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专业素养反思的个案研究*
2023-12-04李素素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李素素|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张家辉|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庄文虹|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专业发展)》指出,教师要理解自主专业反思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掌握自主专业反思的形式和内容,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1]。《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要求中学教育师范生要具有反思意识和批判性思维素养,初步掌握教育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2]。可见,反思不仅是教师应当具备的专业素养之一,更是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重要手段。但是,就中学地理学科而言,当前对于地理教学反思的研究较多,而鲜见地理教师专业素养反思的研究成果。优秀教师作为地理教师队伍中的杰出者,其专业素养及反思对其他教师具有借鉴意义。写反思日志是教师反思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分析反映地理教师专业素养的反思日志,可回答地理教师对哪些内容进行了反思、反思的结果如何等问题。因此,本研究尝试以反思日志为分析对象,对优秀地理教师专业素养反思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地理教师的反思性实践和专业素养的提升提供借鉴。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为充分从优秀地理教师的反思日志中挖掘其反思特征,本研究运用内容分析法来开展个案研究。个案研究并不固守着预先设定的理论架构,而是在研究中不断调整与发展研究理论框架,有利于以开放的视角看待反思与教师专业素养的关系[3]。
本研究将反思日志进行编码,以“篇”作为分析单元,根据主题和内容逐篇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反映出相应教师反思内容的实际情况。研究采用同时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编码的方式,对意见不一致的分析单元则进一步请教地理课程与教学论专家至意见统一,最终得到统计结果。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C老师,教育硕士,高级教师。他任教20余年,是所在市的地理学科带头人,具有丰富的地理教学经验;他发表教育教学论文60余篇,主持省市课题研究10项。可见,C老师是优秀地理教师的代表。同时,他也是一名教学反思的实践者,从教至今已经积累几十万字的教学反思。因而,本研究选择C老师为研究对象,具有典型性。通过对其反思日志进行内容梳理,研究者共整理出177篇反思日志作为研究样本。
(三)分析框架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是国家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也是教师培养培训、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4]。本研究的分析框架(如表1所示)主要借鉴《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在“基本内容”中设定的三大维度十四个领域,同时结合申继亮、刘加霞等学者的观点[5]以及C老师反思日志的主要内容,对相关领域进行界定。
表1 地理教师专业素养分析框架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基于对C老师反思日志的分析,研究者发现其反思内容在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维度上均有所体现。整体来看,情况如下:专业能力出现的总频次最高,占总数的52.1%,是其关注的重点;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两个维度出现的总频次则大致相当,分别占总数的23.7%与24.2%。
(一)专业理念与师德
专业理念与师德是地理教师在对地理教育工作本职的理解基础上形成的教育观念、理想信念以及在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起着最基本的导向作用。反思日志在该维度的频次如表2所示。
表2 “专业理念与师德”各领域的频次分布
1.职业理解与认识
针对当前对地理教育重视不足、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C老师认为地理教师应意识到教师劳动具有长期性和长效性,地理教师的重要性并不取决于高考分值,而在于教师的业务能力与师德修养。
2.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与行为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C老师注重基于学生个体差异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优化方案,面对学习有困难、封闭自卑的学生,对其进行帮扶与关注;面对学习认真但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培养其学习方面的核心思考力。
3.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在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上,C老师注重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如在地理教学中采用师生交替讲解、让学生编写试卷等方式;二是引导学生获得品德养成、思维习惯形成等方面的发展,如帮助学生养成低碳环保的意识,使其认识到生态恶化给人类带来的沉重后果。
4.个人修养与行为
C老师善于挖掘优化个人修养与行为的途径。首先是规范行为举止。C老师认为教师可以通过规范自身的行为举止与教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其次是调控情绪状态。C老师多次提及保持情绪状态稳定的重要性,认为对待教育教学要有耐心、爱心。
(二)专业知识
丰富的专业知识是教师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在专业知识方面,C老师的教学反思日志中对“学科教学知识”与“地理学科知识”两个领域着墨最多(如表3所示),这说明与地理学科密切相关的知识引起他更多的关注。
表3 “专业知识”各领域的频次分布
1.教育知识
C老师利用教育知识指导地理教学实践,并通过实践丰富理论知识。首先,他用教育心理学相关原理分析不同情境下学生的心理特征,并据此选择教学方法与策略。其次,他尊重学生智力发展的差异,例如他通过对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的分析,发现不同学生在空间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上有所差异,进而提出相应差异教学的对策。
2.地理学科知识
C老师对地理学科知识的反思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重视地理学科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C老师及时记录教学过程中学生反馈的地理学科知识,反思自身对地理学科知识的掌握是否全面、准确,并不断充实、完善自身的学科知识体系。第二,重视对地理学思想与方法的理解与应用。他运用地理学思想与方法指导地理教学,并注重引导学生习得地理学思想与方法,例如在定位区域位置时利用典型区域特征定位法、特殊地理事物定位法、文字提示信息辅助判断法等。第三,重视挖掘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他尝试筛选地理教育与环境教育、生存教育、生物教育联系密切的内容,尝试设计与组织跨学科教学。
3.学科教学知识
C老师对学科教学知识的反思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掌握地理课程标准。C老师的反思日志中单独对地理课程标准进行分析的篇目较少,主要是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反思地理课程标准要求的落实情况以及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情况,此外,他还对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进行了深刻的思考。第二,掌握课程资源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法与策略。他积极将地理知识、地理学思想渗透到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开发中。第三,理解学生在学习地理学科知识时的认知特点。他基于学生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与思维方式,提出针对性教学策略。例如,学生对季风的成因较难掌握,他就在教学过程中抓住“环流”两个字展开,重点描述地理过程,帮助学生理解。
4.通识性知识
通识性知识是有利于地理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一般文化知识。在该领域,C老师主要关注人文社会科学等知识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例如,他结合“寒”字的发源及《列子·汤问》所述,解释为何用“寒”而非“冷”来形容最冷的节气。
(三)专业能力
教师专业能力指教师将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体运用于实际教育教学情境的能力,它是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保证。反思日志在该维度的频次如表4所示。
表4 “专业能力”各领域的频次分布
1.教学设计能力
C老师基于学情、课程标准要求等,反思地理教学目标、方法与过程的设计。一是关于教学目标的设计,他通过对地理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变革的分析,提出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是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二是关于教学方法的设计,他比较注重利用实物演示创设教学情境,优化地理教学。三是关于教学过程的设计,他通过对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监督,反思其合理性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措施。
2.教学实施能力
C老师关于教学实施能力的反思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能否有效调控教学过程,他认为课堂授课模式是灵活的,可根据学生的学情调整教学节奏与内容。二是能否合理处理课堂偶发事件,如学生可能提出超出教师认知的问题。三是能否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他探究了利用学科App资源等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方法,并提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地理教学应基于地理学科的基本原理重新整合知识。四是语言表达是否合理,他要求自身口语要具有生动性、准确性和含蓄性,地理学术语言的应用要符合科学性和逻辑性。
3.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能力
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依赖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C 老师提出师生之间要建立友谊和信任,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情感环境并用智慧去维护,还要能妥善应对师生交往中的突发事件。此外,他重视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如引导学生在有关工业生产布局的学习中树立“城乡共同体”生态观等。
4.教育教学评价能力
教育教学评价能力既包含对学生开展合理性评价的能力,也包含对教师自身教学进行价值判断的能力。在学生评价方面,C 老师提出不能简单以分数评价学生,而应通过个体差异评价、多视角评价等方式综合评价学生。他发现正向激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应善于挖掘学生的优点。在教师评价方面,他认为当前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评价缺少基于学生角度的指标,所以应将学生参与课堂的表现、感受、收获作为地理课堂评价与教师评价的重要依据。
5.沟通与合作能力
C 老师对沟通与合作能力的反思主要涉及与学生和同事的沟通与合作。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他主动了解学生、尊重爱护学生,能够平等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此外,他认为通过与同事间的交流对话能够借鉴和吸收他人的经验和方法,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专业视野,促进自身更快成长,因而他积极参与协同备课、学科培训交流等专业合作活动。
6.反思与发展能力
在反思方面,C老师提出“实践—研究—反思—再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过程,回看教学视频、撰写教学反思日志、建立教师成长记录档案等都是教学反思的有效途径。在发展方面,C老师结合实践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如广泛阅读书籍、开展教育研究、积极参与专业培训等。
三、讨论与建议
(一)讨论
1.反思意识与反思动机来源于教师主体
C老师具有强烈的反思意识与内在的反思动机,并勤于开展反思活动。他善于主动发现自身专业素养及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能够敏锐地捕捉影响自身专业素养与地理教学的诸多因素,具有反思意识,反思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较强。他常以探究者和研究者的角色来审视自己的专业素养与教学活动,将蕴含在实践背后的原理显现出来,重组经验,获得成长。可见,地理教师长期保持内在反思动机,是反思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
2.反思内容涉及地理教师专业素养的各要素
C老师的反思日志在内容上涵盖《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的各个领域。在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其反思的重点在于教师主体对自身、学生、地理教育的理解;在专业知识维度,其反思围绕地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展开,关注自身对地理教育相关知识的把握;在专业能力维度,地理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以及反思与发展能力是其反思的重点。可见,地理教师的反思内容既应重视教学活动本身,又需包含对教学活动原理及其赖以发生的社会环境背景的分析。
3.反思结果指向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
C 老师的反思活动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出发点,以促进专业素养提升、推动教学行为改进为目标。他的反思日志不是经验性的教学总结,不是单纯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情境描述,而是体现出可重复实验的研究性反思的特点。C老师的反思关注学生的发展,同时也关注自我专业素养的提升。通过其反思日志,我们可以发现,反思活动先是引起教师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提升,而后引发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并最终使教师的价值、信念、情感发生改变。可见,地理教师的反思能够促进自身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专业素养的不断积累与革新。
(二)建议
研究发现,在反思的作用下,教师的实践经验与外界知识理论不断互动,专业素养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因此,笔者从地理教师自身成长与教师培育工作两个角度提出建议。
1.教师个体应明确反思内容与途径,激发专业素养提升的内驱力
地理教师应该积极探索自我成长,坚持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反思取向。
第一,明确反思内容。地理教师应基于地理学科特性明确反思内容。反思不仅要关注自身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两个外显维度的专业素养,而且要审视自身专业理念与师德的素养现状,并注重将地理学思想贯穿其中。例如,在进行专业知识的反思时,地理教师除重点思考自身对地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外,还需反思自身将教育知识、通识性知识与地理教学融合的现状。
第二,把握反思途径。地理教师要养成多记录、勤思考的习惯,提高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主动开展反思研究。反思取向下地理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途径,包含写教学日志、写教学随笔、写传记、观看和评析自己的录像课等[6]。值得注意的是,教学日志、传记等文本的撰写除事实性与概括性的描述外,更需进行批判性描述。
2.教师培育应加强对反思的宏观指导,增强专业素养提升的外驱力
教师培育工作应加强对反思的宏观指导,营造反思文化,以增强专业素养提升的外驱力。
第一,创建反思群体文化,激发教师的反思动机,以提升教学反思的专业自觉性。作为影响教师专业素养反思与发展的客观因素,学校应注重学校文化建设,并为教师反思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例如搭建反思交流平台、提供录课教室等。
第二,创新教师培养机制,给予地理教师反思理论与方法的指导。教师的反思需要专业理论引领,学校和教研员应该针对地理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反思提出切实可行的指导和建议,并在日常教师培训工作中增加反思理论与方法的学习、考核环节。
第三,构建反思实践共同体,同伴互助提升反思效果。反思实践共同体可以将不同发展阶段的地理教师组合在一起,使个体之间进行知识、信息的频繁交换,实现互动研讨、资源共享,进而使教学理念得以相互渗透融合[7],以此提升反思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