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设背景下独立学院学科建设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2023-12-04阳艳林
易 慧,王 捷,阳艳林
(柳州工学院 广西 柳州 545616)
2020 年5 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 “方案” ),提出独立学院 “能转快转、能转尽转” ,要求 “到2020 年末,各独立学院全部制定转设工作方案,同时推动一批独立学院实现转设” 。方案提出 “转为民办、转为公办、终止办学” 的转设路径,其中转为民办的投资主体有民营资本和国有企业,民营资本投资举办为民有民办型独立学院,国有企业投资举办为国有民办型独立学院。国有民办型独立学院最典型的特征就是 “学校的资产属国家所有,按民办高校的运行机制进行管理,学校按教育成本收取学费,国家不再投入[1]。国有民办型独立学院党政领导班子由地方政府任命,学院所有资产和办学积累归国家所有[2]。
1 广西独立学院转设的现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工作要求,明确了今后一段时间民办教育发展的总基调和总方向。各民办高校要准确把握政策新形势,主动适应发展新要求,实现规范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主题、必须坚持公益属性、必须完善现代治理体系、必须深化综合改革、必须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强化年检工作、必须确保安全稳定。
广西目前共有民办高校23 所,其中独立学院9 所,截至2023 年6 月,已成功实现转设的独立学院有5 所,分别是柳州工学院(原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桂林学院(原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桂林信息科技学院(原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南宁理工学院(原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原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如何破解国有民办独立学院转设后的快速发展问题,已成为这些高校面临的一道难题。
2 学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办学定位不清,选择迷茫
2015 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独立学院应确立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 。这是对独立学院办学定位的明确界定。除办学定位之外,还有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特色、办学人力资源、办学环境等诸多要素都影响着独立学院的具体运行。一所学校的办学目的和定位决定了其发展方向,成立之初就享受着母体高校资源的独立学院,往往将母体高校的办学方式作为参考。随着办学生态环境和自身发展的变化,传统的参照与模仿显然无法适应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产生的新需求。特别是其办学过程中的定位不坚定导致了转设过程中的迷茫。独立学院应首先明确其办学定位。这既是外部环境改革变化带来的新要求,也是独立学院支撑地方经济产业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3]。
2.2 办学经费不足
经费预算对于学校的发展影响非常深远,足够的经费投入,能保障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的科研项目建设,校园环境改善,也能吸引更多优秀教师,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而转设后,独立学院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学费,学费根据教育成本设定,并报教育主管部门审批。这仅能满足学校日常教学的成本支出,不能满足学校跨越式发展的资金需求,而地方政府在转设初期承诺投入的资金迟迟不能到位,办学经费不足已成为制约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突出因素。
2.3 原有基础薄弱
实验场所不足,平台建设与管理滞后,难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大部分教师的科研能力薄弱,缺乏国际学术会议交流,以及国际科研合作项目。现有学科的科研模式以分散工作为主,缺乏有机的科研组织。
3 学科建设目标与任务
3.1 凝练学科方向
根据学校学科发展定位,使专业方向符合产业需求,按照专业方向培育学科方向,学科链与产业链紧密对接,以专业方向引导学科方向的凝练,使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紧密结合。通过学科建设,使学院学科整体水平提高,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且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
3.2 加强学科建设
学院加大引进、招揽学科紧缺高端人才,进一步提升学院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职称结构、出国研修人员比例和学缘结构,形成以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带头人为核心,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教学科研水平高、团结协作的科研团队,促进学院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在扩大增量的同时,高度关注存量师资队伍的成长,保证教师梯队整体向前推进。学院内部建立经常性学术交流机制,扩大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与融合;同时鼓励教师走出去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促进同行合作交流,促进各团队教师尽快上平台、上水平。高度重视培养提高青年教师素质,重点培育支持有一定研究基础和积累、有望冲击省部级人才的青年教师,促其尽快脱颖而出。落实青年教师培育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拔和培养一批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进行系统的海外科研培训。
3.3 加强平台建设和学术交流
改善科研条件,加强科研平台建设,逐步达到承接高水平科研项目的条件。形成健全的、科学合理的学科建设管理制度(包括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师资队伍管理、学生管理、仪器设备管理等)。加强国内、国际学术交流,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长期良好的沟通,积极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专题讲座、积极鼓励教师、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同时促进人才国际化发展,鼓励学生在校期间 “走出去” 看世界,自主申请国外留学项目,体验国外学习生活、开阔研究视野。
3.4 深入开展基础研究和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
基于良好的平台建设条件,紧密围绕国家、地方行业发展需求,深入开展基础研究和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全面提升科研综合实力和原始创新能力。提高社会服务水平,瞄准产业需求,找准突破方向,凝练地方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前瞻技术,推动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提升学院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影响力。
3.5 力争促成联合办学项目
全方位加强与企业、其他高校的合作,不断提高学院的开放度和影响力,通过 “走出去” 和 “引进来” ,加强与合作伙伴和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教师队伍优化,力争促成联合办学项目。从专业特点、课程设置、招生方式、学生管理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制订具有特色的培养方案,在联合培养过程中积极学习合作高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培养方式,努力形成符合本校、本院实际情况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为硕士点建设打下基础。
4 学科建设的措施与保障
4.1 加强领导,完善制度
成立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和学术委员会,负责学科发展规划的制订、人员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仪器设备等硬件条件的统筹与配套、组织管理及监督检查等方面的工作。完善学科制度建设,使学科建设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4.2 以就业市场和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凝练研究方向
民办高校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学费,学费取决于生源,生源由招生决定,招生受就业影响,就业直接取决于市场需求和学科专业。故而,根据此 “生物链” ,学科专业设置更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高校后可充分利用其办学自主权,将学科设置定位于优势行业、朝阳行业、有发展前景的行业,遵循高等教育供给与需求的市场规律,结合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高校前的办学条件和基础,科学理性地设置学科专业,将有潜力的学科专业作专门的长远规划,并努力将其打造成持续稳定的特色专业。
主动追踪区、市两级政府部门的产业发展规划。定期组织团队内部交流、分析最新政策信息。通过各级政府部门政策的横向和纵向对比,根据地方产业发展规划调整研究方向。适时安排科研团队成员到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通过挂职锻炼,了解科研项目管理流程和相关地方标准等文件的起草过程,积极融入地方科学技术开发计划,加强科研服务企业的工作实践。深入了解企业技术需求,凝练科学问题,扩展服务对象。
4.3 以科研项目为抓手,提升团队科研能力
认真分析团队的实力,根据企业挂职调研结果,发现企业的技术需求,从低级别科研项目开始申报,积累经验并逐步扩展项目级别与数量。
积极向当地大企业的项目靠拢,力争参加地方企业的各类项目。充分发挥 “校企合作理事会” 和 “校企合作教学指导委员会” 的作用,通过这些企业与重点高校的联系,为团队教师争取提升学历和提升科研能力的机会。
运用激励机制并发挥学术带头人作用。运用激励机制,对工作积极主动、发表高水平论文和较大成就者在吸纳进来的横向科研经费中适度给予资金奖励。积极发挥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作用,提高团队论文和科研成果的质量,尽快提升现有团队的科研水平。
4.4 以产教研融合为基础,培养学科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以柳州市获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为契机,积极主动配合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通过产教研融合,培养本科或专业硕士研究生,逐步构建产教研融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了解政府层面宏观产业规划和地方企业技术需求的前提下,根据企业不同层次需求开展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合作。对于具有技术难度的中高层次技术需求,总结凝练问题,以共同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形式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同时鼓励团队教师积极参与该类技术开发,从而提升团队教师科研能力。重点支持引进和培养在相关领域有重要影响的食品类高水平人才;建立结构合理、梯队完善的科教团队。支持团队引进和充实团队骨干力量,加强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
在实验室平台建设、仪器设备等硬件条件的统筹安排与配套、设备的管理与综合布局方面,要综合考虑本科生培养、科研工作、实验教学等方面的关系,使仪器设备的使用率最大化,从而提升学科建设的综合效果。
在科研项目与成果方面,支持学科前沿的基础领域、应用领域的创新;支持开展重大科学问题的战略研究、重大项目的预研究;以申报校、市级科研项目为基础,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与区内外优秀企业合作,争取申报更高级别的项目。
在学术交流方面,拟在学科建设初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校交流指导,对学科建设提出意见与建议,以便学校及时调整建设思路,同时,鼓励团队教师积极主动参加国内国际高层次学术论坛,适时承办各级各类学术论坛。通过参加学术论坛扩宽学术视野,通过承办学术论坛,扩大学校办学影响力,为地方技术服务提供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