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环北部湾区域海洋音乐研究现状及展望
2023-12-02牛晶晶
牛晶晶
[摘 要]广西环北部湾区域海洋文化资源包罗万象,涉海音乐文化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北海、钦州、防城港等滨海城市,各地域的音乐文化风采各异。然而,当地对海洋音乐的界定和分类较为模糊,因此,打破行政划分的地域界限,从海洋音乐本质出发,从该区域海洋音乐宏观视野的研究到个案事例的探索,对广西环北部湾区域海洋音乐研究成果及相关论文进行梳理、分类和概括,在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窥探广西环北部湾区域音乐研究发展动态和研究现状,寄希望可以推动海洋音乐研究的理论建构和研究有新的创新与突破。
[关键词]环北部湾区域;海洋音乐;研究现状述评
海洋音乐是相对于陆地音乐的概念,但并不完全独立于大陆上所孕育的音乐类型,是在某一特定的海洋环境空间中存在发展,部分是在陆地中产生后传播到沿海地区发展而来,并不排除海洋音乐是以海洋为生存土壤生發而来。因此笔者以为,不是所有与海洋有关的音乐可以称为“海洋音乐”,某些音乐事项在沿海或者海岛城市生存,其内容和形式与海洋并没有直接关联,所以并不能称为真正意义的“海洋音乐”。其具体涵义可以体现在:第一,以表现海洋生活、海洋应用人物以及海洋风光为题材内容的音乐,在音乐内容上表现与海洋音乐的关联性,多以通过海洋赞颂、寄托于某种情感,所表现的体裁形式与生存的地域环境是多样化的,这种音乐类型的产生与海洋环境生存的背景没有绝对的关联;第二,在海洋环境生活中产生的音乐形式,从海洋文化的孕育中生长,无论是表现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体现出显著的海洋性特点,其反映的是海洋环境下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约定俗成的行为习惯;第三,某音乐类型从大陆经过人口迁徙、经济、军事政治文化的交流和影响,传播至海岛或者沿海、沿边地区,在受到海洋环境和海洋文化的影响逐渐发展,形成了具有大陆性音乐特征的海洋音乐。
广西环北部湾区域海洋文化资源包罗万象,涉及海洋音乐文化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北海、钦州、防城港三个滨海城市,各个地域的音乐风采各异。钦州境内东、西、北三面崇山环拱,有烟墩大鼓、跳岭头、八音等民间音乐;南部则为辽阔的钦州湾,有海歌等海洋音乐资源。防城港除与钦州有相同的采茶戏以外,形成了以京族文化为中心的海洋音乐,有京族独弦琴、哈歌等。北海的海洋音乐围绕疍家文化孕育形成了以“咸水歌”“疍歌”等类似的音乐事项。每个地域都有代表的音乐形态和种类,本文将打破行政划分的地域界限,从海洋音乐本质出发,沿着环北部湾区域海洋音乐的分布,从该区域海洋音乐宏观视野的研究到个案事例的探索,根据不同海洋音乐所分布的地理位置和生发环境,梳理对广西环北部湾区域海洋音乐文化的研究现状。
一、广西环北部湾区域海洋音乐研究状况
对广西海洋音乐的研究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21世纪初至今一直处于探索期,其主要研究团体以当地学术机构或教育团体,以广西艺术学院、北部湾大学(原钦州学院)、广西师范大学以及南宁师范大学师生成为该地区音乐理论研究的中坚力量,产出了一批较为专业零散的成果,在推动广西环北部湾区域海洋音乐深入研究的同时,也拓宽了当地音乐教育空间。
(一)对海洋音乐宏观视野的研究
“海洋音乐是涉及面十分广阔的学术领域,必须以宏观的视野予以观察,才能把握好海洋音乐大的类别,也才能在广大中尽精微。没有广大的视野就不能全面审视好、深入研究好精微的具体研究,也就不会有切合实际的宏观研究。”1对于广西环北部湾区域整体的音乐研究,主要体现在对海洋音乐概况的整体把控,对该区域海洋音乐教育、传承发展呼吁和探索,以及对海洋音乐形态的分析三个方面。
1.海洋音乐概况的整合梳理
对环北部湾区域少数民族音乐研究进行梳理,诸如岳子威、吴宁华撰写的《“环北部湾”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四十年的实践与反思1980—2020》2中提到了有关广西环北部湾区域中多声部民歌、乐器、仪式音乐等其他方面的研究,他们认为其研究成果多是考察概述式的调查研究或“非遗化”的探讨,对音乐本体与音乐文化内涵探究不足。此外,岑勉与黄爵斌《广西北部湾音乐文化发展现状分析》1一文通过对环北部湾区域音乐发展现状的梳理,探寻本土音乐的发展之道。薛可《多元音乐文化在北部湾区域的应用》2中针对本土音乐传统性的流失、大众对多元音乐文化认知水平的亟需提升、本土原创作品单一等问题提供可供参考的方案和措施。
2.海洋音乐教育与发展的探索
还有部分学者将研究视野聚焦在对海洋音乐文化教育路径的考量中来,较早关注此类音乐进行教育运用见曾美良、莫世清的《发挥高校职能 服务北部湾经济区——以钦州学院音乐学院服务于北部湾经济区为例》3,在分析音乐及相关活动对北部湾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上,对音乐学院服务于北部湾经济区展开设想。蒋燮《海洋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学专业教学中的融入及教育路径探索》4一文,对于北部湾经济从海洋音乐文化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以自身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历,探索如何构建拓宽海洋音乐在高校音乐学专业的教育路径,对未来海洋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的意识指向及未来发展描绘出可蔚的蓝图。
3.海洋音乐形态的整体分析
对于海洋音乐形态分析的研究,主要研究对象聚焦民歌的音乐形态特征分析与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吴锡民《广西海洋文化以音乐形式彰显论——以三首代表性歌曲为例》5,用北海、钦州、防城港各地区代表性歌曲的歌词、音乐语汇(曲谱)彰显广西海洋文化独特的韵味。
综上,学界对广西环北部湾区域音乐研究聚焦点,主要关注于对海洋音乐教育素材的挖掘和对当地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的主题。而对海洋音乐的挖掘与把控,对音乐形态的把控与音乐特点和音乐风格的分析是相对较为薄弱的。因此,对于该区域音乐整理挖掘与整合,是目前应该呼吁和提倡的主题,对该区域音乐资源整体情况没有宏观把控,就没有明确保护与发展的承载主题,如果抓不到音乐本质精髓的地域特征,那么将是对本区域海洋音乐“摇椅式”象牙塔的空谈和想象。
(二)对海洋音乐个例事项的探究
广西环北部湾区域文化资源包罗万象,涉及海洋音乐文化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北海、钦州、防城港三个滨海城市,本文将打破行政划分的地域界限,从海洋音乐本质出发,对海洋音乐个例事项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海洋为题材的音乐研究、围绕海洋文化而产生的音乐研究以及海陆相互结合的音乐研究三个方面,针对沿海某人群居住区所产生的海洋音乐进行梳理和探讨。
1.以海洋为题材的音乐研究
北部湾是我国南海西北部的一个美丽富饶海湾,又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域特色,许多作曲家便以此为主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音乐艺术作品,以北部湾为主题,来表现海洋文化,歌颂海洋精神。诸如黄艺平、程茜《国际化表达方式下的民族音乐创作探究——以小提琴协奏曲〈北部湾随想〉为例》1一文中对小提琴协奏曲《北部湾随想》的创作背景、作品见解以及作曲技巧进行分析,探讨其如何使民族音乐与国际化表达方式相结合,以及采用国际化表达方式對传播弘扬民族音乐的重要意义。此外,还有其他种类的音乐体裁创作,如有广西艺术学院首创的音乐舞蹈交响诗《腾飞·北部湾》。苏宏发先生创作了大量的以北部湾环为体裁的合唱曲和艺术歌曲,如《再唱棹船调》《月湾湾》等,十分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特色和海港音乐特点。可以看出,此类研究主要从音乐创作为切入点,对其音乐本体和乐曲风格特征等方面展开分析和探讨。
2.围绕海洋文化中的音乐研究
海洋音乐是在海洋文化的孕育中产生的,广西沿海地区居住有以楫为家的疍家人,有跨境少数民族的京族人,勤劳勇敢的客家人以及信仰妈祖文化的华人等其他沿海居住的人们,在他们的生产生活中都产生了不同特点的海洋音乐。
(1)以楫为家的疍家音乐研究
在以围绕海洋音乐文化产生的音乐中,较为突出代表是以北海疍家人为代表的渔家文化,从疍民的民间习俗、信仰到服饰、饮食和居住都是与海洋环境紧密相连,疍歌则体现了疍民生活习俗和行为习惯的各个方面。因此,“咸水歌”“疍歌”成为主要的研究聚焦点,而疍歌分布较广,主要于我国南部广西、广东、福建、海南、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地区。在对广西疍家音乐的研究中,吴启健从音乐学视野、民俗学视域及传播学视域和课程教学改革等不同的视角对广西北海咸水歌的研究成果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而文中所列举的成果中有部分并不属于“北海咸水歌”的范畴,有些甚至容纳了广西其他原生态的民歌,对“咸水歌”“海歌”“原生态民歌”之间的含义界限模糊,并没有完全聚焦于研究的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学者关注到咸水歌与生存背景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有黄妙秋对北部湾地区咸水歌的系列研究,其中《广西北海疍民咸水歌研究》1对疍民咸水歌独特的音乐特征、歌唱风格及审美思维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探讨,并对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阐释。此外,她还从广西桂江疍民水上传统音乐文化系统的生态背景、构成要素、系统的特征三个维度解析广西桂江疍民水上音乐文化系统独特的审美评价特征。卫敬星、李志艳《“海水精神”:北海疍家咸水歌研究》2论证了疍家人咸水歌史诗化和生活化的辩证性,通过咸水歌揭示疍民海水精神理念、史学价值和民族文化传统,对当地海洋音乐文化研究提供可借鉴参考价值。还有从传播学、教育学、美学等角度对咸水歌进行研究,如麻三山《广西北海疍民咸水歌的传承传播机制研究》中以传承人为核心支点,探究咸水歌活态传承机制。吴启健《广西北海咸水歌的美学价值研究》从咸水歌的唱词和内涵两个方面阐述其特有的美学特征。
此外,还有学者关注到疍民的仪式歌乐,吴霜、陈韵《音乐人类学视野下的北部湾多元音乐文化观的考察研究——以北海疍民传统婚礼的仪式歌乐为例》3通过对广西北海疍家聚集区进行实地考察,以婚俗仪式中的歌乐为研究事项,探究疍家传统音乐的特色及文化价值。
(2)跨境少数民族京族音乐研究
京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唯一的海洋少数民族,其音乐文化的重要特点跟海有着密切的联系。京族音乐作为当地音乐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对京族音乐研究较早的是杨秀昭、何洪等老一辈的学者,他们关注到有关京族音乐性质、特点等方面的内容,对京族音乐调式音列分析,提出了京族音乐具有同主音扩张、中立音变化的特性特点,开启了对京族音乐研究的探索。在此之后,杨秀昭先生与他的弟子及后辈学者开启了对京族民间音乐歌舞、乐器、民歌等一系列音乐形态研究的探析,其中大部分研究视角以关注于中越京族文化背景为切入点,对中越同属性或同类型的音乐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分析京族音乐在中越两国民众生活中,所展现出艺术形态特征的异同点。对跨境乐器独弦琴研究的有楚卓《论跨境民族乐器独弦琴文化的“和而不同”》、张灿《中越独弦琴音乐文化比较研究》《论中越独弦琴艺术的地域性特征》;对于中越京族民歌音乐研究的有张小梅《中越京族民歌音乐形态比较研究》《中越京族民歌传承之比较研究——以中国东兴与越南海防为案例研究》《中越京族民歌〈过桥风吹〉比较研究》等系列的民歌比较研究,对跨境京族舞蹈研究的有刘喜《越南京族舞蹈的文化研究》,从其动作特点、音乐道具及服饰进行研究,论述越南京族舞蹈蕴含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表演中有裴龙、孙进《族群记忆与文化变迁——中国广西京族哈节表演与越南广宁越族亭门曲表演比较》,探究其中越亭门曲表演之间的关系。
此外,除了从跨境横向的比较视角,对其音乐形态、音乐功能特定进行探究二者的异同点,部分学者以发散的思维,从历史学、传播学、乐器学、符号学等多角度对京族音乐源流,及目前发展状况和研究现状进行探究,何政荣《中国一弦琴与京族独弦琴源流考》中提出独弦琴源流为“循环传播说”的新观点;吉莉《京族独弦琴传播现状调查与研究》通过对独弦琴传播现状的调查,指出独弦琴在现代化进程传播中改良与发展的重要因素;黄羽在《乐器学的研究到口述史的研究——京族独弦琴的研究综述及研究展望》《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京族独弦琴的保护与传承》分别从乐器学和“非遗”视野中对京族独弦琴保护现状及研究现状进行探究,并提出独弦琴如今与未来的独到见解与发展之道;付秋梅、何玲玲《乡村振兴视域下非遗传承的逻辑必然、实践困境与纾解策略——以京族独弦琴为例》,贾恒存《中、越京族跨境音乐传播的特征与模式》、李凌纬、文蓓蕾、刘景怡、向静《论跨境民族乐器京族独弦琴的活态传承》等文旨在探讨京族音乐传播、传承之路的研究。
(3)其他沿海生存的音乐研究
广西沿海民族众多,沿海地区是海洋民俗文化重要发源地,在海俗文化的滋养下,沿海人们长期在海洋捕捞、浅海采集等生产活动中形成了种类丰富的海洋音乐资源,例如歌圩文化、民俗宗教音乐文化等,对于此类音乐的研究成果甚少。
在民歌中,主要围绕“海歌”“渔歌”“咸水歌”等音乐类型,有吴启健《北部湾海歌之北海西海歌、东海歌初探》1中对两种类歌的历史起源、生存现状、歌词特点和音乐特点以及传播方式功能特征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还有一些对“海歌”和“渔歌”进行音乐特点、音乐种类的探析和传播路径的探索,如卢丽萍《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歌的艺术特点》中对海歌的题材、音乐旋律、歌词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郑国栋《广西环北部湾沿海地区渔歌的保护路径研究》从政府与爱好者两个角度探讨渔歌保护路径。
此外,还有以围绕宗教信仰、民俗信仰的音乐展开相关的研究,仪式音乐中,钦州“跳岭头”是当地家喻户晓的一种民间习俗,亦是学者关注度最高的民间艺术形式。学者们大多关于对跳岭头中民俗文化、表现表达、唱腔唱本、文本形态以及其中文化内涵的挖掘与变迁的探究,值得注意的是,张秋萍《民俗重塑与海洋文化传承:广西钦州“跳岭头”的播迁与流变——广西传统民俗文化研究之二》1一文中从海洋文化研究角度对其基本特性具体形态和内容“水路传播、扎根海洋”等地域特性进行描述,并将跳岭头内容和形式中所体现的海洋文化呈现出来,从而构建出具有海洋性特色信仰的文化圈,对仪式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进行的新的探索,为当下对“跳岭头”中海洋性音乐文化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3.海陆相互结合的音乐研究
“海洋文化离不开内陆地区文化的哺育,而内陆地区文化也同样得到了海洋文化的反哺。”2在广西沿海城市出现了较多的从内陆地区传来的民间音乐,在当地传播与发展,形成了具有“海—陆”双重特征的音乐。
北海的老杨公使用“廉州话”演唱,它来源于中原艺术品种。对于“老杨公”研究多数体现在对其艺术特点的分析与探究,有金北凤《广西北部湾地区民间歌舞剧〈老杨公〉的艺术特色》中对老杨公地域性和原生态艺术特色进行系列研究。此外,还有李家燕《广西北海民间曲艺“老杨公”艺术特色及研究价值》、黄金《探析廉州〈老杨公〉的艺术特征》等对其艺术特点进行探讨。
采茶戏也是广西沿海地区流传较广的戏种,主要流传于江南和岭南地区,种类繁多,各地特色分明。广西采茶戏于明朝末年从江西赣南传入,在桂南地区流传开来,在沿海乡镇生存下来,在发展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与海洋文化接触,从而形成了具有海陆双重性质的海洋音乐。对广西环北部湾区域采茶戏的研究主要聚焦于钦州和防城及周边的城镇地区,较多的是关注采茶戏发展状况与对其唱腔特点的分析。早期研究中,曾美良《桂南采茶戏中旦角的唱腔音乐特点》3中对广西东南部包括钦州一带的采茶戏在角色行当、唱腔、吹奏曲牌等多方面,展开较为系统的唱腔音乐特点探析。在采茶戏申遗后,采茶戏传承与发展的现状成为了学术关注的特点,基本都在为采茶戏的发展提供较为合理的路径与方案,以此引起国家与政府的支持。黄婕硕士论文《防城采茶戲的传承研究》4,结合民间文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对防城采茶戏来源及文化生态环境、戏剧形态、传承保护与发展创新问题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此外,在客家仪式音乐研究中,蒋燮《北部湾地区客家祭祖仪式音乐考察与研究——以合浦邓氏墓祭活动为例》中从墓祭音乐实践看客家人如何借助仪式与音乐来联络宗亲世系,塑造族群的共同的记忆。
以上便是对广西环北部湾区域较为典型的海洋音乐体裁研究现状梳理。诚然,该区域还有很多音乐种类和研究成果没有梳理和提及,如烟墩大鼓、八音、耍花楼、粤剧、鹩剧等丰富的音乐资源,这些资源散布在钦、北、防沿海周边乡镇区域中,海洋性较弱,学界对此关注则是零星片段的研究成果,大多对该类音乐事项进行概述性的介绍,或者是对此进行现状的调查和传承发展之道的探索,在此不多做赘述。
二、广西环北部湾区域音乐研究现状分析
综上可见,广西环北部湾区域海洋音乐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地域性特色音乐较为突出,就目前而言,对该地区民间音乐的研究仅有些许星火之力,仍有诸多不足之处。
(一)研究选题失衡
广西环北部湾区域有丰富的海洋音乐资源,而研究选题主要体现在音乐种类选择和音乐体裁的不平衡。其一,学界对于该地域考察的对象总是定位在几个“热点”中,诸如京族音乐研究中,对京族“独弦琴”的研究占据半壁江山,诸如对哈歌、竹竿舞、潮剧等传统音乐体裁的关注较少。此外,研究对象的群体不均衡,在广西环北部湾区域是集汉、壮、京、客家等不同人群居住的地区,而学界对沿海客家人音乐研究是极少的,他们既秉承了中原及广东、福建、江西等客家文化特征,又适应沿海环境变化,创造了具有“海陆”性质新的音乐文化特征,是值得进一步关注的。其二,在音乐体裁的选择出现不平衡的情况,海洋音乐所包含有民歌、乐器、戏剧、曲艺歌舞以及祭海仪式中的音乐都属于其研究范畴之类,整体而言,对海歌、咸水歌等民歌类型的研究占多数,而针对戏剧、仪式音乐的研究成果屈指可数。
(二)研究视角单一
从所梳理的研究成果及文献整体来看,对广西环北部湾区域中海洋音乐多以具体音乐事项展开研究,缺乏宏观系统全面的视野。研究的思维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对音乐本体、内容及形式进行详尽的分析或综合概述,基本以民歌、戏剧等某种音乐体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艺术特点、音乐形态、唱腔特征等方面展开分析探究;二是对其传承与发展路径和在高校教学的应用问题的探讨,而大部分的传承路径的探讨,并没有在实地的田野考察的基础上进行,只是对本区域音乐“摇椅式”象牙塔的空谈和想象,因而形成了同质化的方案探索与研究。如何发挥本地民众对区域音乐自我意识的提高和文化自信的提升,才是保护本土海洋音乐根本的持续发展之道。此外,环北部湾区域是广西对外开放的重点区域之一,是重要的经济发展区,而如何推进海洋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协同发展,也是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
(三)研究概念模糊
上文中提到对海洋音乐的涵义,并非所有与海洋有关的音乐都可以称为“海洋音乐”。部分研究成果中存在误区,认为海洋环境中的音乐等同于“海洋音乐”,将其视为与海洋音乐具有同样的音乐属性进行研究。而某些音乐种类是从内陆地区传播至此,他们是否受到海洋文化的熏染,是否有海洋性的特质,还需要进一步的田野考证,将二者进行比较分析才能确定是否属于海洋音乐。此外,广西环北部湾区域民歌种类繁多,有“咸水歌”“海歌”“原生态民歌”等各种与海洋相关的歌类,其共同特征是都具有海洋性,歌种之间的含义界限不明确,而这些沿海的歌声是否属于同一类型歌种,是否存在不同地域称谓的差异,是否具有各自不同地域特色,还有待深入研究。较多学者关注“疍歌”“海歌”的研究,甚至将北部湾区域民歌统称为“海歌”,将二者混为一谈,不同区域的海歌之间共有的特征及区域间的历史文化联系模糊,关于“海洋音乐”属性问题,及歌类划分问题需要进一步商榷。
三、广西环北部湾区域音乐研究展望
广西环北部湾区域有着丰富的海洋音乐资源,相关的研究成果不断丰富,通过研究现状的梳理,可清晰洞见目前学界对广西环北部湾区域音乐研究发展过程中的缺憾和遗漏。通过对目前研究状况的反思与展望,寄希望可以推动该区域海洋音乐理论研究有长足的发展。
(一)深入田野考察,充实研究内容
“田野”是走向海洋音乐文化的窗口,在这片海洋音乐的富矿中,更应该扎根田野,深入田野,走进海洋音乐深處和海洋民众的内心深处。一方面,要挖掘广西环北部湾区域民歌、乐器、歌舞、仪式音乐等多种形式和体裁的民间音乐,系统而全面地把握该区域海洋音乐种类、形式和数量,从区域、体裁、形式各个方面宏观掌控目前海洋音乐发展状况和研究情况,可为丰富该区域民族音乐理论研究成果提供详尽资料,避免出现研究内容和观点同质化的现象;另一方面,在深入田野考察中,切实关注当地人的声音和内心,在做到全面、深入了解的同时,资料的真实性需要调研者建立平等的音乐观念,将田野材料和历史文献联动起来,形成互动与交流的动态研究,具体了解海洋音乐本质内涵和延伸的辐射状况,形成对音乐事项广而全、深而真的认知和研究思路。
(二)打破固有思维,拓宽研究视角
对广西环北部湾区域音乐研究,笔者认为:其一,打破县市区地区界线,让不同海洋音乐文化主体进行对话,动态考察其相互之间思想文化意识的碰撞,加深彼此之间的互动关系,较大程度呈现出区域文化间多元与一元之间交叉互融的整体观。其二,要紧扣时代脉搏,借助优良的天然港湾地区优势,将海洋音乐文化发展融入到广西北部湾经济建设中来,把带有海洋文化特色的音乐文化不断延展与拓宽,融入到北部湾经济发展中来,有效带动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共同发展。
(三)明确研究主体,联系研究对象
在广西环北部湾区域中,有部分同一音乐事项分布在不同地区,本质上属于同一乐种,而因文化背景、审美习惯、语言特点等方面的原因形成稍有不同的音乐形态,而他们有着共有的音乐属性。因此,面对此类音乐文化复合的情况,要有共同的文化观和思想意识,建立整体文化观的视野,在达成某种文化共识的基础上,对同一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历史源流的追溯和实地调查,将史料文本与田野记录有机融合,通过系统的整理与分析,厘清区域间“类型音乐”文化之间的关联。此外,要以联系的思维和整体的观念,在区域的视野下,以海洋为纽带,厘清该区域音乐文化之间的相融关系和彼此的互动交流,进一步掌握该区域内部相同和不同音乐文化复合体形成的发展脉络,以海洋音乐为枢纽形成广西环北部湾海岸文化线,构建出“点—线—面”较为系统的具有海洋性质的音乐文化板块。
结语
如上所述,海洋音乐研究在我国学界研究已有十余年,而对区域海洋音乐研究,尤其是对广西海洋音乐的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随着广西环北部湾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该区域海洋音乐资源逐渐走向大众视野,被人们所关注和聚焦。而对海洋音乐理论系统的建构还未成熟,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有待逐步完善,要将海洋音乐研究向着科学的发展,需立足广西环北部湾区域本土的海洋音乐,勇于冲破常态化思路,力图从海洋音乐本身、音乐主体、客体以及所辐射的内涵的延展变化中找到新的视角和理念,在不断积累和探索中为海洋音乐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新的延续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