嘚儿驾!马儿快跑
2023-11-30
“田忌赛马”的故事告诉我们,善于开动脑筋,运用策略,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对手的短处,就可以转败为胜。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喜欢赛马运动了。事实上,自人类有历史以来,马儿就是人类最忠实的伙伴。人们驯马、养马、爱马,人与马之间发生了许多故事。
一、奇妙的马儿
站着睡觉不累吗?
马儿喜欢站着睡觉,这是为什么呢?马是草食性的动物,在过去,马既是人类的狩猎对象,又是豺、狼等食肉动物的美味佳肴。因此,为了及时地逃避敌害,马儿在夜间不敢高枕无忧地躺在地上睡觉。即使在白天,它们也是站着打盹,保持着高度警惕。
马儿站着睡觉会不会觉得累呢?当然不会,因为马可以锁住腿部的膝关节和肘关节,这样它在站立着睡觉时不需要用肌肉发力来支撑身体,因此即使站着睡觉,马腿上的肌肉也可以得到放松。
马儿偶尔也会躺下睡觉,但时间不会很长,因为当马儿躺下的时候,它们的体重会增加内脏器官的压力,所以它们还是比较喜欢站着睡觉。
马的脸怎么那么长?
一提到马,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它那长长的脸。实际上,马的脑袋并不长,只是它有一张又大又长的嘴巴,显得头部很长。马的嘴巴为什么这么大呢?马以植物为食,但它不像牛那样会进行反刍,它只能依靠这张长方形的大嘴巴,将草料收集起来进行咀嚼和吞咽。
另外,马的长脸还有利于进食时观察敌情。因为它的眼睛长在头顶两侧,耳朵长在头顶,向上高高竖起,这样,当它将嘴伸进茂密的草丛里吃草时,用不着抬头瞭望,就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老马识途靠鼻子
《韩非子》里有关于“老马识途”的记载:齐桓公在山里迷路了,就让一匹老马在前面领路,终于找到了回去的路。马儿能够识途,是因为它有一个嗅觉极其灵敏的鼻子。马的鼻子分布着丰富的嗅觉神经末梢,能够鉴别饲料、水质,辨别方向,寻找道路。有时候,马儿通过对空气中微量水分的辨别,能够找到几千米外的水源。我们经常听到马会“打响鼻”,这是因为它要排出鼻腔里的异物,保证呼吸道畅通,这样做有利于准确鉴别食物,辨认道路与方向。同时,马儿的记忆力也很好,靠着沿途遇到的景物、颜色、声音、气味,就能在迷途中辨别回家的路。马的记忆力还表现在它对主人的忠诚,如果马儿受到善待,它一定会记住那个对它好的人,一生都不会忘记他。
二、伯乐与千里马
唐代文学家韩愈在《马说》一文中写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千里马指的是善于奔跑、能够日行千里的骏马,也比喻优秀的人才。伯乐就是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韩愈认为,只有伯乐才能慧眼识才,可惜的是,千里马有很多,但是能发现好马的伯乐却很少。下面,我们就讲讲“伯乐相马”的故事吧。
春秋时期,有一个叫孙阳的人,传说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还写有一本《伯乐相马经》,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延续到现在。
《战国策》记载,有一次,楚国国君托伯乐去寻找一匹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告诉楚王,千里马是十分稀有的,找起来并不容易,因此他要到各地去巡访,请楚王耐心等待,不要着急。
伯乐跑了许多地方,特别是素以盛产名马闻名的燕赵一带,但还是没找到他中意的良马。有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看到一匹马正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向前行进着。马儿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马跟前。
这匹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不如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觉得十分好笑,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因为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力气,吃得又多,还骨瘦如柴,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走了千里马,直奔楚国觐见楚王。伯乐来到楚王宫,拍着马背说:“马儿,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马好像听得懂了伯乐的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隆隆作响,又引颈长嘶,声音洪亮直上云霄。楚王听到马嘶声,连忙迎了出来。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
楚王一看,这马分明瘦得不成样子,觉得伯乐在糊弄他,不高兴地说:“我相信你会相马,才让你去帮我寻马,可你这找的是匹什么马呀,看起来路都走不动,能上战场吗?”
伯乐说:“这真的是一匹难得的千里马,他的前主人没有好好照料它,让它拉很重的车,喂养又不尽心,所以它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它一定会恢复体力。”
楚王将信将疑,命马夫尽心尽力地把马喂好,果然,马很快就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跃马扬鞭,只觉两耳生风,一会儿的功夫,马儿已跑到百里之外。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了不少功劳。
三、那些名垂青史的马儿
汉文帝退还千里马
张骞在出使西域的时候,曾经在大宛国见到一种骏马,这种马体形纤细、四肢修长,奔跑起来速度和耐力都十分惊人,身上会流出像鲜血一样的汗水,这种马就是大宛马,也被称为“汗血宝马”。大诗人杜甫曾经写道:“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大宛马神气挺拔的样子。
西汉时期,有人向汉文帝刘恒进献了一匹可以日行千里、飞驰如电的大宛马。汉文帝看到这样神采飞扬的千里马,非常喜欢,但是他却拒绝收下这匹马。汉文帝温和而又风趣地说:“我出行的时候,前面有仪仗队举着旗子引导,后边又跟着负责保卫的武士车队。即使是出去巡视的时候,一天不過走五十里;出征行军,一天不过走三十里就停下来休息了。我骑着这样的千里马,独自一人跑在前面,要跑到哪儿去呢?”于是,汉文帝退还了千里马,还下了诏令,要求官员们以后不要再进献奇珍异宝。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廉洁的好皇帝。汉文帝开创的“文景之治”也使得西汉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稳定富裕、国泰民安的盛世。
《三国演义》里的明星马儿
都说英雄配宝马,《三国演义》里又有哪些“名马”呢?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赤兔马是吕布的坐骑,也像它的主人一样骁勇善战。赤兔马全身火红,只有脑门上有一块白色的毛。据说只要骑马之人在这里拍一下,它就会像飞起来一样奔跑,是“日行千里,夜走八百”的良驹。吕布被曹操擒杀后,赤兔马便归曹操所有。后来,曹操又将赤兔马送给了关羽。关羽得到赤兔马后,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威风八面,所向无敌。赤兔马和青龙偃月刀从此成为关羽形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的卢马是刘备的坐骑,奔跑起来速度飞快。在三国故事里,有一次刘备逃难,骑着的卢马来到了檀溪前,眼看后面追兵要追上来了,刘备焦急地对的卢马说:“的卢啊的卢,今天情况危急,你一定要拼尽全力地跑啊!”的卢马仿佛听懂了刘备的话,竟然一跃三丈,跳到了对岸,摆脱了后面的追兵,救了刘备一命,这就是“马跃檀溪”的故事。宋朝大词人辛弃疾也曾在《破阵子》中写道,“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形容战马跑得像的卢马一样快。
曹操的坐骑是绝影马。绝影马据说是一匹汗血宝马,相传它跑起来速度极快,快得连影子都追不上,因而得名“绝影”。在讨伐张绣的战役中,曹操中了贾诩的计谋,不得不骑着绝影仓皇逃走。绝影一路飞奔,身上中了三箭竟然仍能奋蹄疾驰,最后被流矢射中了眼睛,才倒了下去。这次战争是曹操除“赤壁之战”外输得最惨的一役,不仅损失了几员大将,还痛失自己的坐骑“绝影”。
四、孙膑与庞涓的故事
“田忌赛马”中聪明的孙膑是齐国的军师,他的名字“膑”是有来由的。
孙膑和庞涓是同学,一同拜鬼谷子先生为师学习兵法。同学期间,两人情谊深厚,并结拜为兄弟。
有一年,魏国国君以优厚待遇招求天下贤才,庞涓耐不住深山学艺的艰苦与寂寞,决定下山去谋求富贵。孙膑则觉得自己学业未精,还想进一步深造;另外,他也舍不得离开老师,就表示先不出山。庞涓临行前对孙膑说:“如果我能获得魏国重用,一定来接孙兄共同建功立业。”两人洒泪而别。
庞涓来到魏国,见了魏王。魏王见庞涓很懂得治国安邦、统兵打仗方面的道理,任命他为将军,执掌魏国兵权。庞涓也的确有一些本事,不久之后,便在与周围诸侯小国的战争中连连得胜,还一度领兵打败了当时十分强大的齐国军队,因此,魏国的君臣百姓都十分敬重他。而庞涓也认为自己取得了盖世功勋,不时向人夸耀,大有“普天之下,舍我其谁”的气势。
这期间,孙膑仍在山中跟随先生学习。他原本就比庞涓学得扎实,加上先生见他为人诚挚正派,又把秘不传人的《孙武兵法》十三篇细细地让他学习、领会,因此,孙膑的才能更远远超过庞涓了。
有一天,从山下来了魏国大臣,礼节周全、礼物丰厚,代表魏王来接孙膑下山。孙膑以为是师弟庞涓以魏王的名义请他共创大业,很高兴两人的情谊并没有随时间磨灭,但又放不下自己的老师。鬼谷子先生见魏国使者很真诚热情,也就劝孙膑:“学本领固然不为谋个人富贵,但若有为国家百姓效力的可能,还是应施展自己才能的,你去吧!”
孙膑于是秉承师命,随魏国大臣下山。
其实,请孙膑到魏国,并非出于庞涓的推荐,而是一个叫墨子的人了解到孙膑的才能,于是向魏王推荐了孙膑。
孙膑来到魏国后,魏王对孙膑很敬重,问庞涓:“我想封孙膑先生为副军师,与卿同掌兵权,卿以为如何?”
庞涓表面上欢迎孙膑,但心里却很是不安,唯恐孙膑抢夺他独尊独霸的地位。他脑筋一转,说:“臣与孙膑,同窗结义,孙膑是臣的兄长,怎么能屈居副职,在我之下?
不如先拜为客卿,待建立功绩,获得国人尊敬后,直接封为军师。那时,我愿让位,甘居孙兄之下。”
魏王听罢,很满意庞涓的为人处世,便同意了。
其实,这不过是庞涓防范孙膑与他争权的计谋:客卿,半为宾客,半为臣属,不算真正的魏臣,自然就没有实权,只空享较高的礼遇而已。
庞涓一直在暗暗地想办法除掉孙膑。
有一天,有一位齐国人来找孙膑,称有孙膑堂兄的书信带来。孙膑热情招待此人,并写了回信请他带回去。信中讲,自己十分思念故乡,但目前已成为魏国臣子,不能很快回去,待为魏国建立了功勋,年老后,一定与堂兄在齐地故乡相聚、共度晚年。
其实这个人是庞涓的心腹。庞涓骗到孙膑的回信,又仿其笔迹,在关键处涂改了几句:“仕魏乃不得已,碍于情面。不久一定回国,为齐王效力!”然后将此信交给魏王,对魏王说道:“孙膑久有背魏向齐之心。近日又私通齐国使者。臣为忠于大王,忍痛割舍兄弟之情,现截获孙膑家信一封,请大王过目。”
魏王看过后十分气恼,又听信庞涓的花言巧语,同意把孙膑交给庞涓来监管处置。
于是,孙膑遭受了酷刑,被挖去了两腿的膝盖骨,脸上还被刺上了“通敌叛国”四个字。
尽管孙膑变成了不能行走的废人,但庞涓仍没有放松警惕,还是派人时刻看管他。
孙膑只好装疯。庞涓怀疑孙膑在装疯,就命人把他拖到猪圈里,看到孙膑浑身污秽不堪,披头散发,全然不觉地在猪圈泥水中打滚,甚至吃起了猪粪,庞涓才放下心来,相信孙膑是真疯了。
真正知道孙膑是装疯避祸的只有一个人,就是当初向魏王推荐孙膑的墨子。墨子把孙膑的境遇告诉了齐国大将田忌,又讲述了孙膑的杰出才能。于是田忌就想办法派人把孙膑从魏国偷偷带出来,送回齐国。孙膑到了齐国,齐王十分敬重他,田忌赛马的故事就发生在孙膑来到齐国之后。
那庞涓后来下场如何呢?
在孙膑逃走后不久,庞涓又出兵进攻赵国,赵国派人到齐国求救。齐国采用了孙膑的计策,出兵包围魏国,以解救赵国,庞涓只好放弃攻打赵国回师解救魏国。在回国途中,庞涓看见齐军驻扎过的营地,灶台可供十万军队吃饭,很是担忧。第二天又路过齐军驻扎过的营地,灶台可供五万军队吃饭,庞涓心生疑惑。第三天又路过齐军驻扎过的营地,灶台只能供三万军队吃饭了。庞涓大喜,对部下说,齐军害怕我们魏军,还没有开战就已经逃走了一半。于是他立刻率领三千精锐骑兵,连夜追击齐军,到了马陵道,遇见一棵剥了皮的树,举起火把观看,上面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庞涓大惊失色:“我中计了!!”话音未落,一声锣响,万弩齐发,箭如骤雨,庞涓中箭栽倒在地,一命呜呼了。
[本欄目文章选自《语文课超有趣:部编本语文教材同步学·五年级下册》,温沁园、郑以然主编,邵小凡著,浙江教育出版社 2020 年 6 月版,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