此传统电商企业面临转型升级。跨境电商企业更需要一些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拥有综合创新能力和商业实践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随着数据要素成为重要的生产投入,具备数据分析与应用、短视频和直播等新媒体宣传与推广,同时掌握外语和国际贸易技能等方面的人才需求逐渐提高。
1.1.2 外贸业态不断丰富,人才需求素质提高
随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深化,跨境直播、本土化运营、数字化营销、海外仓智能管理等职业岗位对人才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也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技能水平、知识结构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中小微企业成为跨境电商运营人才招聘的主力军,在跨境电商各种主要岗位中,运营人才的需求增长速度最快,且供不应求,而相关岗位中对熟悉跨境电商全链条业务能力、掌握各大平台规则流程等方面都提高了要求。根据《浙江省电子商务人才发展报告》,以跨境电商企业需求岗位为例,运营岗位占86.1%,站外推广岗位占33%,产品研发岗位占25.8%,选品采购岗位占25.2%,美工摄影岗位占24.6%,物流仓储岗位占14.5%,可见跨境电商企业需求岗位主要集中在平台端、卖家端和服务商端。
1.2 企业用人需求
本文作者所在团队对杭州、绍兴44家跨境电商企业用人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从调查的企业问卷可知,目前对国商专业有需求的企业31%分布在服务业、17%在外贸行业、19%在电商领域。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主要技能需求按重要性依次是:团队合作能力(73%)、适应能力(60%)、交际能力(53%)、创新思维(51%)、外语能力(48%)、商务谈判能力(43%);82%的企业普遍认为国际商务专业学生需要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企业反映目前学生在实习或工作中国商学生存在的主要不足如下:国商专业学生存在实际操作技能缺乏、业务了解不够、缺乏主动性、沟通不畅、适应能力不强等问题。在招聘时,80%的企业认为学生的实践能力最重要,17%的学生认为学习成绩较为重要。企业普遍认为,现在高校培养人才最需要投入的是优秀的师资、实验室建设、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多接触社会等。
1.3 学生就业需求
本文作者所在团队对浙江树人学院国际商务2022届、2023届毕业生就业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座谈访谈,有效问卷141份。调查结果如下:
由等权关联度可以看出,抑螺效果、生态、社会及经济效益与抑螺防病林不同经营模式的关联程度差异较明显,其中各种经营模式与抑螺效果的关联系数最大为0.7667,其后依次为光能利用率(0.7344)、剩余劳动力利用率(0.7187)、环境改善程度(0.6659)、土地利用率(0.6434)、经济效益(0.6280)。
2022届毕业生中,44.19%评价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符合应用型,27.91%评价为理论研究型,13.95%评价为技能应用型。将近70%的毕业生依次认为商务英语等英语能力、商务策划技能、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能力、管理学等基本理论知识、涉外礼仪等文化沟通能力、国际经济法等法律知识对个人成长重要。73.26%的毕业生认为国际贸易实务等操作性课程对就业帮助大,63.95%的毕业生认为会计学等技能型课程对就业帮助大,61.63%的毕业生认为商务英语等语言类课程对就业帮助大。63.95%的毕业生认为校外实践类课程偏少,55.81%的毕业生认为课程涉及面较广。80.23%的毕业生希望开设实践类课程,53.49%的毕业生希望开设直播等跨境实训类课程。
2023届毕业生中,有49.09%评价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符合应用型,比2022届毕业生的比例上升5%;将近70%的毕业生依次认为实践应用能力、管理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商务策划技能、商务英语等英语能力、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能力对个人成长重要。60%的毕业生认为国际贸易实务等操作性课程对就业帮助大,63.95%的毕业生认为会计学等技能型课程对就业帮助大,45.45%的毕业生认为商务英语等语言类课程对就业帮助大。78.18%的毕业生认为校外实践类课程偏少,50.91%的毕业生认为课程理论程度高,与实际脱节;还有41.82%的毕业生认为专业课程的学习不够深入。78.18%的毕业生希望开设实践类课程,52.73%的毕业生希望开设直播等跨境实训类课程。
综上,近50%的国际商务毕业生认为该专业的培养目标符合应用型人才要求,近70%的毕业生认为实践应用能力、管理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商务策划技能、商务英语等英语能力、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能力对个人成长很重要;毕业生认为国际贸易实务等操作性课程、会计学等技能型课程、商务英语等语言类课程对就业的帮助大;毕业生认为校外实践类课程偏少,课程理论程度高、与实际脱节,专业课程学习不够深入等问题是目前培养体系的主要问题;大多数毕业生希望开设实践类、实训类课程。
2 国际商务人才就业范围
国际商务专业的就业范围十分广泛,分布在互联网公司、贸易型企业、跨境物流、银行、事业单位、电商培训机构及国内外相关专业研究生。
本文作者所在团队对浙江树人学院国际商务专业2021届、2022届、2023届毕业生合计150人的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对其就业行业分布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2021届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如图1所示。其中,制造业就业人数20人,占2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7人,占19%;批发和零售业就业人数17人,占18%。
图1 2021届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
2022届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如图2所示。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就业人数18人,占25%;文化、体育和娱乐业8人,占11%;金融业8人,占11%。
图2 2022 届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
2023届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如图3所示。其中,制造业就业人数10人,占20%;升学8人,占16%;文化、体育和娱乐业6人,占12%。
图3 2023届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
3 国际商务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人才供需不平衡
2022年浙江省电子商务从业人员需求量近1000万人,而目前全省电子商务相关专业毕业生仅有不到10万人,缺口巨大。同时,电商人才的需求结构也不断变化,对于新兴的电商模式和技术,如直播电商、社区团购、跨境电商、区块链等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更加紧缺。
3.2 数字化人才短缺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于从事跨境电商的人才来说,需要学习跨境电商平台运营、大数据分析、电商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知识、技能、模式,以适应市场变化和企业需求。然而,当前高校培养体系对这些数字化的知识、技能、模式未形成体系,缺乏对电商人才数字化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3.3 人才能力不匹配
现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快运用数字技术构建自身的核心优势,亟须数字化营销、跨境电商直播、供应链方案设计等方面的技术型、创新型人才,而大多数院校仍以第三方平台店铺的实训操作为主要内容,虽然近年来增加了实践活动的比例,但无论是知识结构还是能力素质,都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当前,企业最希望高校改进的是增强实践性环节,将校内内容与产业发展同步更新,但目前高校实际培养的人才离企业要求还相距较远,电商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短缺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掣肘。
4 国际商务专业应用型人才创新实践内容
为了满足数字经济时代国际商务人才的需要,浙江树人学院国际商务专业培养目标聚焦跨境电商、数字商务等领域,有针对性地培养系统掌握国际合作、投资、贸易及现代管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熟练地运用互联网平台开展各类商务运营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其实践内容以产教融合、数字赋能为宗旨,在人才培养过程依托数字贸易产业学院,联合政企行研多方协同、多种渠道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和协同育人项目,以“基础知识应用实践——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职业创新创业实践”三层次为核心,如图4所示。
图4 浙江树人学院国际商务专业实践内容
实践内容按难易程度可划分为基础知识应用实践、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职业创新创业实践三个区块,这三个区块既各自形成了鲜明的主题,又逐渐递进形成一个整体。
第一,基础知识应用实践。该区块主要包括专业导论、外贸企业调研、跨境电商市场调研、学科前沿讲座、企业家访谈等专业认知。这些实践活动主要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国际商务专业的核心概念、理论、方法和技能,以及该领域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从而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进行规划。
第二,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该区块主要涵盖模拟操作与虚拟仿真、认证培训、学科竞赛等环节。其中,模拟操作与虚拟仿真主要包括商务谈判模拟、商务数据分析模拟、传统外贸实务操作、跨境电商B2C运营、跨境电商B2B运营等;认证培训主要是指平时授课中注重课证融合教学,通过外贸业务员、商务英语、“1+X”跨境电商技能、“1+X”商务数据分析等职业技能证书,提高学生职业实践能力;学科竞赛是通过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电子商务、跨境电商、职业技能、创新创业等全国性、区域性的比赛,强化学生专业知识、沟通协作、创新创业等能力,促进学生对跨境电商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
第三,职业创新创业实践。一是校企课程共建。校内老师与校企合作业老师围绕电商运营、商业文案策划、商务数据分析、短视频设计、现代物流等方面的课程内容,打造符合企业需求的课程体系和系列教材;二是定岗实习就业。数字贸易产业学院与浙江省珍珠行业协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珍珠行业协会为学生提供珍珠产业直播基地顶岗实习岗位,学生通过星空创业联盟、菜鸟驿站、数字媒体工作室、二进制数智营销社团等学生团体选拔,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水平;三是产教基地建设。浙江树人学院国际商务专业依托数字贸易产业学院,与中国轻纺城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建立产教基地,在平台建设、商业项目运营、实验室共建、创业项目孵化等方面进行合作,完成“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创业支持”等方面的建设任务。
5 结语
浙江树人学院国际商务专业多年来构建政产学研联动的三层次递进创新实践体系,并通过系统的规划和广泛深入的校企合作,不断进行探索与改进,初步取得了一系列实践成果。
第一,学生竞赛成绩斐然。近四年来,学生获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近10项,省甲级以上科技竞赛获奖10余项。其中,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赛”跨境电商实战赛(独立站赛道)一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赛”BUC产教融合实战赛二等奖2项。
第二,学生创业效益显著。学生注册公司5家。2022届某毕业生现担任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科技有限公司、信息咨询服务公司多家公司及社会组织法人代表,其创业项目曾荣获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浙江省大学生职规赛二等奖、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创青春”浙江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铜奖、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400强、人社部“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绍兴市选拔赛暨绍兴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临平区首届大运河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等荣誉,其个人创业事迹和创业项目获得人民日报、新华社、浙江电视台各级媒体的多次采访报道。
第三,产教成果丰硕。结合本创新实践体系的成果《创新校研政企协同机制,培养现代服务业复合应用型人才》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产教改革项目《建设校企互动网络贸易实训平台的研究与探索》《新文科背景下的数字商务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获得省级教学改革项目。“基于IPRCDIO理念的《国际贸易实务模拟操作》课程教学模式优化设计”“《物流配送与仓储运作实务》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任务驱动教学在电子商务基础教学中的改革与实践”等项目获得省级课堂教学改革项目。教材《数字贸易:理论、政策与实践》获得省高校“十四五”重点教材1部。《创新创业基金项目》《校企互动实训平台建设的探索——以数字经济专业群(国贸、电商、物流、投资)为例》《新技术背景下跨境电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基于数字贸易人才培养的智慧商务实训室建设研究》《基于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智慧实训室建设研究》等获得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然而,在民办高校国际商务专业实践体系的构建中,如何更贴近社会的需求、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等仍需深入探索,应用型人才的实践体系构建任仍然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