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内蒙古知识产权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2023-12-02李晓明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内蒙古现状对策

李晓明

摘 要:文章通过对比全国与内蒙古知识产权发展情况,分析了内蒙古知识产权事业取得成绩,从人才队伍建设、企业创新能力、专利数量质量、成果转化运用四个微观层面分析了内蒙古知识产权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内蒙古;知识产权发展;现状;对策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Intellectual Property Development in Inner Mongolia

Li Xiaoming

(Inner Mongolia Shengbang Beidou Satellite Information Service Co.,Ltd.,Hohhot 010010)

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Inner Mongolia,and finds that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Inner Mongolia.Meanwhile,it points out problems in Inner Mongolia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talent team building,enterprise innovation ability,quantity and quality of the patents and transform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chievements.

Key words:Inner Mongolia;intellectual property development;pres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s

隨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知识产权逐渐成为各类经济体维护自身利益、提高竞争力以及维护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同时,知识产权也成为了各类经济体之间创新合作的桥梁、世界各国双边和多边谈判的焦点。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已成为衡量和评价一个企业、一个地域乃至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创新能力,甚至经济竞争实力的重要指标。

一、国内知识产权发展现状

面对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研究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发展阶段。由于发展形势不断变化,带来了难度更大且不断更新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为充分体现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创新经济的促进作用,2023年3月7日我国对知识产权执法体系做出了全面调整,改革方案明确,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将国家知识产权局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管理的国家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知识产权跟科技创新的关系非常密切,本次国务院机构调整同时也提出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二者呈现出相互配合的关系。对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调整,是对知识产权工作的进一步强调,未来党的机构改革,可能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整个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之中,这对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极大的推动。

根据最新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全球最具创新力的10个国家分别见表1。

这10个国家都是创新领域的佼佼者,他们在科技研发、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竞争等方面都有着优势和成就。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高度重视创新的战略地位,投入大量资源和精力支持创新活动,建立了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促进了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中国在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排名第14位,比去年上升了两位,继续保持了中等收入经济体中的领先地位。中国在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尤其是在科技领域,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研发投入国和专利申请国。中国在人工智能、5G通信、量子计算、航天探索等前沿领域都展现了强大的实力和潜力。中国还积极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打造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企业和平台。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2022年度报告,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占比一直在增加,审查周期在缩短,发展形势较好。

(一)2022年专利申请情况

2022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61.9万件,同比增长2.1%。其中,国内发明专利申请146.5万件,占总量的90.4%,同比增长2.6%;国外在华发明专利申请15.5万件,占总量的9.6%,同比下降2.0%。

2022年,我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为295.1万件,同比增长3.5%;我国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为79.5万件,同比下降1.4%。

(二)专利授权情况

2022年,授权发明专利79.8万件,同比增长14.7%。其中,国内发明专利授权69.6万件,占总量的87.1%。国内发明专利授权中,职务发明专利授权68.1万件,占97.9%,同比增长20.6%;非职务发明专利授权1.4万件,占2.1%,同比下降31.3%。2022年,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80.4万件,同比下降10.1%;授权外观设计专利72.1万件,同比下降8.2%。

(三)审查周期

2022年,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93.4%,2022年度专利审查质量用户满意度指数为85.7,持续保持在满意区间。2022年,高价值专利审查周期压减至13.0个月,发明专利平均审查周期压减至16.5个月。

当然,中国在创新方面也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比如基础研究不足、原创能力不强、人才流失严重、知识产权保护不完善等。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改革和完善机制,提高创新质量和效率,增强创新自信和竞争力。总之,2023年全球最具创新力的10个国家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他们展示了不同的创新路径和模式。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在创新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不能自满和停滞不前。我们要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在全球创新竞争中赢得主动和优势。

二、内蒙古知识产权发展现状

(一)知识产权授权数量质量不断提升

1.全区专利授权总体情况

2022年全年,自治区专利授权量24638件,同比增长1.13%,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054 件,同比增长24.41%;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0641件,同比增长-0.46%;外观设计专利授权1943件,同比增长-1.57%。职务发明授权19252件,同比增长11.84%;非职务发明授权5386件,同比增长-24.65%。

2.各盟市专利授权情况

2022年全年,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和鄂尔多斯市专利授权量位居全区前三,分别为6351 件、4201件和4130件,占全区专利授权量的59.59%,且三类专利的授权量均位居前列,具體数据见图2。

(二)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稳步提升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专利授权量达12.27万件、有效注册商标量达32.36万件、版权登记量达1.29万件;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69件。全区有10件专利荣获中国专利奖银奖和优秀奖,4件作品荣获中国版权最佳内容创作奖。培育出“天赋河套”“锡林郭勒羊肉”等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区域品牌;另有“鄂托克阿尔巴斯山羊肉”“扎兰屯黑木耳”等5件地理标志农产品加入中欧地理标志保护协定,“五原向日葵”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

(三)知识产权保护效力不断彰显

内蒙古自治区知识产权局积极联合有关部门,组织开展“铁拳”“昆仑”等专项行动,截至目前,累计查处侵犯知识产权案件4732件,罚没金额2372万元,为企业创新发展营造了良好营商环境。中国(内蒙古)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获批成立,专利受理、纠纷调解等业务实现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先后与华北五省、东北三省、沿黄省区和自治区有关部门签订10个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合作协议,初步建立起跨区域跨部门协同保护机制。

(四)知识产权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内蒙古自治区已初步建成“1+N”模式的内蒙古知识产权公共(保护)服务平台。全区各商标专利业务受理窗口全面落实“一网通办”“一站式”服务,累计受理商标专利申请4.47万件。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贯标工作,共培育贯标试点企业50家,已通过贯标认证企业206家,另有贯标试点高校3所、贯标科研组织3个。

三、内蒙古知识产权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知识产权人才储备不足

内蒙古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知识产权人才数量不足、素质不高、政策不完善、结构不合理、培养体系不健全,人才意识淡薄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内蒙古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同时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使得社会对知识产权人才需求量大增,企业对知识产权的日渐重视也让企业对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而我区知识产权人才却数量与质量却亟待加强,为此,内蒙古亟需加快推进自身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2022年内蒙古仅有专利代理机构15家,执业专利代理师21人,当年内蒙古专利申请量为24638件,如果不考虑创新主体寻求区外代理的因素,只计算区内代理情况,内蒙古平均每名专利代理师代理专利申请1173件,内蒙古专利代理师的平均代理量已经达到了全国平均水平的 19 倍之多,这说明内蒙古专利申请数量较大,专利代理需求较多,而区内专利代理师的人数非常少,说明内蒙古的专利代理人才队伍难以满足创新主体对代理专利中请的需求。

(二)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不强

知识产权的创造主要在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市场体发展情况2023 年1月通报》,2022年内蒙古共有企业59.57万余户,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 34953户,科技型企业占比 7.6%。同期企业申请专利 15552件,平均每个科技型企业中请专利约0.29件,每个企业申请专利量还不到一件。2022年,内蒙古大专院校专利申请量为2309件,在校正、副教授、讲师共为 23919人,平均每位教师申请专利量约为0.1件。2022年,全区自然科学与技术领域研究机构72家,研究与实验发展人员3015人,科研机构专利申请量887 件,平均每名科研人员专利申请量约为 0.29件。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内蒙古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科技研发人员创造和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不强,知识产权人才素质有待提升。

(三)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均有待提高

截至2022 年 12月31日全区有效专利 83782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9654 件有效实用新型专利 66312 件,有效外观设计专利 7816 件。截至到本月,每万人有效专利拥有量34.84件。知识产权的数量积累是向质量提升转变的基础。没有数量,质量无从提升;仅关注数量,没有核心技术的专利,无法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我市的知识产权数量、质量都亟需进一步提高。

(四)知识产权成果未能有效转化

只有将智力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运用到生产建设上去,创新价值才能得到体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真正落地,才能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基础数据收集受限,我市未统计过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率指标。但据知识产权部门反馈,我市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率并不理想,其中大中型国有企业、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率高于高校。这都与知识产权质量不高,未能较好地与企业实际需要和市场发展趋势结合,没考虑知识产权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要求,造成与产业脱节。

四、解决的对策

(一)自治区出台制度推进自身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

1.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鼓励高校开设知识产权专业

将知识产权通识教育课作为全区大学生的基础必修课,同时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大学生能够了解知识产权,为今后从事知识产权行业奠定基础。出台政策引导一线优秀知识产权从业人员到高校兼职或授课,将一线知识产权的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可以引入定向培养机制,利用区外优秀知识产权教育资源培养内蒙古人才,与有意愿的学生签订协议,引导他们在毕业后回归内蒙古工作。

2.完善知识产权制度

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规章,改革完善知识产权重大政策,完善新兴领域和特定领域知识产权规则。

3.加大经费入

内蒙古的各级财政部门,要根据本区域内知识产权人才建设情况,设立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专项经费,保证人才工作需求。鼓励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从每年的工作经费中按比例分出一部分经费用于支持本单位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和奖励。支持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积极争取国家部委的人才培养项目和课题研究。

4.加大宣传力度

内蒙古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作的落后,很大程度是因为社会公众对知识产权的认识不到位。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力度,各部门要结合日常工作机会,对本部门的知识产权工作及人才培养情况进行宣传,使社会各界了解知识产权工作,积极参与到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工作中来。也可以利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中国专利周等活动契机,宣传知识产权人才政策和先进典型,表彰奖励知识产权人才,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助推内蒙古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二)出台引导、激励政策提高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

加强对企业的走访调研和服务工作,激发企业创新创造热情,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创新体系,加大技术研发、专利资助、商标品牌创建等专项经费投入,支持企业争创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中国驰名商标,进一步推动专利成果的转化应用和品牌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邀请知识产权专家从知识产权类型、专利申报挖掘、商标品牌培育、商标使用规范等方面为企业进行详细的介绍,帮助企业理清工作思路和发展方向,并就企业关心的知识产权事宜进行了现场解释和分析。加强对专利产业政策及区政府的奖补政策的宣传,提高企业对政策的知晓度与申请专利的积极性。

突出企业自主,加强知识产权贯标认证政策解读和业务宣讲,提高企业标准实施的自觉性和自主性,推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优化,逐步实现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进一步提升。企业可以通过知识产权贯标,从而提升领导与基层职工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规范化管理从而调动职工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必将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取得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创新成果。

企业可以做好知识产权管理的使命,降低防范知识产权法律风险,争取知识产权资产的保值增值,让自己企业知识产权利益的最大化,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实现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的使命。

(三)加强司法保护和组织领导提高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

知识产权是创新和发展的重要保护和推动力量,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提高自治区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促进知识产权的高质量发展,可以采取以下若干措施。

1.加强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

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知识产权的法律实施效果。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维护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同时提高对侵权行为的惩罚力度,切实维护知识产权的尊重和保护。

2.加強组织领导

依托内蒙古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在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下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作协作机制,整合 35 个部门的工作分工和人才资源统筹规划、研究、部署内蒙古整体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建设工作。建立工作季报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建设工作协调会,各部门按照责任分工,对各自承担的工作进行总结汇报,并提出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共同推进提高内蒙古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建设。

(四)运用多元化财政政策,促进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

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不仅需要政府的投入,更需要政策的引导。要充分利用奖励资助政策、税收激励、金融支持、设立风险基金等多种方式,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源头作用,推动科技成果与产业、企业需求有效对接;提高企业积极性、全面落实有关科技成果转化的税收优惠政策,实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设备加速折旧等创新激励政策,进一步规范优惠政策的申请、减免、备案、管理等程序,加强监督检查;优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体系,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管理机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建立风险基金,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规模,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缓解企业融资困难,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知识产权转化的作用,有力支撑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综上,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知识产权对国家、地区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立和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必须考虑、实施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知识产权发展,使内蒙古在激烈的竞争中占领知识产权的至高点,从而使内蒙古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陆黎梅,唐立平,黄献宁等.中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运营现状及发展对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7):42-44.

[2]辛成国,鞠镁隆,娄丽娜.电力企业知识产权的发展现状、问题和建议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2(2):48-50.

[3]曲立,顾晶晶,王迪等.国内外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我国知识产权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监管研究,2019(8):75-78.

[4]张群,曹雪,姜娟.协同创新环境下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模型构建及发展对策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22(9):65-72.

[5]刘淑婷.内蒙古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21.

(责任编辑 朱梦琳)

猜你喜欢

内蒙古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对策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可爱的内蒙古
爱在内蒙古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