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高校卓越科技人才培养的多重创新效应与复合路径走向
2023-12-03杨丽乐
杨丽乐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2488)
1 研究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逆流形势下,当今国际经济循环格局深度变革,产业链供应链深陷断链风险,全球价值链面临复杂严峻的不确定性挑战。增强国家科技创新实力,推进核心技术攻关,成为加快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关键举措。工业4.0 时代的浪潮席卷全球,放眼亚洲,新加坡制造业实力强悍,在精密工程、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电子、化工等多个专业领域取得瞩目成就。2021 年,新加坡制造业产值约占全国生产总值(GDP)的22%,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制造业超过国内生产总值20%的国家。新加坡之所以能够成为制造强国,与重视卓越科技人才培养的国家战略密不可分。新加坡在制造业2030 愿景中提出,致力于在2030 年将国家打造成高端制造业的全球业务、创新与人才中心。
作为国家人才高地和科技创新高地,新加坡高等教育体系在整个亚洲乃至全世界享有极高的学术声誉。新加坡的高等教育体系主要由预科学校、大专、公立大学、理工学院和私立大学组成。根据新加坡统计局和新加坡私立教育理事会(Council for Private Education)2020—2021 年度的最新数据,新加坡现有11 所预科学校,10 所大专,6 所公立大学,5 所公立理工学院以及众多受教育信托认证(Edu trust)的私立学校。新加坡统计局发布的官方数据显示,新加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0 年的23.5%提高到2020 年的93.1%[1],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在QS 2022 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新加坡国立大学排名第11 位,位居亚洲第一;南洋理工大学排名第12 位,居亚洲第二[2]。具体到学科而言,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在QS2022 世界大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排名中分别位列第4 位和第7 位,可见科学技术相关学科的发展态势强劲。此外,新加坡高等教育具有明显的精英化特点,其理念是让优质教育资源优先满足优质学生,同时追求学术科技成果的效益最大化,为国家培养跨学科的高精尖技能人才。
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国民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是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力量。马克思[3]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新加坡高校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形成分散式科技人才网络效应,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筑起坚实的人力资本基础。以科技人力资本为理论基底,通过审视新加坡高校卓越科技人才培养战略中的多重创新效应与复合实践路径,或对于亚洲高校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和联动产学研用方面具有参考价值。
2 从人力资本到科技人力资本的内在意蕴
人力资本理论作为教育经济学和教育政策研究的伦理框架,一直是教育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话题。早期人力资本理论的先锋人物是舒尔茨[4],1960 年,他在美国经济学年会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中提出,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是凝聚在劳动者本体中的知识程度、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等方面价值的总和,构成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这一观点轰动了西方经济学界,成为人力资本理论体系的雏形。此后,传统人力资本理论研究进一步证明了具备专业技术、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力资本是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将人力资本作为衡量社会经济价值的重要指标。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在电子信息、航天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掀起颠覆性变革,科技发展也进入增强开放式创新能力、加快实现前沿技术突破的新阶段。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相关研究开始关注到人力资本对科技发展的重要影响,人力资本与科技进步之间互为动力的双向促进关系得到进一步阐释。加洛尔等[5]立足于“经济人”假设,分析人力资本、经济增长与科技进步之间的相互作用,依据库兹涅茨假说证明了社会人力资本动态平衡和经济增长是由科技进步和外部环境决定的,生产技术可能会导致人力资本动力系统的质变。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在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主体性作用愈发凸显,人力资本与科技创新趋向同频共振,成为国家间核心竞争要素。此后,戈尔丁等[6]基于技术的演进和美国促进人口技能提升的教育改革历史演变,提出人力资本是科技与教育之间的竞赛,未来需改善高等教育以增强科技的技能供应,使人力资本跟上科技更新换代的步伐。
此外,已有研究在传统人力资本理论基础上,将高等教育纳入到人力资本发挥效应的关键维度。约翰·海因里希·冯·杜能(Johann Heinrich von Thünen Thunen)认为在同样的生产条件下,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能够创造的收入会更多[7]。政治经济学研究者们认为,教育构成了一种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这便回答了为什么人们要花大量的时间、支付较为昂贵的学费进入高校学习,答案在于每个人都在参与自我投资计划,从高等教育开始建构自我完善、自我拥有的资本[8]。还有研究者深入剖析人力资本的具体表象,认为其既是一种判断教育实践水平的估值,尤其是对高等教育的估值,同时也体现在个体与日俱增的技能和经验获得。具体而言,与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相比,高等教育能够使人积累更高质量的知识,倾向于培养创新者,人力资本积累包含人力资本的宽度和深度两个维度,人力资本的宽度代表着一般人力资本在应用新技术中的灵活性、适应性,人力资本的深度是对人力资本存量的衡量,其中包含个体特定的知识水平、受教育程度等[9]。
科技革命从某种程度上正是人们迫切想要改变生态和能源现状的需求而产生的,人创造了新科技,科技也在塑造人。在此背景下,科技人力资本理论应运而生。科技人力资本是一个崭新的衍生词,这一理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 世纪末期。1995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和欧盟统计局发布《科技人力资源计量手册》(Manual on the Measurement of Human Resources Devoted to S&T),其中基于欧洲委员会发起的人力资本和流动方案,从资格和职业的角度对专门从事科学技术活动的人力资本进行了定义,认为科技人力资本是指获得大学学位或者等同于高等教育水平的学习资格,实际从事或可能从事科技研究领域职业的劳动力群体,其中将高校学生称作潜在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10]。同时,还有学者借助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发布的人力资本发展衡量指数,建立以技术创新为交互变量的模型,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探讨科技人力资本的影响因素,认为受过高等教育培养与培训的人更有可能拥有先进的技术和技能,一国科技人力资本主要依靠科技研究创新、国家整体知识水平和社会各产业经济实力的驱动[11]。
可以看出,较传统人力资本理论相比,科技人力资本理论对于人才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有着更加广泛的认识。科技人力资本理论中所讲的高等教育,不仅是指已经获得大学中相应的学位,更是将等同于高等教育水平的学习(比如高校提供的职业教育、在职培训等)统一纳入到科技人才的教育范畴之中,拓宽高等院校在科技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泛在职能。由此,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习是科技人力资本的核心要素之一,以高等院校为枢纽,架起科技和人力资本互通互联的桥梁。
总之,既有研究文献从经济学、社会学等多角度对科技人力资本这一理念进行内涵阐释和实证分析,特别关注高等教育对人力资本的动态补充,将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生产性的科技人力资本投资,使人力资本在物质生产中的决定性作用得以复归。因此,基于科技人力资本概念框架研究新加坡高校在促进卓越科技人才培养和深层开发的多重创新效应和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三维环流驱动:新加坡高校卓越科技人才培养的多重创新效应
美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阿特巴赫[12]在代表性著作《亚洲的大学:历史与未来》中提出,为确保经济高速增长,未来亚洲经济对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力资本需求将会不断增加,高等教育被视为国家经济生存的关键因素。随着亚洲国家越来越依赖以技术为本的产业经济结构,探索和开发新技术必然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新加坡高校在政策、产业、技术的多重引导下,形成符合自身发展逻辑的卓越科技人才培养系统策略,如图1 所示。
图1 高校卓越科技人才培养的三维环流驱动思路
3.1 宏观视域:政策驱动的顶层设计
开发人才、尊重人才、依靠人才是新加坡的第一要务。新加坡政府通过制定国家发展战略规划、成立职能部门提供政策支持,以政府行为集中力量推进高等教育科技人力资本建设,吸纳国际高端科技人才,招才引智。为充分拓展科技人力资源,新加坡于1991 年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oard)后发展为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gency for Science,Technology and Research,A*STAR),每5 年颁布一次国家科技发展规划,通过谋划国家高科技活动的发展宏图,激活经济价值链的动能,筑牢以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等为代表的科技人才基础,使新加坡成为全球创新人才驱动型知识经济体[13]。2011 年,新加坡国家科技计划战略扩展到研究、创新和创业领域,同时,国家科技发展规划更名为研究、创新和创业计 划(research 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RIE)。RIE2015 和RIE2020 计划总投入预算高达161 亿新元和190 亿新元,国家研发重点涵盖电子、生物医药、信息通信、工程技术等领域。这一计划为落户新加坡的高科技初创公司建立RIE 合作伙伴关系提供政策支持,使高新人才得以充分发挥技术能力,建立合作伙伴和市场的国际网络。
2020 年,新加坡颁布研究、创新和创业计划2025(research 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 plan 2025,RIE2025),规划国家未来5 年的研究、创新和创业战略。其中着重强调国家财政部门将扩大卓越科技领域的有效投资,特别是增加对研究者主导的组合资助支持,鼓励材料信息学、纳米电子学和营养表观遗传学等跨学科研究。同时,促进大学和研究人员、专业知识和实践技术的对话交流,形成强大的变革性创新知识人才基础。为扩充国家科技人才库,RIE2025 也将加强RIE 人力资源计划,通过大学、A*STAR 研究机构和企业实验室提供实习和培训的机会,聚集和培养具有技术和商业知识的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人才梯队,搭建技术、工程、企业和科研的跨界人才网络[14]。
如表1 所示,新加坡教育部(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通过设立奖学金、人才基金等经济奖励,资助国内外学生在公立大学接受教育。申请获得政府补贴的留学生毕业后必须在新加坡工作3 年,以补充国家研发知识人才储备[15]。新加坡政府投资1.2 亿新币开展加快技术技能计划(tech skills accelerator),设立新加坡数字奖学金(Singapore digital scholarship)支持本科生和研究生在信息通信和媒体相关领域的学习,如数字和互动媒体、网络安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等课程,满足数字通信科技产业ICT 人才需求[16]。与此同时,新加坡还为本国国民专门设立未来技术工读结合项目(skills future work-study programmes),参与为期12 至18 个月的勤工俭学项目,在此期间每人最多可获得15 000 美元的补助金。高校将为学生提供结构化的职业发展指导和技能学习,帮助其达到研究生学位水平。项目合作企业将为学生提供有关就业和职业生涯、工作角色、新兴技能的相关培训,为新加坡的人力资源开发提供支持[17]。
表1 新加坡RIE2025 资助计划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截至目前,新加坡有超过30%的企业员工拥有大学学位,国家战略行动使新加坡在全球人才竞争中占据优势,正逐渐形成一个综合化、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卓越科技人才培养体系。
3.2 中观视域:产业驱动的现实抓手
自新加坡建国以来,新加坡经济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再到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的成功转型。目前,新加坡正式迈入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现代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齐头并进的发展阶段。根据新加坡2021 年和2022 年经济调查[18-19],如图2 所示,新加坡制造业在2021 年第四季度增长趋势强劲,达15.5%,2022 年较2021 年同期增长(Y-O-Y 变化)有所放缓[20]。其中,运输工程、一般制造业和精密工程集群的产量扩张贡献显著。
图2 2021—2022 年新加坡制造业增长率(Y-O-Y 变化)统计
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兴起,为应对国际经济新形势和全球价值链重构,新加坡推出面向工业4.0 的产业转型计划(industry transformation programme of Singapore),为促进科技产业创新、数字化产业发展和智能制造谋划转型蓝图,形成世界级产业高地。阿里巴巴、谷歌(Google)、雷蛇(Razer)、Meta 和Garena 等全球性科技公司汇聚于此,构成了新加坡丰富的产业生态。
链条式产业集群建设是新加坡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半导体是新加坡重要的支柱性产业,从IC 设计、芯片制造到封装和测试,半导体产业已经形成一个较为成熟的产业链生态环境,紧密的产业链不仅为企业找到产业定位,同时也加速了电子产业的全球一体化进程。由新加坡贸易工业部(Ministry of Trade and Industry Singapore)等多机构团队、贸易协会和商会(Trade Associations and Chambers)共同开发的电子产业转型图谱(Electronics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Map,ITM)中指出,新加坡电子产业从劳动密集型的消费品系统组装起步,后转向高价值组件的制造、射频滤波器和半导体集成电路等,电子制造产业在2020 年实现222 亿新元增值。未来在对现有电子制造进行转型和吸引新的高价值投资的同时,ITM 还将拓宽本地科技人才就业和发展渠道,以更好地支持该行业的人力资本积累[21]。
产业转型在创造出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使新加坡认识到需要更高比例的高等学历人口,在国内建立一批多样化高等教育机构,适龄人群进入高等教育的人数实现新增长,高校成为科技创新与合作的“轴心机构”。新加坡制造技术学院(Singapore Institute of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和先进再制造与技术中心(Advanced Re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entre)共同搭建数字制造平台,用于先进制造创新和工程科技领域的研发与生产,为产业数字技术开发提供操作性示范方案,致力于为跨国公司和中小企业科技人才营造开放的学术交流环境[22]。新加坡在全球产业链升级中处于领跑阶段,产业对高水平人才培养具有辐射带动效应。新加坡拥有全球优质的制造工程等产业人力资源,十分重视大学、学院中储备人才的培训及专业技术人士的职业教育,遵循先进产业与人力资本构成相匹配的原则,通过产学合作提高具有比较优势的要素生产效率,塑造科技人力资本的国际竞争力。在产业驱动下,高校科技人力开发面向企业和市场,更好地了解和支持产业的需求和定位。
3.3 微观视域:技术驱动的牵引作用
随着高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新加坡认识到开发高精密工业、电子信息、生物医学等科技产业以保持竞争力的必要性,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逐渐成为新加坡的竞争优势。新加坡在1965 年建国初期的人均GDP 仅为香港的70%、日本的60%,却在短短半个世纪中迅速实现超越,位居亚洲第一,先进技术的转型升级的贡献显著。根据2021 年彭博创新指数(Bloomberg innovation index),新加坡抢占世界第二位[23]。特别是在科技领域,作为全球第四大高科技产品生产国,新加坡拥有世界一流的制造业生态体系和高技术人才,微电子制造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在全球居领先地位,吸引全球2 700 家精密工程公司和重要研发中心落户于此。以生物技术为例,2000 年,新加坡将生物技术作为未来经济和人才需求的一个重要增长领域,着力增强对生物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立世界一流的生物技术基础设施,在生物技术的研发、临床试验、制造和物流等方面实现一体化转型升级,全球制药和医学技术巨头企业在此建立生产基地,如美国辉瑞制药(Pfizer Inc.)、瑞士汽巴公司(CIBA)、诺华(Novartis)和美国惠氏制药(Wyeth)等。
在技术交往普遍化的前提下,新加坡高校通过学科体系交叉融合,搭建开放的技术研发框架体系,加快本土技术创新型人才的积累。尤其体现在与科技相关学科的人才培养中,如新加坡理工大学(Singapor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在科学技术相关重点学科中率先开设应用型学位,采取以实践为导向的行业合作培养方式。根据新加坡2022 年发布的教育统计文摘(Education Statistics Digest)的数据[24],如图3 所示,2021 年新加坡高等教育中工程学科的学生规模最大,总数达28 016 人次,工程学科即将入学生、在籍学生和毕业生都居于首位,其次为商业管理、信息技术、自然数学科学专业,这说明新加坡高新技术的进步促使高校加快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创新型人力资本优势显著。关键技术攻关正以一种隐形的特殊形式在推动新加坡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极大地提升了新加坡在电子信息技术、自然数学、健康与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科技人力资本存量。
图3 2021 年新加坡高等教育学生人数统计
4 联合造就高精尖英才:新加坡高校卓越科技人才培养的复合路径走向
为谁培养科技人才、培养什么样的科技人才、如何培养科技人才是科技人才培养的三大基本问题,新加坡高校卓越人才培养路径对此给予充分回答。在适应世界之变、时代之变、科技之变的背景下,新加坡世界一流大学和高等教育机构通过科学高效的联合培养,持续推进学术联合、校企联合、区域联合三重复合路径,构建多学科知识融合的学术团队,巩固科技人才的实践技能,凸显区域科技人才的规模效应,造就大批高精尖应用型英才。
4.1 学术联合:搭建国际科技人才培育枢纽,夯实人才培养的学术根基
高校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策源地,为满足国内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关键技术的人力资本需求,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新加坡借助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两种方式,率先打开国门实行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积极融入教育全球化。这一举措使新加坡成为国际科技人才培育的中心枢纽,汇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力量,孕育科技人力资本的学术根基。
在高等职业教育层面,自1954 年以来,新加坡政府陆续投资创办新加坡理工学院(Singapore Polytechnic)、义安理工学院(Ngee Ann Polytechnic)、淡马锡理工学院(Temasek Polytechnic)、南洋理工学院(Nanyang Polytechnic)、共和理工学院(Republic Polytechnic)五所理工科为主的公立高等专科学院,其中主要开设电气及电子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生物医学技术、工程系统与管理、环境科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化学工程等专业。公立理工学院旨在对学生创造思维和新兴技能的结构化培养,以职业技能实践为导向,兼顾职前、职后培训,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价值观,从而在实际工作中生产具有成本效益的科学技术。
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接轨,育才与引智齐头并进。理工学院学生修习课程达到职业教育的毕业要求后,可以选择衔接新加坡大学或海外合作高校继续攻读相关专业的学士学位,以丰富不同文化环境中的学术体验。如淡马锡理工学院计算机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可以选择加入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的直接衔接课程并获取学位[25],义安理工学院与英国利物浦大学、英国邓迪大学、美国安柏瑞德航空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澳大利亚默多克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新西兰奥塔哥大学、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等40 余所世界高等学府达成学术伙伴关系,实行校际学位互认。同时,五所理工学院均接收海外申请者来此攻读学位和开展学术研究。如新加坡理工学院对来自东盟国家、中国、印度、新西兰和美国的国际学生分别根据外语、数学和相关科目水平或绩点规定申请资格,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将入围五所理工学院统一命题举办的英语、数学和理工科目考试[26]。理工学院还为国际学生提供奖学金、就业职位决策指导和实习机会,协助毕业生在新加坡求职和定居,最终填补国内技能人才不足的缺口。
在普通高等教育层面,新加坡大学放眼全球,与世界知名一流高校组建学术交流和合作同盟,联合开展跨学科的学术研究,为科技人才提供博雅教育。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教职人员和学生将广泛的科学经验和研究观点汇聚于此,从而扩大高等教育人才集群的世界影响力。其中,极具代表性的是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Yale-NUS College)。2011 年,由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耶鲁大学共同创办的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是亚洲领先的文理学院。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延续两所创始大学的办学传统和优质资源,旨在重新定义文科和理科教育,促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跨学科交流和学科知识的深度融合。该学院科学学科设置环境科学、生命科学、数学统计与计算科学、物理科学4 个专业,得到耶鲁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专业实验室、科学设备和计算基础设施的支持,开放科学实验室、行为实验室和制造工作室供师生使用,以促进科学积极体验式学习。
此外,新加坡大学还积极与国际高校开设科技相关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阶段联合培养项目,构建国际学术共同体。如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攻读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学院提供的五年制并行学位课程(concurrent degree programmes),毕业时将获得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的文学或理学学士(荣誉)学位和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硕士两个学位。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可以申请特殊合作项目(special programme),该项目包括五年学术研究和一至两年的实习工作。学生完成4 年的本科学习后,将授予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学或理学学士(荣誉)学位。在耶鲁大学环境学院学习一年后,授予学生环境科学硕士(MESc)或环境管理硕士学位(MEM)学位[27]。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NTU)与慕尼黑工业大学(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TUM)联合开设集成电路设计、绿色电子两个专业的全日制理学硕士NTU-TUM 联合学位项目,专门培养集成电路、新型电子、光电器件和半导体制造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项目由两所大学的教师共同提供教学和科研支持,学生必须完成为期2 年的全日制课程及作业、3 个月的实习和6个月的硕士论文写作才有资格申请学位授予,多数学生在毕业后选择从事集成电路、电子通信工程等新兴产业科技领域的相关工作。
4.2 校企联合:携手国际科技企业协同创新,发挥人才培养的技能优势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新加坡经济依赖于外国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支持,形成先进制造业生态系统。据统计,全球20%的半导体设备来自新加坡制造,由此,加速科技创新和核心生产,基于制造业价值链的上游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是新加坡经济2030 愿景(Singapore Economy 2030 Vision)的重要目标战略[28]。为了加速国内知识经济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借以跨国企业的国际影响力,新加坡高校与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密切合作,推动科技研发所需的知识溢出效应(knowledge spillover effect)和技术动态转移,厚植科技人力资本的技能优势。
新加坡首先将校企合作的触角伸向邻近国家,协同创造技术孵化和知识流动的亚洲机遇。2017 年,新加坡教育部与中国科学院签署谅解备忘录,通过新加坡六所公立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旗下研究所和企业间的科教交流合作,促进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等领域的能力建设[29]。2021 年12 月,新加坡国立大学与中国华为集团签署双边合作协议,华为计划设立大数据分析人才专项培养项目,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商业分析课程的学生提供云计算和数据分析方面的培训和参与实际业务的体验式实习机会,同时还面向开发者社区的学生和教职人员举办华为—国大分析创新挑战赛(Huawei-nus Analytics Innovation Challenge),充分利用华为在ICT 技术、软件开发和资源的专业优势[30]。
为拓宽大学与国内航空、医疗、金融等行业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新加坡高校与国内科技企业联合开发区块链、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数据分析等领域新技术。一方面,企业自有研发团队提供实践经验,另一方面,高校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潜力也能为企业所用,研究成果得以快速投入实际生产过程中,加强国家、学术界和产业之间的互动[31]。新加坡国立大学与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的新加坡区块链创新中心联合开设商业分析、计算机技术和金融科技等专业的硕士课程,这是新加坡首个商业战略思维和数据分析的学位项目。此外,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开设顶点项目(SUTD capstone programme),学生有机会参与国内科技公司的跨职能团队的工作。项目中产生的所有知识产权都归属合作单位所有,学生必须严格执行保密条款以维护知识产权。在顶点项目中,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的学生们与新加坡NEO航空公司(NEO Aeronautics)合作探索出一个超短途航空运输技术的概念验证;与新加坡NDR 医疗技术有限公司(NDR Medical Technology Pte Ltd)联合开发出一种带有机器人系统的肿瘤轨迹规划人工智能软件;与裕廊港口有限公司(Jurong Port Pte Ltd)共同搭建出一个机器学习算法驱动的港口运输异常检测系统[32]。在新加坡金融科技实力增强的前提下,2022 年6 月,新加坡管理大学和友邦保险控股有限公司新加坡子公司(AIA Singapore)达成精算学工读计划合作项目,新加坡管理大学经济学院学生可申请到友邦公司的精算部门进行产品定价、保险负债估值和再保险等金融科技业务的实习,友邦公司还将为学生提供实习津贴等福利[33]。
新加坡高等教育校企合作吸引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在当地扩大布局投资,是联合培养科技领域种子人才的关键举措。促使高校学生深入理解科技行业趋势,使其在毕业后能驾驭复杂的科技世界,赋能新加坡领先科技的开放式创新。高校协同利益相关企业密切合作,也将弥补高校在教学与科研中的薄弱环节,帮助探讨高等教育相关学科教学与科技行业实操的“脱嵌”及矫治策略,实现科技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生产的联动效应。
4.3 区域联合:激发科技地理空间集聚效应,形成人才培养的规模效应
全球顶尖科技公司共同构成新加坡丰富的产业生态,其中包括苹果(Apple)、谷歌(Google)、索尼(Sony)、来赞达(Lazada)和雷蛇(Razer)等区域领跑企业,各大科技公司相互协作,共同开发前沿科技方案,使新加坡成为世界产业高地。通过对新加坡顶尖科技企业和高等院校的选址进行定位,可以发现呈现较为明显的地理集聚趋势,这种空间特征将引领企业与高校之间的科技人力合作,激发新加坡科技人力资本的规模效应。
空间经济学理论认为空间集聚的向心力来自周围关联效应、厚实的市场基础、知识溢出和其他外部作用。区域内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近将有效增进知识的传播和获得,促进经济活动集中的因素在多个地区或连续空间模型中同样也会产生规模更大的集中,空间中心地区层级在空间上形成了一组嵌套的六边形点阵[34],如图4 所示。新加坡科学园(Singapore Scientific Park,SSP)初创于1984 年,由新加坡科学理事会管理,位于新加坡科技走廊的西南部。园区拥有300 多家跨国公司和实验室,靠近新加坡多所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企业能够融入国家卓越科技人才孵化,成为新加坡首个深度技术中心[35]。新加坡科学园坐落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医科大学的东南侧,毗邻纬壹科技城(onenorth)、新加坡国防科技研究院国家实验室(Singapore DSO National Laboratory)、肯特冈数码研究院(Kent Ridge Digital Laboratory)、微电子研究所(Singapore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和智慧城市联合创新实验室(Smart Urban Co-Innovation Lab)等国家重要科研机构。园区周围有新加坡理工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亚洲分校(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 Asia)、新加坡理工学院、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新加坡科廷大学(Curtin Singapore)和世界联合书院新加坡校区(United World College of South East Asia)等多所高等院校。新加坡科学园将科技公司与周围科研机构、高校聚集在一起,围绕核心科技研发组成区域联盟,形成科技人力资本的虹吸效应。入驻新加坡科学园的企业与研究机构、高校联合开发诸如5G 智能地产试用、电动汽车充电站、可再生能源的智能设计、智能建筑平台和自动驾驶巴士服务试验等项目,园区内企业比其他地区更加接近人才,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生态区域聚合,这种区位优势使科技人才集聚不断自我强化,加速新加坡科技人力资本的整体累积。
图4 新加坡科学园空间六边形点阵
由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和新加坡裕廊集团(JTC)联合打造的新加坡清洁科技园(Clean Tech Park Singapore),是新加坡第一个生态商务园。园区位于新加坡西部,主要包含先进制造、医疗科技、清洁科技、电子科学等环境友好型产业,毗邻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E ducation)和新加坡制造技术学院(Singapore Institute of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几所高等学府。新加坡清洁科技园为企业和人才牵线搭桥,集合企业中的行业前沿知识和深厚实践资源,借助南洋理工大学等附近高校适配性的实验设备等以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为加速产品开发提供科技解决方案。同时,园内企业也资助高年级的大学生参与企业实习和岗位培训,培养学生对科技领域相关职业的认同感,共享企业应用技术。
产业聚集、经济活动聚集等现象可以解释某一区域经济增长动因及过程。其中,经济的空间集中本身创造持续聚集的经济环境[36]。新加坡企业、研发机构和高等教育组织的空间嵌入,可以衡量各区域科技进步水平。一方面,企业在地理空间上集中,激发产业间的关联效应,以实现科技集群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高校研究人员深入先进科技研发的现实场景,帮助他们掌握高精尖技能,发挥高等教育中高水平创新人才的规模优势,打造科技人力资本的协同式成长环境。
5 结论
科技进步为社会生产提供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使生产力诸要素结合成一个系统化的整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合力[37]。新加坡高校集聚国际化顶尖学术科研团队,鼓励跨学科知识创新和成果转化,形成科技人力资本的规模效应,逐渐为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区块链和机器学习等科技领域积累未来创新人才。以新加坡国立大学为例,2022 年,该校计算机科学专业共招收本科生3 947 人,研究生1 027人,较上一年增加19.7%[38],目前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在读研究生共3 808 人,其中包括来自世界66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由此可见,新加坡高等教育在卓越英才培养、创新成果转化方面广泛而深入的探索为其塑造强有力的人力资本根基,同时吸引世界高端人才向新加坡流入,依靠卓越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新加坡在全球领先技术开发中的突破。新加坡高校积极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基础研究、核心技术研发和成果转移转化,集成学术科研和技能实践于一体,塑造区域科技集聚新样态,形成开放性的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对于亚洲国家探索重大战略性前沿技术升级和科技人力资本新动能具有很重要的先导性。
在新加坡高校卓越科技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背后,我们也必须关注到其可能出现的潜在影响。比如新加坡高校科技人才培养长期依赖国家政策的倾向与扶持,科技人才队伍内部可能出现愈发激烈的竞争,导致社会达尔文主义和过度精英化问题;奖助学金等着眼于短期效应的经济补贴效果有限,部分国际学生在毕业后未能留在新加坡工作,或选择科技行业之外的就业岗位,挤占新加坡其他行业的就业市场;科技人才高度集聚可能触发“小圈子文化”,造成高等教育成就差异扩大等社会隐患。
总之,新加坡高校诸多卓有成效的实践经验,向世界证明高校科技人才网络效应对国家高技术产业、高附加值产业的重要贡献。欲使国家制造业高端嵌入全球价值链,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关键核心技术的现代化发展,必须着眼于人才供给侧,深刻把握高等教育在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核心地位,为国家筑牢科技人力资本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