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3-12-02王悦
王悦
近年来,信息技术不断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为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帮助学生拓宽眼界提供了便利。影视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在教学中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合理渗透影视资源,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教学中深入运用影视资源展开研究。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影视资源的原则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利用影视资源进行教学需要把握好“度”,否则教学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对此,笔者总结了影视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1.内容形式要契合学生心理
影视资源的融入要考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内容形式要契合学生的心理。
比如有一些影视资源内容比较有深度,对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在选择影视资源的时候,要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和理解能力。特别是在心理层面上,要将小学生朝着阳光、乐观的方向引导,一些过于阴暗、晦涩的影视作品就不适合在课堂上使用。
2.难度、深度要适中,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教师在选择影视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时需要考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比如一些影视作品不是普通话,表达的内容较为深奥、晦涩,此时教师就要考虑学生能否听懂、理解以及接受。同样,一些影视作品过于浅显,对学生来说也不是特别理想。
3.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符合学科特征
在教学中融入影视作品的最终目的是服务语文教学,换言之,是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教师要积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选择影视作品时考虑是否符合语文教学的特征。
二、影视资源在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教学中的应用
1.有效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小学生来说,兴趣是他们参与学习最为持久也最为根本的动力。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能充分调动自身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运用影视资源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效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用兴趣来带动学生前行。
比如在《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教学前,笔者引导学生们利用假期观看纪录片《圆明园》,并且在课堂上播放了其中一些片段作为导入,让学生对新课充满期待。同时,在观看纪录片的过程中,学生对圆明园昔日的历史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
2.开阔视野,拓宽学习广度和深度
对很多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接触外面世界的机会较少,对世界的认知基本是靠书籍,但比起文字,影视作品会更有立体感,更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外面世界的精彩。
春节期间,笔者给学生布置的一项寒假作业是观看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学生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理解一本书的出版到问世会经历很多艰难的阶段,特别是有一群数十年如一日的编辑,他们精益求精,为精品书籍的面世不断努力着。通过影视资源的融入,学生拓展了对语文知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在学做人、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3.课堂讲解,积极开展互动
有的教师对影视资源融入教学的理解只是播放一些电影和电视片段,这样的渗透很明显不够深入。教师要结合课堂上的有效讲解,积极开展课堂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知识的拓展。教师可以将影视资源与具体的文章相结合,构建多元、精彩的語文课堂。
比如在讲解《林黛玉进贾府》这个章节时,书中对林黛玉的神态描写可谓惟妙惟肖:“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聪明清秀,绝丽无双,气质脱俗,淡雅若仙,妩媚风流……”此时笔者在课堂上播放电视剧《红楼梦》(1987版)中宝黛初见的画面,学生通过观看影视作品更好地了解了黛玉的人物形象,甚至有人因此喜欢上了林黛玉的扮演者。随后笔者进行拓展,告诉学生当时拍这部《红楼梦》的时候,导演王扶林在全国范围内选拔林黛玉的扮演者,最后陈晓旭的气质、才情打动了导演,让学生对文章产生更深的记忆点。
4.力促写作,丰富题材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的重难点,很多学生提及写作都十分头疼。要想切实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还是要从题材、素材入手。很多学生之所以一到下笔的时候就觉得无话可写,就是因为没有丰富的写作素材,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影视资源,能够帮助学生拓展写作题材,丰富写作素材,提升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在假期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观看影视作品,将观看过程中的感悟、体验都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学生就不会再觉得写作时无话可写了。
比如教师可以推荐由经典名著改编的电影、口碑好的纪录片,让学生们利用短暂的假期给自己充电,引导学生从小开拓视野,在记录、写作的过程中提升写作能力。
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开展,笔者深深体会到在语文教学中融入鲜活的动力和元素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影视资源,会给语文带来别样的精彩,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引领学生更上一层楼。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多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将先进的教育理论融入日常实践,不断为拓展语文教学的深度注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