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振兴面临的主要问题与破解之道

2023-11-30王艳

理论观察 2023年8期
关键词:特色产业共同富裕乡村振兴

王艳

摘 要:乡村振兴是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共同富裕是乡村振兴的目标和方向。在共同富裕目标指引下,乡村振兴需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为此,乡村振兴要从长远考虑,整合农村地区现有资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通过政策支持加速城乡要素流动,为农村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唯有增强乡村振兴的持久力和耐力,才能更接近共同富裕目标。

关键词: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城乡要素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3)08 — 0016 — 04

新发展阶段农村社会发展重点由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向,伴随乡村振兴的逐步深入,为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当前,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中,农村地区始终是短板。更好地解决农村发展慢、发展落后问题,推动农村地区高质量发展,必须深挖农村地区潜力和后劲。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乡村振兴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支持,是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共同富裕则是乡村振兴的目标体现。

一、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辩证统一关系

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都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都非常关注共同富裕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当前在推动共同富裕进程中要先解决农村地区共同富裕问题[1]。只有农村地区共同富裕,才完成了最繁重、最艰难的任务和目标。因此,新阶段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一项经济任务,更是一项政治任务。

(一)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是乡村振兴

尽管当前国家经过精准扶贫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但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发展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这与共同富裕目标完成还存在较大差距。精准扶贫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将进一步挖掘乡村发展潜力,充分发挥乡村在生态资源等方面的优势,随着乡村产业振兴,将会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2]。可以说,要想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除了要解决贫困问题以外,就是要挖掘乡村潜力,增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在人才协同、产业协同、组织协同、生态协同、文化协同等方面共同发力。既要保护好乡村生态环境,也要巩固乡村振兴成果,使乡村振兴政策体系能够得到有效延续。持续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而为解决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措施。

共同富裕难点在农村,重点在于乡村振兴。虽然一直以来国家都非常注重农村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国家给予农村发展大量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但从整体看,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仍然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大短板,相应地也是完成共同富裕目标的最大难点。一是当前乡村振兴基础薄弱。产业体系建设还相对落后,人均资源有限,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大量的特殊困难群体和低收入群体需要乡村振兴重点照顾,农民增收难度较大,发展要素供给与环境要素存在矛盾。二是城乡要素流通渠道不畅。受到城乡二元体制机制影响,城乡在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流通方面还存在着制度机制障碍,增加了要素交流成本,加之农业产业弱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现代化推进,难以为乡村振兴提供扎实的产业基础[3]。三是共同富裕实现路径相对单一,可借鉴、可推广模式相对较少。从国际范围看,要想实现共同富裕还需要付出更大的智慧和努力,还需要构建更为完善的产业基础。此外,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最具潜力的领域。当前广大农村地区大量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生产要素没有得到充分、深入开发,这些要素和资源不仅能够服务乡村发展,更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能。共同富裕起来的乡村不仅能够服务好双循环发展格局,还能够实现城乡有序互补,进而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二)实现共同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方向指引

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的初心和使命。共同富裕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一直以来,国家出台了大量政策措施,并将共同富裕作为国家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共同富裕就是要解决新时期发展动力不足问题,就是要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就是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下能够享受到美好幸福生活。从经济维度看,共同富裕需要经济发展达到较高水平,生产力处于相对领先地位,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进而缓解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从其他维度看,共同富裕是在经济维度基础之上,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一体化发展,重视民生事业。因此,要想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在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同时,还需要完善多方面内容,只有高质量乡村振兴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共同富裕的要求。

共同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和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的具体方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要求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完成共同富裕目标,这既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诉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因此要将共同富裕作为乡村振兴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共同富裕也应该成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行动指南。一方面,要对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现实基础进行积极探索,将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作为重要前提。让农村生产要素活起来,让农村市场运转起来,进而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村生产力水平。另一方面,共同富裕也是衡量高质量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标准,乡村振兴质量高低不仅要看乡村产业发展实际,同时要看是否达成了共同富裕目标。共同富裕不是“吃大锅饭”状态,更不是通过扭曲市场机制来实现相对公平,而是要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之上,实现政府与市场的有机融合,并充分尊重市场规律,推动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要求。当前农村群众在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方面有了新的要求[4]。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将共同富裕贯穿到农业农村发展始终,通过千方百计的方式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民共同富裕。广大农村群众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同时也是乡村振兴的推動者。因此在乡村振兴落实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民全面发展。乡村振兴需要以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共同富裕作为推动起点,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还要注重环境保护,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既要注重物质富裕,也要实现精神富裕,这样才能够为广大农村群众带来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振兴面临的主要问题

无论是共同目标实现,还是乡村振兴战略落实都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从目前看,乡村振兴落实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由于制度机制限制,要素市场化改革还相对滞后,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缓慢还难以为乡村振兴提供足够的动力。另一方面,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民生保障还不足,难以发挥好政策兜底作用。

(一)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

共同富裕目标下,从整体看,我国农村市场化水平还相对较低,市场化改革还没有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特别是受到二元体制影响,城乡之间在土地、劳动、人力、资本、技术等要素交换方面与市场规律还不匹配,农村地区要素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和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乡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一是资本要素下乡还存在着制度壁垒。城市资本和农村土地资源没有按照市场需要进行有机结合,城乡协同发展还存在体制机制障碍,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产业发展还受到诸多限制,这也就客观上造成了农业现代化进展缓慢。二是劳动力要素在城乡流动之间还存在着隐性壁垒。特别是受到户籍制度的制约,导致农村优质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有所放缓,同时也增加了进城务工人员的城市生存压力。而留守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也难以获得技术、政策、资金支持,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影响了乡村振兴的稳步推进。三是城乡之间土地要素分配不合理,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进展缓慢。特别是在农村宅基地抵押、出售等财产权益方面农户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保障,这也就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大量土地闲置,而农村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资产,如果没有按照要素市场对其充分利用,势必会延缓农村经济发展步伐。

(二)特色产业发展不足

无论是共同富裕,还是乡村振兴都需要产业作为支撑。发展特色产业不仅能够带动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也是实现共同富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关键因素。从这一层面看,特色产业发展是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的基本邏辑。但从现实情况看,虽然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在经过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洗礼之后得到了发展和优化,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从整体看,多数农村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特色产业集群还没有形成,产业发展融合持续性不强,对于农民的带动作用还十分有限。具体而言,一是农村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层次相对较低,存在着同质化和恶性竞争问题。特别是一些地缘相邻的农村地区在产业选择上趋同性相对严重,没有结合本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发展特色产业,这也就造成了区域内的产业结构恶性竞争问题,影响了产业发展的张力和可持续性。二是产业发展融合度不高。从农村产业发展现状看,农业仍然是基础性产业,二、三产业发展明显不足,受到交通条件、资源要素、自然环境、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等诸多因素限制,农业并没有与旅游业、文化产业、电子商务等产业进行紧密融合,产业链条不够完善,进一步影响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三是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在精准扶贫阶段和乡村振兴落实过程中,部分地区产业发展主要依靠政府帮扶、财政投入或社会力量支持等。这些靠外部力量推动的产业发展依赖性较强,因此自身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对市场风险抵抗能力不足,一旦失去外部支持,容易陷入自身发展困境。

(三)农村民生保障不足

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仅仅靠生产条件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为农村群众提供扎实可靠的社会保障体系。从整体看,城乡之间在公共服务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这对实现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造成了一定影响。一是农村地区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农村学前教育逐渐向城镇集中,难以满足农村儿童就近入学需要,同时在卫生保障、饮水保障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与城市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较大差距。二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当前农村地区虽然建立起了社会保障系统,但给付水平相对较低,难以满足医疗和养老保障的现实诉求,农村养老保险占比非常小,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从整体看,无论是农业经济发展还是农民收入,都与城镇存在着较大差距,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过程中需要攻克的难题,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一大阻碍。

三、共同富裕目标乡村振兴问题的破解之道

共同富裕目标实现是一项漫长工程,需要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努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完成现阶段共同富裕任务目标的重要手段,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过程中要深刻把握乡村发展不同阶段的主要特征,深刻把握共同富裕的时代内涵,因地制宜地推进乡村振兴,结合本地区的资源禀赋、人力资源、产业基础等诸多因素,寻找到适合本地区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和创新路径。

(一)加速城乡要素流动

共同富裕目标完成需要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推进,而乡村振兴重点和关键在农村,农村发展并不是一项孤立和单项工程,需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出发,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功能和优势互补[5]。实现城乡一体化推进就必须要拓展农村发展思路,激活农村内部活力,加快推进二元体制机制创新,既要在保持农村生态环境和乡土文化的基础之上实现农村优势资源的深度挖掘,同时在与城市资源要素互动过程中实现统一空间的功能互补。过去城市对农村单向输血模式,虽然农村地区获得了资源和产品的反馈,但由于没有形成互动,难以真正的实现乡村振兴。因此,新形势下,要对当前城乡发展二元分割现状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城乡要素市场化体系,激活城乡要素合理科学流动,加快市场中各要素的流通速度,通过要素平等交换,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更好地完成共同富裕现阶段目标,提升农村发展质量。

(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乡村振兴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化发展思路。在推动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前提,着力走出一条适合乡村实际情况的产业发展道路,进一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一方面,要结合乡村资源禀赋,推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统筹乡村地域的各类资源,积极利用供给侧改革带来的便利条件,走集群化、集约化发展道路。彻底改变传统农业单打独斗局面,实现农业与其他产业的有机组合,通过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进一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为农民收入增加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追求高品质生活方式,对于休闲旅游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农村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应以自然环境作为底色,积极推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对乡村旅游各类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作为乡村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通过乡村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而随着乡村振兴高质量完成,毫无疑问能够促进更快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三)乡村居民生活的活跃化

乡村振兴就是要让广大农村居民实现生活富足、精神富裕,各级地方政府在落实乡村振兴过程中要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发展现状出发,通过个人努力和互相帮助等方式解决农村的困弱群体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要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工返乡,支持新型農业经营主体发展,为活跃农村经济提供扎实的人才保障。同时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当前城乡发展还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相关政府部门要积极克服行政壁垒和弊端,利用农村优势资源,完善相应制度机制,为农民就业创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只有乡村居民的收入增加,才能够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公共领域,才能够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广大农村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提供载体和助力,实现乡村居民生活的“活跃化”。而“人气兴旺”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同时也能够使广大农村群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主动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之中,为实现农村富裕,城乡共同富裕做出自己的努力。

总之,在共同富裕目标下,针对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并找出破解之道是当前我们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的辩证统一关系,共同富裕是目标,乡村振兴是手段,只有乡村振兴取得成效,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另一方面,乡村振兴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需要循序渐进,不断优化手段和方式,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为农民致富增收提供不竭动力。

〔参 考 文 献〕

[1]唐任伍,许传通.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实现的理论逻辑、内在机理和实施路径[J].中国流通经济,2022(06):10-17.

[2]丁忠兵,苑鹏.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对促进共同富裕的贡献研究[J].农村经济,2022(05):1-10.

[3]周文,施炫伶.共同富裕的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径[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2(03):3-23.

[4]张琦,庄甲坤,李顺强,孔梅.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内在关系与战略要点[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3):44-53.

[5]李学林,王智.在乡村振兴中把握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思想要义和价值取舍[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16):16-19.

〔责任编辑:秋 水〕

猜你喜欢

特色产业共同富裕乡村振兴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党建引领谋发展,特色产业促振兴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西海岸:特色产业振兴乡村
多个特色产业在全国领先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