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智库实用化建设路径研究
——评《从“认同”到“协同”:高校思政协同育人的实践与思考》
2023-12-03郭刚
书名:《从“认同”到“协同”:高校思政协同育人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郑清文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ISBN:978-7-5153-6316-5
出版时间:2021 年3 月
定价:68 元
广义上的“智库”(Think Tank)是指围绕特定议题、目标、任务等所构建的专家组织,它的基本属性就是深度协同。这是因为,智库成员源自不同领域、专注于不同学科、具备不同的能力,但全体成员可以围绕一个具体问题打破学术研究界限,通过启动头脑风暴与融合集体智慧提出解决方案,这正是“内部协同”的表现。同时,智库并不是封闭性组织,它所蕴含的知识资产、智慧资产、经验资产等需要充分释放出去,有效渗透到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中,换言之,智库与社会各界力量深度协同,共同推动社会进步,这就是“外部协同”的表现。“思政智库”属于教育事业智库范畴,根据广义智库定义,它可以概括为“专注于思政育人的专家组织”,思政智库的职能包括但不限于思政理论研究、思政精品课程开发、思政教育政策改革指导等,而履行职能的基本原则就是深度协同。《从“认同”到“协同”:高校思政协同育人的实践与思考》一书由郑清文编著,该书立足教育现代化大背景,阐明了从“认同思政价值”到“协同思政育人”重大意义,提出“增强主体互动,深化育人效果”的倡议,系统分析了思政教育协同主体、协同渠道、协同方法、协同过程等内容,为高校思政智库实用化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
该书精准研判,深入论证思政协同育人的必要性,为思政智库实用化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该书通过对教育对象、教育环境、教育技术等综合分析,对高校思政育人面临的问题、出现的挑战及未来的趋势做出精准研判,结论表明,单靠高校自身的资源和力量,已经难以维持思政育人的实效性,采取“思政协同育人”是必然举措。按照协同理论(Synergy theory)分析,在整个教育大系统中,尽管子系统存在属性差异,但它们的功能、目标、价值等之间不是彻底孤立的,而是存在复杂的影响、合作、干预等关系。基于此,该书充分论证了思政协同育人的必要性,而构建实用化的思政智库,就是完善“思政教育大系统”的关键环节之一。鉴于思政智库蕴含高级的人力资本,它能够为高校思政育人活动提供新思路、新资源与新方法等,同时,思政智库的成员“术业有专攻”,各领域专家可以从自身学术角度提供助力,由此强化高校思政与其他专业、学科、课程等深度绑定,从而开拓“课程思政”的新局面。
该书精准定位,科学筛选高校思政协同育人主体,为思政智库实用化建设夯实了现实基础。结合现实中的各类智库分析,思政智库是高校思政育人的编外组织,如何对它进行精准定位,关系到思政协同育人的效率和质量。该书提出“引领与联动相结合”的理念,即以高校为基础打造思政育人“主阵地”,引领校内各部门(如党委、教务、后勤等部门)深度介入思政育人场域,同时加强与外部思政育人主体的联动,包括基层政府统战部门、海外党小组、地方企业等。在该理念下,可以对思政智库进行精准定位,它作为高校与之联动的外部组织,又具备知识、智力、经验等雄厚资本的“专家群”,可以定位成高校思政协同育人体系的“智囊团”,这一定位也符合广义智库的特征。在思政智库筛选育人主体时,应该秉承科学态度,采取不拘一格、兼容跨界的方式,也就是要尽可能拓宽思政智库中人才的教育背景与学识视野,如此一来,在思政协同育人实践过程中,才能更敏锐地查找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体现思政智库的实用化价值。
该书精准施策,倡导思政协同育人阵地的多元化,为思政智库实用化建设指明了实施路径。针对“如何构建思政协同育人系统?”这一问题,该书提出了精细、准确的策略,如“自为与一体相结合”的模式,“结果与过程相统一”的模式,“自愿与志愿相搭配”的模式等,以上模式的共性之处在于,均倡导思政协同育人阵地的多元化。按照这一观点,思政智库作为“多元化阵地”之一,关于它的实用化建设实施路径就十分明确了。一是确立思政智库的服务职能与范围,思政智库不需要参与高校日常的思政教育活动,它主要进行理论指导、政策咨询、舆论引导、战略研究等难度较高的工作,帮助高校优化思政育人的顶层设计。二是搭建“互联网+思政智库”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思政智库塑造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学术团体,向高校思政师资分享经验,提升其综合素养。三是辅助高校构建更科学的思政评价体系,借助思政智库中各类专家的渊博学识,促使评价指标可量化、更全面。
综上,思政智库是思政育人的主体之一。该书内容详实、案例生动,可读性较强,尤其书中提出的思政协同育人理念与观点,有助于提升“三全育人”实践效果,对于思政智库实用化建设具有一定启发价值,适合高校思政师资阅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