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地区疫情相关停课复学后中小学生心理状况调查
2023-11-30蔡忠忠蔡佳嘉
蔡忠忠 蔡佳嘉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资助(Y202043486)
作者简介:蔡忠忠,男,本科,副主任医师。
【摘要】 目的 调查COVID-19相关停课复学后中小学生心理状况,丰富儿童心理危机应对理论,为危机应对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对湖州市因COVID-19疫情原因停课1个月后复课的湖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五、六年级和初一、初二年级学生进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测验(mental health test,MHT)问卷调查,分析复课后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不同性别、学段学生的心理状况差异。 结果 湖州市湖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中小学生MHT总均分为(36.15±7.21)分;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有14人,发生率为1.9%;存在至少1项心理问题的学生共526人,发生率为69.7%;心理问题主要为学习焦虑,发生率为38.9%。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以及总分的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除恐怖傾向外,初中段学生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及总分的得分均高于小学段学生(P<0.05)。4个年级学生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以及总分的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小学生的冲动倾向与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因子呈正相关。结论 COVID-19相关停课复学后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明显,湖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初中段学生明显较小学段学生严重,主要表现为学习焦虑;初中段学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等方面的问题多于小学段学生;中小学生的冲动倾向与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等因子呈正相关。应做好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调适和干预工作,不忽视任何一个心理问题并逐个解决,以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
【关键词】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测验;儿童心理危机;学习焦虑
中图分类号:R3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721(2023)31-0144-04
DOI:10.19435/j.1672-1721.2023.31.048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之前在全世界肆虐,其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导致人们安全感急剧下降,引发焦虑、恐慌等情绪及各种心理反应,包括焦虑、抑郁、自责,甚至躯体症状相继出现[1]。有研究显示,疫情发生后,一线防疫工作人员出现焦虑、抑郁、躯体化等心理应激反应,对临床工作产生了不良影响[2]。国内一项调查显示,98.54%的受访者出现恐惧和焦虑情绪,认为疫情对自己造成了较大的威胁[3]。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儿童不可避免会受到疫情的影响。由于疫情管控,儿童生活、学习规律及方式发生了改变,同时儿童对疫情认知有限,儿童群体可能出现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当COVID-19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时,许多国家暂时关闭了学校,以减缓疾病传播并减轻卫生系统的负担。据估计,大范围的学校关闭影响到了世界上60%以上的学生。我国曾经推出灵活的教学方式,如在线授课和离线课程的混合教学模式,以确保在COVID-19疫情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安全有效地落实原定的教学目标。疫情严重的时候,我国的课程教学方式是将直播/录播、微信/钉钉小组交流和基于软件的作业提交相结合,通过网络教授原校内的所有科目。教育部统计,疫情期间大约
1.8亿人停止线下学习,接受了在线教育,家长对的身心健康以及学习成绩非常关注[4-5]。为了解COVID-19
相关停课复学后中小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停课对他们可能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本研究对复学后的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以便更好地理解、支持和预防由疫情导致的各种心理问题,为疫情后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本研究调查了湖州市湖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五、六年级和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发放问卷810份,回收率100%;收回有效问卷755份(93.2%),其中男生426人(56.4%),女生329人 (43.6%);小学段学生440人(58.3%),初中段学生315人(41.7%)。
1.2 方法 对研究对象进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测验(MHT)[6]问卷调查。该量表由8个内容量表构成,整个测验的标准分≥65分提示该学生情绪状况总体不良,焦虑情绪较严重,有适应障碍;整个测验的标准分<65分提示该学生情绪状况总体正常,但需要进一步了解各维度测验的得分情况。如果一个分测验的标准分≥8分,说明该学生在此项目上有困扰或障碍;如果一个分测验的标准分<8分,说明该学生在此项目上正常。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构成比描述,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2组间统计学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统计学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事后多重比较采用LSD检验法,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2 结果
2.1 中小学生心理状态的整体水平 中小学生MHT总均分为(36.15±7.21)分;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有14人,发生率为1.9%;存在至少1项心理问题的学生有526人,发生率为69.7%;学生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焦虑上,发生率为38.9%,见表1。
2.2 中小学生心理状况的分组比较 男生和女生的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以及总分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除恐怖倾向外,初中段学生的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及总分的得分均高于小学段学生,见表2。
2.3 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状况比较 4个年级学生的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以及总分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在学习焦虑这一方面,初二学生得分明显高于五年级学生(P<0.05);在对人焦虑这一方面,初二学生得分明显高于五年级、六年级和初一学生(P<0.05);在过敏倾向这一方面,初一、初二学生得分明显高于五年级学生(P<0.05);在身体症状这一方面,初二学生得分明显高于五年级、六年级学生(P<0.05);在恐怖倾向这一方面,初二学生得分明显低于六年级学生(P<0.05);在冲动倾向这一方面,初二学生得分明显高于五年级、六年级学生(P<0.05);在总分上,初一学生得分明显高于五年级学生,初二学生得分明显高于五年级、六年级学生(P<0.05),见表3。
2.4 相关性分析 中小学生的冲动倾向与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呈正相关,见表4。
3 讨论
湖州市湖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中小学生MHT总均分为(36.15±7.21)分,其中,1.9%的学生存在心理障碍,水平高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7-8]。疫情导致中小学生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学生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包括营养、睡眠、游戏、与朋友的沟通和电子设备接触时间等。有研究表明,有灾难经历的学生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因为其认知和行为尚未发展成熟,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同时缺乏相应的情绪反应和应对技巧,是产生心理应激反应的易感人群[9]。疫情期间,由于学生正处于一个他们从未经历过的过程,并且他们在此过程中经常接收到疾病和死亡的相关信息;作为防止病毒传播措施的一部分,学生被长期隔离在家中,并被迫远离他们的同伴;从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来看,中小学生还处于发展中阶段,中小学生也被认为是弱势群体。综上所述,识别疫情期间中小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对于改善症状和制定基于证据的策略非常重要[10]。
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期间,营养和睡眠习惯的改变损害了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RUNDLE A G等[11]指出,营养不均衡、体育活动减少、学校关闭都可能导致新冠大流行期间儿童身心不健康的增加。WANG G H等[4]强调,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家庭禁闭造成的社会心理压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对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儿童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伴随着大流行病导致的父母行为的差异,可能会被儿童视为一种威胁,并引起焦虑。一些因素如改变作息时间、在检疫和隔离的范围内远离学校和同伴、有限的体育活动以及经常听到疾病、病毒和死亡等,都可能影响儿童的焦虑水平。有研究显示,53.8%的参与者将大流行病带来的心理影响评为中度或重度,28.8%的参与者报告了中度或重度焦虑症状[12]。
停课期间,营养、睡眠、游戏、与朋友的沟通、电子设备接触时间以及长时间的“放松”状态等都给中小学生带来了挑战,使中小学生出现焦虑、恐惧、烦躁等情绪,甚至诱发身体反应。复学后,积压情绪暴发,随之产生更多心理问题。本研究中,中小学生学习焦虑发生率为38.9%,身体症状、过敏倾向及自责倾向这些心理問题的发生率也相对较高,分别为9.4%、8.7%和8.3%。复学后,中小学生内心仍处于“休眠”状态,难以转变角色去适应紧张的学校生活,因而产生学习焦虑;复学后学习节奏加快,加剧了这种焦虑现象,学生便容易出现失眠、头晕等身体症状,甚至出现厌恶学习、畏惧学习的过敏倾向。电子产品在疫情期间用于辅助学习的同时,其附带的娱乐功能对中小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复课后电子产品接触机会的减少,使学生在学习和网络的虚拟乐趣之间产生了矛盾心理,也会使学生产生自责倾向。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初中段学生心理问题明显较小学段学生严重,这可能是由于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发育水平不同造成的。竞争和挫折压力在小学段及初中段有所不同,竞争压力对被动应对策略有直接影响,而挫折压力对维持应对策略和主动应对策略有直接影响[13]。小学高年级学生多采取主动应对策略,初中学生多采取维持性应对策略并逐步倾向于被动应对,策略的不同带来行为和情绪的差异。相比小学生,初中生已有探索世界并尝试挖掘事件背后原因的能力,他们能充分感受到疫情危机,进而导致他们比小学生有更严重的心理焦虑。
本研究结果显示,初一学生总分得分明显高于五年级学生(P<0.05),陌生环境及全新课程内容、教学模式下,学生适应不良而诱发心理问题。初二学生总分得分明显高于小学段学生(P<0.05),与初一学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虽然经过1年的适应过程,初二学生已经习惯了学校的环境、课程内容、教学模式等,但他们有比小学生更加繁重的学习任务,同样也会诱发心理问题。在学习焦虑的得分上,初二学生得分明显高于五年级学生(P<0.05),与国内卫萍等[14]的研究一致。国内有研究显示,学习焦虑情绪与作业量大、考前紧张、考试成绩不理想、教育方式不当等因素有关[15],这些刺激可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否定心理,进而出现焦虑情绪。在对人焦虑、身体症状及过敏倾向上,初二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小学生(P<0.05),这可能与初中生的自我关注有关系。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敏感、自卑,过分看重他人的看法,易出现畏缩、紧张、焦虑的情绪,甚至抵触与外界交往,进而诱发失眠、呕吐等身体症状甚至诱发过敏倾向,开始因各种小事而紧张、焦虑[16]。恐怖倾向比较发现,初二学生得分明显低于六年级学生(P<0.05),原因在于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依赖性更强,阅历少,更易产生恐惧心理。在冲动倾向上,初二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小学段学生(P<0.05),这可能与逆反心理有关。当青少年的主观需要与客观要求产生矛盾时,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进而做出一些冲动行为,以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这就是逆反心理[17]。随着年龄的增大,青少年心智成熟,其情绪控制能力也逐渐加强,因此初二年级的学生相比其他低年级的学生能更好地控制自身冲动情绪的表达与暴发。
冲动的特征在于突然和难以遏制,容易冲动的个体会对内外部刺激做出匆忙的、非计划性的反应,而不考虑这些反应对自己或者他人造成的不良后果,也不能很好地管理和控制自我的思维和行为。有研究表明,高冲动倾向的人抗压能力低[18]。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小学生的冲动倾向与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均呈正相关,这说明控制冲动能减少学习焦虑等问题的发生。因此,不能忽视每一个心理问题,要逐个解决,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COVID-19相关停课复学后中小学生心理问题较为明显,初中段学生心理问题明显较小学段学生严重,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焦虑。初中段学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等方面的问题多于小学段学生。中小学生的冲动倾向与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呈正相关。对于出现的每一个心理问题,都应该正视其存在并逐个解决,形成良性循环,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使他们以积极心态投入到学习中。
参考文献
[1] GRUBER J,PRINSTEIN M J,CLARK L A,et al.Mental health and clinical 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time of COVID-19:challenges,opportunities,and a call to action[J].Am Psychol,2021,76(3):409-426.
[2] 高兵,闫盼,张文辉,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杭州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人员心理状况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21,28(6):715-717.
[3] 齐晔,陈刘欢,张栗,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公众认知、态度和行为研究[J].热带医学杂志,2020,20(2):145-149.
[4] WANG G H,ZHANG Y T,ZHAO J,et al.Mitigate the effects of home confinement on children during the COVID-19 outbreak[J].Lancet,2020,395(10228):945-947.
[5] CHEN Q N,LIANG M N,LI Y M,et al.Mental health care for medical staff in China during the COVID-19 outbreak[J].
Lancet Psychiat,2020,7(4):e15-e16.
[6] 姚應水,康耀文,龚伟志,等.不同性别青少年MHT量表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2):211-219.
[7] 高志华,王勇,刘晓红,等.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因素统计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7):865-867.
[8] 郭秀伟,周丽英.2005年聊城市城乡部分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07,13(2):106-108.
[9] DUAN L,SHAO X J,WANG Y,et al.An investigation of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china during the outbreak of COVID-19[J].J Affect Disorders,
2020,275:112-118.
[10] WANG C Y,PAN R Y,WAN X Y,et al.A longitudinal study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general population during the COVID-19 epidemic in China[J].Brain Behav Immun,
2020,87:40-48.
[11] RUNDLE A G,PARK Y,HERBSTMAN J B,et al.COVID-19-Related school closings and risk of weight gain among children[J].Obesity (Silver Spring),2020,28(6):
1008-1009.
[12]WANG C Y,PAN R Y,WAN X Y,et al.Immediate psychological responses and associated factors during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2019 coronavirus disease(COVID-19)epidemic among the general population in China[J].Int J Env
Res Pub He,2020,17(5):1729.
[13] 马红霞,曹飞雄,陈宣宇,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不同年级中学生心理问题特征比较[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23(2):123-129.
[14] 卫萍,许成武,刘燕,等.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与教育策略[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2):91-96.
[15] 张德甫,吴敏,胡巧云,等.学习焦虑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1,17(6):553.
[16] 陶龙翔,张倩,杜松明,等.北京、上海和广州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卫生研究,2015,44(1):57-59,63.
[17] 林嘉元,何宁.初中生人格特质对逆反心理的影响:自我概念清晰性和生命意义感的链式中介作用[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杭州:中国心理学会,2019.
[18] DUMAIS A,LESAGE A D,ALDA M,et al.Risk factors for suicide completion in major depression:a case-control study of impulsive and aggressive behaviors in men[J].Am J Psychiat,
2005,162(11):2116-2124. (收稿日期:2023-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