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欣赏汉代画像砖以形传神之美,创作拓印版画

2023-11-30曾杰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23年9期
关键词:馆校合作拓印美育

曾杰

摘要 本课依托“石说新语——中国古代石刻画像书法拓片艺术展”,立足汉代画像砖以形传神之美,研学中国传统文化,利用吹塑纸拓印的知识技能为手段,鼓励学生以汉代画像砖中的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创意实践。本课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美术教学目标有机结合,使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真正发挥助力核心素养培养的作用和价值,是馆校合作特色课程中美术课程学习的成功范例。

关键词 美育 馆校合作 汉代画像砖 拓印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表现能力,对新颖的创作方式感兴趣,乐于参与,善于表达,但对中国古代画像砖拓印作品还是比较陌生的。美术馆里黑乎乎的拓片学生不知道表达的什么内容,也不知道如何去欣赏。所以本课通过美术馆的专题欣赏、随堂欣赏和现场欣赏等方式,以及讨论、探究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关注作品题材、分析作品形式、探究作品内涵的兴趣,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美术作品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通过欣赏汉画像砖,了解汉朝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初步学会利用博物馆资源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收集所需要的图像素材,用吹塑纸创作一幅版画。

艺术表现:通过美术馆现场感受、课前自主探究学习、课堂上的汉代画像石拓片作品欣赏,感受汉代画像砖的艺术特色,运用版画技法,大胆进行创作。

创意实践:培养学生在美术馆参观的公共意识和良好的参观习惯。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有序地进行动手实践,体验版画操作的乐趣,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文化理解:汉代画像砖拓印内容的学习,能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在学习应用传统文化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三、教学重点

对汉代社会生活的了解与感受。欣赏汉代画像砖简练概括的造型风格;学习体验运用画像砖拙朴的风格创作吹塑纸版画的基本方法全过程。

四、教学难点

欣赏汉代画像砖的以形传神之美,运用联想、组合、添画等方法创作一幅有类似意韵的吹塑纸版画。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欣赏评述):美术馆探究——感受汉画像砖之美

组织学生到深圳市罗湖美术馆观看拓片,由广东省文物保护基金会文物与文化艺术研究专员孙淼老师为师生们进行生动细致的展览讲解,让学生感受汉画像砖质朴、简练、夸张、灵动的美(图1),并现场观看非遗技艺——制作拓片(图2)。

听完讲解后,学生们自由在展厅观展并完成学习任务单。(图3)

学习任务单内容:通过看现场拓印,了解拓印的过程和拓印需要的工具、材料。在观看展览的过程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图案,并临摹下来。

【设计意图】本课涉及汉代画像砖拓片的作品欣赏、拓印版画技法,“石说新语”这个展览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真实的素材,在展览现场还有拓印过程的展示,学生能直观地了解到什么是拓印、什么是拓片。在美术馆,以轻松、愉悦的形式进行探究性学习,美术馆的大量展品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与视野,也激发了学生继续学习拓印的兴趣。

第二课时(造型表现):课堂实践操作——制作吹塑纸版画

(一)教具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画像砖仿制品、画像砖拓片、吹塑纸、油墨、印画用的铜版紙、画像砖资料图片等。

学生:吹塑纸、铅笔、铜版纸、油墨、滚筒、马莲、报纸。

(二)教学过程

1.视频导入

观看本班同学拓印画像砖视频,由同学本人介绍拓印步骤以及注意事项。老师展示由这个同学拓印的拓片(图4),对比画像砖(图5)和拓片。

教师:拓片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拓片利于携带、保存和传播。

【设计意图】播放同学们在美术馆参观学习的小视频,了解拓印画的用途及制作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课题。

2.讲授新课

(1)欣赏汉画像砖精品,了解汉代人们的生活以及画像砖的艺术特色。以《跳丸盘鼓叠案画像砖》(图7)为例,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

教师:画面上有几个人,她们分别在做什么?

学生:一个人在一层一层摞起来的高台上倒立,还有一个人站在球鼓上跳舞,还有人在杂耍同时抛接几个小球……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细致。画面右下角这个正在抛掷圆球的游戏,汉代叫作“跳丸”,在汉代一定是很流行的娱乐方式,因为我们在许多画面上都能看到它。这张描绘杂技表演的画像砖让我们仿佛穿越到了汉代,感受到现场热闹的气氛,仿佛还能听到当时现场的音乐、掌声与赞叹。

教师:你觉得拓片中的人物造型有什么特点?

学生:拓片中人物造型概括性强、生动、优美。

PPT欣赏多幅画像砖作品。

教师:《弋射收获图画像砖》(图7)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收获季节的农忙景象,作品画面完整、情调优美,是汉画像砖中的杰出作品。欣赏其他表现舂米、拾螺、网鱼等生活场景的画像砖拓片,这些农耕、建筑、休闲娱乐等各种不同题材的作品,都表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丰富景象。

总结画像砖的艺术特色:构图紧密,造型简练,夸张得体,以形传神。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欣赏社会生活类的汉画像砖,拓展学生审美视野,让学生感受画像砖独特的艺术魅力。引导探究作品的历史背景和艺术文化。学生能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激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美术现象的兴趣,让他们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和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2)了解汉代人丰富活泼的宗教想象

①欣赏《灵界图画像石》(拓本)(图8)和《神怪画像石》(拓本)(图9),在欣赏评述任务单中填写答案。请学生代表分享填写内容。

学生:看见的形象——飞鱼、蛙人、古人。

学生:好奇的事情——为什么画中的人有翅膀,脚底还有云朵?为什么古人会画这样的想象画?

教师:古人的想象力真是丰富,比我们现在看的卡通片还要神奇。

学生:画画的人在人的身上添画上了翅膀,古人一定也很羡慕鸟可以在天上飞翔,所以幻想自己长出了翅膀,翱翔于天际。和“飞”这个动作可以联想在一起的,除了鸟类的翅膀以外,还有天上飘飞的云朵,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画面中人的脚部画上了云纹。

学生:这好像是古人画的想象画,应该体现了古人对大自然的崇拜敬畏,或者是他们希望把自己幻想成更有能力的人。

教师:同学们讨论得太精彩了,汉代人还喜欢把动物和人组合在一起,塑造出人头鸟身,或者人头蛇身的造型。

②欣赏《伏羲、女娲画像石》(拓本)、《天吴与三身国人画像石》(拓本)。中国人的祖先伏羲和女娲,在汉代画像石上也成了人身蛇尾的造型。《天吴与三身国人画像石》(拓本)中(图10),天吴是古代中国神话中的水神,他人面虎身,有着八个人头。三身国人是两头尾部相连的动物,却有三个人身。古代人有着非常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真是千奇百怪。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探究、比较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关注作品题材、分析作品形式、探究作品内涵的兴趣,让学生感受美术作品的魅力,同时为后面的创作做铺垫,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创作。

(三)分享构思

教师:古人这种把人和动物结合在一起的造型,大概是因为人很希望借此得到动物的神力吧。你能够想象把自己和某种神兽结合起来创作成一幅画吗?

学生:我想用添画的方法给马加一个马头,并添加翅膀,让它能腾云驾雾,还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学生:我想尝试用人和动物组合的方法,让我拥有鹰的眼睛、豹的速度。

同学们冒出了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老师出示画像石中经典造型。(图11)

教师:今天我们可以利用画像砖中这些经典的造型展开创作(每个同学的桌面还有老师准备的其他画像砖资料,大家可以选取素材),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添画、变形,或者组合。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种新的技法,它所呈现出的效果也很像拓片的效果。大家想不想试一试?

请一个同学到讲台上来,用铅笔把自己的想法画到这张吹塑纸上。然后老师把作品沿着边缘剪下来,滚上油墨,印制出来。当老师掀起印好的画作,现场响起一片掌声,同学惊叹自己创作出来这样一幅独特的类似拓片的作品。

老师总结创作步骤:

画稿:用铅笔在吹塑纸上用力刻画线稿。

剪稿:沿着外形的边缘剪下来。

印刷:给剪下来的造型打上油墨,然后用马莲印制。印制的时候注意不要移动剪下来的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对范画的欣赏、分析以及师生互动等环节,同学们利用画像石中经典的造型,大胆展开想象,运用添画、组合等方法创造出更多生动的形象。运用画像砖的经典造型一方面保留了画像砖的古朴韵味,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求异思维,也很好地解决了本课的难点。

(四)创新实践

教师:今天,我们和古人比一比想象力和创造力,用我们所学到的吹塑纸版画的方法进行创作。

(五)交流展示

同学们创作热情高涨,完全沉浸在版画的制作过程中,一张张极富想象力,又保留着汉画像砖造型韵味的版画作品创作出来时,大家都被眼前的作品感染了。学生展示作品并与大家交流自己的想法,老师则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作品的形式美感。在学生的自评以及教师讲评交替进行的过程中,学生乐于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学习经验,审美感知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图12)

(六)教学后记

在整个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学生欣赏了汉画像石拓片的艺术魅力。在欣赏的过程中,他们能对艺术作品发表自己的见解,去感受这些离我们年代久远的经典的传统文化,感受这些艺术形式背后蕴含着中国劳动人民延续千年的人文气质与精神品格。学生亲身体验了版画的创作乐趣,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画像砖图像的解读和敏锐的感知能力让他们的作品体现出了更难能可贵的形式美感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在课程目标和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得到了发展和提升,这与馆校合作课程开发的目标追求高度契合。

本校老师长期坚持馆校合作,开发馆校合作课程,与学校周边的博物馆、美术馆建立合作关系,将美术课堂“搬”到博物馆、美术馆中,让学生有机会近距离欣赏艺术品原作,接触艺术家和理论家,从而获得完整、真实的艺术体验。深圳有很多優秀的展览资源,需要更多的老师投身到馆校互联中来,开发馆校课程,以落实核心素养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艺术活动,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丰富审美体验,学习和领会中华民族艺术精髓,增强中华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充分发挥艺术课程在培育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中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馆校合作拓印美育
植物拓印
有趣的拓印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博物馆与中小学美术教育合作的研究状况分析
新时期科技馆与学校合作模式浅析
美育教师
浅谈福州科技馆差异化科普活动探索“馆校合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