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2023-12-02

学周刊 2023年34期
关键词:风筝小车创新能力

鞠 军

(甘肃省张掖市综合实践学校,甘肃张掖 734000)

创新是时代的课题,也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不断前进的动力,综合实践活动是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具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灵活多变的活动方式,是培育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渠道。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注重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资源,根据学生发展创新能力的需求策划和组织活动项目,采用多种教育和引导手段带领学生在创新中实践、在实践中拓展,体验创新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革故鼎新、不懈探索的能力品质。

一、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原则

(一)兴趣原则

兴趣是学生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如果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缺乏吸引力,学生的参与态度不够积极,那么势必会制约发散创新思维能力。因此,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始终践行兴趣原则,教师在设计综合实践项目的阶段就应该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情感需求和兴趣爱好,确保项目活动有趣有味,能让学生产生眼前一亮、想要深入探索的欲望。除此之外,趣味元素还要贯穿综合实践活动全过程,教师应该时时把握学生的生成状态,积极采用问题、实物、信息化素材等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唤醒其情感,使其始终处于思考、发现、创造、动手的状态,从而寓教于乐、融学于趣,保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效果。

(二)合作原则

受到内在和外在因素影响,学生个体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技能存在差异性,他们看待和理解问题的角度不同,产生的创意观点也大相径庭。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时,学生的创新思维经常受阻,他们极度渴望与伙伴互动交流,以此获得灵感的火花。俗话说“独木不成林”,团队的力量要远远大于个人,因此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有必要坚持合作原则,教师应该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和要求,加强推行小组合作的探究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属于自己的优势智能,互相交流、补充和启发,围绕共同的实践目标集思广益,迸发出1+1>2 的创新力量,从而满足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互动的愿望,同步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团队凝聚力[1]。

(三)鼓励原则

学生产生创新意识和行动离不开民主、宽松、愉悦的活动氛围,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生期待别人认同、肯定自己创新创造的表现,这会激发学生的自我价值感,使其更加乐于、勇于创新,不断拓展探索的深度和广度。基于此,要想实现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教师必须立足于鼓励原则,重视呵护学生的创造积极性,如在学生产生模糊的创意点子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出来,亲自动手实际操作;在学生展示别出心裁的实践创新成果时,教师要不吝啬赞美的评语,赏识学生别具匠心的创意理念以及灵活的操作能力,促使学生感知到自己的创新成就受到了关注和认可,从而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效用,促进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创新领域不断突破自我的界限。

二、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设计新颖的综合实践项目,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设计新颖的综合实践项目是最关键的,实践项目如果过时、乏味,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都处于低迷状态,创新就无从谈起。因此,教师必须扎实做好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的设计和开发工作,围绕一个“新”字以及学生的兴趣点整合自然、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的资源,重视在实践项目中渗透跨学科元素,力求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活动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铺平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道路。

1.设计实验类综合实践项目。实验类综合实践项目具有创造性,能够把教育的根本立足点从传授知识转移到开发潜能上,教师应该整合多学科知识技能,包括数学、科学、物理等,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年龄特点设计多种多样的实验类项目。如学生在学完风力和电力知识之后,教师就可以设计开发风力小车实验、太阳能风扇实验、自转飞车实验、电动发球机实验等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操感受科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助力其形成科技创新意识。

2.设计手工类综合实践项目。手工类综合实践项目有益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也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教师在设计这类项目时应该用好自然资源以及语文、美术、劳动技术等学科资源,经过周密统筹策划形式丰富的手工类综合实践活动,如引入中华传统剪纸艺术,向学生展示剪纸的花样、传授剪纸的技巧,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制作窗花、过门笺等剪纸作品,从而突出综合实践项目的新奇特,点燃学生的创新热情[2]。

(二)创设良好的实践活动环境,优化学生的创新条件

良好的环境能够使学生感到身心放松、思维活跃,提高创新意识的孕育效率。对于综合实践活动来说,内部环境和物质环境缺一不可。内部环境主要是指活动氛围,物质环境是指活动所需的各类器材。教师应该根据活动的主题和内容,采用音乐、视频、图片等信息化媒材,为学生营建有声有色的内部环境,同时提供齐备的活动器材,满足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情感和物质需求,从而优化学生的创新条件。

如在关于“陶艺手作”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在创设活动环境时就可以使用预先编制好的微课件,向学生展示不同陶艺家、不同风格的作品,带领学生合作欣赏作品、评述美感,产生参与手作活动的热情。随后,教师给学生发放陶艺泥、麻布、碾棍、木条、刮刀、修形刀、环形雕塑刀等材料和用具,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泥塑器皿、泥条盘筑、泥板成型三种基本技法,引导学生边做边学,感受泥的性质和成型的过程。接着,教师继续利用电子白板展示几幅花瓶样式的陶艺图片,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在生活中见过的花瓶,运用掌握的器皿制作技法,融合创意和想象元素设计个性化的陶艺花瓶作品。学生创新了花瓶的形状、花纹,展示出阔身圆形、喇叭形、圆长柱形、波浪形花瓶,并在瓶身上刻、刮、贴出各种样式的花纹。这样通过创设综合实践活动环境,学生就能拥有充裕的条件无拘无束地创新[3]。

(三)开展小组协作式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遵循合作原则,学生的创新意识、最近发展区、技能特长都存在差异性,将合作模式引入综合实践活动能够促使活动氛围更加开放、自主,同时促进学生之间思维互补、默契配合。因此,教师应该开展小组协作式实践活动,让学生以团队或同伴群组为单位,根据活动的主题和任务尽情交流创新观点,探索实现活动目标的路径,从而充分开发全体学生的创新潜能,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

教师在以合作驱动学生创新的过程中应该合理划分活动小组,按照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能力特长组建若干5 人左右的小组,确保各小组综合学情的均衡性,同时在实践活动中适度融入竞争成分,经常用“比一比”“赛一赛”等语言调动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团队凝聚力。如在以“话说风筝”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协作,收集风筝的起源、风筝的样式、风筝的制作方法等资料,结合资料了解关于风筝的知识,互动讨论制作风筝的技巧和注意事项。随后教师引出创意任务:“同学们,认识传统的风筝文化和制作技艺之后,请大家合作设计、绘制风筝图案,动手制作风筝,比一比哪组的风筝最精美、别致。”接着,教师提供长竹条、宣纸、棉线、毛笔、颜料、胶水等工具和画材,各组立即投入创意设计活动,每个学生都踊跃探讨风筝骨架的扎法,表述对风筝外观和图案设计的新奇想法,最后展示蜈蚣、太阳花、彩虹等样式的风筝。这样通过实施小组协作,学生就能体会到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时与伙伴合力创新的快乐[4]。

(四)重视综合实践过程的启发性,诱导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点是创新思维和求异思维,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时,部分学生会陷入人云亦云、拾人牙慧的误区,只停留在模仿的阶段,思维上缺乏多向性和独创性。创新思维需要诱导,教师应该加强综合实践过程的启发工作,采用多样化的诱导材料、诱导问题,引领学生走出思维的桎梏,敢于异想天开、求新求异,从而提升学生探索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效度。

如在关于“走进秋天”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带领学生深入自然野外,观察秋天的景象、收集各类秋天的素材,设计、创作主题化的秋天小报。在设计阶段,大多数小组的创意思路都比较单一,只想到在小报上绘画、写作文,缺少标新立异的主题,教师就可以启发各组拿出在野外获取的秋天的素材,包括树叶、落花、植物种子等,并提问:“这些素材可以用于制作哪些美术作品?秋天象征着什么?你学过哪些描绘秋天的诗词篇章?”学生交流之后反馈:“这些素材可以制作各种美术贴画,秋天象征着丰收、喜悦、奉献……”受到启发之后,有的小组确定了“秋词荟萃”的主题,收集有关秋天的诗词,在小报中完美结合诗歌和绘画,还有小组拟定了“秋的芬芳”“秋的奉献”等主题,在小报中添加了树叶、花瓣、种子等贴画。这样通过有效启发,各组都创作出了别具一格的秋天小报,同时发散创新和求异思维,体验独创的成就感[5]。

(五)提供帮助实现创意理念,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植创新能力强调引导学生把内心创意的构思变成现实,但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尚未完善,有时提出的设想虽然正确,却苦于没有实现的办法。与此同时,综合实践活动涉及的知识技能范围非常宽广,学生难免会遭遇实践的盲区。因此,教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时遇到的困难和阻力适时、适度地提供帮助,从而实现创意理念,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在关于“风力小车实验”的活动中,教师拿出一个带有轮子的汽车模型板,同时提问:“同学们,如何在不碰到小车的情况下使它动起来呢?”学生讨论之后反馈创意理念:“可以借助风的力量,在小车上加装类似风帆的装置,当有风吹到风帆上,小车就能动了。”教师认同之后,为各组发放小车模型、大小两个型号的饮料瓶、双面胶、剪刀、吹风机等器材,让学生合作按照设想动手改装小车,各组用剪刀剪下不同型号饮料瓶的底部,将其粘贴固定在小车模型板上,在使用吹风机吹小车时,选择大号饮料瓶的小组的小车不动或动得迟缓,此时教师提供帮助:“风帆不是越大越好,如果饮料瓶太重超过了小车自身的承受能力,那么在同等风力的作用下小车运动起来会十分困难。”之后学生马上改进风帆,在看到风力小车流畅、快速地跑起来之后,学生能体验到创想照进现实的成就感,从而通过教师帮扶,增强学生实现创意理念的质量[6]。

(六)构建鼓励式活动评价机制,树立学生的创新信心

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流程,同时也是培育学生创新能力和信心的最佳契机。鼓励能够增强学生自主创新的内生力量,教师应该构建鼓励式活动评价机制,从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入手,根据学生的创新表现,运用鼓励的评语和手段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创新信心。

如在主题为“创意笔筒变变变”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提供废旧水杯、玻璃罐、橡皮泥、碎布、颜料、彩纸、彩色毛线等材料,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制作独具匠心的创意笔筒。教师通过过程评价渗透鼓励时可以一边观察,一边赞美学生的创意构思和操作,如某小组在玻璃罐上敷了一层橡皮泥,然后用彩色毛线缠绕在罐身上,既固定了毛线,也使笔筒更加美观,教师就可以即时评价:“这个创意太棒了!老师已经开始期待你们的成品了!”通过活动终结评价渗透鼓励时,教师必须应用重激励、轻评定的方式,如各组轮流展示笔筒作品之后,教师可以从图案设计、材料使用、色彩搭配、实用性等角度表扬学生作品中可圈可点的创新优势,赏识学生都是动手、动脑能力很强的“小创客”,这样学生的自信心就会倍增,未来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时更加精于创新和创造。

三、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坚持兴趣、合作和鼓励的基本原则。教师应该立足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需求,通过设计新颖的综合实践项目、创设良好的实践活动环境、开展小组协作式实践、重视综合实践过程的启发性、提供帮助实现创意理念、构建鼓励式活动评价机制等路径,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和思维潜力,营造轻松、自主、开放的活动氛围,促进学生同步提高实践、创新、协作能力,从而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育人价值。

猜你喜欢

风筝小车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大车拉小车
自制小车来比赛
两轮自平衡小车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