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化精神在陶瓷艺术中的建构
——以2023国家艺术基金“新时代中原名瓷精品‘黄河流域’巡展项目”为例*
2023-11-30马莎
马 莎
(平顶山学院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在全球化的话语系统下,对文化的认同更多地表现在借助文化重构文化[1]。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又推动了文化趋向同质化发展,而破除这一趋势的方法则是落脚到地域文化,而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多样性、差异性让各民族通过强化自身文化的独特性而突显自身的存在感和影响力。国家提出中部崛起战略,区域文化的挖掘深度和强大与否,直接影响中部崛起的速度和质量,继而中原文化作为中部典型区域文化,将肩负重要使命。中原文化并非虚无缥缈的,它是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和缩影,是河洛文化、姓氏文化、殷商文化、诸子文化、帝王文化、青铜文化、陶瓷文化、石窟文化、墓葬文化等在中原大地上具体文化特性的表现。所谓“借助文化重构文化”,即借助地域具有代表性特征的传统文化,结合新时代精神需求重构文化形象,以满足新时代新群体的需求,而巡展采用的载体便是中原代表性文化之一的“陶瓷”,作为文化重构的原型。
2023“新时代中原名瓷精品‘黄河流域’巡展是一种中原文化解读和传播的形式,也是一种途径。虽说国家艺术基金定位为旨在繁荣艺术创作,打造推广原创精品力作,培养高级创作人才,但成就艺术家和艺术品等级的高低却取决于它表现的历史特征或心理特征的重要稳定与深刻的程度[2],而源头是艺术家的文化修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中原水土滋养下的陶瓷艺术家们,其骨子里流淌的是中原文化的“中和”之美。正如徐光春先生所说,“文化凝结历史,文化连接未来。”[3]文化体现的是“精神气候”,为艺术家创作提供了人文精神的内在意识,也深刻影响着艺术品的造型和方法。
1 何为中原文化精神
在探求何为中原文化精神之前,需要先把“中原”二字界定清楚。“中原”古今寓意范畴略有差异,最早在《诗经·小雅》中意为“原野”“原中”,在《尚书·禹贡》中因豫州位于九州之中,故称“中州”,又名“中原”。而今于2012年《中原经济区规划》中所指广义“中原”为河南全境和山西、河北、山东、安徽的一部分。由此看来,现今“中原”侧重于指一个地域范畴,继而其“文化精神”即这个地域空间之中所产生的代表性“文化特征”的精神内涵。
“地域文化在特定的空间领域,社会各方面因素共同造就的传承至今的文化传统,表现为民俗、习惯传统、思维等文明形式,带有深深的区域烙印。”[4]传统中原地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以及丰厚的积淀,徐光春为《中原文化精神》一书作序中所指出:“传统中原文化有根源性、原创性、包容性、开放性和基础性等特点。”而这些特点正是农耕社会和计划经济下的果实,与现今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需求存在某些不可调和的问题。在保有传统优秀中原文化基础上,在“中部崛起”的进程中,一套符合时代发展的新“中原文化精神”应运而生,即创业文化、创新文化及和谐文化。而承载和表现这些文化的具体方式之一就落到了“艺术”头上。不只个人能够借由艺术获取人生中欠缺的事物。群体,甚至是整个社会都能够从艺术中寻求平衡[5]。陶瓷艺术对于中原文化的历史和未来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2 中原陶瓷的艺术特性
在仰韶时期和唐宋时期中原陶瓷艺术均发展到了巅峰。仰韶时期的精湛且极具开创性的彩陶艺术,唐宋时期的花瓷、钧瓷、汝瓷、官瓷见证了唐代雍容华贵且饱满庄严的审美和宋代“文质彬彬”且理性极简的审美。厚重且历史悠久的中原传统陶瓷文化影响至今,“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雨过天晴云破处”等古人对钧汝瓷的高度评价令我等自豪之余,包袱显然也重。如何负重前行,值得深思。作为研究者需要站在历史的时间点和时间范畴去审视艺术品的价值和意义。
在唐宋时期,鲁山花瓷细腰鼓是唐玄宗钟爱的奏乐之器,钧、汝、官则是宋徽宗的心头好,是当时最高执政者的审美,而支撑其实现的是当时最顶尖的制瓷技术。当然,也不能忽略处于并行时代的其它品类陶瓷艺术,如耀州窑、段店窑、登封窑、黄道窑、唐三彩、龙山黑陶等。总而言之,传统中原陶瓷具有浑厚、庄重、大气、简约的艺术审美,而其又与中原文化相辅相成,也呈现出根脉性、原生性、自生性、辐射性以及创造性等特点。
目前,中原陶瓷艺术的发展处于一个分水岭时期,从恢复、模仿历代经典传世之作的制作向依托于传统制瓷技艺进行本土化创新转变,这个转变时期出现了众多“尝试”之作,还未形成稳定的风格和流派。此次“新时代中原名瓷精品‘黄河流域’巡展项目”是一次契机,通过巡展让陶瓷作品脱离它的原生地,脱离其熟悉的创作者和观者,把其置于一种相对陌生的环境,去检验其存在对陌生观者带来怎样的价值、文化和情感的共鸣。另外,新观者会给予相对真挚的反馈,这些反馈可能是促使中原现代陶瓷艺术客观界定自我,利用新的艺术观念和表现方式诠释新中原文化精神的关键。
现代世界认为艺术非常重要,它是一种与人生意义极为接近的东西[6]。以中原陶瓷艺术作品作为载体,以黄河流域六省为传播途径,以展览和研讨方式呈现,最终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淬炼出新时代中原陶瓷艺术的核心内涵和视觉特征。正如丹纳所言:“最稳定的特征占据最高最重要的地位;而特征的之所以更稳定,是因为更接近本质,在更大的范围内出现”。
3 多层次立体打造巡展传播效果
一个成功的展览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包含展品、展场、活动、观展对象、策划内容及传播手段等。
3.1 多元化展品是中原文化传播的根本
2023“新时代中原名瓷精品‘黄河流域’巡展展品的甄选,凸显项目定位。展品是一个展览成功与否的根本。无规矩不成方圆,展品的择选也是一样,有它的明确的标准。此次展品征集、甄选的标准主要包含3个方面:
(1)具有中原文化精神内涵,以中原地区名瓷品类为主进行作品的征集。
(2)运用中原本土的制瓷原料、工艺技术进行创作的陶瓷艺术作品。
(3)展品创作者有从事陶瓷艺术创作的经验积累,只看作品不看职称,以作品创作质量为入选标准。
此次展品人性化的甄选标准促使最终展品丰富多样,137 件陶瓷作品囊括范围广,既有中原传统名瓷类,如钧瓷、汝瓷、鲁山花瓷、三彩陶、黑陶、绞胎瓷、耀州瓷等。也涌现出大量基于传统名瓷技艺之上的创新之作,如粗糙的匣钵与精美钧瓷釉色的融合,化妆土与粗泥的碰撞,蒙古风格的主题创作,呈现了多彩的视觉享受和深刻的艺术思辨,如图1、图2、图3所示。更重要地是涌现了大量的青年陶瓷艺术人才,其作品创新力度大,钟爱地域文化的艺术表达,正所谓越是伟大的艺术家,越是把本民族的气质表现得深刻。在工艺技法方面,不拘泥于传统中原陶瓷工艺的束缚,融入作品中的艺术思想更为深刻,不再是简单复制历代传世之作,如图4~图8所示。
图1 《盛世·唐韵》
图2 《八月酉黍》
图3 《三年繁华》
图4 《娇艳》
图5 《源》
图6 《胶囊》
图7 《丝路邂逅》
图8 《乘风破浪》
3.2 高质量展场与受众是展览效果的关键
巡展展场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其选择关系到观展的受众人群和传播质量。本次巡展主要聚焦专业受众群,巡展历经180天,六省七站,其中有三站为黄河流经城市的博物馆、艺术馆,而其余四站则选择与陶瓷专业有关的高校中举办。在博物馆、艺术馆进行展览时针对大众的一种艺术普世教育,通过展览丰富市民生活,提升其精神文明的需求。而在高校举办展览则是对设计、艺术、材料、化学等学科学生的一次精准教育,可以一次性欣赏到来自中原地区的陶瓷经典之作,这种集平面装饰、立体造型、材料学和窑炉烧制技术等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将为师生们带入一场感性和理性的思辨,去探索关于器物和空间艺术的众多可能性,同时也嫁接了中原陶瓷品类学习的桥梁。
3.3 构建高效文化交流的桥梁
展览的目的并不单纯是把展品放置一个空间中,静静等待大家来观赏和品鉴,其核心是交流,通过视觉的交流、语言的交流以及思想的交流,发现地域文化的差异和特色,达到展览最大的传播广度和深度。
本巡展是通过实物展览、学术论坛、学术研讨会及地方产业跨区域合作等形式进行全方位立体的呈现“中原名瓷”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决心。陶瓷实物作品在展览过程被给予足够的展览空间,让每一件展品都获得足够的尊重和良好的观展体验,通过器物打通创作者和观者之间的审美观照,传递艺术思想和情感。学术论坛则邀请了清华大学、湖南工业大学、中国古陶瓷学会、河南省美术馆等高校和机构的专家进行了关于“活力何在、陶瓷为例”“河南古代瓷业的辉煌与影响”“眼界与创新”等主题分享,为陶瓷艺术创作的主力军们进行了生动而专业的主题分享。而学术研讨会,则借由展品架起了专家与地方陶瓷企业、非遗传承人、陶瓷艺术家们之间答疑解惑的桥梁。在网络时代,巡展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手段进行。借助VR 技术制作线上展厅,观众可以进行线上实景观展。通过官方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小红书、Facebook以及抖音等进行网络传播,大大增加受众人群的数量。
4 总结
此次国家艺术基金——新时代中原名瓷精品“黄河流域”巡展的举办,对重塑中原陶瓷艺术内涵,传达中原文化新文化精神有重要作用,对加强黄河流域各省市间陶瓷文化艺术交流,提升中原陶瓷文化品牌形象,推动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式现代化有着重要战略意义。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只有地域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各美其美,才能达到美美与共,真正做到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