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汉乐”非遗传承现状调查与建议

2023-12-04向易菲宁波大学音乐学院

艺术品鉴 2023年30期
关键词:虚拟现实广东文化遗产

向易菲(宁波大学音乐学院)

广东汉乐在2006 年6 月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岭南民族器乐的一个典型代表。它是客家人南迁时带到广东地区保留、发展起来的一种外来文化,而其前身便是中原古乐。人是音乐文化的载体和传承者,从人口学的角度而言,人口的发展及迁徙时刻影响着音乐文化的兴衰迁移,迁徙就意味着文化的流动,早年的中原客家先民,将陕西的“西”和湖北的“皮”通过南迁,带入了客家大埔地,融入当地的民俗之中,衍生出了广东汉乐。在汉族音乐由于种种原因而大量流失的情况下,地处一隅、经济落后的客家先辈,将这项宝贵的传统传了下来,奠定了他们的生命根基,也为今日的人们寻找到了一条可以追寻古老音乐文化的蛛丝马迹。广东汉乐是中国中原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的精髓,吸收了客家民间音乐的精髓,并融合了潮乐的元素,形成了一套独特而完整的音乐系统,对中国民间音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它也富于本地民俗风情特色,有相当一部分乐曲直接记录、并反映了当地的社会结构、民间习俗等,在民俗学中同样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广东汉乐是一种以口头形式流传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的传承方式被称为活态传承。活态传统的传承者一般是指各种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者,有别于“博物馆式”的传承者。它最突出的特征是将人类作为载体,人是活态音乐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因此,传承者就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若是离开了身怀绝技的传承人,非遗音乐就将无以为继。但我们不难发现,当今的广东汉乐传承人存在着人数少、老龄化严重这些突出问题。现今广东汉乐的认证传承人仅有张高徊、饶宝龙和罗邦龙三位,且他们的平均年龄都已达到八十高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生活日趋多元化,如今青少年对于传统音乐的兴趣逐渐淡化,而老一辈艺术家又随着年岁增长逐渐退出舞台,人才队伍青黄不接,广东汉乐面临濒危的处境,亟待加强保护与传承。

一、广东汉乐保护现状

(一)政府主导

为了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2005 年12 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的政府文件。在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新世纪新阶段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纲领文件中,中央政府分别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各提出了16 字方针。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广东省政府也出台并执行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制定了保护传承和资金支持等方面的管理措施,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还在广东省建立了“广东省文化馆” “群艺馆” “汉乐协会”等多个平台,为广东汉乐的传承与保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14 年8 月成立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各项非遗相关活动、整理并收录百余首汉乐曲,全力保护广东汉乐发展成果。

(二)社会参与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非遗保护的重视,社会各界也积极响应。广东地区组建了以民族管弦乐团为主体的女子乐团,采用民族管弦乐团的形式演奏汉乐合奏曲;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汉乐的传习也日益凸显和丰富。汉乐艺人每年开展近百场演出,除了广东地区,还远赴北京等地专程表演,还先后亮相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在各民族器乐大赛中,更是屡获全胜。此外,依托互联网,广东省还在以“广州大剧院”的网络云剧院为代表的各类虚拟文化平台,开设了“漫游经典”栏目,以传承人和研究学者为主体开展汉乐相关广播节目,试图以百姓更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广东汉乐,感受客家文化。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响应国家号召,助力非遗传承。

(三)传承主体的转变

建立广东汉乐活态传承机制,最关键是人。广东汉乐的传承人数量少、年龄大、断层严重是其面临失传的主要原因。因此,挖掘新的传承主体成为传承汉乐的必由之路。如今,随着人们对于传承人问题的重视,汉乐的传承主体的重心,也由老一辈艺术家转而聚焦于中小学生和大学生这些年轻势力。

梅州市嘉应学院的学生每周都有2-4 个小时的时间专门在校学习汉乐。按学院规定,音乐类学科各个专业的学生都需具备将汉乐与所学专业相结合的能力。一时间,学院涌现了许多大学生汉乐表演者、汉乐教师、汉乐研究学者、汉乐作曲者等。在这之中,汉乐与音乐教育的结合尤为有意义。让接受过专业音乐学、教育学训练的教师用系统、专业的方法教授汉乐演奏,不仅扩大了汉乐传承主体的体量,同时很好地解决了汉乐多年来口传心授而导致的教学效率低、不全面等问题,由此为汉乐的传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广东汉乐发展建议

(一)广东汉乐与虚拟现实平台

在广东汉乐的传承中,政府作为主导力量已经颁布了大量文件,并设立了许多平台为保护广东汉乐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然而,政府所作保护措施只是一个开始、一个大的方向,它并不能细致地照顾到每一位汉乐传承人、组织者、受众群等的利益。此外,因大多数的政策是多年一次、自上而下的,相对来说,它不具备实时性。而要真正能够捕捉到大众对汉乐的需求,还需借助现代先进科技手段,采用创新形式对汉乐进行保护,将新技术引入非遗领域。笔者认为,虚拟现实技术是最佳选择。虚拟现实是21 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技术,将虚拟与现实相结合,它以计算机来模拟某些特定环境从而实现随时随处为用户带来沉浸式的体验。“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多的数字化科技手段被运用在音乐类非遗传承保护工作中,如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体感交互等。这些技术被广泛运用于音乐类非遗文献数据库建设、音乐类非遗交互软件App 开发、音乐类非遗虚拟展示等。”政府可以与专业的虚拟现实平台合作,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广东汉乐的演出、文旅、教学等各个领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带来极大的便利。

音乐作为表演类艺术,具有强烈的舞台性,而开办一场舞台演出的人财成本极高,这就使得高维护成本和演出的不可重复性成为非遗传承中的难题。而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传承人团队仅需完成一次数据采集,再加之后期的技术制作,便可在虚拟现实平台中无数次地重复播放,这或许能够成为解决成本、人力两大难题的最佳途径。此外,虚拟现实技术中的另一个关键词则是“交互感”。传统的音乐表演是由表演者站在台上,观众站在台下,而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使观众与舞台融为一体,成为一名表演者。以往的器乐演奏、声乐演唱都是实践性、技能性、舞台应用性很强的艺术“功夫”课程,教学活动中绝大部分的演奏、演唱、肢体技能信息都要依靠教师现场传授,学生接受知识信息后进行消化和实践操作。教授过程中,教师的灵变、学生的理解都直接作用于教学效果。比如乐器演奏时手指动作勾、拉、弹、抻、旋、颤、按、压等微操,演唱发声时唇、喉、舌、颚、窦、腔体共振的细节操控等,任意细微的变化都影响着音色、音高、情绪的表达。“在实验过程中,通过绿幕抠像、3D 建模等技术,将演唱演奏的过程,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拆解,学习者只需要操作鼠标就能完成演唱、演奏,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让观众亲身参与,能大大激发其对于汉乐的兴趣,同时又便利了汉乐的学习。这些技术若由政府采纳并投入到演出和学校等场所,将大大降低传承中产生的成本、减少由硬件设施不足带来的麻烦、增添汉乐传承的趣味性与便利性。

此外,观众对“沉浸式”体验的追捧,在这几年里已俨然成为演出市场中的一种时尚。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广东汉乐中,必将大大提高大众对于汉乐的关注度。另外,借助于虚拟现实平台的共享性和广泛传播,广东汉乐的受众面也势必随之增加,自然也为汉乐非遗的传播与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不仅仅使汉乐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更为其提供了可持续的传承与传播方式,真正做到了“活态传承”。

(二)“广东汉乐”非遗主题旅游

近年来,文旅融合发展已成为一种常态,二者常被同时提出并相结合,是因为它们同时具有活态属性。《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政策,都把“非遗”与“旅游”结合起来,并将其纳入了重点发展工程,为文旅融合给予明确指导和政策保障。这些独特的文化特征为旅游产业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游客通过参与和体验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满足其对深度旅游和文化体验的需求。这种丰富的旅游产品和体验有助于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进而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广东是一个经济大省,旅游产业非常发达,据了解,即便是在近两年的特殊时期里,广东省每年也有超过2 亿次的游客量。拥有如此庞大体量的游客基础,若将汉乐非遗文化与旅游业相融合,无疑将对汉乐的传播与发展产生巨大推动。“‘非遗融入旅游’的关键所在是当地旅游事业当下发展状态需较为成熟,将非遗文化视为“附加属性”向地区旅游业、文创产品逐渐渗透。”笔者认为,如果当地文旅相关部门能够推行“广东汉乐”非遗主题旅游项目,将汉乐融入进旅游项目中。旅游项目以汉乐为线索,以梅州为主要地区,赏广东汉乐,品客家风情。其中项目可以包含欣赏汉乐演出、聆听汉乐传承人讲述传承故事、亲自体验汉乐演奏等,省政府甚至可以建立“广东汉乐博物馆”供游客参观。由此,“广东汉乐非遗主题旅游”项目将极大地提高游客的参与度,使其能够亲身投入到非遗文化活动中,更直接地体验客家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

除旅游体验外,旅游文创产品也存在着不容小觑的力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相结合,运用新颖独特的方式,将非遗文化融入旅游产品与服务开发中。非遗类的文创产品通常被视为一种特殊的纽带和桥梁,它能够将传统文化和新时期的主流时尚元素融于一身,甚至被打造成为地方的一张品牌文化名片。贵州丹寨的“锦绣谷”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它以乡镇合作社、村寨作坊和有组织的技术训练为主要手段,对苗族,侗族等民族传统的刺绣、造纸、蜡染等传统技艺进行保护和提高,并以“实体商店+电商”的形式,致力于提高民族手工制品的知名度,从而形成了民族文化创意的标志性品牌。高品质的非遗文创产品可以突显区域的文化特色,区域的文化特色也可以反过来造就高品质的非遗文创产品。如此两者便形成联动、协同、创新发展。总之,广东汉乐非遗文化是地方重要的地方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文创产品,其本质是通过生产销售活动保护非遗文化,并在社会上实现大规模活态传承。

但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可能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负面影响,比如,为了迎合游客需求而过度简化、商业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这可能导致其原有的文化内涵丧失、扭曲变异,甚至影响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需要平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关系,避免资源被滥用和破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方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石。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扩展地方旅游产业链,丰富地方旅游产品,可以有效提高地方旅游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为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做出重要贡献,这是地方旅游未来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将汉乐与旅游相结合,以文化推动旅游,以旅游为文化赋能。从旅游体验和文创产品这两方面两手抓,能够提高社会参与度,并从社会参与层面革新现有的传承方式。

(三)广东汉乐引入课堂

“广东汉乐”已于2005 年正式被国务院列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是大埔人民的骄傲,也意味着“广东汉乐”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浓郁的地域特色是“广东汉乐”的魅力所在。因此,在保持“广东汉乐”的原生态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教学化改编,能够在不失正宗性前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它的表现力,通过在学校开设兴趣小组和学习班等的形式,在年轻一代人中提高汉乐在本地区乃至全国的影响力。

基于传承现状中传承主体转变之势,目前广东汉乐已在许多地区以选修课、兴趣班的形式进入学校。但若要全面传播广东汉乐,使其不仅后继有人、更“后继多人”,笔者认为在当前政策下,学校如能将广东汉乐作为校本课程引入学校课堂,将极大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此外,教师如能将独具传统文化内涵的广东汉乐与现代音乐教学作有机结合,将使学生极大地增强文化自信,并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发奋学习。

从中小学到高等院校都可以调整课程培养方案,将广东汉乐推广到音乐课或活动课中,甚至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设独立的特色课程,形成理论课程与实践模块相结合、专业课程与技艺传承相结合的全新教学体系。在形式上,可以将汉乐的传承者带到教室里,让学员们感受到真正的汉乐艺术;也可以打破教室的局限,开设课外活动课程,让学员们走进汉乐剧场,亲身体会到音乐的魅力。通过校本课程的形式将广东汉乐地传承下去,既可以促进汉乐的传承,也可以使音乐教育本土化,推动学校音乐课堂改革,使学校音乐教育走上新的道路,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力。

因此,学校教育在培养和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引进广东汉乐在当地学校的教学中,对汉乐、学校、学生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除了学校课程,也可以从科普汉乐的讲座入手,开办有关汉乐的知识问答竞赛、汉乐演奏比赛,定期开展非遗班会课、黑板报等,在校园建设活动中推广普及广东汉乐。

三、结语

客家人民在经过文化迁移和长期的劳动生产中,创造出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广东汉乐。自身发展能力不足、宣传影响力不高、传承人面临断档,已成为广东汉乐传承中的大难题。要实现广东汉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统筹政府、社会、学校三方面的力量,加强对广东汉乐的传承和保护,并不断探索新的领域和方法,以促进广东汉乐的蓬勃发展。笔者根据其传承现状提出的建议,正是为三方共同努力并攻坚克难提供了思路。广东汉乐演出活动能够受到群众的喜爱,中小学广东汉乐课程也将顺利开展,汉乐的传承人培育也会更加专业化,定能使广东汉乐的保护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虚拟现实广东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REALITY BITES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广东舆情
文化遗产保护
浅谈虚拟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