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课堂创新及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023-12-01宋文蕙
宋文蕙
社会发展需要创新,科学进步需要创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世纪人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施素质教育是新课标的目的与要求。因此,寓创新于课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将成为初中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通过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个人的体会。
一、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的创新
(一)观念上创新
首先,必须破除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虽然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会对英语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厌学情绪?原因恐怕在于我们的教师把教学的重心放在了枯燥的“传道”和乏味的“授业”上,而很少顾及学生情感的体验、交流和个性的培养、学生在校的任务就是听、记、背,而出了校门迅速遗忘。旧的教育观所产生的旧的外语模式必然是死读书,读死书,学生对英语失去兴趣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必须建立一种师生平等和睦相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民主的教学模式,学生应为学会学习而学,教师应为教会学生而教,学生必须学会自己吸收、加工和输出,为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教师应努力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使他们具备独立获取信息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使用英语,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环境,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的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进而具备应用知识及创新知识的能力。
其次,要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放在英语教学改革和英语创新教学的首要位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动力,产生情感的火花,而兴趣加情感则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英语学科,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在学校受教育,只是其人生的一个短暂阶段。如能在这个阶段使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且能使之延续下去,那么对学生目前的发展以及对将来的发展,必将产生极大的效应。
(二)模式上创新
教学模式的创新,是建立在科学的理论指导、正确的观念支配,既利于教师教,有利于学生学;既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又利于不同个性学生的健康发展;既集约,又有收放的基础之上的。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听、说、读、写等活动,让学生思考、发挥;在课堂上实现模拟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中使用英语;在课堂上,一切活动都围绕学生使用英语,把课堂变成学生实践语言的广阔天地。当然,创新模式的提法可不尽相同,诸如“以课堂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为目的的模式”,“传承为基、创新为主、发展为主模式”等等。但都应不脱离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审美情感,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学生创新思维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主旨。而在建立新的教学模式的同时,切不可受制于模式,被模式所拘囿。任何一个新事物的产生,都是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的,它是动态的、变化的,而非凝固的 、不变的,就像教学有法,又无定法一样。
(三)策略上创新
英语教学不仅需要在观念上创新,在模式上创新,策略上也得创新。正确的策略,是顺利实施英语创新教学的保障之一。策略的创新,首先是教师必须放弃权威饿思想,尊重学生,真正将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上,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二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创新,同时允许学生出做,使学生在课堂上得以自由挥洒,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中教学相长、和谐发展;三是不轻易下判断,而是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判,使学生在课堂上一改畏首畏尾、缩手缩脚的状态,积极参与,大胆发言;四是重视学生实践活动,尤其是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探索实践;五数善于运用创新思维训练的方法,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六是善于提问,并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使学生在课堂上浮想联翩,并时时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个性。
二、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设计多种呈现方式,拓宽创新意识的思路
教师要注意设计引人入胜的呈现方式,通常的呈现方式有直观呈现、体态语言呈现、情景呈现等多种形式。如果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坚持用实物演示情境,用图画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生活展现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等等,把学生带入所学情境中去,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所学语言内容。同时教师可以借助语音、录像、电视、计算机、幻燈等多媒体手段进行全方位教学,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形成学生个个精神饱满、兴趣盎然、全神贯注的氛围,这样非常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发挥。
(二)巧设疑问,引导创新思维
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从多角度、多方位设计多种思考题,发挥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发散思维,使学生不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的表层,而且能利用现学知识,结合以学知识去创造、去探索,培养发散思维,增强创新意识。比如教师在讲授新知识时,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抓住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一些问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只要提出的问题比较明确,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学生就会依据问题顺藤摸瓜,随着教师的引导顺利地向下一步过渡,如在学习Asking the way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看图片或幻灯片,设置一些疑问,“Where is…?” “Where is the way to…?” “How can you get to…?” “Which bus will you take?” “Where is the bus stop?”鼓励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引导出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合作互动,拓展创新意识
教师应采取合作互动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动手和动脑,合作表演,从而发挥每个人的唱出,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启发、点拨,从而形成立体交互的思维网络。而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方法。另外,学生在合作中最易出现一问多解的精彩局面,而疑问多解又是训练学生拓宽思路的有效手段,也是开拓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途径。可见,在合作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讨论、学习,思维由集中而发散,又由发散而集中,个人的思维在集团的智慧中得到发展,从而使相应的创新意识得到了拓宽。
总之,教师要树立以“创新为本位”的新型教育观念,把创新教育思想渗透于初中英语教学之中,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素质为最终目的,让创新成为英语课堂的主旋律,从而是英语课堂教学越来越充满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