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革命”下的文明演进与社会变革
——评《宋代出版史》

2023-12-03李少伟

科技管理研究 2023年19期
关键词:印刷术版权保护书籍

书名:《宋代出版史》

作者:田建平

作者: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0101-7062-6

出版时间:2017 年1 月

定价:198 元

印刷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出现、使用与传播对中国古代社会,乃至人类文明的发展演进都产生了至为关键的作用。印刷术究竟发端于何时,学界至今仍无确论,但印刷技术在宋代得到显著进步与广泛施用却早已成为学者们的共识。自二十世纪起,关于宋代印刷史的研究成果就层出不穷,而2017 年由人民出版社发行的田建平编著《宋代出版史》一书更是将宋代印刷史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该书的出版进一步丰富了人们对宋代印刷出版体例、印刷出版内容及其引发的社会效应等问题的认识,更为人们全面、深入理解印刷术的发展、进步、历史地位等提供了极佳的视角,故对该书的主体内容、学术贡献及暇玷进行全面梳理亦颇具价值。

田建平编著《宋代出版史》分为上、下两册,除绪论外,全书共有十八章,洋洋洒洒总113 万字,真可谓包罗万象、气势磅礴。第一章对宋代书籍的出版概况、出版阶段、媒介环境、出版技术的继承与发展,以及书籍出版与宋学、宗教等因素的关系等作了总体论述;第二章从重文政策、文官制度、科举制度、平民教育、手工业生产发达、文人生活方式、学术氛围、科技进步、城市繁荣及阅读风气十个方面分析了宋代书籍出版业得以兴盛发展的原因;第三、四章系统论述了宋代书籍的出版体制及生产,作者共总结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教育组织、宗教、私家、书坊六大书籍出版体系,其中,论述私家和书坊出版体系时还引入了胡铨、廖莹中、陈起等典型个案分析;第五章以政府《邸报》和民间小报为切入点,论述了宋代报纸的出版情况;第六章讨论了宋代书籍的发行与贸易,主要包括发行与销售方式、书籍价格、书籍利润、牌记广告等内容;第七章从设计理念、基本形制、版面语言、装饰与插图等方面分析了宋代书籍所追求和反映的美学特征。第八章考察了宋代书籍出版的版权保护,作者认为宋代已经形成了从版权及版权保护观念、法律申诉、依法断案、判决与执行乃至民间协调等一系列的版权保护程序,可知作者是“宋代有版权论”的坚定支持者;第九章分析了宋代书籍出版的地域经济特征,总结出书籍出版业总体分布不平衡性、区域分布与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一致性两个特点;第十章简要统计了宋代书籍的出版类型;第十一章论述了书稿的来源、编辑体例及编辑出版术语;第十二章主要分析了纸、墨、笔、砚等印刷物料的生产、消费与品鉴;第十三章为宋代书籍出版的资金、利润、稿酬、技术及工价等历史信息;第十四章考析了国家对书籍出版的层级管理、法制管理,以及禁书政治、党争文化与其内在的互动关系;第十五章梳理了宋代阅读人口与结构,并以朱熹、沈括为例,阐述了宋人的阅读观;第十六章比较了印本与抄本的优劣,以及印本普现对版本学的推动作用;第十七章将宋代出版史研究的重要文献进行了筛理与释析;最后,作者还对书籍生产的社会作用、宋代出版的重大成就与历史局限、宋版书籍现状等内容作了深度考察,并为今后宋代出版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总览《宋代出版史》全书,其无论在研究方法与视角上,还是在研究内容与结论方面,都颇具学术创新与价值,具体如下:第一,该书采用综合研究路径,运用文献考证、个案分析、比较分析、文本分析、量化分析等方式考察了宋代出版史的诸多问题,在论述宋代书籍的出版生态环境、书籍价格、宋代阅读观等主题时还借鉴了传播学、媒介理论、计量史学、心灵史等跨学科方法。在多种方法的助益下,作者用“媒介革命”的视角考察宋代书籍的出版活动,并将其置于“唐宋社会变革”的框架下,力图深刻揭示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为本书一大亮点。第二,该书致力于深度挖掘学界关注尚缺或不足的问题,并提出了较为合理、新颖的观点,如宋代书籍的出版阶段、出版生态、美学特征、地域经济特征、书籍编辑体例等。作者将宋代书籍出版分为初始(宋初至真宗朝)、发展(真宗朝至北宋末)、恢复(南宋初期)、兴盛(南宋中后期)四个阶段,以及认为宋代是一个媒介密集与媒介差异空前突出的朝代,雕版印刷术的普遍应用,使宋代的媒介生态发生了质的变化,开辟了人类古典时代意义上的“大众媒介”等都是较为新颖的观点。

第三,该书为诸多学界热点或争论点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以版权为例,中、美学者郑成思和安守廉关于中国古代版权问题的争论将视野聚焦于赵宋王朝后,宋代有无版权就一直是学界的热点问题,田建平先生认为宋代是中国古代书籍著作者与生产者真正开始实现版权自觉的时代,考虑宋代版权有无问题,应该在宋代的历史背景中去考虑,不应跳脱或忽视历史语境、历史现实,也不应强行套用、比较近代的版权保护法,因为宋代只能产出属于宋代的版权问题。此外,宋代书籍的价格问题,学界成果虽丰却争议不断,甚连最基本的计算单位都难以统一,该书统合现有史料,以计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样本分析与综合判断相结合,提出宋代书籍的一般计价公式,即:每页(高21.97cm/宽17cm)×3.4698 文,为宋代书籍价格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计算方式。

第四,该书为宋代印刷史的后续研究提供了极大的史料便利。首先,作者非常注重史料的完整性,关键处、典型性的史料引用多保持全貌、完整呈现,如苏轼关于高丽购书的状文与奏折、刻印祝穆《方舆胜览》时《两浙转运司录白》《福建转运使司录白》《自序》等均为全文引用,特殊史料保持原有格式。此外,作者还将已知宋代雕版书籍售价的史料集合总汇为一览表,以便于学者查阅、使用原始史料;其次,该书专辟章节梳理宋代出版史的关键史料,如该书第十七章《宋代出版史文献选释》即选取了司马光《进<资治通鉴>表》、李昉《太平广记表》、舒州公使库雕造所《大易粹言》牒文、《云麓漫钞》关于书籍材料史之记载等二十种史料进行深度梳理与解读,为学者查找、引用提供便利。此点在其他著作中也是较为少见的。

第五,该书体例完整、内容丰富,笔墨辐及宋代社会的各个层面。印刷术的发明与运用,对宋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若要准确、深刻把握印刷出版的历史作用与地位,必然需要全面考察其与社会各层面的内在关联。该书作者视野宏大、总览全局,详细论述了宋代书籍出版与各层面的牵动关联,如政治领域涉及中央、地方政府的出版体系与管理制度、朝廷党争等;经济领域涉及书籍发行贸易、区域经济特征、书籍价格与利润等;文化领域涉及书籍编辑、审美、阅读观等,可称得上百科全书式研究,其用力之深,令人叹服。

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田建平先生《宋代出版史》虽对相关问题的贡献颇丰,但仍有值得商榷与可继续完善之处。首先,作者虽致力于用变革或革命的视角去思考问题,但在具体问题的分析环节并未将此视角严格贯彻下去,实际论述效果与预期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故全书平铺直叙类内容较多,充分且直接体现或反映“媒介革命”或“唐宋社会变革”的内容并不多见;其次,作者的某些观点还可进一步深虑,如该书第二章,作者从科举制度、文官制度等十个方面分析了宋代书籍出版业得以发展与繁荣的原因,虽论述较为丰富、全面,但却存在将原因与结果倒置的情况,如平民教育、阅读风气、文人的生活方式等,不可否认,这些因素的确促进了印刷业的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它们的出现是以印刷业的发展为先决条件的,若将它们看作印刷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原因并大加论述,反而模糊了促进宋代印刷业繁荣发展的核心因素,不利于我们把握印刷业的发展脉络。

此外,作者关于宋代版权的认识也是偏为激进的。诚然,如作者所言,宋代只能产生属于宋代的版权问题,不应机械、盲目套用近代版权概念,但若言宋代已经产生版权意识,乃至法律申诉、断案、判决、执行等整套版权保护制度,恐怕也与历史实情有不小的差距。如众周知,宋代从未存在过保护版权的专属法规,已有成文法中也未出现保护版权的相关条文,故学人们关于宋代有无版权问题的讨论并非指宋代是否存在现代意义的版权或版权法,而多着眼于宋代是否存在基本逻辑与现代版权概念相吻合的版权保护制度、版权保护措施,或者民众是否已经具有版权意识及其所达到的程度等相关问题。以此言之,版权的核心要素,即知识的财产性和私有性在宋代的发展情况,或许是值得深究的问题。

统而论之,《宋代出版史》纵有些微不足,但瑕不掩瑜,其对宋代印刷术、印刷出版活动等相关问题的推动,可谓贡献颇巨。值得注意的是,印刷术及围绕其出现、发展而产生的行业体系深度参与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运行与发展,如何深度探究印刷术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以及古代社会对印刷技术进步、革新的推动,是需要学人不断思考的课题。

猜你喜欢

印刷术版权保护书籍
鲁迅与“书籍代购”
印刷术的发展
图书出版版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思考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印刷术
德国的印刷术与禁书展
书籍
当前传统媒体版权保护的难点及对策
互联网环境下的音乐版权保护
传统媒体版权保护面临八大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