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标准的高职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2023-12-03范亚军

英语教师 2023年16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育人思政

范亚军

引言

2021 年,教育部发布《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 年版)》(以下简称《新标准》),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遵循,彰显了“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理念(教育部2021)。《新标准》对高职英语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了系统化构建和设计,对高职英语教学主动聚焦立德树人教育功能,服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提出了遵循。在大思政背景下,如何真正让《新标准》指导课程教学,做好课程思政,对高职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

一、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内涵与构成

《新标准》指出,高职英语旨在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能够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尤其要注重课程思政(教育部2021)。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对外语类专业教师的素养和能力提出了新挑战,不仅直接明确了对教师职业道德、学历资格、学科知识、教学能力、教科研方面的基本要求,还从学校和教师两个方面对教师专业提升和团队建设提出了要求和建议。

在传统意义上讲,外语教师教学能力包括职业道德、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和学科知识四个方面(孙有中、张虹、张莲2018)。新时期,“课程思政应成为外语类教师的另一个能力向度,并成为勾连这四个能力向度的核心”(王卓2020)。高玉垒、张智义(2022)认为,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是教师在英语课程的各种教学情境中,有意识地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恰当地融入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为实现学生的价值塑造、能力提升与知识积累所呈现出的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育人素养、学科素养、教学素养、科研素养及全球素养五个维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是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索高职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提供了借鉴。

二、高职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的必要性

(一)高职英语课程开展思政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

高职英语因课程性质及其跨文化、覆盖面广、教学周期长等特点,成为真正全面、全过程落实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理想阵地之一。高职英语课程思政不仅是《新标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实施和重要体现,还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更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时代之需。

(二)高职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是课程思政实施、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

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新形势下,要充分发挥高职英语课程的育人功能和使命,教师是关键。要推进高职英语课程思政,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能力是重点,关乎英语课程思政有效实施、科学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三)高职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提升是教师发展的内在需求

新时期,提升高职英语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不仅能够有效解决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中思政元素挖掘不足、思政育人方法生硬、思政育人效果不好等具体问题,而且能够促使教师学习新理念、探索新模式,从而有效促进其发展专业能力、提升教科研能力,获得全面成长,进而实现师资队伍的优化。

三、高职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现状

《新标准》对高职英语教师开展课程思政育人提出了新要求,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不足。对师生进行问卷调查、访谈,辅以课堂观察和教学实践,发现虽然目前高职英语课程思政育人成效显著,但是仍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对高职英语课程思政认可度高,但主动进行课程思政的意识有待提升

近年来,高校课程思政开展得如火如荼,高职英语教师对课程思政德育价值的认同度较高,普遍(非常同意+同意)认为只有将育人育才相结合,才能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92.73%),促进教师成长和发展(78.18%),仅个别教师态度不确定,且大多为入职不久(3 年以内)的年轻教师。在课程思政对英语四大核心素养培养的作用方面,师生态度差异较大。教师几个题项均值相当,大于4.38,认为课程思政能够同时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在学生中,职场涉外沟通和多元文化交流题项的均值(4.26、4.13)明显高于语言思维提升和自主学习完善的均值(3.05、3.44),表明学生认为课程思政有助于提升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但对自主学习及思维能力提升作用有限。另外,结果显示,教师主动进行课程思政的意识不足,具体表现为进行教学设计时,虽然有明确的素质目标,但是并未把育人当作己任,大部分教师(非常同意+同意)按学校要求进行课程思政(74.55%)。此外,有学生管理经历的教师对课程思政概念的理解程度和实施课程思政育人的意识较高。

(二)学科专业知识丰富,但思政素养有待加强

课程思政的顺利实施要求教师有丰富的思政理论。调查发现,大部分高职英语教师虽然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85.45%),但是对思政理论学习主动性较弱(34.55%),导致或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不甚了解,对教育新动向不敏感,新理念学习较滞后;或理解不透彻,不能把握思想政治理论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其中,党员教师思政素养整体好于普通教师,原因可能是党员教师平时集体或个人政治理论学习活动较多。在访谈中,有教师提到政治理论素养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自己开展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愿意接受相关专题的学习和培训。学生调查结果同样表明,课堂教学大多进行职场语言实践与应用、中西文化差异、多元文化知识等与英语紧密相关的活动,鲜少涉及国家政策等。在访谈中,有教师认为“思想政治理论不属于英语学习的内容”“课堂时间有限,没有时间讲思政谈思想”,表明部分高职英语教师对课程思政理解不够透彻。

(三)课程思政教学意识较好,但实践育人能力提升空间大

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时,必须掌握有效德育活动所需的相关知识和教学技能。令人担忧的是,绝大部分高职英语教师的育人实践能力不足,具体表现为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实施中,对思政教育的内容、方法、评价等把握不准、创新不够。例如,在课程思政内容方面,思政元素比较零散,“今天讲大国工匠,明天讲法制”,不成体系,使学生“不知所云”,听课时“云里雾里”;关于思政育人的方式,在访谈中,很多学生认为“说教式的,不想听”“几乎没有互动”,更多关注理论学习,教师也是“课上讲讲,下课管不了,全靠自觉”,对日常行为的细节教育相对欠缺,导致“有的学生规则意识差,吃饭不能遵守食堂的就餐秩序、上课不能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甚至有的学生在网络上发表不当的言论;对于评价,很多教师提出“育人是抽象的,思政育人目标如何量化”“如何考核”的困惑;在育人成效方面,学生认为“脱离了现实问题,不能真正指导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对课程思政效果的态度普遍比较消极。总之,高职英语教师的思政育人能力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四、高职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一)深化育人认识,优化育人氛围,保障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和建设

认识决定行动,良好的育人环境是课程思政教学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广泛、深入的开展和优质、高效的育人需要政府、社会、学校、教师等通力协作。

具体而言,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出台文件,建立相关机制,从顶层引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管理和督导;用人单位要严格规定行业岗位的入职条件,对职业道德作出明确要求;高职院校要加大投入,在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管理评价机制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贯彻落实课程思政的理念,组织并开展多种形式的课程思政活动,如教学比赛、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分享等,营造良好的学科育人氛围,激励并保障教师从事思政育人尝试,提升其德育意识、思政素养和思政育人教学能力;一线教师尤其要加强对课程思政相关理论的学习,透彻理解《新标准》,明确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利用英语课程的独特优势,坚持育人导向,积极、主动地承担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

(二)提高思政理论素养,夯实课程思政教学根基

教师的思政素养是课程思政能力提升的基础。要提升思政素养,广大高职英语教师就要通过自学、院系合作、培训学习等,学习和丰富思政理论知识。教师只有思政理论扎实,才能更灵活地将其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专业素养相结合,更好地引导和指导学生学习。

一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等思想政治理论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提高理论修养和思想认识,增强理论自信。二要关注时事,尤其是最新的教育教学文件,如教育部门出台的实施课程思政的纲领性文件,吃透文件精神、弄懂文件要求,以便选取与时俱进的课程思政内容。例如,在《E 时代高职英语——综合教程2》第二册Unit 5 Game isn’t nothing 的讲授中,教师鼓励学生从玩电子游戏的经历谈起,引导其发现玩游戏可能引发的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阐述对国家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政策的理解,强化其认知。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游戏是否一无是处”的讨论,在语言学习中,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

(三)拓宽英语课程育人路径,提升思政教学素养

教学能力是教师安身立命的根本。因此,在系统的外语课程思政理论指导下提升教学设计和实践能力(胡杰辉2021),是实现专业课思政教育和思政课理论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的关键环节。

教师一要从《新标准》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出发,寻找、提炼、选取思政元素,提升英语学科教学与思政内容的整合能力;二要在英语教学中找好育人和育才的平衡点,灵活融入思政元素,创新课程思政育人的方式方法,巧妙地进行有效思政教学设计;三要结合学校专业特色、英语知识和学生兴趣点,灵活进行课堂教学调控和学习引导,增强课堂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和共情力,高效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如在服装设计系学生进行《E 时代高职英语——综合教程2》第二册Unit 4 Fashion 主题学习时,教师创设“世界服装设计大赛”的情境,让他们在传承、创新扎染工艺的过程中,主动对外介绍、传播扎染文化;四要提升评估测试能力,实现思政教育全过程监测,尤其注重对育人实践的考核,激励学生行为养成,使思政教育效果最优化,如在《E 时代高职英语——综合教程3》第三册Unit 1 Career Planning(Volunteer)的讲授中,借助考核鼓励师范专业学生到乡村支教;五要鼓励教师在具备一定的理论和思政教学经验后,“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科属性为引导、以学校特色为依托”(徐锦芬2021),尝试开发英语思政资源,推动资源库的建设和共享。

(四)建立学习群,提升课程思政教科研素养

教科研能力是教师职业发展的保证。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可持续性深入开展要求教师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及时对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进行反思与改进,切实提高课程思政教科研素养。

高职院校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跨校、跨专业、跨学科成立学习群或虚拟教研室,定期开展主题研讨、设计展示、云听课等交流活动,鼓励成员分享课程思政理念在个体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分享得失,共同总结思考和改进,解决课程思政教学方法、评价等实际问题,提高课程思政质量和效率,实现共同成长。此外,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群计划或资源分享,督促教师自主学习新理念和理论知识,引导其通过观察、调查等方法从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发现问题,通过思辨或实证方法深入研究,提高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能力,适应时代的变迁和教育的发展。

(五)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保证课程思政育人实效

合理的评价体系可以提升教师思政育人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对学生培养质量起到一定的监管作用。高职院校可以从主体、方式、内容等方面入手,建立成熟、完善的育人考核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可以邀请学生、企业专家、家长共同参与育人测评,通过评价主体多元化,将课堂延伸至课外,甚至家庭,使全社会都有机会了解并参与学生培养,从而提升教师的育人意识,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高职院校可以将教师的课程教学、实践、比赛、师德表现、育人信念等方面纳入考察评价范围,评价内容的全面化必将促使其从客观接受到主动参与课程育人。结合课程特点综合选取多种评价手段,包括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课堂展示、随即听课等,促使思政育人从单纯的理论学习到理实一体,且贯穿整个英语教学生涯。

结语

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社会应努力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和资源平台保障。高职英语教师要坚定扎根英语课程建设“主战场”,不断提升自身的育人素养和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为有效落实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积极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