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学业质量监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借助数据分析提升区域义务教育整体水平的实践
2023-12-04赵闻宇江苏省东台市教师发展中心
赵闻宇|江苏省东台市教师发展中心
徐成会|江苏省东台市第一中学
义务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监测是精准把脉教育教学的工具,深入研究学生学业质量监测数据,能发现教育教学中隐藏的问题与短板。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要把学生学业质量监测结果作为评价课程实施质量的参考指标,从而进一步推进课改的落实[1]。江苏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每3年监测1次学生学业质量,当前可供研究的相关数据提供于2020年,数据抽测年级为各区域随机样本学校的四年级和八年级。本研究以《2020年东台市义务教育学生学业质量分析报告(总报告)》和《2020年东台市义务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综合指标分析报告》中的监测数据为依据,剖析教育教学中的存在问题,探析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提出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可行性建议,以期推动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从而促进区域义务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一、研数据、诊问题
(一)教师工作满意度有待提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要求。要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内涵,课堂教学是关键,而教师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教师工作满意度直接影响课堂质态,也直接关系教学质量。通过四年级监测数据可以看出,东台市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情况如下:整体上,城区满意度较高的教师所占比例为85%,达到江苏省平均水平,但在乡村,工作满意度较高的教师所占比例仅为77%,远低于省平均水平。这一方面反映出区域教师工作满意度整体水平不高,达不到“教育强市”的标准;另一方面也说明城乡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满意度差距较大,今后在提升教师工作满意度上,相关举措要向乡村倾斜。
(二)教师教学方式需进一步优化
2019年7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优化教学方式[2]。监测数据显示,在课堂教学方面,有三点有待加强:一是因材施教做得还不够,如学生问卷中的“老师关注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进步”这一项,20%的四年级学生、44%的八年级学生认为教师做得不到位;二是互动教学还有待强化,如八年级学生问卷中的“老师在课上组织我们进行小组活动”这一项,仅有36%的学生选“总是”,另外一项“老师引导我们就某个问题进行讨论”,也只有43%的学生选“总是”;三是尚需多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如学生问卷中的“老师鼓励我们猜想并通过各种方法验证猜想或得到结论”这一项,有31%的四年级学生、54%的八年级学生认为教师还需强化。此外,从教师教学方式指数与学生学业成绩关系的点阵图也能看出,抽测年级的学生学业成绩均处于全省中游水平。因此,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努力提升学生学业成绩,成为当务之急。
(三)师生关系有待进一步改善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策略等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监测数据显示,师生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如八年级学生问卷中的“当我回答问题紧张时,老师经常鼓励我”这一项,仅有约52%的学生填“是”,这说明课堂教学中教师鼓励、支持学生的评价做得不好。又如八年级学生问卷中的“老师就算批评我,也能尊重我的感受”这一项,仅有约52%的学生填“是”,这说明课堂上教师的教育还缺乏耐心,缺少艺术化处理方法的运用。
(四)教师的专业素质需进一步提高
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监测数据显示,教师的专业素质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尤其是乡村教师在这一项上更是薄弱,如仅有62%的教师认为自身“专业发展较好”,而乡村教师选这一项的人数占比仅为54%。因此,区域尚需在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花大力气、下真功夫。
二、谋对策、寻突破
(一)优化教书育人环境,坚守为国育才使命
教师是课堂教学质量的直接把控者,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优化教室环境、办公环境、生活环境是提升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有效方式。2022年,东台市教育局对全市学校,尤其是硬件设施落后的农村学校,实施了硬件设施改善升级工程。市教育局投入大量专项资金,实施中小学教室照明增亮、学生桌椅换新、办公桌椅更新、直饮水供应和厕所革命等项目:1 278间教室安装了LED绿色灯具,2.3万套符合新国标要求的桌椅投入使用,456台直饮水设备加装到学校的各个角落,55个厕所项目完成改造升级。此外,10所农村学校的浴室条件得到改善,16所学校的食堂改造整体完成。
除了硬件设施的不断改善,市教育局还加大教师思想理论武装的力度,引导教师与时俱进,以确保教育系统始终是党领导下的坚强阵地。全市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市教育局定期召开全市教育系统视频会议,集中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各学校组织开展“学习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等主题教育,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师生头脑,从而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激发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情怀。
(二)提升课堂教学质态,推进课改不断深入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要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随着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3]。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紧扣新课标、渗透核心素养、做到立德树人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东台市教师发展中心在盐城市“学思融通”教改主张的框架下,深入研究,提出了“问题导学、限时讲授、鼓励表达”十二字教学要求,并出台了相关指导文件,鼓励教师积极改变传统模式、优化教学方式、适应时代需求,尽快探索、磨合与实践出符合新要求的教学风格。同时,在不同层面积极开展各项课改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分享与交流课改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市教师发展中心定期对各项活动材料进行分析,并在全市推广优秀经验。同时,针对共性问题,及时研究出可行性解决措施,并对各学科构建基于新课程要求的区域教学范式进行专业指导。市教育局还积极鼓励教师申报课改课题。在2022年成功立项的省、市级课题中,与课堂教学改革相关的课题占绝大多数。这也反映了区域内教师紧跟时代脉搏、追求卓越自我、筑梦教育未来的职业担当。
(三)加强名师的辐射引领,构建师生融洽的课堂
课堂上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跟民主的氛围、教师的教育教学艺术密切相关。有这样一种现象:相同的班级,有的教师上课时课堂气氛沉闷,而有的教师上课时则气氛活跃。其实,这与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很大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营造民主共建的课堂氛围,通过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和发现问题并积极展示。在引导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沟通,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再变换方式进行导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要有耐心,千万不能产生浪费时间或不如直接讲解的想法。在导学过程中,如果有学生答不上来,教师要以鼓励为主。只有把学生都调动起来,才能构建师生融洽的课堂。
如何使更多的教师善于引导与调动学生?市教师发展中心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十分注重优秀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要求各校的“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教学骨干,每年上一定数量的示范课;要求各校中层以上干部,钻研新课标、新教材,每年上一定数量的研讨课;要求各学科中心组成员,每年面向全市教师开设一定数量的展示课。此外,市教师发展中心还积极组织与周边县(市、区)开展跨区域同课异构活动,交流教学艺术。观摩、研讨优秀教师精心准备的课堂教学,让教师们有所学、有所感和有所悟,从而优化自身的课堂教学。
(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整体业务水平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践行者,需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努力提高专业素养,这样才能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完成新任务。质量监测数据显示,东台市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不高。只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才能提升整体教学质量。2023年初,东台市发动了教育系统全员读书的号召,并发布鼓励性的政策文件。同时,还组建了各学科青年教师“读书班”,针对各学科特点推荐必读书目与选读书目,组建读书交流群,并逐月检查读书进展情况。
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是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教师业务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建立学思融合的生本课堂,是深化课堂改革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市教师发展中心针对教师急需“充电”的情况,增加培训种类,扩大培训范围,加强培训力度:通过教师全员集中培训,邀请各类专家开设解读《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讲座,降低教师理解新课程理念的难度,使教师能够迅速吸收、尽快运用;通过学科中心组分学段、分学科培训,细化新课标落实到课堂的具体方式,使教师快速转变、融入角色;通过组织学校教学干部参加华东师范大学高级研修班,使教学管理层与时俱进,做好学校的培训管理工作;通过定期检查各学校的教研组培训、备课组培训、新教师培训等校本培训项目,并进行量化考核,将推进教师整体专业发展的提升目标落到实处。同时,发挥地缘优势,加大“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力度:多次组织骨干教师前往南通市,学习其20年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感受其课堂教学改革后学生在学习方式、思维逻辑、探究实践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与南通市多个学校组成联盟,邀请南通市骨干教师开展“同课异构”、优秀名师“传经送宝”活动,其辐射面广,震撼力强,实效性高;与华东师范大学教师培训部门深度合作,邀请大学教授为教师更新教学理念赋能;在暑期集中培训时,聘请外地课改专家为教师进行技术指导。
综上所述,作为精准把脉教育教学的工具,义务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监测数据能有效显示区域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短板。深入研究数据并据此制订针对性策略,做好应对措施,有助于提高区域教育教学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