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议题式教学在信息科技课堂的实践路径研究
——以“中华虎凤蝶巡游记”主题活动为例

2023-12-02王蕾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20期
关键词:凤蝶议题科技

王蕾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

●议题式教学的理论界定与特征分析

从课堂教学的视角透视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教师要对主题进行合理的选择,使其真正走向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的学习活动。而议题式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有利于落实课标要求,形成清晰的主题,且合理运用议题式教学,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益,达到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教学状态。

具体而言,议题式教学是指以学生真实生活情境中具有开放性、指向性、思辨性、综合性、系列性的探究话题为抓手,以结构化的学科知识为支撑和主线,以提高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课上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实施层面,议题式教学是教师在认真解读课程标准、了解教材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围绕书本、学生或自身确定合适的议题,然后进行信息的搜集、问题探究,最后进行总结和提升,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在信息科技教学议题式教学中,需要教师对基础学科的教学思路与策略进行反思,在议题目标指导下开展理论阐释和项目活动,形成面向真实任务、知行合一、扶放有度的学习议题式教学新课堂。

●信息科技教学的现状与困境

信息科技的教学环境与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环境有较大的区别,对学生来说,学习方式和进程已成为自身学习内容的一部分。学生使用数字化工具、信息化手段等,构建自身的认知索引。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数字技术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带来丰富的多样性,促进学生不断自主构建。

1.教学前端按部就班

受到传统技能为主旨的课程目标影响,部分教师的课堂仍沿用常规的普通学科的授课方式,如注重理性概念、忽视感性构建,强调作品原理、缺乏算法渗透,重视程序搭建、缺乏实物输出等。信息科技教学处于新名词承载旧面孔的尴尬状态。

2.学习中端技能主导

在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不足,更多的是对技能的模仿。《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很多学生不知所措、无从下手,究其原因在于传统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效能低下,低投入、记忆性的课堂设置较多,缺乏有效的思考过程。

3.学习尾端体验不足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课堂组织过程中常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感,导致学生欠缺思维结构重组的能力,进而影响了认知结构体系的建构和完善。

●信息科技课堂中议题式教学的应然表现

在信息科技课堂中,学生应是认知活动的主体,他们可以自行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特征的学习目标,并制订与此适配的认知节奏,组织合理的认知过程,进而创作符合自我学习习惯的数字化作品。议题式教学则可以满足学生的要求,帮助其提升认知层次、保障认知效能。另外,随着“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构建议题式教学的信息科技课堂,能够为师生构建沉浸式信息科技情境,使其能够体验多维式的自主议题互动,探究综合性学习过程构建良好的教学样态。

●议题式教学的实施路径

阶段一:预设议题,激活学习动力

议题是议题式教学的总引线和灵魂,具有真实性议题的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并尝试解决知识性问题的动机,有利于引导学生提出认知目标、提高关键能力、提升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原设计

“保护虎凤蝶”是信息科技课程“多学段主题活动”的任务型活动内容,在常规的教学过程中,一般沿用“分析虎凤蝶的习性→典型环境观察→练习搭建生态环境→作品发布→评价与调整”的教学流程。在教学中,科学学科的特征较为明显,教师关注虎凤蝶的生理特征介绍,并将能否了解生物特性作为评价标准。但该学习过程缺少信息科技的元素,并未成为一节完整意义上的信息科技课。

(2)思考焦点

在以上的主题中,对信息科技课程的关注度显然不足,未能形成有效的多学段主题活动形式。究其原因,是缺少主题的预设,学生缺乏必要的认知定向,信息科技课程的因素不足。学生并不能明晰学习过程的主题,或认知产生偏差,或学习方向偏移。因此,此类多学段学习方式缺少活动定向环节,主题选择目标模糊。

(3)改进型设计

在基于议题式教学的过程中,“中华虎凤蝶巡游记”活动将进行更有指向性的议题式主旨建构过程。在第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对学习主题展开充分的商议,教学建议如下。

导入部分:教师提供虎凤蝶的资料介绍,让学生了解这一珍惜物种的故事。

关键内容:中华虎凤蝶是中国独有的一种野生蝶,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由于其独特性,像大熊猫一样珍贵,被昆虫专家誉为“国宝”。

引发思考:如何构建保护中华虎凤蝶的数字化作品。

议题环节:项目讨论。

学生活动:分小组合作,讨论主题选择。

选择1:普及虎凤蝶的基础知识。

议题:虎凤蝶爱住哪儿?

模块:在线学习与生活。

目标:多种方式搜索虎凤蝶的相关地理常识。

途径:获取中华虎凤蝶的分布情况及环境要求。

选择2:利用数据与编码模块分析虎凤蝶的食性特征。

议题:虎凤蝶爱吃什么?

模块:数据与编码。

目标:收集并分析虎凤蝶的生存数据。

途径:获取中华虎凤蝶的分布情况及食物要求。

选择3:制作“虎凤蝶”保护屋。

议题:哪些方式可以保护虎凤蝶?

模块:过程与控制。

目标:模拟虚拟或实体的虎凤蝶生态园。

途径:构建恒温恒湿系统控制中华虎凤蝶的适宜巢穴。

选择N:… …

教学评析:在以上的议题式教学中,学生突破了传统的分册知识点并以议题为主旨,分小组确定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并选择了适宜的方式展开深度学习。根据议题产生的项目目标,适合发挥小组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在议题的统领之下,能够形成完整的系列学习框架。通过这样的自主选择,学生积极、主动、认真地浸润在议题的认知活动中,教学效果较好。

阶段二:挖掘议题,拓展思维潜力

议题式教学主题的选择建立在广泛的实证研究基础上,每一个阶段均与学习过程的基本类型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法紧密联系在一起。因为议题是学生自主挖掘的题目,所以在议题的推进过程中,通过教师的适当引领,可以挖掘议题深度,拓展议题的内容,将学生的思维潜能进一步挖掘,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思维链接,并始终形成过程的推进力。

(1)原设计

在传统的主题活动中,多学段教学的第二阶段为学生按照教师的规定,完成下一阶段的主题,如按要求在1~2课时的范围内,创作相应的作品。“保护中华虎凤蝶”活动常会采用以下教学思路:教师演示虎凤蝶的视频→讲解制作电子板报或演示文稿的技术原理→介绍相关的范例作品→学生创作宣传画→教师巡视辅导技术问题→学生展示作品→评价作品→教师小结。

(2)思考焦点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学科特征突出,重视技能达成和软件使用,将是否能够达到学会该类型的技术作为重点内容。但作为信息科技课程,本活动更应关心的是议题是否能够得以实现,而传统的设计方式,对议题的挖掘深度不够,甚至有所偏颇,学生缺乏必要的应景性生活常识需求,所以教学过程有待改进。

(3)改进型设计

在基于议题式教学的“中华虎凤蝶巡游记”活动的第二部分中,教师可以进行适宜的教学环境的供给、学习工具的支持,让学生能够在多学科的相互作用中进行创新能力的提升,并从议题出发,引导学生能够对内容本身进行思维逻辑线的整理。教学建议如下。

议题环节:项目实施。

学习过程:

教师播放数字仿真VR,展现中华虎凤蝶的美妙之处。

设问:你想看到什么?你能看到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议题1:虎凤蝶爱住哪儿?

目标:记录下视频中的典型特征。

途径:在视频中观察虎凤蝶的居住环境。

活动:通过搜索验证观察的结果,并记录下来。

议题2:虎凤蝶爱吃什么?

目标:获取中华虎凤蝶的分布情况及食物要求。

途径:将视频中提出的重要相关数据进行统计。

活动:通过分析厘清虎凤蝶的喜好及生存现状。

议题3:哪些方式可以保护虎凤蝶?

目标:分析虎凤蝶生态园的要求。

途径:构建中华虎凤蝶的适宜巢穴控制系统草图。

活动:通过实践将视频中提出的保护虎凤蝶的计划进行分析。

议题N:……

教学评析:以上的学习议题式主旨建构,推进了第一阶段的内容,通过数字设备的有效融合,给了学生广阔的探索和挖掘空间,帮助学生在自我议题的选择后,通过活动挖掘自身的学习潜力。因此,主题活动激发了多维度的思维潜力,保持了学习动机。

阶段三:创新议题,扩展素养能力

在现有议题的基础上,如何突破主题本身的限制,产生具有创新特征的思维火花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前两个阶段已经对主题活动的内容做了较为细致的学习,在第三阶段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议题进行创新式的改良,鼓励学生通过自我认知和经验积累,利用已有的信息素养拓展创新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1)原设计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第三阶段为评价与交流。在信息科技的常规课中,往往有着较为固定的模式,如教师提出一定的评价标准,让学生对照该标准,进行自评或互评,具体过程为“分组汇报作品情况→小组成员互评→大组间交流→提出意见→修改作品”。

(2)思考焦点

在上述学习过程中,教师主观确定的评价内容缺少了学生自我创新的部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评价标准生硬,缺少关于评价后的任务迭代及创新,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作品千篇一律、缺少创新性的情况。

(3)改进型设计

在基于议题式教学的“中华虎凤蝶巡游记”活动的第三阶段中,议题的外延可以进行适当的创新性改良,让学生能够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依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会,对议题进行创新提升。教师要从议题出发,鼓励学生多层次、多维度地综合扩展议题内涵,提升创新素养。教学建议如下。

议题环节:项目拓展。

方向一:蝶间花舞。

议题:创设带有中华虎凤蝶标志的LOGO或电子书。

途径:通过在线或其他方式发布POP或H5倡议书。

方向二:莺歌蝶舞。

议题:设计中华虎凤蝶的未来家园。

途径:通过AR/VR方式设计适宜的虎凤蝶家园。

方向三:翩翩起舞。

议题:提出中华虎凤蝶保护意见。

途径:通过学习协作平台完成小组的建议宣传册。

教学评析:在上述的议题式课堂中,淡化了既定目标的限制,突出了学生认知过程的创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反思自我作品,提升综合学习能力。他们根据自我的学习需要,不但能够评价任务的达成情况,还开展了个性化订制计划,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认知内容进行意义学习,符合信息科技课程的要求。

●议题式教学的关注点

基于议题式教学的信息科技课堂,应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关注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其运用各类数字化工具的能力,推进自我学习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以下问题:

首先,议题选择重在“议”。学生的主观选择是议题式教学的核心元素,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情进行议论环境设置,帮助学生形成表达的习惯,并提供充分的讨论机会和议题选择,将互动性的课堂落在主题中,以保障“议”的效能。

其次,议题推进重在“题”。在充分的讨论后,学生要理清已经形成的结论,确定命题方向,明确认知重点。在此过程中,教师为活动的协助者,组织整体环节。其中有关主题的遴选、议题的归纳、话题的整理等,都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落实。

最后,议题评价重在“学”。在议题式教学过程中,认知活动的逻辑主线始终围绕学习过程展开,不能偏离主题,降低学习效能。尤其对不同学段的学生,需要关注其已有的认知经验和工具性基础,选用适宜的议题式教学途径,以项目推进为载体,将学习过程作为实施的途径,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凤蝶议题科技
红星花凤蝶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绿凤蝶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金凤蝶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黑凤蝶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