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捕捉阅读者那些“后阅读时代”的“萤火虫”
2023-11-30陈佳慧摄影尹辉
记者 陈佳慧 摄影 尹辉
2018 年,尹辉进行了一次长达两年的主题摄影。他的拍摄对象是在都市生活中在看书的人,以及独属于他们的阅读时光。
拍摄的背景,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地方,书店、图书馆和公共交通场所。后者基本定格于高新区采光极佳的有轨电车。尹辉镜头里的阅读者们低着头,带着唯有极为专注时才具有的神情,贡献着“一人一页一世界”的瞬间。
尹辉记录阅读者的初衷,源自多年前在高新区工作的经历。“当时身边就有许多书店,还有图书馆,但我发现,即便有这么好的环境,身边能静下心来进行纸质阅读的人几乎没有。”他说,“于是我起心动念,把所看到的这些‘珍贵’的阅读者拍摄下来。”
1.初见书房
2.手机的困扰
3.合方书坊
4.图书馆的孩子们
在电子时代的快节奏都市里捕捉专心阅读的人,如同在半明半暗又纷乱的草丛中捕捉星星点点的萤火虫。尹辉选择了许多场地,仅仅是专门用来阅读的空间,就有初见书房、合方书坊、西西弗书店以及图书馆。在风格各异的书店里,阅读在商业氛围与艺术环境的渲染下显得极为柔和,那些抬手选书,或埋头看书的人,在专注中带着一种舒展。而学习目的性较强的图书馆里,读书的人们则略显“凝重”,“硬朗”的空间内更多的是一种投入。
即便是纸质阅读的人群,尹辉镜头中也展现出不同的属性。有的人读书,是为了考试、为了学习。于是我们能够在他的作品里看到有许多一边做笔记,一边翻书,正在“备战”的身影。有的,则是不带“功利”性地阅读。这种舒展与投入,在本就很少的纸质阅读中,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尹辉的作品中另一个特点,是能够看到手机对阅读专注力的抢夺。图书馆里有“手机的困扰”,在同一个镜头里,看书的与刷手机人们已经各占一半。另一个拍摄主题“有轨电车上的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内,这种思考和担忧表达得更为明显,几乎哪里有报纸与书籍,哪里就有手机如影随形。
我们如何定义阅读?或许终究是一种自身的习惯。身为文化行业工作者的尹辉也始终保持着自己的阅读习惯。他偏好摄影类的书籍,如严明的《大国志》《我爱这哭不出来的浪漫》,常常沉浸于摄影背后的故事,也感知着这份的力量。
5.有轨电车上的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
6.图书馆的读书人
7.西西弗书店
尹辉的这场实验性记录持续了两年,之后由于工作繁忙暂时搁下了镜头。但他也欣慰地发现,尽管不再记录,但近年来看书的人群正在逐步增多。“仅仅从今年的江苏书展上就可以看出,现在买实体书,特别是‘杂’书的人越来越多。这是非常好的现象。”他说。
相信那些坚持着纸质阅读的“萤火虫”终将汇聚成光,点亮我们因被繁杂信息覆盖而略显明暗不定的精神生活。