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改革探索*
2023-12-04彭烜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彭烜(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理论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从日常生活中的智能电子设备、智能客服、无人驾驶汽车等,到通信、医疗、交通、社会治安、金融等多方面得到了充分的使用。这项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逐渐普及,除了提供良好的教学硬件设施和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上也能够提供多样的良好支持,如个性化学习、智能辅导系统、自动评估和反馈等。在艺术设计领域AI 工具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即时AI 通过自然语言描述可以快速生成可编辑的设计稿、Ingradients能够帮助设计师提高作品的视觉效果、AdobeSensei 可以在创意设计中自动重复任务,使创意过程更加智能高效,还有AutoDraw 智能绘图工具、Khroma配色工具、DeepArtEffects 图像处理工具……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来帮助提高工作效率和提升设计效果,行业对设计师的需求也在悄悄地发生转变,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也发生了从单一的专业培养到融入新技术和交叉学科,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转变。
一、国内外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发展现状
(一)人工智能技术在国外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应用发展现状
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在快速的进步,欧美的大学首先在设计专业的教育中开展探索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日益增长的趋势。许多大学已经将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和模块整合到他们的艺术设计课程中,如帝国理工学院的“人工智能与艺术转型”课程实践、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建设了“理大RAC 人工智能设计实验室”、查尔斯顿学院和罗格斯大学开展的“机器眼中的设计史形态”研究等,这些课程涵盖人工智能辅助设计工具、生成艺术、交互设计和创造性实践中的人工智能伦理等内容,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且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二)人工智能技术在国内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应用发展现状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高校也逐渐开展在艺术设计领域的探索,其中有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综合性大学,也有中央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等艺术院校,还包括各类职业教育院校。国内许多高校不仅在硬件引入人工智能设备建设数字校园,专业和课程设置上也正在做出调整,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和实践项目,让学生掌握人工智能开发和使用、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相关技能,为职业生涯做好准备,例如,中央美术学院开设的“升维设计”课程,通过人工智能、数学模型、逻辑方法等工具帮助学生建立设计策略达到更高的思考维度,清华大学的“人工智能艺术与设计”、上海交通大学的“艺术形态的智能创新设计”、中央美术学院的“诱导设计/记忆设计”课程等,国内高校纷纷进行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艺术设计教学改革。人工智能工具、技术和概念在课程和创作过程及各个方面的实际应用和整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创新,并为他们在数字时代不断发展的艺术和设计领域做好准备。
二、人工智能技术对艺术设计教育领域的影响
(一)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发挥的作用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教育资源和教学内容随之丰富,教学方式更为灵活,教学环节和流程得到了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得到改善、提高了学习效率,教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提高教学技能。这些都对高校人才培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具体体现在:
(1)个性化学习:人工智能通过分析学生个人数据并相应地调整教学内容,实现个性化学习体验并提供评估和有针对性地支持,这种个性化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和学习成果。
(2)智能辅导和支持:通过分析学生数据、行业趋势和学习目标,人工智能算法可以为学生推荐学习资源、调整课程并提供指导。智能辅导系统可以模拟一对一的辅导,解答问题,为学生提供互动性和个性化的支持。
(3)数据分析和学习分析:人工智能通过学生与数字平台、教科书和在线资源的互动中收集的大量数据,分析学生的参与度、表现趋势和需要改进的领域,帮助教师优化教学计划和教学资源。
(4)创建和管理文件: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协助教师创建和管理文件。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算法可以生成教学资料,人工智能系统还可以从大量在线资源中整理和推荐相关的学习资源。
(5)自动评价和反馈: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自动评判作业、测验和考试。机器学习算法可以跟踪学生的进步、分析学生的反应、评估他们的工作并提供即时反馈,为教师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6)增强研究能力:人工智能算法通过分析数据、识别模型,对所进行的研究生成建议,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可以更快地进行文献综述、知识合成和数据分析等,提高了各个学科的研究能力、促进了跨学科的研究合作。
(7)提高管理效率:人工智能能够简化管理工作、节省时间和资源。聊天机器人可以处理日常查询、注册流程和行政工作流程,减少人员的行政负担,提高效率。人工智能系统可以自动完成评价和数据管理等工作,使教职员工能够专注于更高价值的活动。
(二)人工智能技术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可以改变教育和教学方式、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辅助支持,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率,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辅助设计:人工智能工具和软件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生成设计方案,提供设计建议,并自动执行烦琐、模式化的设计工作,使他们能够节省精力专注于更高层次的工作,鼓励更深入的探索和实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可视化设计,借助不同的技术手段,呈现出多样的设计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在设计过程中,用更加完善的算法支持,优化设计的效果,提升设计的质量,拓展设计者的创作空间。
(2)反馈机制:基于人工智能的系统为艺术设计项目提供详细、客观的反馈。这些系统分析构图、配色方案和其他设计元素,提供改进的见解和建议。这种自动反馈在线上教学或大型课程中尤其有价值。
(3)数据分析和可视化:人工智能帮助学生分析大型数据集,并创建可视化文件,以增强他们对复杂信息的理解。这种能力在信息设计等领域尤为重要,因为学生必须通过视觉手段有效地传达数据,人工智能工具使他们能够将原始数据转换为引人注目的视觉叙述。
(4)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与VR 和AR 技术的结合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创作体验和互动的方式。他们可以开发虚拟环境,探索3D 模型,并进行数字模拟实验。这些工具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机会来完善设计,把握空间关系,并在沉浸式虚拟空间中释放他们的创造力。
(5)新的职业机会:人工智能与艺术设计专业的融合为学生创造了新的职业道路。生成艺术、计算设计、人工智能驱动的用户体验设计和创意编码等领域已经出现。这些学科使学生的艺术创造力与技术专长结合起来,在艺术和人工智能的交叉点提供令人振奋的前景。
(三)人工智能技术在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产生的问题
人工智能技术对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带来一定的问题和挑战。其中,最主要包括学生对智能工具产生依赖、技术限制、学术道德问题、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等问题。
(1)当各种智能工具和软件为学生完成设计提供了便利,学生也容易产生依赖心理,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学生可能会更倾向于与机器交流代替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这将逐渐影响学生的情感和人际交往能力。事实上人工智能工具目前只能够替代设计师完成那些重复性高、流程化的、简单的工作,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将来自他们的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如果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还按照以往的课程体系和培育方式而不加以变革,一些毕业生有可能在将来被人工智能机器取代。
(2)人工智能技术逐渐在教育领域得到应用并迅速发展,目前在语言类的学习、考试、阅卷等方面的使用比较成熟,智能教学方面的发展也很迅速,但是仍有很多方面的技术还不够成熟,比如采集教育数据的数量与质量等很多问题还有待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的发展;有些问题则需要人工智能产业界的技术人员和教育体系里的专业人员共同研究,才能使人工智能技术真正与教育融合。从艺术设计专业的师生角度,对人工智能技术在艺术设计的应用需要跨领域的专业研究,需要有很强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同时也要有更宽广的眼光和视野,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人工智能的广泛使用引发了学术诚信问题。学生借助人工智能工具,可以轻易获得大量参考资料和很多的帮助,如果不会合理使用,就会出现抄袭现象。近年多所高校学生的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被查出抄袭的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最近出现的大学生利用ChatGPT 等AI 写作软件代写论文,或者部分代写、帮助润色文字、降低重复率等现象引发了人们对AI 代写“有助科研”还是“助长作弊”的讨论。
(4)人工智能技术还存在数据隐私和安全方面的问题。使用人工智能技术需要收集学生的个人信息和行为数据,这可能会带来数据隐私和安全方面的问题。因此,在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时,需要注意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学生的隐私和安全。
(5)另外,教师和管理者使用人工智能系统的能力等问题也需要深入思考。
三、在人工智能新形势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变革
人工智能技术对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学生以各种方式增加了学习体验,为创造力、协作和创新提供了新的机会。学校和教师如何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潜力改进教学,同时避免上述弊端,需要我们变革教育方式,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培养模式、教师的教育理念等各方的变革和创新,以适应新形势设计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面向社会需求调整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
学校应调研人工智能技术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发展趋势、行业动态以及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专业知识体系、交叉跨学科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在专业课程中适当增加人工智能技术的相关课程,在设计课程中指导学生运用人工智能工具,将专业知识与人工智能技术、跨学科知识以及职业道德等核心内容相融合,使课程体系更加符合信息化与智能化的要求、更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
(1)拓宽知识体系,优化课程设置。针对多学科驱动的设计这一发展趋势,高校需要艺术学科与多学科融合的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课程设置中,要充分融合艺术设计和人工智能两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设计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外,拓展学习新技术、新领域、新材料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能力。
优化课程体系的指导理念,包括“高阶认知模型”和“一轴两翼模型”。前者围绕前沿和交叉两大要求,以专业建设为核心,打造专业核心课程群,并在具体课程中贯彻两大要求。还需要进行跨专业、跨大类甚至不同学院间要充分合作资源互补,建立具有交叉性和前沿性的课程体系,致力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图1)。后者基于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一轴两翼”模式,即设计课为主轴,分为设计基础课、设计课、设计实践三段,要求强化专业基础能力培养,凝练设计课阶段特色优势,在实践段培养专业交叉能力。两翼分别为史论课和工具课程群,史论课方面要求培养学生知识记忆向高阶认识的转化,学习更为多元的跨学科知识,从而符合人工智能时代对学生更高的复合知识能力要求。工具课则应该实现设计技术、表达等工具的“智能化”升级,培养学生驾驭人工智能工具的能力。形成“专业交叉、能力多元、面向前沿、注重实践”人才培养体系(图2)。
图1 高阶认知模型
图2 一轴两翼模型
(2)注重实践训练,鼓励校企合作。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并重,并与行业保持密切联系,紧跟行业发展动态,以产业与教育融合的教学方式,实现跨行业的新技能训练,通过参与实际项目或者工作室学习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跨学科的沟通能力和良好团队合作精神。
(3)加强实验室建设。实验室配备相应的软硬件设施,开展专业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倡导学术研究。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建立学习交流的平台,提供学习资源,提升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5)激励创新创业。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支持和机会,鼓励学生将艺术设计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创造出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6)此外,鼓励开展跨学科合作,探索艺术和技术的交叉点,使学生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促进协作和社交学习
尽管人工智能技术在设计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设计师的职业素养和人文思维是AI 无法取代的。教师要培养学生作为设计师需要具备全面的技术和设计素养以及驾驭不断发展的新技术的能力,同时保持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支持小组合作、在线讨论和实时反馈、分析协作模式指导团队合作的功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和社交学习,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避免对智能工具产生依赖,并且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利用人工智能工具来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才能更好地完成设计任务。
(三)明确人工智能的使用规范,培养学生学术道德
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引导,树立诚实、道德和负责任的行事准则,在教学中对智能工具的应用标准,使用范围严格加以规范。这些将促进学生更深入的理解人工智能在该领域的影响和边界,使学生能够应对他们可能遇到的道德挑战。
(四)建立健全的数据保护机制和监管制度
管理部门要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对教学过程中的数据,涉及学生的个人信息和行为数据建立清晰的使用规范,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学生的隐私和安全,尊重学生身心健康以及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数据。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人工智能工具能够补充和增强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良好的学习体验,它虽然功能强大,但它并不能取代人类教师。教师在引导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核心价值观以及提升家国情怀等的作用仍然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和教学管理者需要主动适应新形势下的艺术教育的新变化,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并且融入教学和管理工作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大专业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为教师提供交流平台和培训机会,提升教师教学实践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为教育提供多样化的支持和帮助,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提升教学效果、促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进步。针对新技术对专业人才培养带来的挑战,学校只有主动变革,紧跟社会需求和科技进步,适应科技创新驱动行业发展的步调,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为人工智能驱动的未来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