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证合理 使人信服
——“论证要合理”升格训练示例

2023-12-03李健

初中生世界 2023年43期
关键词:内因外因事例

文/李健

技法指点

议论文写作中,有些同学观点明确、材料丰富,却不能进行合理的论证,达到令人信服的效果。要做到“论证合理”,需要注意以下四点:首先,论证要合乎逻辑,观点要一致,概念要统一,避免出现混淆或偷换概念、以偏概全、自相矛盾等问题。其次,材料要能支持论点且相对丰富,通过必要的分析、阐释,使读者明白材料与论点之间必然、合理、充分的联系。再次,要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论证方法除了常用的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外,还有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最后,要做到结构合理,思路清晰。同学们可采用并列式、递进式等常见的结构;也可采用分论点的形式,从多方面、多角度展开论证。

原文呈现

不念“朱”“墨”,不忘自我

中国有句俗话,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强调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但我认为,环境的影响并不是决定性的,我们不应过分强调环境的作用。

此处驳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没有树立自己的观点,建议补充。

首先,无数实例告诉我们,环境对人的成长并不起决定作用。后主刘禅拥有令人艳羡的环境:仁德的父亲、睿智的军师、英勇的将领……他理应成为合格的君主吧?但“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等典故令其沦为千古笑柄,证明了“近朱者未必赤”。当然,“近墨者也未必黑”。例如大贵族托尔斯泰解放农奴,为他们创办学校,给予他们极大的尊重。翻开人类历史,我们会发现类似事例不胜枚举。命运不由环境决定,而掌握在自己手中。

此处没有通过必要的分析、阐释,使读者明白事例与观点之间的关系,建议完善。

从逻辑层面分析,环境不可能对人的成长起决定作用。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若认可环境起决定作用,那么,相同环境中的个体差异又是从何而来?“叛逆者”改变环境的故事又做何解释?

本段中的概念“内因”“外因”“环境”之间有何联系?建议点明。

另外,过分强调环境的作用,不利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很多人本末倒置,把心血用在寻找“朱”上,如前几年出现的“择校热”“择班热”现象,以为选择了环境就预定了成功,却忘了自我的努力才是制胜的利器。相反,那些拥有不屈意志的人无论处于怎样的环境中,都会成功。作词人唐恬29 岁患鼻咽癌,身体遭受巨大折磨,但她没有因此放弃工作,填词创作出妇孺皆知的《孤勇者》。所以,与其苛求环境,不如提升自己,毕竟努力是唯一可控的成功砝码。

唐恬的事例与观点联系不紧密,建议替换。

环境影响人,却不决定人。与其纠结“朱”“墨”,不如提升自我,做到“出淤泥而不染”“任尔东西南北风”。

综合点评

这是针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写的一篇驳论文。本文观点明确:环境对人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我们应更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结构也很合理,分别从客观事例、逻辑分析、现实影响三个层面展开论述,思路清晰。但本文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集中在证明论点的材料选择、分析及论证方法的使用方面。

升格指津

1.为了使论证更合乎逻辑,建议将文中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阐释清楚。

2.为了使论证更合理,可替换部分材料,选择与论点关系更紧密的事例,并进行分析、阐释。

3.为了使论证方法更丰富,可根据内容需要选择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增强说服力。

佳作出炉

不念“朱”“墨”,不忘自我

中国有句俗话,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强调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但我认为,环境的影响不是决定性的,与其关注环境,不如提升自我。

有“驳”有“立”,观点明确。

古今中外无数实例告诉我们,环境对人的成长不起决定作用。后主刘禅拥有令人艳羡的成长环境:仁德的父亲、睿智的军师、英勇的将领……他理应成为合格的君主吧?但“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等典故令其沦为千古笑柄,可见“近朱者未必赤”。当然,“近墨者也未必黑”。大贵族托尔斯泰的周围有许多纨绔子弟,他们把农奴当作“会走路的个人财产”。托尔斯泰却挣脱环境的思想束缚,主动解放农奴,为他们创办学校,给予他们极大的尊重。翻开人类历史的篇章,类似事例不胜枚举。命运不由环境决定,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将托尔斯泰不受环境影响的内在逻辑分析清楚,使读者明白材料与观点的联系,增强了说服力。

从逻辑层面分析,环境不可能对人的成长起决定作用。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环境是外因,它如同一支斑斓的笔,遇见白纸,作用尚能发挥一二,碰到钢铝等金属就无能为力了,如果撞上特殊化学材料,自身都可能变色。《矛盾论》提道:给定同样的环境,鸡蛋能孵化小鸡,石头却不能。若认可“环境决定”,那么相同环境中的个体差异从何而来?“叛逆者”改变环境的故事又做何解释?

阐释“外因”“环境”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合乎逻辑。

运用比喻论证并引用经典,增加了论证的丰富性。

另外,过分强调环境的作用,不利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很多人本末倒置,把心血用在寻找“朱”上,如前几年出现的“择校热”“择班热”现象。这些家长以为选择了好的环境就预定了成功。还有,当代部分年轻人把不幸“甩锅”给原生家庭。他们认为,性格的缺陷、生活的不顺都源于原生家庭的缺陷,而忽略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事实上,与其苛求环境,不如提升自己。自我努力,才是唯一可控的成功砝码。

更换的材料与观点联系更紧密,有力地证明了分论点。

环境影响人的成长,却不能决定人的命运。我们与其纠结“朱”“墨”,不如不忘自我、提升自我,做到“出淤泥而不染”“任尔东西南北风”。

综合点评

驳论文既要驳斥错误观点,又要树立自己的观点,需要有极强的说服力,才能打动读者。修改后的文章观点明确、逻辑严密、论证方法多样,更重要的是材料与观点之间联系密切,且进行了充分的分析与阐释。另外,文章所用材料涵盖古今中外,丰富且贴切,令人信服。

猜你喜欢

内因外因事例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书面表达中从内因角度分析的写作方法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浅析如何使普通高中学困生爱上英语
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探析
浅析影响银行业发展前景的因素
煤峪口矿内因火灾隐患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2)
侵华日军失败内因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