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快乐阅读的教学策略

2023-12-01欧月云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3年42期
关键词:民间故事综合素养小学语文

欧月云

摘要:当前的教育领域非常受国家以及社会各界的重视,并对学生、教师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努力学习,掌握更多关键的知识点;要求教师更新教学思想,引进先进教学手段。而且,小学语文这门课程对学生来讲,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能力,需要学生拥有充沛的词汇积累量,以及较强的良好理解、阅读能力。由此,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期间,教师应用重点融入不同类型的阅读教育元素,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鉴于此,本文主要对民间故事、名著典故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融合进行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素养;民间故事;名著典故

前言:对于每一个小学生来讲,语文是必修课程,学生需要在小学时期掌握充足的知识储备,了解更多陌生的词汇、句式结构,具备基础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这样才能为学习其他课程奠定良好基础。但对每一个小学生来讲,并不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无法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导致学习的质量受到了很多负面影响。而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民间故事,语言幽默,充斥着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浪漫色彩;还有很多闻名世界的名著段落,其中对人物的刻画、景色方面的细致描写等,都对小学生具有良好的教育作用,能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努力融合民间故事和名著,促使学生能在愉快的阅读中增长自身见识。

一、重视课前准备,针对阅读素材进行有效分析

现代技术手段的快速发展,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广泛,阅读的手段更新颖。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名著时,应有效利用这些手段,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备课,制作多媒体授课课件,将文字、视频、语音、图片等融合在一起,激活学生的阅读热情。与此同时,教师也要重点创设阅读情景,保证情景与现实情况吻合,引发学生情感共鸣[1]。同时,教师还要深度挖掘名著中的内涵,而不是只让学生学习文字的表面知识,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内在含义,整合多元化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广阔的阅读平台,从而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对此,在指导学生阅读名著时,要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具体要求,灵活巧妙地运用现代化计算技术做好课前准备,通过微课设计、翻转课堂等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

比如,在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过程中,教师就可借用翻转课堂进行导读,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通过课后有效时间,以小组的方式进行阅读。同时,为学生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让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理顺文章整体内容,掌握文章重点。这样的名著阅读课堂能让学生的热情更饱满,能通过自主的阅读、分析,获取更丰富的信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分析等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有效形成。

二、重点阅读名著典故,活跃阅读教学课堂整体氛围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名著时,要体现出阅读的重要价值[2]。针对文章整体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帮助学生在不同的阅读过程中,掌握文章中最关键的句型和词汇,鼓励学生展开思考,让学生收获强烈的阅读体验,感受阅读的快乐。同时,教师也要教会学生不同的阅读方式,通过默读、大声朗读、角色分读等,帮助学生掌握文章内涵,理解文章的整体价值和意义。

比如,在指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时,可以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的问题,如:“刘备在你心中是一个怎样的人?”、“诸葛亮究竟具有哪些才华和魅力?”、“曹操是不是非常残酷无情?”这些问题的提出,能为学生的阅读提供明确方向,也能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同时,感受文章的内涵。此外,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名著时,也要教会学生如何梳理文章结构。《三国演义》这本名著故事内容、情节相对较为复杂,整体历史跨度较大,其中包含了很多人物。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期间,构建历史框架,通过问题设计,帮助学生形成初步历史观念,以此促进学生的成长。另外,教师还应积极借助各种辅助设备,如地图、视频、图片等,让学生能主动结合名著内容展开思考,从而提升名著阅读质量。

三、开展小组竞赛,提升学生学习民间故事兴趣

以往的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很少将教学重点放在民间故事教学上,对民间故事的认知具有一定偏差。而且,很多教师会逐字逐句地解释故事中陌生字词含义,让学生将教师讲述的内容在课本上标注,并为学生布置一些课后背诵任务。这样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合学生,甚至会弱化学生兴趣[3]。由此,要想强化学生对民间故事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积极开展小组竞赛,促使学生能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字词的变化,分析故事中心思想,总结民间故事的整体含义,从而实现“以读促悟”的目标。

比如,在教学《牛郎织女》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前进行相关的朗读训练,培养小组学生的默契程度。随后,在课堂中通过网络平台搜索与牛郎织女相关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通过视频的观看了解牛郎织女故事的大概内容,为朗诵故事奠定情感基础。由于学生的理解、思维模式具有不同,所以学生观看后的感受也将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教师就可以記录学生朗读过程中字词的发音以及情感的投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分。在学生朗读结束后,针对情感投入比较深刻的学生提出强烈表扬,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牛郎织女的看法,让学生能在具体描述过程中强化自身的语言组织能力。而面对一些发音并不准确,朗读比较生硬的学生,教师应给予鼓励,而不是进行批评,努力提高整体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使学生快乐阅读。

结论: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借助民间故事,各大名著进行阅读教学,并结合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授课方式,能真正促进学生的提升与发展,帮助学生积累更多基础的语文知识,了解更多的文化元素,强化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黄菊. 课外阅读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探讨[J]. 学苑教育,2022,(14):62-63+66.

[2]汪春秀.《快乐读书吧》栏目设计与教学现状分析[J].小学语文,2017(07-08):92-96.

[3] 广东《师道》第2020年第3期

猜你喜欢

民间故事综合素养小学语文
我画民间故事
说说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为什么感动人
漫话民间故事
刍议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童诗”也精彩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