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1例

2023-11-30袁风菊聂佳刘倩杨志蓉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左乳生性梭形

袁风菊,聂佳,刘倩,杨志蓉

德阳市人民医院 病理科,四川 德阳 618000

乳腺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浸润性癌,因其形态学似良性病变,并且罕见,在病理诊断上容易误诊。笔者报告1例乳腺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从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鉴别诊断。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57岁,诉“自觉左乳瘢痕处硬结增大1个月”入院,约“蚕豆”大小,无疼痛、红肿、瘙痒、溃烂,乳头无溢液,无畏寒、发热,无胸闷、胸痛及气紧、呼吸困难等不适。入院前8个月于当地医院行左乳包块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具体描述不清;入院前2 个月患者无意间扪及左乳原瘢痕处有硬结,无疼痛,以为瘢痕形成,未重视。超声提示左乳11点到12点钟方位距乳头约3 cm处、10点钟方位距乳头约3 cm处腺体层查见24.7 mm×27.6 mm、 16.8 mm×13.1 mm低回声团块,边缘光整,形态欠规则,周边可见高回声晕;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11点到12点钟方位距乳头约3 cm处测及较丰富血流信号;11点到12点钟方位距乳头约3cm处实性团块,血供较丰富,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I-RADS)分类为4C类;10点钟方位距乳头约3 cm处实性团块BI-RADS分类为4B类。完善相关检查后进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肿块位于左乳上象限腺体层,约20 mm× 30 mm、30 m×40 mm,边界清、形状规则、质地硬、切面灰白色。

肉眼检查:乳腺组织一块,大小9 cm×8.5 cm× 3.5 cm,切面见结节2个:小者2 cm×2 cm×2 cm,切面灰白实性质中、界清;大者3.5 cm×3.5 cm× 2.6 cm,切面灰白灰红实性质中、界清,余乳腺切面灰黄实性质软(见图1)。镜检:2个结节镜下病变周界均清楚,部分区域呈浸润性生长(见图2A),肿瘤细胞呈长梭形及短梭形,细胞形态无明显异型性,胞浆红染,细胞核无异型性,核分裂罕见,细胞排列成束状、编织状及不规则形状(见图2B),中央区域胶原化明显(见图2C),部分区域玻璃样变性,肿瘤细胞间偶见残留腺体。免疫表型:肿瘤细胞呈CK、Vimentin(见图3A)、CK5/6(见图3B)、P63阳性表达,β-catenin、SMA弱阳性表达,ER、PR、Her2、 STAT6、S-100、Desmin、Caldesmon、Actin、CD99、Bcl-2、CD34及ALK-1阴性表达,Ki-67增殖指数10%。病理诊断: (左乳肿块)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

图1 左乳肿块大体所见

图2 HE染色结果

图3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2 讨论

乳腺化生性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浸润性乳腺癌,其特征为肿瘤上皮分化为鳞状细胞和(或)间充质样细胞,包括但不限于梭形细胞、软骨样细胞和骨细胞[1-2]。化生性癌少见,占乳腺浸润性癌的0.2%~1%[1],乳腺化生性癌包括几种亚型:低级别腺鳞癌、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梭形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及具有异质性间充质分化的化生性癌。其中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罕见,约占所有乳腺恶性肿瘤的0.5%[3],且因其形态学无明显异型性,诊断非常困难,穿刺活检或者冰冻切片常误诊为良性病变。本例最开始进行粗针穿刺活检,倾向于诊断良性病变;之后进行术中冰冻切片检查,诊断为梭形细胞肿瘤,考虑叶状肿瘤、化生性癌、纤维瘤病。术后蜡块广泛取材并做免疫组化才最终确诊。

文献报道,乳腺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好发于40~85 岁中老年女性,肿块常位于左乳外上象 限[3],多为单发,偶见多发[5],肿瘤最大径为1.6~6 cm,多为无痛性肿块[6],少数有压痛。镜下由梭形细胞组成,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形态无明显异型性,胞浆红染,细胞核轻度异型性或无异型性,偶尔可见小核仁,罕见核分裂,这些细胞至少占肿瘤的95%,组织学上类似于其他部位的纤维瘤病[2,7]。 部分区域可见胶原化,局灶可见鳞状细胞团[8],并可见残存的腺体。肿瘤界清,局灶呈“指状”浸润周围组织[9]。免疫组化示梭形细胞及残存的腺体均表达上皮标记PCK,而梭形细胞还表达Vimentin及CK5/6、P63,ER、PR及Her2阴性。

乳腺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需要与其他良、恶性病变进行鉴别。①纤维瘤病:纤维瘤病和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组织学形态非常相似,仅通过形态学很难判断,但免疫组化有助于鉴别诊断,纤维瘤病常为β-catenin核阳性表达,且CK5/6、P63阴性表达;近年研究表明,CTNNBl突变和细胞核β-catenin阳性在纤维瘤病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6]。②梭形细胞癌:两者同为乳腺化生性癌的亚型,梭形细胞癌的肿瘤细胞异型明显,具有中-重度异型性,核分裂像易见,免疫组化表达情况两者类似。③结节性筋膜炎:多发生于皮下浅筋膜,很少发生于乳腺实质,当发生于乳腺实质时与其他部位结节性筋膜炎特点一样[10];镜下由短束状排列的梭形细胞构成,间质疏松、黏液样,常可见红细胞外渗;免疫组化SMA阳性表达,CK、CK5/6、P63阴性表达。④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肿瘤界清或多结节状,由梭形肌纤维母细胞、纤维母细胞和炎细胞构成;梭形细胞Vimentin、desmin和Alk阳性,CK灶状阳性,P63多阴性表达[11]。⑤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偶然发现或形成界清的结节,由裂隙状假血管腔组成,胶原纤维分隔,内衬扁平梭形细胞,免疫组化示Vimentin、CD34阳性,而CK5/6阴性[6]。⑥叶状肿 瘤:界清,常见典型的裂隙或分叶状结构,腺上皮下为梭形细胞性间质,梭形间质细胞CK等上皮标志物阴性[11]。乳腺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罕见,对其生物学行为认识较局限,因此治疗上未达成共识。鉴于倾向局部复发,需广泛切除或单纯乳房切除[11-12]。 虽然乳腺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为低度恶性肿瘤,但仍有文献报道有复发及远处转移病例[4]。本例患者手术切除后随访22个月未发现复发和转移。

猜你喜欢

左乳生性梭形
肾脏黏液样管状和梭形细胞癌1例报道
为什么不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并文献复习
左乳
巨大原发性乳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
创生性的互联网
豹子 生性凶猛的猎手
生性残暴的鳄鱼
治乳腺炎
含裂纹的梭形薄壁圆柱壳结构应力强度因子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