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政治学习的两种基本思路和四种知识储备方式
2023-12-01郑海涛
郑海涛
1.两种基本思路
第一,在信息归纳和知识联系中调用知识。
首先要对从试题背景材料和设问中获取的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概括,提炼出其在教材理论(或政策性知识)中对应的知识点;其次要找出与这些知识点联系密切的相关知识点,然后利用这些知识点回答具体问题(或描述阐释,或论证探讨),组织答案要点。
第二,在自主学习情景材料中推理、调用知识。
个别高考试题中,有些信息在教材和政策性知识里面并没有与之对应的显性理论支撑,这就需要同学们自主学习情景材料,直接作出选择和调用。
2.四种知识储备方式
(1)经济生活——以“行为主体”为线索储备知识
《经济生活》的行为主体主要有国家、企业、个人(消费者、劳动者、投资者、纳税人)。下面就为同学们提供以“行为主体”为线索储备知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国家主体]
①生产环节:
发展生产力——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民生——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②分配环节:
坚持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完善财政分配制度——加强税收征管——改革税制。
③交换环节:
完善市场法律法规——健全社会信用制度——建立良好市场秩序。
[企业主体]
遵循价值规律——制定正确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科学管理——诚信经营,提供优质产品或服务——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承担社会责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实施“走出去”战略。
[个人主体]
①劳动者:
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积极参加劳动技能培训,提高职业技能和文化素质——遵守职业道德。
②消费者:
培养正确的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依法维权,遵守社会公德。
③投资者:
了解储蓄、股票、债券、商业保险等投资方式的特点——科学理性投资——拓宽投资渠道,实现投资方式多元化,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取之有道。
④纳税人:
树立法律意识和义务意识——自觉履行依法诚信纳税义务——增强权利意识,加强对国家税收征管、使用的监督。
(2)政治生活——以“行为主体”为线索储备知识
《政治生活》可以以下列行为主体为线索储备知识:
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政府:政府的性质——政府的宗旨——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政府的职能——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督——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树立权威。
中国共产党:性质——地位——宗旨、作用——指导思想——执政方式和执政理念——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人大及人大代表:
①人大:
性质——地位——职权——组织和活动原则——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②人大代表:
法律地位——產生方式和任期——权利和义务。
人民政协:性质——职能——与党、人大、政府的关系。
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构成要素——权利与义务——国际组织的类型及作用——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原则——联合国的作用——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当今时代的主题——国际竞争的实质——我国的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民族与宗教: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宗教政策。
(3)文化生活——在宏观与微观、共性与个性、静态与动态三个统一中储备知识
①“宏观+微观”知识储备方法:
宏观:文化与生活——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微观: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的传播、继承、发展创新——中华文化的力量与特征、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弘扬培育——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说明:宏观与微观的划分是相对的,均看不同的层次,在进行备考复习的时候要注意从二者的结合上对知识进行储备。)
②“共性+个性”知识储备方法:
共性:文化的作用——文化的传播继承——文化发展与创新。
个性:中华文化的作用、特征——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③“静态与动态”知识储备方法:
静态:文化的作用——中华文化的力量、特征——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动态:文化的传播——文化的继承——文化的发展创新——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4)生活与哲学——以“原理+方法论”为线索储备知识
唯物论部分:①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②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③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认识论部分:①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原理及方法论;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原理及方法论。
辩证法部分:①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②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③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及方法论;④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⑤系统优化的方法原理及方法论;⑥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⑦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原理及方法论;⑧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⑨对立统一原理及其方法论;⑩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原理及方法论;?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辩证否定观原理及方法论;?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史观部分: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②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普遍规律;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及方法论;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及方法论;⑤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⑥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⑦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