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学中的探索与成长
2023-12-01谭春蕾
谭春蕾
掬一抹阳光,品一缕书香。假期间有幸拜读了李吉林老师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这一本書,其中的情境教育理论深深吸引了我,同时也让我对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情境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率。情境教学是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 真实、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也是“新课标”的重要内容。
作为一名中年教师,虽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但如何打破惯性思维,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践行新课标理念和精神,让自己的语文课堂更有趣、更有味,更有趣,令学生听起来“有劲”呢?我一直都是思考这个问题。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觉得语文课欲“开”学生之“胃口”,一定要讲究它的“趣味”。“情境教育”教学模式,能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构建情境,让课堂教学更有灵魂
书中我最感兴趣的是情境创设对教育过程的优化,它分别体现在组成语文教学的三大因子——识字、阅读、作文的教学过程中,其中有关阅读教学过程的理论让我感受颇深。在阅读教学中,情境的创设、优化,是贯穿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初读——创设情境抓全篇,重在激发动机;细读——强化情境,理解关键词、句、段;精读——凭借情境品尝语感,欣赏课文精华。如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的动物朋友”的主题中,我们可以将《猫》《母鸡》《白鹅》整合到“欣赏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个大任务中,将“欣赏”作为学习主题置于文本情境中,以“说老猫的古怪,聊小猫的调皮,赞美母鸡的伟大和品鹅老爷的高傲”等贴近文本学习特点的语文实践来展开学习过程,在整合基础上把单篇教学更好地链接了学习内容和儿童的经验,为儿童深度学习提供了有力支架。
二、借助创设情境,告别沉闷课堂
1.设具体情景,激发探究兴趣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我们可以也利用情景式教学法做出一些尝试。“培养兴趣是情景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第一要务”,因此教师在课堂的导入、朗读指导、介绍故事背景等方面需要创设情景。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这一课时,可尝试先让学生自主研究文本,借助多媒体视频、图片等方式构建图画再现情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周瑜的处心积虑、诸葛亮的镇定自若,激发学生的情感,深入体会人物的品质。通过一系列的铺垫营造出故事情景,使得学生身临其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探究新知。学生在了解人物的历史背景、关系网后,还可以组成小组动手制作具有体现人物特点的道具,分组角色扮演,实现表演体会情景。而老师只需要在课堂上做好“导演”和“观众”的角色,通过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实际上,与传统填鸭式教学的不同,在内驱力的驱动下,学生自主探究得来的新知,比老师教的更有效。最重要的是师生都能从课堂上得到不一样的情感交流,从而实现情感与认知的高度整合,真可谓一举多得。
2.设思维情景,提升思考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注重情感体验”。如《田忌赛马》,在教学本课时,可把重点放在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多想象,孙膑是怎么思考的?他为什么能想出别人想不出的解决办法?在教学中就可以设置思维情景,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思维最活跃的年龄,他们好奇、天真、创造力无限,不断引导他们发散思维,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寻求问题的答案,必定能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情景教学能让课堂丰富起来、生动起来,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堂效率。
3.利用课外活动创设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可以利用课外活动,开展一些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语文综合能力。《乌鸦喝水》一课,文章讲述了乌鸦口渴后想办法喝到水的故事,我们可以让学生想想在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找答案。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师通过这种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多维探索,创设情境
注重学生的正面情绪,强调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提倡经常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表象,使学生在实际感受中逐渐认识世界,开始了情境教学的探索,在体验创设情境的同时,进行了片段语言的训练;带入情境,提供话题作文;运用情境,开展审美教育;借助情境,推动整体发展四个阶段后,一系列的情境教学体系逐步形成。即以美为切入点、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练为手段、以身边世界为源泉的情景教学工作模式。
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应把理论和实践联系在一起,不懈钻研、敢于理论创新,脚踏实地地带着对情境教学的新理解认真解读新课标,读懂读透教材,通过有效情境的创设,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推动学生能力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