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教育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

2023-12-04詹洪春马子洋朱璐婕吴玲玲

高教学刊 2023年34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道德

詹洪春,黄 黎,马子洋,朱璐婕,吴玲玲

(玉林师范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1]”同时,他还对教育提出了“培根铸魂、启智润心”[2]的要求,强调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立足新时代,大学思政教育之根本在于立德树人,其目标主要是通过引导大学生立志、立德、立心和立信等,培养其高雅的人文精神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为此,要确保思政教育活动的深度覆盖,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培根”;要质效并重建强高校思政教育课堂,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铸魂”;要引领大学生强化人文道德实践,始终用高尚情操和文明言行“润心”,要用先进思想和理论教育来武装当代大学生,让他们保持正确观念并能主动“纠偏”。

人文精神是人类发展、超越、提升自我的内在动力,体现着对真善美的追寻、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成为推动文明发展的精神文化动力[3]。人文精神既凝聚了社会文化成果,彰显人生的境界,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当今时代,社会转型、科技剧变、价值多元,而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呼唤更多具有现代进步意义的精神,尤其是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是做实大学思政教育的重要归旨之一,更是检验大学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最直观维度。

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大学期间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责任观、就业观和恋爱观等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个体提升人文素养、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尤其是置身新技术、新思潮、新概念不断涌现的环境中,学生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迷茫或困惑,甚至会不知所措、误入歧途。而思政教育就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念,引导其不断陶冶“真善美”情操并付诸实践的课程,因此在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上必须适应新时代特点和学生需求,将关注学生思想变化和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进而更好地帮学生解决思想困惑和行动烦恼,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一 以思政教育深度覆盖来“培根”

长期以来,很多大学的思政课程仅停留在教什么、考什么、怎么考等层面,思政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给知识、给答案、给方法,这种把“塑造人”的课程混同于一般知识性课程的做法,不仅没有体现出思政课程的学科特点,更不容易达成“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4]。

新时代,大学教育的根本归宿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青年,因此从广义上讲,学校所有教育工作者都是德育“工程师”,都承担着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结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效育人的要求看,高校思政教育的重点是实现全过程、立体化覆盖,意即实现全员、全程、全效的深度覆盖。

全员覆盖主要是就人员角度而言,包括“全员思政”和“全员育人”两个层面。在“全员思政”方面,教师和政工干部要全员参与,基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导向、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原则,将以“育德”为核心的价值引领摆在课程建设、教学组织、品德评价等多维度进行考量,为提升学生人文情怀找准落点。同时还要广泛调动学校的党团组织、宣教意识形态、学生管理和社团组织等方面的积极力量,形成课内、课外协同育人,全员参与互动的新格局。在“全员育人”方面,要力戒“思政工作是思政课教师的事”的片面认识,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工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高尚情操,合力实现德才并育的发展目标。

全程覆盖主要是指教育过程环环相扣、细致入微,从而内外兼顾,修于内者必发于外。因此,相应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重点围绕涵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行布局,于方方面面、时时处处体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守法敬业、诚信尚德和坚韧坚强等的德育内容。此外,还要善于利用新媒体、特色活动等方式,提升思政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助力打造人文校园(图1)。

图1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全效覆盖重点是就内容方面而言。要突出主旋律和育时代新人的价值导向,深度挖掘学生身边的榜样,以先进典型和事迹鼓舞人、感染人、激励人,让学生在浸润着书墨香、花草香、正能量的校园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素质,厚植人文精神沃土。

二 以打造优质思政课堂来“铸魂”

新时期,思政课程影响力的提升必须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更应积极倡导人的潜能的实现,这也是通过教育培养健全人格的一部分。从人本主义视角看,教学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自尊心,帮助学生充分发挥潜能,发展个性和实现自身价值,主张师生之间真诚的情况交流,强调师生关系对学习的积极作用,民主平等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结合高校思政教育课程的实践看,既应该关注教学中学生认知的发展,又应当关注教学中学生情感、兴趣、动机的发展规律。要通过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心路历程,掌握学生的爱好、需求、已有的经验及个体差异,最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把握每一个细节并因材施教,让课堂体现道德的力量,让课堂充满活力与正能量[5]。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思政课堂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人文精神的主渠道,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人生目标的塑造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尤其是在价值观多元的当下,唯有不断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才能让学生听进去、信起来、动起来,进而用先进文化和思想凝心铸魂。

具体来说,实现优质思政课堂建设的目标,首先是在提高针对性上下功夫,要结合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薄、人生理想不清晰、功利主义和好高骛远等现实困境,通过课堂教育、讨论辩论、谈心谈话等手段,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讲清说透大家关心的重大问题和疑惑困惑,让学生深刻领会世情、党情、国情及社情民意,引导他们成为懂感恩、有知识、有情怀和敢担当的一代。其次是在实效性上下功夫,要着眼强化创新理论武装,推动爱国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引领广大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但同时也要避免思政课堂照本宣科、一味说教的传统做法,尽量多采用信息化手段、头脑风暴等形式营造学习气氛,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既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政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也要注重课程思政的潜移默化效能,推动二者同向同行、有机融合。再次,还要在创新性上下功夫,要致力推动思政课堂“讲、辩、评、悟、做”一体化发展,对于老师该讲的题目,一定要讲清、讲透、讲实。对于热点和有争议的问题要鼓励思辨,通过互动式、启发式教学让学生更加客观全面地看问题。就思政教师的授课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表现,应探索建立多层次、多主体的评价体系。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要鼓励学生在反思中不断感悟、升华,最终凝结为内在的真善美,并自觉运用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行为,确保当代大学生真正拧紧思想“总开关”,把牢行动“方向盘”。

三 以强化人文和道德实践来“润心”

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缘起于高等教育的人文传统。正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自古以来,人文教育就是高等教育的内核。在中国,从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到宋代书院;在西方,从古希腊柏拉图创办的柏拉图学园到中世纪大学的典范牛津大学,无论是以培养内圣外王的君子贤士为目标,还是以培养百科全书式的政治精英和绅士为目标,大学教育的精髓都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理想,且这种理想是以塑造人格为根本,致力追求道德上的尽善尽美[6]。此外,建构主义也认为,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也不是一个“被动吸取知识和记忆、反复训练、强化”的过程,而应当是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调动原有的经验和知识,去尝试解决新问题并同化新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大学教育的归旨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青年一代,归途是让学生走向社会,成长为对国家发展、民族进步有用的人才。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看,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主要是一种以大道、大义、人生、人性和人格为本位的意识价值取向,外在表现是健全人格、客观理性、求善求美和造福人类等,是大学生在对自身的认识、自身的发展、自身的完善和自身的需要过程中,于无形中养成的价值观和“精气神”。而道德简单说就是一个人的德性,指的是衡量行为正当的观念标准,是一个人在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一贯的特点和倾向。从实践角度看,强化大学生的人文和道德实践是贯穿学生求学、择业、就业和发展全过程的终身课题,但对高校和思政课教师来讲,主要是承担起以下三个方面的责任:一是激发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可以通过典型学习、志愿服务、社团活动等途径,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道德主人翁精神,引导他们克服利己主义、功利思想等不良影响,自主地进行道德认识、判断、选择,激发他们的道德责任意识和人文情怀,使他们从外在被动服从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主动理解并遵守道德规范的模范践行者。二是提升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层次。重点是帮助学生实现从道德他律-自律-自由道德的嬗变,只有当学生不再过多关注道德规范的外在功利和效果的时候,才能真正把道德知识内化为道德理性,外化为优雅举止,进而自主地进行人文和道德实践活动。三是引导学生做知行合一者。道德认知是道德实践的前提,但道德实践反过来也促进了道德的认知,知与行互为手段,也互为目的。由此,高校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校内外协同互动的实践活动,激发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和道德动机,让他们主动投身道德实践,去更深层次地感悟“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德浸润,进而主动知行合一、回报社会、提升品格和完善自我,走好今后的漫漫人生路。

四 以先进思想和理论教育来“纠偏”

针对网络时代信息庞杂、观点多元、良莠不齐的特点,大学生是最容易受错误观点和思想影响的群体之一。这时候,思想政治课就必须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改造的任务,意即通过思政教育增强大学生在思想上、行为上的“获得感”。

立足当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高校思政教育必须立体全面宣讲的重要内容,对高校履行“立德树人”使命有着“一锤定音”的功效。这是因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把握历史规律、顺应人民期盼,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立足当今世界发展规律和中国国情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南,体现了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7]。因此,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化解部分大学生的不正确认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理念,提升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新一代”的力量。

具体来说,大学生想要成为“合格的学生”“合格的职员”“合格的公民”,政治合格是底线要求,而做到政治合格首先就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从高校角度看,高校思政理论课程的出发点必须立足社会主义的政治性,其教学的目标应当全面反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要求,要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共产主义理想对大学生发展的指引,使个人理想不偏离共产主义这一远大理想,个人志向始终与时代、与人民同频共振,最终才能确保当代大学生在面对大是大非问题时,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正确立场(图2)。

图2 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到思政教育中

此外,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课程和活动,还可以为思政教育实践和改革提供根本遵循和正确指引。一方面,可以让大学生时刻保持对世情、党情、国情的正确认识,指引其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对照思考责任使命、人生目标、人生定位和努力方向,确保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有益的人。另一方面,还能培养其敬畏之心,进而时时刻刻做一名知法守法、遵纪守规、不违背公序良俗的社会公民,确保自身言行不“跑偏”,自觉承担起新时代赋予青年一代的光荣使命。

放眼未来,大学生群体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希望所系,更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人才资源。通过引导当代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可以弄清百年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理论问题,还可以进一步明晰今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总蓝图”“时间表”“路线图”“施工表”等规划指南,才能更好地引领大学生投身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人文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