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新晋应用型本科院校内涵提升的几点思考

2023-12-02于书伟

河南教育·高教 2023年10期

摘 要:新晋应用型本科院校不同于转型中的老牌本科院校和部分升本较早的本科院校,必须明确地把内涵提升作为首要任务。对此,新晋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把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作为内涵提升的主要内容,把“从教学中生发科研”作为处理好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关键,把建立院系二级管理体制和校、院、系三级督导体制作为内涵提升的保障,同时发挥学院基层党建在内涵提升中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新晋应用型本科院校;内涵提升;教师三种能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而生的。它是指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与学术型大学概念相对的本科院校。应用型大学有两个办学方向,即应用型和应用-研究(学术)混合型。从其构成上来看,主要有三类高校,即部分老牌本科院校、部分升本较早的本科院校(已通过教育部教学合格评估)和部分新晋升的本科院校。如笔者所在的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即由高职高专院校晋升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属于第三类。本研究中所谓“新晉”并不是指刚刚过去的一年、两年或三年内新晋升的应用型本科,而是最近一次(2016年)公办专科晋升为本科的那一批,且还没有完成教育部教学合格评估的高校。

一、新晋应用型本科院校首要任务是内涵提升

对于新晋应用型本科院校(以下简称“新晋高校”)来说,升本后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这是学校必须分析、认识到位和明确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由矛盾组成的,在一定时期内的众多矛盾中,我们必须分析、厘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主要矛盾中要分析、厘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不同的矛盾表现出了不同的问题,分析、厘清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我们就抓住了问题的实质,找到了事物的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

“新晋高校”在升本后的一段时间内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应与老牌本科院校和部分升本较早的本科院校区分开来。后两类高校教学科研基础较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学校如何从学术型及教学科研型转向应用型或应用-研究型,简单地说是转型问题。内涵提升同转型相比,处于第二位(当然内涵提升对于所有高校来说都是持续不断的任务)。转型的内容主要是增加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师转为“双师型”教师、企业社会参与办学等方面。“新晋高校”相较于这两类本科院校,存在着转型和内涵提升双重任务。那么转型和内涵提升谁更重要呢?笔者认为,内涵提升是“新晋高校”的首要任务,而非转型,并且内涵提升更为重要和紧迫。因为这是关系到学校能否通过教育部教学合格评估、成为合格本科院校的决定性大事之一。

首先,“新晋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几年后通过教育部的教学合格评估。要通过评估,除了一系列的硬件,更多的是软件部分的达标。所谓的软件达标就是教学、科研、管理等的全面提升,也就是内涵的提升。其次,从人才培养方面来看,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共同点是具备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最大差别是动手实践能力的高低、理论知识的深浅以及学历层次的高低。由此延伸,高职高专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关系是,高职高专院校是低阶的应用型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是高阶的技能型院校。因此,对于郑州工程技术学院这类新晋的、脱胎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在转型与内涵提升方面,内涵提升是第一位的,转型是第二位。大力进行内涵提升是学校晋升为本科院校后到通过合格评估前的首要任务。这是必须明确且不能颠倒的。

二、提升教师三种能力是学校内涵提升的主抓手

教师是人才的生产者、培养者。教师能力与水平关于人才培养的质量成效。因此,“新晋高校”的内涵提升根本在于教师能力的提升。

“新晋高校”应以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动手实践这三种能力为目标,以科研能力提升为关键,提升教师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提高服务社会能力。广大应用型教师既要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为研究能力提升奠定基础,也要积极参与政、校、企、行合作,不断锻炼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为成为一名真正的“双师型”教师而努力。

(一)教学能力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职能和主要任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即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新晋高校”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是高于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的。体现在教学上,就是要求“新晋高校”教师必须有较高的课堂理论知识讲授能力。因此,“新晋高校”教师要提高教学能力,就需要不断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获得感和满足感,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更系统的理论知识。对此,笔者认为,教学单位应注重课程管理,实现教师教学能力的稳步提升。即日常教学以课程管理为抓手,抓好研课(课程前期研究)、说课、备课、讲课、听课、督导反馈、课程总结等环节。在课程内容上,实行“删、改、并、压、增”五字方针,以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理论知识储备的新要求。

这里需要重点指出的是,教学能力的提升并非纯粹的传授理论知识、讲课技巧方面的提升。教学能力也应包括对思想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把握能力和理解、讲授能力。对此,教师在提升教学能力时,应积极探索实施课程思政,形成课程思政教学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内外要按照党的育人要求,将意识形态安全放在首位,站稳人民立场,传播正能量,大力发挥各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同时,在教材选择上积极选用“马工程”教材和高质量教材,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

(二)科研能力

教学立校、科研强校是众多高校的共识。高校的科研能力取决于每位教师的科研能力。科研能力是教师三种能力的关键和基础。对于“新晋高校”教师而言,如何找到科研的切入点,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使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防止二者分离是提升科研能力的关键点。

笔者认为,“从教学中生发科研”是“新晋高校”教师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键。笔者结合多年的探索实践以及所在学校的工作实际,形成了区别于老牌本科院校的“从教学中生发科研”的思路,找到了“新晋高校”教师提升科研能力的抓手,这一做法已得到学校教师的广泛认可并推广实施。

所谓“从教学中生发科研”就是教师的科研方向要与教师的任教学科专业一致或相近。科研内容是从教师的教学内容中,在研课、说课、备课、讲课等环节产生的一系列科研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在课后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形成各种科研成果。这里的科研是广义的,既包括我们平常所说的学术研究,也包括教研,即对教育教学教法等的研究。总之,科研内容主要来自教师教学时产生的问题,形成科研成果后,再应用、反哺于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增强理论教学深度。

“从教学中生发科研”消除了教学与科研“两张皮”现象,解决了二者的成果应用不能促使彼此改进和提升问题,同时避免了教师科研中的“飞来峰”现象。所谓“飞来峰”现象,即许多教师在进行科研时,喜欢在教学之外开辟一块与本人教学无太大关联的研究领域。这种情况易造成教师的精力分散,顾此失彼,要么搞好了科研,忽略了教学;要么精力放到了教学上,忽略了科研。

(三)实践能力

教师实践能力较强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不同于学术型本科院校的显著标志,也是應用型本科院校的优势所在。因此,必须尽快提升“新晋高校”教师的实践能力。第一,“新晋高校”需要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为教师实践能力提供平台和场所。第二,在专业教学上,需要大力实施项目制教学,引进真实案例、产品、生产流程等,实现“真题真做”。第三,教师积极参加或指导学生参加各类专业大赛和行业大赛,不断增强自身实践能力。同时,教师在提升能力时,也有利于了解行业发展前沿,可以反向促进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升。

三、实施院系二级教学管理体制和教学督导是内涵提升的保障

(一)实施院系二级教学管理体制

在校、院二级教学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实施院、系二级教学管理体制是“新晋高校”在内涵提升上的制度保障,没有系一级的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学院的许多措施便不能有效落地。因此,“新晋高校”要在学院层面形成符合学院实际的管理理念和体制机制。

学院应先实施“以严防教学事故发生为抓手”的管理理念,抓好学院教学管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实施“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规范常态化”的管理理念。在具体管理上,学院应坚持以学院系(教研室)主任、院办、教务办主任为主体,定期召开教学教辅主任例会,把控日常教学动态。在各系各专业发展上,应下放权力,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建立系(教研室)教学学术委员会,实行专业自治,实现专业的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提高,以激发各专业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行专业自治可以改变由学院直接管理教师的模式和体制所带来的被动局面。在具体实施上,要抓大放小,抓方向放具体,抓关键放一般。同时,制定符合学院情况的规章制度,树立规则意识,明确工作职责,不断推进学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建立三级教学督导体制

教学督导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从学校层面来看,教学督导具体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学校教学的全过程督导,包括对学校教学制度的执行情况、教学纪律的遵守情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情况、教学进度表的具体实施情况等进行监督和指导。二是对教师教学的多个环节进行检查、督促和指导,包括对教师的备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设计(论文)、评学等环节进行监督、指导。三是对教学全方位的督查,包括理论与实践教学情况,专业实习、顶岗实习与毕业实习情况等。

为确保教学督导的有效实施,“新晋高校”应实行校、院、系三级各有侧重的教学督导体制。三级教学督导体制需要在校、院二级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实施院、系二级管理体制。三级教学督导体制中,学校督导侧重教学管理规范性方面,即上述第一条。学院教学督导侧重对学院各系教学全方位的督查,即上述第三条。系(教研室)教学督导重在对教师教学各个环节的督查,即上述第二条。此外,还应重视开展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建设,建立学生督导员队伍,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学生督导员座谈会,或者通过新媒体手段联络学生督导员,使学生督导员的教学督导反馈常态化,以便及时反馈任课教师的课堂讲授情况与学生上课情况。同时,开展教学督导活动应与学院和教师的各种评比及绩效挂钩,这样才能起到对学校内涵提升的保障作用。

总之,“新晋高校”要通过一系列长期有效的管理,形成管理有序、分工明确和工作有条不紊、活而不乱的良好局面,不断促使学校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上取得良好成绩。

四、发挥学院基层党建在内涵提升中的引领作用

学院基层党建在高校内涵提升中处于重要的引领位置,必须发挥学院基层党建作用,促进学校内涵在正确的方向上快速提升。学院基层党建既包括学院党总支的建设,也包括系(教研室)党支部建设,二者各有侧重。

笔者认为,应按照“以党建引领学院工作、围绕学院工作抓党建”的思路,使党建工作与教学工作有机融合,实现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在学院党建统领加强的情况下要更多地将系(教研室)党支部建设抓好、抓实、抓细,真正地将“支部建在连上”,发挥好系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使“抓党建、促工作”“抓思想、促教学”的理念落到实处。目前,将党建与教学业务相融合的好抓手是课程思政。“新晋高校”可将系党支部做好课程思政作为检验支部工作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样可以有效促使基层党建与实际教学业务相结合,避免出现二者“两张皮”的现象。

总之,内涵提升是“新晋高校”的首要任务,对学校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因此,“新晋高校”必须明确认识、统一思想、落实到位,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以便顺利通过教育部的教学合格评估,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鹏,陈荣卓.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提升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22(8).

[2]申怡.我国应用型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20.

[3]习琴琴.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现状及解决对策[J].黑龙江科学,2022(3).

[4]于书伟.教学督导审视下的高职院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河南教育(高等教育),2016(6).

[5]耿时晓.浅谈新升本院校建设和发展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10).

责编:初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