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及出生信息对法系长白猪生长性能及产肉性能影响
2023-11-30郭建凤牛月波杜玉诗郝贤旺
郭建凤,牛月波,杜玉诗,郝贤旺
(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山东省畜禽疫病防治与繁育重点实验室,山东 济南 250100;2.农业农村部畜禽生物组学重点实验室;3.菏泽宏兴原种猪繁育有限公司; 4.安池(山东)动物营养研究院有限公司 )
长白猪是世界著名的瘦肉型猪种之一,其特点是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产肉量多,种猪繁殖性能好,在养猪生产中主要用作生产母本的亲本,市场占有率高。影响猪只生长及产肉性能的因素很多,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不同猪种间比较,品种是其主要的因素,同一个品种,性别、出生季节、初生重、出生胎次等因素影响其生产性能的发挥。为此,本文对菏泽宏兴原种猪繁育有限公司2011年1月至2017年7月出生的14 500余头法系长白猪的出生信息及性能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旨在研究性别、出生信息对长白猪生长性能及产肉性能的影响,为养猪生产实践中长白种猪选留提供技术支撑和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自菏泽宏兴原种猪繁育有限公司2011年1月至2017年7月出生的14 500余头法系长白猪的出生信息及性能测定成绩数据。
1.2 统计指标
统计长白猪初生重、出生胎次、出生同窝仔猪数、初测日龄、初测体重、终测日龄、终测体重、终测背膘厚、终测眼肌面积、全程日增重、全程料重比等指标,按照性别、出生季节、出生重、出生胎次和同窝活仔数对长白猪生长性能及产肉性能进行统计、分析。根据不同指标划分为不同的组别,按性别划分为两个组:公猪组和母猪组;按出生季节划分为4个组:3月至5月为春季,6月至8月为夏季,9月至11月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按照出生重划分为3组:出生体重为1.2 kg及以下为1组,1.2~1.5 kg为2组,1.5 kg以上为3组;按照出生胎次划分为3组:1~2胎为1组,3~5胎为2组,6胎及以上为3组;按照出生同窝仔猪数划分为3组:出生同窝活仔10头及以下为1组,11~14头为2组,15头及以上为3组。
1.3 饲养管理
日常饲养管理依据公司内种猪饲养管理技术规范进行。其中,绝大部分试验猪常规饲养在圈舍内,每10头或11头一栏,相邻两栏共用一个饲槽,另外较少部分试验猪饲养在10个美国奥斯本自动饲喂测定站内,每站12~13头。自由采食干粉料,常规饲养的试验猪以共用同一饲槽的两栏为一组,以组为单位饲喂并做好喂量记录,如遇剩料情况及时清理,并从记录上相应减除,自由饮水;自动饲喂站以头为单位记录采食量。日常管理按常规进行。试验猪终测结束后,统计采食量,计算日增重和料重比。试验猪采食相同的饲粮,其饲料配方及营养水平如下表。
1.4 统计分析
采用IBM SPSS22.0统计软件比较均值模块中的独立样本T检验程序和One-Way-ANOVA程序对试验所得数据进行统计、比较分析,差异显著则进行Duncan氏法多重比较分析。结果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性别长白猪生长性能及产肉性能
由表2、3可见,在统计分析的14614头长白猪中公猪占33.11%,母猪占66.89%,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长白猪其出生重、出生胎次、初测日龄、初测体重、终测日龄、终测体重、终测背膘厚、终测眼肌面积、全程日增重、全程料重比差异极显著,出生同窝活仔数不同性别间差异显著。其中,出生重、出生同窝活仔数、初测体重、终测体重、终测眼肌面积、全程日增重都以公猪组较高,分别比母猪组提高0.69%(P<0.01)、0.58%(P<0.05)、0.45%(P<0.01)、1.41%(P<0.01)、1.46%(P<0.01)、1.95%(P<0.01);出生胎次、初测日龄、终测日龄、终测背膘厚、全程料重比都以母猪组较高,分别比公猪组提高5.09%(P<0.01)、0.58%(P<0.01)、0.38%(P<0.01)、3.16%(P<0.01)、8.61%(P<0.01)。
2.2 不同出生季节长白猪生长性能及产肉性能
由表4、5可见,不同季节出生的长白猪生长性能和产肉性能差异显著。其中,初生重,冬季的最大,分别比春季、夏季提高2.10%(P<0.01)、1.39%(P<0.01),其次是秋季较大,分别比春季、夏季提高1.40%(P<0.01)、0.69%(P<0.01);出生胎次,春季最高,分别比夏季、秋季提高15.83%(P<0.01)、5.63%(P<0.01),其次是冬季最高,分别比夏季和秋季提高13.90%(P<0.01)、3.87%(P<0.01),秋季比夏季提高9.65%(P<0.01);出生同窝活仔数,春季最高,分别比夏季、秋季、冬季提高1.15%(P<0.01)、5.49%(P<0.01)、4.77%(P<0.01),其次是夏季,分别比秋季、冬季提高4.29%(P<0.01)、3.58%(P<0.01);初测日龄,秋季最大,分别比春季、夏季、冬季提高0.82%(P<0.01)、0.82%(P<0.01)、0.32%(P<0.01),其次是冬季,分别比春季、夏季提高0.50%(P<0.01)、0.50%(P<0.01);初测体重,冬季最大,分别比春季、夏季提高1.01%(P<0.01)、0.97%(P<0.01),其次是秋季,分别比春季、夏季提高0.79%(P<0.01)、0.75%(P<0.01),其它差异不显著。
由表5可见,终测日龄,冬季最大,其次是秋季,分别比春季、夏季提高1.84%(P<0.01)、0.36%(P<0.01)、1.82%(P<0.01)、0.34%(P<0.01),夏季比春季提高1.47%(P<0.01);终测体重,夏季最大为100.50 kg,分别比春季、秋季、冬季提高1.74%(P<0.01)、0.58(P<0.01)、0.46%(P<0.01),其次是冬季最大,分别比春季、秋季提高1.28%(P<0.01)、0.12%(P<0.05),秋季比春季提高1.15%(P<0.01);终测背膘厚,冬季最厚,其次是秋季,分别比夏季提高0.75%(P<0.05)、0.66%(P<0.05);终测眼肌面积,以夏季最大,分别比春季、秋季、冬季增大1.33%(P<0.01)、0.45%(P<0.01)、1.03%(P<0.01),其次是秋季最大,分别比春季、冬季增大0.88%(P<0.01)、0.58%(P<0.01),冬季比春季增大0.29%(P<0.05);全程日增重,春季最高,其次是夏季,分别比秋季、冬季提高1.10%(P<0.01)、1.31%(P<0.01)、0.98%(P<0.01)、1.18%(P<0.01);全程料重比,秋季最高,分别比春季、夏季、冬季提高18.99%(P<0.01)、8.05%(P<0.01)、4.83%(P<0.05),其次是冬季和夏季较高,分别比春季提高13.50%(P<0.01)、10.13%(P<0.01)。
2.3 不同出生胎次长白猪生长性能及产肉性能
由表6、7可见,除终测体重外,出生胎次对长白猪的生长性能和产肉性能影响显著。其中,初生重以3组最大,分别比1组、2组提高4.20%(P<0.01)、2.76%(P<0.01),其次是2组较大,比1组提高1.40%(P<0.01);出生同窝活仔数,2组最高,分别比1组、3组提高0.92%(P<0.01)、6.05%(P<0.01);初测日龄,3组最大,分别比1组、2组提高1.29%(P<0.01)、1.07%(P<0.01);初测体重,以3组最大,分别比1组、2组提高0.79%(P<0.01)、0.71%(P<0.01)。终测日龄,以3组最大,分别比1组、2组提高2.63%(P<0.01)、2.29%(P<0.01);终测背膘厚,3组最厚,分别比1组、2组提高1.69%(P<0.01)、1.88%(P<0.01);终测眼肌面积,1组最大,分别比2组、3组增大0.53%(P<0.01)、2.20%(P<0.01),其次是2组较大,比3组增大1.67%(P<0.01);全程日增重,1组最高,其次是2组,分别比3组提高3.96%(P<0.01)、3.69%(P<0.01);全程料重比,1组最高,其次是2组,分别比3组提高7.26%(P<0.01)、5.65%(P<0.01)。
2.4 不同初生重长白猪生长性能及产肉性能
由表8、9可见,除全程料重比外,初生重对长白猪生长性能和产肉性能影响显著。其中,出生胎次,以3组最高,分别比1组、2组提高18.11%(P<0.01)、5.63%(P<0.01),其次是2组较高,比1组提高11.81%(P<0.01);出生同窝活仔数,1组最大,分别比2组、3组提高1.56%(P<0.01)、8.12%(P<0.01),其次是2组较大,比3组提高6.46%(P<0.01);初测日龄,3组最大,分别比1组、2组提高1.47%(P<0.01)、0.53%(P<0.01),其次是2组较大,比1组提高0.94%(P<0.01);初测体重,3组最大,分别比1组、2组提高1.24%(P<0.01)、0.49%(P<0.05),其次是2组,比1组提高0.75%(P<0.01);终测日龄,3组最大,分别比1组、2组提高2.34%(P<0.01)、0.75%(P<0.01),其次是2组较大,比1组提高1.58%(P<0.01);终测体重,3组最大,分别比1组、2组提高1.12%(P<0.01)、0.56%(P<0.01),其次是2组较大,比1组提高0.55%(P<0.01);终测背膘厚,2组最厚,其次是3组较厚,分别比1组提高2.49%(P<0.01)、2.40%(P<0.01);终测眼肌面积,3组最大,分别比1组、2组增大0.48%(P<0.01)、0.45%(P<0.01);全程日增重,1组最高,分别比2组、3组提高1.38%(P<0.01)、1.65%(P<0.01);全程料重比,组间差异不显著。
2.5 不同出生同窝活仔数长白猪生长性能及产肉性能
由表10、11可见,在出生时同窝活仔数组间差异极显著的情况下,出生同窝活仔数对长白猪生长性能及产肉性能影响显著。其中,初生重,1组最大,分别比2组、3组提高3.47%(P<0.01)、6.43%(P<0.01),其次是2组较大,比3组提高2.86%(P<0.01);出生胎次,1组最高,分别比2组、3组提高11.59%(P<0.01)、6.57%(P<0.01),其次3组较高,比2组提高4.71%(P<0.01);初测日龄,1组最大,分别比2组、3组提高1.08%(P<0.01)、0.84%(P<0.01),其次是3组较大,比2组提高0.24%(P<0.05);初测体重,1组最大,分别比2组、3组提高1.12 %(P<0.01)、0.86%(P<0.01);终测日龄,1组最大,分别比2组、3组提高3.03%(P<0.01)、3.02%(P<0.01);终测体重,1组最大,分别比2组、3组提高0.89%(P<0.01)、0.55%(P<0.01);终测背膘厚,3组最厚,分别比1组、2组提高0.94%(P<0.01)、1.60%(P<0.01);终测眼肌面积,3组最大,分别比1组、2组提高2.19%(P<0.01)、1.08%(P<0.01),其次2组较大,比1组提高1.09%(P<0.01);全程日增重,3组最高,其次是2组,分别比1组提高4.09%(P<0.01)、3.52%(P<0.01);全程料重比,1组最高,分别比2组、3组提高5.84%(P<0.05)、7.51%(P<0.01)。
表1 试验猪饲料组成与营养水平
表2 不同性别长白猪生长性能结果
表3 不同性别长白猪生长性能及产肉性能结果
表4 不同出生季节长白猪生长性能结果
表5 不同出生季节长白猪生长性能及产肉性能结果
表6 不同出生胎次长白猪生长性能结果
表7 不同出生胎次长白猪生长性能及产肉性能结果
表8 不同初生重长白猪生长性能结果
表9 不同初生重长白猪生长性能及产肉性能结果
表10 不同出生同窝活仔数长白猪生长性能结果
表11 不同出生同窝活仔数长白猪生长性能及产肉性能结果
3 讨论
3.1 性别对长白猪生长性能及产肉性能影响显著
在统计分析的14 614头长白猪群体中公猪占33.11%、母猪占66.89%,结果表明长白公猪组,初测日龄和结测日龄早,但初测体重、结测体重、终测眼肌面积和26~100 kg体重阶段的全程日增重极显著高于母猪组,终测背膘厚、料重比极显著低于母猪组,说明长白公猪与母猪相比,生长速度极显著增快,饲料报酬和胴体瘦肉率极显著提高。该结果与郭建凤等(2008)报道一致,但与郭建凤等(2014,2011)报道的大约克公猪的生长速度较快,活体瘦肉率较高,但35~100 kg 阶段的平均日增重公、母猪间差异不显著;长大莱去势公猪30~100 kg体重阶段的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均是去势公猪优于母猪,但是差异不显著的结果不完全一致。总上所述,公猪(或去势公猪)的生长性能高于母猪。
3.2 出生季节对长白猪生长性能及产肉性能影响显著
其中,春、夏季出生的长白猪与秋、冬季出生的相比,生长速度极显著增快;饲料报酬以春季出生的长白猪最高,其次是夏季、冬季,秋季出生的长白猪料重比最高即饲料报酬最低。终测背膘厚以冬季出生的最厚,其次是秋季出生的,夏季出生的最薄,终测眼肌面积则夏季出生的最大,其次是秋季、冬季出生的,春季出生的最小。说明春、夏季出生的长白猪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即生长性能高;秋、冬季出生的长白猪生长速度慢、饲料报酬低,即生长性能低;产肉性能方面,根据长白猪眼肌面积的大小判断,夏季>秋季>冬季>春季。李私丞等报道各季节间杜洛克公猪的校正达115 kg体重日增重差异极显著,其中冬季、春季出生的公猪日增重较大。母猪春夏季节与秋冬季节间差异极显著,春夏季节出生的母猪日增重较大。该结果与本文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关于季节对眼肌面积的影响,李私丞等研究得出:秋季出生的母猪校正达115 kg眼肌面积极显著小于春季和冬季出生的母猪,与夏季出生的母猪差异不显著,该报道与本文研究结果不一致,原因可能与试验猪品种、测定眼肌面积时的试验猪体重阶段、营养水平、饲养管理等不同有关。
3.3 出生胎次对长白猪生长性能及产肉性能影响显著
1~2胎出生的长白猪平均初生重最小,出生同窝活仔数较多,全程日增重最高即生长速度最快,眼肌面积最大,但饲料报酬低; 3~5胎出生的长白猪平均初生重较高,出生同窝活仔数最多,生长速度、饲料报酬与1~2胎出生的没有明显差异,但眼肌面积明显变小;6胎及以上出生的长白猪平均初生重最大,出生同窝活仔数最少,全程日增重最小即生长速度最慢,全程料重比最小即饲料报酬最高,背膘最厚,眼肌面积最小即产肉性能最低。本研究结果与李私丞等〗报道的扬翔华系杜洛克第3胎出生的猪,其校正达115 kg日增重最大且与其他胎次间差异显著,校正达115 kg眼肌面积较大;第5胎出生的猪,其校正达115 kg日增重最小且与其他胎次间差异显著的结果不一致,原因可能与猪品种、以胎次划分的组别不同等有关。
3.4 初生重对长白猪生长性能及产肉性能影响显著
出生胎次与初生重的变化趋势一致,随着初生重的增大出生胎次增高,出生同窝活仔数的变化趋势则相反,随初生重的增大而变少。初生重为1.2 kg及以下的长白猪生长速度最快,但眼肌面积最小,饲料报酬低;初生重为1.2 kg以上的长白猪生长速度明显较慢,饲料报酬较高,背膘明显变厚,但眼肌面积,初生重为1.5 kg以上的长白猪最大,初生重在1.2~1.5 kg之间的长白猪与初生重为1.2 kg及以下的长白猪没有明显差异。说明初生重的大小与后期的生长速度不成正比,本次统计结果显示,初生重小的长白猪生长速度最快,初生重为1.2 kg以上的长白猪生长速度较慢,饲料报酬没有明显差异,产肉性能方面,初生重为1.2 kg及以下的长白猪眼肌面积最小即产肉量最少,初生重为1.5 kg以上的长白猪眼肌面积最大即产肉量最多。邝伟键等报道的大白、长白、杜洛克纯种后备公猪(共计584头,其中杜洛克 189 头、长白 274 头、大白 121 头)初生重对30~100 kg体重阶段的日增重影响结果:高初生重组( BW>1.798 kg)的日增重最高,其次是中初生重组( 1.197 kg
3.5 出生同窝活仔数对长白猪生长性能及产肉性能影响显著
出生同窝活仔数11头及以上的长白猪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眼肌面积大,出生同窝活仔数10头及以下的长白猪生长速度最慢,饲料报酬最低,眼肌面积最小,二者有明显的差异。
4 小结
综上所述,在生产实践中进行长白猪性能测定、种猪选留时,尽量选择春、夏季出生,出生胎次为1~5胎,初生重在1.2~1.5 kg,出生同窝活仔数在11头及以上的长白猪进行测定、留种,其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眼肌面积大即产肉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