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丰七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2023-12-03康珂

现代商业银行·财富生活 2023年10期
关键词:元丰司马光李清照

康珂

1084年,是宋神宗元丰七年。这一年,随着西夏国主李秉常遣使来贡,宋夏之间的战争算是暂时告一段落。多年战火,双方都没占到什么便宜,也都打不动了。神宗皇帝即位之初雄心勃勃,“奋然将雪数世之耻”。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对外战而不胜,对内变法遇挫,此时的宋神宗心灰意冷,不想再折腾了。在西南,干脆让出六县二峒,与交阯划定边界。

边境趋于稳定,国内也没发生什么大事,元丰七年似乎是平淡无奇的一年。但对后世的读书人来说,这一年极为特别。一部著作、一段旅程、一个女子,元丰七年的一些人和事,以独特的方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一部著作

元丰七年冬天的一个清晨,洛阳独乐园,昏黄的烛光下,一位伏案写作的老者揉了揉眼睛。又一个不眠之夜过去了,他捧着手中的书稿,望了一眼窗外的晨曦,终于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历经十九个春夏秋冬,他终于达成心愿,主持完成了这部旷世巨著。

这位老者就是司马光,他手中的书稿即为《资治通鉴》。司马光小时候就因破瓮救人而名扬天下,他聪明好学,七岁时听人讲《左传》,非常喜欢,从此就与历史结下了不解之缘,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自幼至老,嗜之不厌”。十五年前,因政见不被采纳,他主动退居西京洛阳,不论政事。但他没有消沉、抱怨,而是潜心读书修史,在前期编写历代君臣事迹的基础上倾力编撰《资治通鉴》。他沉浸于浩如烟海的史料,努力发掘历史真相,“研精极虑,穷竭所有,日力不足,继之以夜”,付出了巨大心血。在写给皇帝的《进书表》中,一句“臣之精力,尽于此书”真是令人动容。

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的初衷是为了从卷帙浩繁的史料中,“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供皇帝在闲暇时阅读参考,达到以史为鉴,资于治道的目的。或许他自己也没想到,《资治通鉴》的价值远远超越了一本帝王教科书。它集成海量史料,文风简洁流畅,生动地再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历史,还记录了司马光对很多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写得极为精彩。这部巨著问世近千年来一直深受好评,已成为一部中华民族传承文明、启迪智慧的经典著作。

毛泽东同志把《资治通鉴》读了17遍,称赞其是“一部难得的好书”“每读都获益匪浅”。晚年的他对《资治通鉴》依然爱不释手,曾怅然感慨:“恐怕现在是最后一遍了,不是不想读而是没那个时间啰。”

《资治通鉴》蕴含无穷智慧。对一个年轻的父亲而言,这本书还有个特殊的意义,就是为我给孩子讲故事提供了无尽的素材。尤其是书中的凛然正气,打开了孩子的视野和格局。通过这本书,孩子看到了魏文侯冒雨出行,不违背与山野之人打猎约定的诚信;看到了渑池会上,蔺相如在秦王面前不卑不亢,“五步之内,臣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的无畏;看到了田横五百士忠贞不渝、宁死不屈,“闻田横死,亦皆自杀”的悲壮;看到了苏武“啮雪旃毛”,持汉节于北海无人区牧羊19年,绝不背叛国家的赤诚;看到了班超投笔从戎,以“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的胆略,凭一己之力平定西域、万里封侯的英雄气概……

司马光用智伯覆亡的故事向读者阐明德与才的关系,强调“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借梁武帝和昭明太子的故事告诫读者不能走歪门邪道,指出“君子之于正道,不可少顷离也,不可跬步失也”。对孩子来说,这是多么生动的德育教材啊!

司马光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他字“君实”,一生光明磊落,人如其名,文如其人。他曾说自己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但平生所为,没有不能对人说的。生活中,司马光清廉淡泊,粗衣薄食。他在洛阳有田三顷,妻子去世了无钱安葬,只能卖田为妻子办后事。《宋史》评价他:“孝友忠信,恭俭正直,居处有法,动作有礼。”居洛期间,司马光在百姓中威望极高,“田夫野老皆号为司马相公,妇人孺子亦知其为君实也”。甚至谁家孩子做了不好的事,家长就搬出司马光来教育他,说:“司马君实会不知道吗?”

《资治通鉴》成书次年,宋神宗驾崩。新皇即位后重新起用司马光。此时,司马光可能感到自己已经时日不多了,于是他拖着年迈的身体,不分昼夜地拼命工作,“欲以身徇社稷”。宾客看他过于辛苦,就举诸葛亮积劳成疾的例子劝他注意身体。而他只是淡淡地说:“死生,命也。”也许,在完成《资治通鉴》后,司马光心中已无遗憾,因此也就无惧生死了,他只想在有生之年为国家再多做点事。

1086年9月,司马光在开封病逝。京城百姓罢市前往吊祭,街头巷尾都是哭声,开封及周边家家户户都供奉他的画像,当时甚至有画工因卖画像而致富。司马光死后谥“文正”,这是古代对文臣的最高评价。

好人,好书。感谢司马光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不朽的精神丰碑!

■一段旅程

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司马光极力推荐提拔一个人。此人性格耿直,还会顶撞他,但他依然十分欣赏和爱护。这个人就是本文的第二个主人公——苏东坡。

元丰七年三月,谪居黄州的苏轼接到转任汝州的调令。此时他的心情是复杂的。汝州地处中原,离天子更近,生活条件也更好,由黄移汝是一个积极的政治信号。但乌台诗案让他心有余悸,他不想再卷入政治纷争。黄州虽然穷苦,但一家人生活稳定,他已经习惯了这里的恬淡清静,不想再折腾了。但皇命难违,而且这个任命也是皇帝的一番好意。犹豫再三,他终于決定北行,开启元丰七年的这段旅程。前路如何?边走边看吧。

四月启程,众多好友乡邻为他送行。在武昌夜行过江时,苏轼听到了鼓角声,那是黄州的鼓角!难道鼓角也多情吗?苏轼含泪写下一首诗,表达了他对黄州的眷恋。“他年一叶泝江来,还吹此曲相迎饯。”苏轼希望下次回来时,再听到这样的鼓角。可是他没想到,这一别,就是永别。此后他再没回过黄州。我们总认为人生漫漫,来日方长。其实,来日并不方长。有的路,走过了就再难回头。

有三个好友,一直送苏轼到九江。他在九江受到了热情接待,特别是庐山寺庙的僧侣们奔走相告,争相一睹苏东坡的风采,这让他受宠若惊,作诗曰:“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他在众人的陪同下游览庐山,醉心于山川之美。下山后,他到筠州看望弟弟苏辙。然后返回九江,应邀再登庐山,游玩了半个多月,最后以一首《题西林壁》总结了此次庐山之旅:“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充满哲理的诗一问世就受到追捧。近千年之后,华夏大地的孩子们依然在吟诵。

离开九江时已是五月下旬。六月初,苏轼取道湖口送长子苏迈到德兴任县尉。在湖口,苏轼与苏迈游览石钟山,考察了该山得名的原因,写下那篇当代高中必背古文——《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二十多年了,这句话依然印在我的脑海里。

六月末,到金陵。舟行劳顿,一家人都疲惫不堪,苏轼决定休整一段时间。在金陵,他见了很多朋友,包括一位特殊的朋友——王安石。此时王安石已经隐退,他与司马光、苏轼虽然政见不同,但为国为民的初心是一致的,而且同为文学家,可谓惺惺相惜。苏轼落难时,王安石毅然出手相救。对此,苏轼是心存感恩的。过往的政事已成云烟,此次相见,二人携手相游,吟诗唱和,前嫌尽释。王安石很久没有这么开心了,他舍不得苏轼,劝苏轼和他一起定居金陵。苏轼非常感动,他也爱上了美丽的江南。

在金陵,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苏轼出生不到一年的小儿子于七月二十八日病亡,这个打击更加动摇了他北上的决心。整个秋天,他都徘徊于江淮一带,在朋友的帮助下求田问舍,最终决定在常州宜兴定居。十月,苏轼向皇帝上表请求在常州居住。但在朝廷答复前,他还是要继续北上。

十一月,过楚州,太守田待问设宴款待。苏轼作《浣溪沙》赠予席间献舞的歌女,这首词写得曼妙,下阕道:“雾帐吹笙香嫋嫋,霜庭按舞月娟娟。曲终红袖落双缠。”享受着眼前的歌舞美酒,回首自己像农夫一样在黄州度过的五个年头,苏轼不禁感慨万千,又作词和前韵:“一梦江湖费五年。归来风物故依然。相逢一醉是前缘。”人生能有几个五年?又何必纠结于往事呢?罢了,不如相逢一醉吧!

到高邮,迎接苏轼的是他的学生秦观。师生二人于淮河之上畅饮,苏轼作《虞美人》,其中一句“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泪”引人感慨。苏轼与秦观亦师亦友,但多年来聚少离多,难得相逢。人生就是这样,相见时难别亦难。在苏轼看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醉一定能胜过别后的伤感。酒逢知己千杯少,大概就是这样吧。

十二月,到泗州,恰遇“淮水浅冻”,行舟不便,加上苏轼已决心留在江南,于是就在泗州待了一个多月。他一边再度申请留居常州,一边游览泗州名胜,写了很多诗词。二十四日,苏轼与刘倩叔在细雨斜风中同游南山。淡烟疏柳,清洛漫漫,野菜鲜美,茶香悠悠,他再作《浣溪沙》,留下千古佳句“人间有味是清欢”。短短七个字,道尽了人生真谛。

元丰七年的大部分时间,苏轼就在旅途中度过。因为这段旅程,他创作了大量诗词,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第二年,苏轼终于获准留居常州。但这时,朝廷发生了重大人事变动,苏轼应诏回京,并接连擢升,从一个七品小官提拔为正三品的翰林学士知制诰,距宰相仅一步之遥。后来又兼任经筵侍读,即皇帝的老师,简直如日中天。生活的起伏已让他深深领悟到“人生如梦”,他并没有在众人的追捧和东京的繁华中迷失自我,依然保持简朴的生活,尽心尽力工作。

保守派要全盘推翻王安石变法,苏轼表达了不同意见。虽然他也反对变法,但他认为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变法派有的主张还是可取的,不能盲目全盘否定。苏轼认为这样是出于公心,实事求是。但在同僚看来,这不是业务问题,而是路线问题。就这样,新旧两党都信不过他。“一肚皮不入时宜”的苏东坡逐渐在朝堂待不下去了。元祐中期,他再度离京,辗转杭州、颍州、扬州、定州。高太后去世后,再也没有人护着他了,他被贬岭南,流落惠州、儋州。一再贬官并没有让他消沉,而是所到一处,必造福一方。比如,他在惠州筹资建桥,造福百姓;在儋州敷扬文教,培养了海南岛第一位举人、第一位进士……

在海南的第四年(1100年),宋哲宗崩逝,文艺青年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年过花甲的苏轼终于迎来北归的机会。但此时,他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宋徽宗即位第二年,即1101年7月,苏轼在北归途中病逝于常州。临死前,他嘱咐弟弟:“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苏辙遵其遗愿,将他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省郏县)。

元丰七年从黄州到汝州这段路,苏轼兜兜转转,一辈子也没有走完。最后,终于长眠于汝州,为这段旅程、为他的人生画上了句号。

苏轼一生大起大落,颠沛波折。但历经磨难的他依然笑对人生,写下了那么多千古流传的诗词佳篇。这些文字跨越千年,抚慰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构筑了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他不是一个世俗意义上成功的人,但他是一个正直的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豁达的人,一个有趣的人,一个被万世铭记的人。

金陵分别时,王安石望着苏轼远去的背影,感叹:“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是的,苏东坡,千古仅此一人!

■一个女子

苏轼有个学生叫李格非。这个学生和老师一样,为官清廉,治学严谨。他曾考察洛阳,著《洛阳名园记》,记录了当时洛阳十九处园林,其中就有司马光的独乐园。

元丰七年二月,李格非的女儿出生了。抱着这个可爱的孩子,格非十分高兴。他和妻子都喜愛文学、善于辞章,希望将来女儿也能读书习文。不过他没想到,女儿不仅继承了他们的文学基因,而且取得了非凡的文学成就。

李格非为女儿取名“清照”。

李清照,千古第一才女!

出身于书香门第,李清照从小就穿梭于父亲的书架,耳濡目染,读书学文。六岁那年,父亲调入京城工作,她从老家章丘来到开封,在“金翠耀目,罗绮飘香”的东京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十几岁时学写诗文,便展现出惊人的天赋。

大约十六岁那年,李清照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幅小姐妹们快乐的荡舟晚游图。“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多么纯真可爱!十八岁时,李清照嫁于赵明诚。新婚燕尔,清照要和花儿比美,让丈夫评判她和花到底哪个更漂亮,作词:“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一首《减字木兰花》,一个俏皮的新娘子跃然于纸上。

李清照与丈夫志同道合,相敬如宾,二人都热爱文辞,共同致力于金石之学,收集了大量书画典籍、金石文物。所谓“金石”,就是古代镌刻文字的钟鼎等铜器和石碑。夫妇把大部分收入都用于购买书画文物,经常一起对着收集到的金石文字反复研读欣赏,乐此不疲。发现新的古文经传和竹简文字,就赶紧抄写整理,“浸觉有味,不能自已”。赵明诚编写《金石录》,把各类金石上的文字记录整理下来,实际上是在做一件功在千秋的文献保护和整理工作。

后来夫妻离开京城,到青州居住。青州虽然不如东京繁华,但也衣食无忧,二人有了更多的时间读书作词、研究金石。李清照十分爱惜藏书,在家中建了一座图书馆,为书籍编号存放,家人取书,都要在簿子上登记。

夫妻二人就这样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直到那个特殊的年份——1127年。那一年就像一把利刃,把李清照的人生一刀斩为两段,所有的幸福和美好都戛然而止。因为那一年的年号是“靖康”,那一年中原发生的事被称为“靖康之耻”。

战火迅速蔓延,国已不国。望着满宅的书画典籍、金石文物,李清照忧心如焚,“且恋恋,且怅怅,知其必不为己物矣”。她和明诚精选出十五車文物南迁避难,还剩下十几屋,准备来年春天再运走。哪知这一走,就是和故乡永别。靖康二年十二月,青州陷落,李清照的家宅和那十几屋图书文物全部毁于战火。

在金陵暂居两年后,他们又踏上了迁徙之路。1129年6月,在池阳,赵明诚奉旨入朝,夫妻在河岸边仓促告别。此时兵荒马乱,人心惶惶。李清照有不好的预感,在船上对丈夫大喊:如果时局危急怎么办?明诚在岸上挥手回应:跟随众人吧!实在万不得已,先丢掉包裹箱笼,再丢掉衣服被褥,然后丢掉书册卷轴,最后丢掉古董文物,只是那些宗庙祭器,要抱着背着,与自身共存亡,千万别忘了!说罢便策马而去。望着丈夫远去的背影,清照怅然若失。但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

赵明诚因酷暑下连续奔波而染病,一个多月后病危。李清照一昼夜行三百里路赶到明诚身边,陪他度过了最后的时光,后来她也大病一场。接下来的岁月,李清照就带着那本凝结赵明诚毕生心血的《金石录》和他们夫妻收藏的书画文物,辗转流离,东躲西藏。运到洪州的二万卷书籍随着洪州的陷落全部灰飞烟灭;青铜古器在嵊县被士兵劫掠;仅存五六筐书画砚墨在越州又被盗走五筐……

最后,除了那本《金石录》和随身携带的几件残零书画外,其他什么都没有了。绍兴年间,李清照为《金石录》作后序,完整记录了她南迁过程中的凄惨遭遇。

国亡了,家没了,心爱的人死了,所爱之物毁了。曾经“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如今“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在时代洪流面前,一个女子是多么无力,多么无奈。曾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官家千金、旷世才女在战火中流亡他乡,只能在孤苦和凄凉中度过余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正是她后半生的真实写照。

晚年的李清照就如一个普通老妪,泯然于江南大地,不知何时而死,不知葬于何处。千古第一才女,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消逝在历史的尘埃中。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每读此句,我的心中总是泛起无限怜惜。千年来,不知有多人少为这个女子心疼!

生活在2023年的中国,我们享受着丰富的物质生活和便捷的现代科技,无战乱之虞,无饥饿之忧,无离别之苦。但生活不易,没有谁的人生永远一帆风顺。每个人都在喜与悲、乐与忧中走自己的路、渡自己的劫。李清照的词,总会在不同时刻引起我的共鸣。

浮生之中,谁没有过和小伙伴们“兴尽晚回舟”“沉醉不知归路”的片刻欢愉?青春少年,谁的心中没有那个“绣面芙蓉一笑开”“眼波才动被人猜”的初恋女孩?时光易老,成家立业后疲于奔波的我们是否也有过“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的叹息感慨?生离死别,在熟悉的地方回忆逝去的亲人,我们心中也不免泛起“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悲怆无奈。

读李清照的词,也是在读我们自己的人生。

千古第一才女,伟哉!惜哉!

■结语

元丰七年,这个平淡而又特别的年份,因为一部著作、一段旅程、一个女子,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无尽的文化宝藏,让我在掩卷之余思绪万千。

司马光鞠躬尽瘁,倾力编撰《资治通鉴》,希望君王能从中吸取历史的教训,把国家治理得更好。可他没想到,自己死后没多久,国家就在反复的党争中向下滑落,后来交到一个“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的文艺青年手里,最终被摔个粉碎。苏轼一心想躲开党争,却不可避免地身陷其中,坐了一次人生的“过山车”,无奈报国无门,浪迹天涯。国家蒙难,个人岂能幸免?时代的灰尘落到李清照身上,演绎了一代才女的悲喜人生。

往事越千年,虽然时代不同,但我们都要经历世间的悲欢离合,尝到同样的人生滋味。从司马光到苏轼,再到李清照,他们的文字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字里行间流露着真诚。惟有真诚,才能打动人,才能引起读者跨越千年的共情。那些流传千古的诗词,写的是他们,又何尝不是我们?

人生如逆旅,你我皆是行人,亦都是过客。沧海一粟而已,或许我们改变不了什么,但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就努力把握有限的今生。像本文的三位主人公那样,做好手中的事,善待身边的人,勇敢向前,力争人生不虚此行,但也不必过于纠结得失,问心无愧就好。

就像苏东坡的那首《定风波》:“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猜你喜欢

元丰司马光李清照
清官廉吏(二)
——司马光
司马光砸缸之谜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点绛唇
司马光砸缸
研究成果发布 宋代广西造币技术世界领先
元丰五年宋朝进筑横山杂考——兼论《种太尉传》中的一些问题
喝醉的李清照
李清照改嫁辨证
司马光“警枕”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