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纸浆画教学趣悟

2023-11-30徐慧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23年9期
关键词:纸浆肌理色彩

徐慧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注重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自然之美,以纸浆为创作媒材,运用纸浆画丰富的色彩与技法去表现自然美景,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锻炼学生敏锐的观察和感受能力,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渐变、混色等色彩表现方法以及堆积、按压、点戳等纸浆画创作技法,创作出具有色彩和形式美感的纸浆画作品。学生在增长见识、培养能力的同时,也激发了亲近自然、关注自然、热爱自然的意识与情怀,这体现了“以美育人”的教学导向。依据《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关于美术学科课程内容的编排方式,本课所涉内容应属于“造型·表现”类艺术实践。本课所用教材由教师参照人美版美术教材编写思路创编而成。(图1)

二、学情分析

高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美术学习已逐渐涉及多种材料的综合运用,这为我们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纸浆画创作课程开设在每周一次的时长为2个小时的课后延时活动中,经过为期一学期的探索与实践,学生们已掌握了纸浆画的基本技法并对纸浆画创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回忆并了解基本的色彩知识,运用纸浆画材料表现一幅色彩丰富和谐的风景画。

感受纸浆画的肌理美、通过欣赏自然美景,观察分析纸浆画作品,在探究中体验、感受纸浆画创作技法,学会运用丰富的色彩语言及技法表现画面。

培养学生观察、热爱大自然的能力和情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借助纸浆作品抒发、表达对自然的赞美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纸浆画材料表现色彩丰富和谐的风景画。

教学难点:生动地运用纸浆画的色彩及技法。

五、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彩色纸浆泥及辅助工具,制作底板若干。

学生:彩色纸浆泥及辅助工具等。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你们喜欢旅游吗?游玩时看到美丽风景时是什么心情?和我们分享下。

学生1:我每年暑假都会去皖南游山玩水,看到美景既开心又激动,会选好角度拍下来,留着慢慢欣赏。

学生2:我特别喜欢,只要有机会父母就会带我外出旅游。有一次,我在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的崇山峻岭中看到阳光倾泻时的万丈霞光,有种恍若仙境的美,当时被震撼了,站在路边看了很久,直至夕阳落山才离开。

播放视频:自然美景,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教师:面对美景时,我们会激动、会惊叹、会拍照留影,今天,就让我们用纸浆画材料来留住喜欢的美景。

板书课题:风景如画

【设计意图】艺术之美蕴含于自然之中。调动感官唤起回忆,通过聊天、欣赏、引发学生回忆来感受自然之美,激发学习兴趣,知晓学习内容。

(二)引导观察

欣赏两幅自然图景,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其线条与色彩。

教师:你在图中找到了哪些线条?(图2)

学生1:波澜起伏的曲线……

学生2:近处的山更像折线,远处的山势则平缓些。

教师示范用简笔画勾勒出山川的线条,注意前后遮挡关系。

教师:还看到了哪些色彩?(图3)

学生1:深浅变化的绿色,还点缀着些金黄色。

学生2:深绿、中绿、草绿、淡绿、浅绿、淡黄……

教师:像这样的邻近色还有很多,课件展示了多种色系的邻近色,请大家回忆色彩知识。

【设计意图】让他们重新以艺术的视角去欣赏自然,感受无处不在的美,那绵延起伏的青山、那绿意朦胧的丘原,自然中的线条与色彩美触动人心。

(三)尝试练习

小练习:限时30分钟,尝试用纸浆画材料调色,制作简单“圆盘山水”。

教师:如何用手中的材料表现出属于自然的线条与色彩之美?我们可以用纸浆来调色,看谁调出的颜色更丰富,能将你记忆中的美景表現出来,赋予自然以艺术之美。

分组进行纸浆调色练习,学生先用手指进行揉捏混色,再用简练概括的“形”及富有变化的“色”表现出自然的朦胧之美。(图4)

展示各小组作品,说说画面的线条与色彩。

学生1:我用直线和折线表现山峦和水面,并分别用粉色和深蓝处理天空和树林,用浅蓝和橙红处理海水和沙滩。这样色彩更丰富,也更有层次感。

学生2:我用折线表现高耸入云的群山,深蓝和浅蓝让它们看起来安静又神秘,阳光为山峰镀上一层薄薄的金光。

教师:因为你们在创作时赋予了它们情感,所以画面不仅造型简练、色彩丰富,富有美感,还很有自己的想法,配上圆形托盘就是幅很棒的风景画。(图5)

【设计意图】尝试用纸浆画材料进行调色练习,在动手中感受纸浆画材料的特性,初次练习为后续学习奠定知识基础,为后期创作做准备。

(四)启发引导

教师:自然可谓色彩大师,风景无处不在,茂林修竹、巨石深涧、古镇小桥、山容水态,它们色彩或绚烂或雅致,无一不可入画。(图6)

尤其是我们的江南地区,四季分明、灵动秀美(图7),不仅入画还入诗,“春水碧于天、绿荫生昼尽、鸟栖红叶树、梅雪都清绝”,这别样的人文意境之美,让人从古吟诵至今。

教师:近树远山、绿野村郭,其他同学心中的诗意江南因纸浆画独有的粗糙质感和丰富的肌理变化多了几分拙朴灵动。观察欣赏画面,探讨纸浆设色要点,说说你有什么新的好想法。(图8)

学生1:颜色搭配要和谐又生动,这样才能富有层次变化。

学生2:纸浆画不好表现诗意的感觉,虚实不明显,我得想想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3:使用纸浆泥时要有厚薄变化,我觉得可以部分堆厚点,让作品有半立体的效果。

学生4:还可以试试用笔染色添加细节。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与观察,了解纸浆画的设色技法,并自行总结创作要点,学生不仅从多角度展开思考,更在积极寻找解决方案,看似简单的交流其实蕴含深意。

(五)微课示范

教师:这些作品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呢?我们来看看能得到什么样的灵感和启发。

学生:观看微课,了解纸浆风景画创作步骤。(图9)

第一步:起稿,用线条勾勒出山川、房屋、树木等大概轮廓。

第二步:配色,混色,铺色。

第三步:点戳纹理,调整画面。

【设计意图】通过微课介绍,直观了解创作步骤,从中汲取灵感,拓展思路,启发构思,让学生带着问题与思考,开始新一轮的实践。

(六)学生实践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运用纸浆画材料,选择喜爱的颜色,运用掌握的技法,表现色彩丰富又和谐的风景画,鼓励大胆创新。

学生:小组讨论,设计构想,实践创作。

学生1:用颜色的渐变和混合表现水面的诗意和朦胧,绿色里混杂黄色,边缘用白色和淡蓝色过渡,很惊艳。

学生2:除了常规工具,铅笔、尺子等各种材料齐上阵,发现不同方向、不同粗细、不同力度的压线纹理,效果各不相同。

学生3:厚薄不同的视觉效果可用来区分画面的主次,用类似于瓦片的纹理来做房顶。

学生4:细节不好处理,就用画笔来解决,用黑色水粉勾染出细处的竹竿、树枝、飞鸟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大胆地选择表现内容和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创新。

(七)赏析评价

教师:又到了展览时间,看看别人的作品,夸夸自己的作品,从构图、色彩、肌理等方面互相评一评:谁的“风景”如画?(图10)

学生1:我喜欢我们组做的《秋韵》,金黄的树丛为马头墙染上了几分绚烂,让秋天的空气都弥漫着香甜。我们在制作时用堆积的方法处理画面,把植物和房顶堆厚,使画面有种半立体的效果。

学生2:《春天》这幅作品,画面构图饱满,主体色彩明快纯粹,水面色彩斑驳迷离,展现了“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之景,让我想起了苏轼的诗,我觉得它就是“春江晚景”。

【设计意图】赏析作品永远是学生们最为期待的环节。自己的作品和别人的作品都新在哪里、妙在何处?他们总能感悟出心得。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赏析评价别人的作品,分享创作成果的乐趣,这本身就是最好的學习。

(八)拓展思考

教师:我从你们的作品中感受到了纸浆风景画色彩的丰富性和肌理的美感。课后请用简短的文字记录一下:你有什么收获,从别人的作品中受到哪些启发?你对我们的纸浆创作课程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建议?

【设计意图】一节课的结束并不是句号,它意味着下一节课的开始,所以不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极为珍贵,都为今后的美术学习写下注笔。

七、教学反思

自然之美悄无声息,育人于无声处,更具永恒力量,所以我让学生们去表现如画的风景。作为自主开发的纸浆画课程,一度面临很多困难。比如:教什么?怎么教?摸索尝试,边做边学,边尝试边调整。“如何利用纸浆泥的特性,彰显它的肌理之美与材质之魅?怎样才能将纸浆课程在内容上玩出新意、在技法上玩出高度,让纸浆画作品在具有形式美感的同时兼有丰富的肌理变化?”是我一直在探究的问题。

在我的课堂里,学生永远是真正的主角,所以我会让他们观察、发现并讨论,得益于延时服务的长达两小时的社团课,在日常教学时受限于时间而无法实施的二次作业在此也得以实现,先尝试、再实践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纸浆特性并充分表达情感,他们的奇思妙想会带来很多意料之外的惊喜。

桃花灼灼、拱桥碧波、层林尽染、老屋暮雪、黑瓦白墙是不变的主题,四季为它染上不同的风光。远与近、虚与实的交融让画面诗意盎然,粗细、方向、力度不同的压线产生的肌理让画面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不论是纸浆色彩的渐变与混合、绿色与黄色交融、深蓝与浅蓝的碰撞、浅蓝至月白的过渡,抑或是用堆积法堆厚的树木与屋顶,都为画面呈现出丰厚、大气的半立体效果,渔舟、拱桥、远山这些灵动的细节刻画都令人惊叹。更让人称赞的是,竹竿、树枝、飞鸟这些细处是学生们用黑色水粉颜料勾勒的,可谓“风景如画画如诗”。

纸浆画创作因其新颖有趣、形式感强、富有肌理美而深受学生喜爱,但受限于材料的质感及作画时长的要求无法表现出更为精致的细节。同时它也不能快速表现出儿童的感受和情感,艺术爆发力不够,自由发挥的空间有限。故它只适合做装饰性画面。每个艺术门类都有它独特的艺术表现方法和魅力,发掘纸浆画材料的特性和适合创作表达的内容情感是我们的教学目标所在。

本文系2019年马鞍山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小学美术纸浆课程的开发与应用”(项目编号为:MJZ1925)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纸浆肌理色彩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渗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谈古诗如何细读
感受肌理
器之肌理,物之温度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DMC-IA-AM两性聚丙烯酰胺用于混合废纸浆抄纸
区角活动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